全面預算學習心得(精選3篇)
全面預算學習心得 篇1
這次到武漢大學學習“五步法”制定年度計劃和全面預算,雖然時間倉促,但我收獲很多,體會也很深,下面幾點體會與大家共同分享:
一、公司的重視
我公司是來鳳縣的民營企業,在我的印象中,來鳳的民營企業很多,但真正為了提高企業員工素質和業務技能,而將員工送到像武大這樣高等學府去進行培訓的幾乎沒有。只有少數的門店,例如像賣化妝品的銷售行業有時會送員工去培訓,他們培訓的目的只是為了銷售。而其他的民營企業會盡可能地節約成本,只想員工為他們賺錢,只會算計耽誤一天的工作給他們帶來多少損失,根本不會在意員工個人的成長,沒有讓培訓的意識。而我公司十分重視培訓,在培訓方面毫不吝惜。不僅老板自己學習、還要求班子成員、中層管理人員以及員工都要學。學習企業的管理水平、學習自身的素養,以達到提高整個公司的'業務管理水平和企業文化素質。最終的目的是使公司不斷發展,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在競爭中一直處于不敗之地。我公司董事長、公司總經理的意識強,他們始終明白了一個道理:企業的發展壯大全靠一支有文化、有知識、有能力、有素養、有凝聚力的優秀的員工隊伍。不學習就要落后,不懂管理企業就要倒閉,不發展企業就沒有生存的空間;沒有素養、沒有凝聚力的隊伍就是垃圾和一盤散沙。一個優秀團隊的代名詞,不是人多,而是凝聚力。因此,老板和公司高度重視企業文化的提升,不惜花重金,也要進行員工隊伍的培養。
二、學習氛圍
走進武漢大學的校門,使我感到文化氣氛的濃厚,百年院校,出了很多英才,也深感自己知識的潰乏,同時激起自己強烈學習的欲望。同來學習的有來自各地知名大企業的50幾名學員,他們跟我們一樣,都是為了加強自身業務素質的提高來到這里,課堂上老師時不時地向學員提出問題,大家爭先恐后的搶著回答。學員帶著平時工作中的不解和困惑,認真聽取老師的講解。老師跟學員在熱烈的氛圍中互動著,還讓學員自己親自動手,活學活用,摸擬制定公司部門的年度計劃。并認真講解計劃中的不足,(企業管理對全面預算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企業一方面需要預算與其戰略目標相協調,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服務;另一方面也需要科學而又切合實際的預算來為其生產經營的高效運行提供必要的保證,這些都要求全面預算管理必須把預算的剛性與柔性有機地結合起來。全面預算管理已逐漸演化成為企業治理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和途徑,對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全面預算學習心得 篇2
全面預算管理就是對企業存續相關的經營活動、財務活動和投資活動的未來情況進行預期并控制的管理行為及其制度安排。是預算編制、執行、分析、考核再編制循環的過程。它是一種科學、有效的控制行為,涵蓋了企業所能涉及的所有方面,具有“全方位、全員性、全過程”特征。
全面預算編制要涉及到價格、產品類別、資本支出(新建、技改、大修理等項目)和人力資源安排與其他重要決定,整個過程比較復雜,技術性較強。編制預算不能急于求成,對現金的.來源和支出的需求要進行細心、完整的分析,經過確保重點、統籌兼顧、綜合平衡后,量入為出編制出可操作性較強的全面預算。
全面預算應包括銷售預算、生產預算、采購預算、成本費用預算、資本性支出預算人力資源預算、資金管理預算、應變計劃。其中最關鍵的是銷售預算,它是整個預算的基礎。銷售預算是公司銷售員按產品、地區、客戶細分,提出自己對市場的預測,銷售部綜合銷售員的意見,制定下年度銷售收入目標。銷售員必須實事求是,不能故意低估預測以求容易完成目標。而應變計劃也是必不可少的內容,大多數企業都忽略了應變計劃的編制。
然后財務部門根據以上預算編制出:1.預計利潤表,2.預計資產負債表——反映年未要實現的資產質量狀態,3.預計現金流量表——根據利潤預算,投資及關資料編制,反映企業在計劃期內的現金流。
預算的執行與控制、預算與目標業績的考核也是非常重要的內容。預算的執行是一個全過程的管理。通過預算管理的一個最有效的工具——差異分析,找出企業問題所在,制定出行動計劃,改善財務表現。
全面預算學習心得 篇3
年初搶指標,年末搶花錢,很多預算不但沒有起到控制費用的目的,相反,成為誘導費用擴張的重要手段。預算指標定在什么位置,預算編報單位基本上心中有數,但由于的不對稱,管理層往往無法合理確定比較可行的方案。眼看到了年底,企業預算提上了日程,明年的預算不僅令財務部門著急,其他部門也加快了執行預算的腳步。江西一家混凝土預制構件廠生產科李科長和小馬為今年的預算正犯愁,小馬匯報:“突擊花掉86755元,離預算還差32561元。”李科長提示:“上周廠里開會要求把預算結余的錢交到廠部。”小馬犯了難:“這能行嗎?這些錢是咱們生產科一年到頭省下來的,上交了,明年哪還會批這么多預算?”李科長靈機一動:“這么辦,下半個月想辦法花掉這些錢,留下幾千元上交。你很聰明,這樣明年的預算才不至于滑坡,關鍵是把錢要過來,算得再好,錢要不來沒用,抽時間做一份明年的預算,別讓生產的兄弟們吃了虧。”年年都難做的預算工作,也讓一些公司的普通員工頭疼不已,你瞧這位網友的留言:單位每年都會撥款給我們IT部門幾百萬元作為整個集團的技術建設費用。今年的預算用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錢買了42臺扣肉機,但是現在還剩下每人1500~20xx元的預算沒用完,領導要我找一下有趣的和工作多少扯上一點關系的東西,最好要1500元左右,超過了1600元,就要打報告,很麻煩。想來想去我都不知道買啥好,很多東西都已經有了,移動硬盤剛剛換的60G,光驅/刻錄機單位用2個、家里2個,U盤、mp3每年都會換1~2次,多到可以給遠房親戚用。影器材可以考慮,但是1500元好像買不到什么好貨啊……我們的原則是要么全部都買一樣的,要么別買。想來想去不知道買什么,就只有上來請教大家了。很多企業的預算管理存在類似現象:“許多人感慨,預算管理的弊病是管得不好還不如不管,比如,今年的招待費花了6萬元,明年預算,財務打算給我多少招待費?怎么也得給8萬吧?到了十一月份花了5.5萬元,剩下2.5萬元怎么辦?年底肯定花掉,年初搶指標,年末搶花錢,預算不但沒有起到控制費用的目的,相反,成為誘導費用擴張的重要手段。”誤區一:費用考核等于預算控制“不管預算管理的形式如何,深入許多企業的內部,你就會發現預算管理效率很低,到了會計那里,都是既成事實的東西,你說那‘茅臺酒’不該喝,我已經喝完了,你怎么管?你就是管上天,酒已經下肚,不能再變回錢來。你發現管理使不上勁兒,為什么?問題的關鍵是事后,既成事實的被動管理。”溫兆文對一些企業的預算管理直搖頭。
企業預算指標如何真正起到目標導向作用,以減少搶指標、討價還價的行為,是管理層非常撓頭的事情,新疆屯河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計劃財務部沈麗萍部長認為:“大多數人認為,對管理費用實施預算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預算控制費用,使費用支出不超過預算,很多企業都規定了管理費用超支或節約的獎懲辦法。可是在全面預算管理實施過程中存在不少問題和誤區,重點不在于企業有無預算管理制度,正確的做法是采用零基管理的方法,進行預算考核時,應首先看其中管理活動是否按質完成,重在預算管理是否有效實施和落實。預算指標定在什么位置,預算編報單位基本上心中有數,但由于的不對稱,管理層往往無法合理確定比較可行的方案。”誤區二:層層簽字即有效預算“我在一家企業看到,報銷一筆20元錢的出租費,從報銷單遞出去,到錢拿到手,需要一個半月,結果你看到報銷單上有十一個人簽字,我們對這十一個簽字人進行走訪,問他們為什么簽字?我發現,第一個簽字的人,對這筆費用是否應該報銷還能有明確判斷,越往后,越沒有判斷依據,但是又不能不簽字,所以看到前面人簽字,自己也就簽字,官兒越大,越不知道自己在簽啥,只是字,越簽越漂亮。”溫兆文談了自己的親身感受。一位通訊業的項目負責人李經理對全程管理很是排斥:“全年的目標和指標都有了,還管我干什么?承包要落到實處,事后過過目就可以啦,全面預算管理就是全面否定過程管理。”在發達國家,CPA一般都在會計師事務所做事,企業很少雇傭他們,因為他們不擅長進行“過程算賬”,企業會大量雇用“管理會計師”,如何為企業算好預算這筆賬,是每一個管理會計所不能逃避的問題。國內的管理會計怎樣看待預算?話到這里,榮勝達公司的陳平會計對發牢騷:“預算管理累死人,費力不討好,上面批評,下面應付,真是沒辦法,預算似乎是財務部門自己的事。”為何老板、會計、員工都很累?“預算控制成了一些企業內部低效率的預算游戲,怎樣合理控制,是一個很大的學問,你是在企業建立一個官僚機構,還是一個充滿活力、高效有序的運營機構?”溫兆文說。誤區三:數據裁判替代企業文化為公司理財的會計們為什么也走不出預算的誤區?這些管理會計的現狀如何?溫兆文在“20xx北京總會計師協會推動管理會計發展”的上公布的調查顯示:職業興趣最低。1000多個會計接受調查,98%不愿意在下輩子繼續做會計;職業創新最少。180名會計接受《團隊角色》測試,“創新”欄中得分最低;
工作負荷最重。加班加點最多的是財務人員,245人接受調查,95%的財務人員,每周加班20小時以上,節假日加班更多,基本上沒有加班費;職業貢獻認同最小。78%的財務人員在為公司做出突出貢獻時不喜歡張揚,財務人員普遍存在“只干不說,默默無聞”。80%的企業老板不知道財務人員有什么貢獻;與企業發展差距最大。企業在發展壯大,別的系統都在改變,財務系統的變化最小,67%公司老板認為財務人員學習提高不夠;會計改行最多。記賬算賬的機械重復性很強,容易讓人失去工作興趣,由于中國企業財務還沒有從“算賬型”向“管理型”轉變,工作挑戰性很低,價值小,改行男性居多。針對調查結果,溫兆文直指要害:“預算會計需要改變的是,從為‘國家’算賬轉成為‘管理’算賬;從報告‘結果’轉為報告‘過程’;從‘裁判員’轉為‘運動員’。這些需要管理會計加快順應職業轉型,放開思路,樂于創新,更重要的是讓每個員工與企業融為一體。”中醫講究“痛則不通,通則不痛”,那么預算管理的痛在哪里?首都經貿大學副校長楊世忠教授進一步向指明:“病根在于公司各部門缺乏溝通,各自為政,預算指標定在什么位置,預算編報單位基本上心中有數,但由于不對稱,管理層往往無法合理確定比較可行的方案。要想讓預算管理發揮應有的作用,如何不掉鏈子?這就需要上下、左右各級、各部門的溝通,有效溝通不可輕視。”告別無聊控制“要在錢變成紙之前來管,管理者要讓員工在端起酒杯之前‘三思而后飲’。這就要對花錢的過程先進行設定,然后把期望的結果也設定在預算里,有了承諾,再去考核。不是對該不該喝茅臺酒做評價,而是對你喝酒以后的結果做評價,這樣,你會主動改成‘二鍋頭’,喝完‘二鍋頭’,還是沒有結果,你會主動改喝‘礦泉水’。當大家全面都喝‘礦泉水’的時候,預算管理也就落到了實處,企業財務管理也就成功的登上了第二個臺階。”溫兆文說。花完錢才管理,已經晚了三秋!為解決管理會計的被動、滯后,預算管理作為財務管理的手段之一,被推到了前臺。溫兆文接著說:“登上第二個臺階就要著眼于財務分析控制,全程預算管理,讓我想到‘半夜雞叫’里挨打的周扒皮的可貴之處,從財務分析控制的某種程度上看‘半夜雞叫’就是‘關注過程’。對過程跟蹤和管理,通過財務分析來了解業務、費用現在做成什么樣了?離目標還有多遠?下一步應該怎么辦?管理措施是不是已經到位?財務分析實際上是預算管理中‘跟蹤預警裝置’,發現偏差的‘校準器’,這樣周扒皮也就成了現代的管理大師了。”
對于預算管理的有效執行,北京諾亞舟企業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韓向東認為,全面預算管理的整個過程非常復雜,如果沒有化工具,管理和控制可能變得非常低效,進一步提出固化預算管理流程和制度,構建從業務到財務一體化的預算模型,使預算快速調整,實現滾動預算,這需要化手段來支撐。北京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計劃部經理楊鞏社則另有一番滋味:“企業的經營管理是一個復雜系統,期望僅通過數據勾劃作一番‘表面文章’而得出全面預算,將收效甚微。北汽福田20xx年的預算管理也存在問題,現在逐步改觀,福田的預算考核是對各責任中心執行預算情況的評價,提供業績指標并據以進行獎懲。預算考核的政策和依據由預算管理委員會確定,加強考核力度,提高考核的科學性,通過差異分析,剔除非可控因素的影響,找出與工作績效相關的差異因素,使考核趨于公平,從而可以保障預算目標的落實。企業預算涉及企業各級責任單位和個人,而具體承擔各項預算的實際執行者是對預算管理的各個具體環節最為熟悉的人,惟有當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深入人心,成為全體員工的潛意識,使他們自覺自愿地去遵守并真正執行,更好地為實施預算管理獻計獻策,全程預算管理才能成為提高企業效益的得力助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預”字上怎么做文章?溫兆文將其比作金字塔,要想登上金字塔,管理會計就要轉變為運動員,全員、全程參與預算,不拿效率置換無聊控制;不拿資金填補管理缺失……讓財務“半夜雞叫”,應斬斷羈絆,與“無聊控制”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