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楷模黃文秀觀后感(通用8篇)
時代楷模黃文秀觀后感 篇1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總書記所說:“走的再遠,走到再光輝的地方,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我一定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
黃文秀曾說:“一切都是自己選的,就要為我的事業而努力,盡最大努力把我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做好,使這份工作成為我寶貴的財富。”同樣,我一定要學習她以村為家、視村民為親人的思想覺悟;學習她“先當村民、再當村官”的工作理念,學習她不干出一番成績,誓不罷休的追求,在廣博的農村大舞臺上施展自己的才華,不枉費時光,不辜負組織重托。
作為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黃文秀沒有一點兒嬌氣傲慢,她能和村干部積極走訪調研,傾聽群眾的聲音和訴求;她的駐村幫扶日記里記滿了各種各樣的村務小事,從農村低保到水費、電費,只要村民有需要,哪怕再小的事兒,她都會努力地去做。同樣,我要學習她無私奉獻、服務群眾的精神,牢固樹立把群眾的事兒當成自己的事來做的服務理念,真正的從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行為,詮釋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詮釋“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
人們常說基層干部要經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而黃文秀對朋友卻說:“長征中,戰士死都不怕,在扶貧路上,這點困難怎么能限制我前行,作為第一書記,不獲全勝決不收兵!”年輕人有如此高的境界,我更要嚴格要求自己,學習她踏實肯干,任勞任怨的精神。遇到困難和挫折,不埋怨,虛心接受批評與教育,積極向群眾、向領導、向同事學習。不斷磨練自己的意志,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為王家河村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時代楷模黃文秀觀后感 篇2
我剛來北師大,未曾與黃文秀師姐謀面,但腦海中隱隱約約記得黃文秀師姐的就業經驗分享,當時我看到的時候還耳目一新,因為很多人分享的都是待遇優厚的工作,而黃文秀師姐卻是真正下到了基層。等我親臨《時代楷模發布廳》的時候,我才真正地了解了這個笑起來很燦爛的師姐。她真的很優秀,老師,同學們都很喜歡她。她也非常有自己的想法,早早地就準備好了考家鄉的選調生。面對百坭村這個貧困村,她沒有想到退縮,而是真心實意地想為老百姓干實事。多么淳樸的女孩子,拋去了現代社會的紛繁雜欲,一心一意做人民的公仆。其實最讓我淚目的場景,就是他的父親上臺時,因為年邁,所以不得不說話時有停頓,但是他卻話語激昂。在臺下我能感受到他痛失愛女的傷心,也能感受到他對自己要求女兒過于嚴格感到懊悔,但是他還是忍著痛苦在訴說——我為女兒感到驕傲。父親一定是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健健康康地活下來的,但是,這一刻,他站在了國家的高度來看待女兒的離去。或許這就是最無聲而又偉大的愛吧。文秀師姐如父親所期盼的那樣成為了我們民族的榜樣,成為我們每一位中國共產黨員的榜樣。很多話不知道如何說,很多遺憾也不知道從何講,最后只想道一聲,文秀師姐,一路走好。你的笑刻在了我的心里,我們會永遠記得你。
時代楷模黃文秀觀后感 篇3
黃文秀是來自廣西百色一個貧困家庭的女孩。她通過自己的努力從石頭村里一路考入北京師范大學。20__年碩士研究生畢業后,她選擇回到家鄉工作,并響應號召到貧困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讓這位年僅30歲女孩的生命卻永遠定格在了扶貧路上。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新時代的青年,黃文秀同志畢業后沒有選擇條件優越的大城市,而是毅然的回到家鄉。在扶貧工作上,她身體力行,不忘初心,她是脫貧攻堅的踐行者。做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要像黃文秀同志一樣,要主動響應國家和社會的需要,不忘初心,腳踏實地,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發光發熱、恪盡職守,盡職盡責。
要像黃文秀同志學習走出舒適圈,要擼起袖子加油干,磨練意志,不怕風雨,能擔當、敢擔當,勇于擔當,這樣才能不辱使命。而對于我來說要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來填補自己的不足。要培養自己的戰斗精神,要保持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意識,在遇到復雜困難問題的時候,要勇于擔當。
時代楷模黃文秀觀后感 篇4
黃文秀同志:初心不滅、青春無悔!
作為一名駐村工作隊員,我們要立足在本職崗位上,學習她不怕苦,不怕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精神。爭取在工作中做到,簡約而不簡單,忙碌而不盲目,擔當作為,砥礪前行,完成黨交給我們的任務。
作為一名老黨員,我們要力求在平凡的崗位上起到模范帶頭作用,規范自己的言行,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上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把遠大的理想和腳踏實地的工作結合起來,把個人的奮斗融入到駐村工作和發展農村事業中去,不斷創造無愧于時代的嶄新業績。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當前,我國正處在決戰貧困決勝小康關鍵時期,正在全面開啟新時代長征路。黃文秀同志的優秀精神品質,是激勵我們共產黨人奮勇前進的先進典范。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攜手并肩、接續奮斗,堅決完成決戰貧困決勝小康偉大使命,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時代楷模黃文秀觀后感 篇5
看完這一期節目后的我深受觸動,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從大山里走出來不難,走出來再回去真的是難能可貴,因為你從落后的地方掙扎出來,經歷了那里生活的艱難,同時大城市的繁華也有足夠的吸引力讓你安居于此。面對這樣的分叉路口,還能選擇回到窮困的家鄉,這得需要多大的勇氣,這個選擇便讓我足夠欽佩。回到家鄉,走向扶貧攻堅第一線,真真正正的將自己的生命與他人關聯起來,將自己的生活和為人民服務的工作關聯起來,面對困難她沒有推脫沒有逃避,而是主動挑起重擔去改變,她的30歲比任何人的都絢麗。走進民眾,奉獻自我,她不是把這當做一份工作,某種程度上,脫貧致富便是她的生命底氣!“不獲全勝,絕不收兵”,她一步一步走在這條攻堅路上,義無反顧。她在用行動表明自己的信仰,“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我們正值青春,也一步一步求學至今,我們來讀大學是為做一個有價值的人。生命的意義在于謀國家發展,謀民族振興,謀人民幸福。黃文秀同志便是如此,青春于我是奮斗。長征路上,共產黨人從不畏懼。
時代楷模黃文秀觀后感 篇6
習近平總書記對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黃文秀同志研究生畢業后,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幾天來,我先后通過新聞、網站對黃文秀同志事跡的學習,我深有感觸。雖然我們素不相識,但我們都是戰斗在脫貧攻堅戰線上的戰友,黃文秀同志是我們駐村工作隊員的榜樣,是我學習的標桿,是在脫貧攻堅偉大實踐中涌現出來的時代楷模和先鋒模范,是用生命堅守初心使命的優秀青年共產黨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黃文秀同志精神為榜樣,真正做到心系人民,扎根基層,兢兢業業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和無私奉獻,不悔付出,勇擔脫貧攻堅重任的使命!
一是要學習黃文秀同志不忘初心、一心為民的精神。黃文秀同志碩士畢業后自愿回到百色革命老區工作,主動請纓到貧困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她時刻牢記黨的囑托,賡續傳承紅色傳統,立下脫貧攻堅任務“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鏗鏘誓言。黃文秀的事跡體現了共產黨員的不忘初心、一心為民的本色。在今后工作中,我要向黃文秀同志學習,始終把人民裝在心里,把人民幸福舉過頭頂,把青春獻給人民,繼續把脫貧攻堅的長征路走好!
時代楷模黃文秀觀后感 篇7
黃文秀,20__年6月16日,這個年輕美麗鮮活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30歲。她在她的入黨申請書中寫到“一個人要活得有意義,生存得有價值,就不能光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為他人,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做出貢獻”,這是她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她相應黨的號召,回到自己的家鄉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帶領鄉親們堅決打好脫貧攻堅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
黃文秀的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她放棄了可以留在北京過安逸的生活,毅然的回到自己的貧困的家鄉,做最基層的工作,她是白坭村的第一個女書記,正因為是女同志,她的付出要比別人更多,困難也更多,還有因為她的年輕不被鄉親們認可,吃了很多的閉門羹,可是她用愚公移山的精神,鍥而不舍的在村里走村串戶,辛辛苦苦的翻山越嶺,跋山涉水的到每家每戶了解貧苦戶的情況,因地制宜的為當地的村民們搞發展,快脫貧,真脫貧。在黃文秀的帶領下,全村通過易地扶貧搬遷脫貧18戶56人,教育脫貧28戶152人,發展生產脫貧42戶209人,共計88戶417人。
黃文秀也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吃水不忘打井人,在她家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是黨的扶貧政策,讓黃文秀一家度過難關,使他們家脫離了貧困。她脫貧了,可是她沒有忘記那些苦苦掙扎的貧困鄉親們。她帶領鄉親們種植八角,砂糖橘,杉木,積極修路,聯系買家,暢通銷路,盡可量的為鄉親們創收。
扶貧工作無疑是非常辛苦的,可是黃文秀從來沒有喊過苦,說過痛,她發揚共產黨人不怕吃苦,不怕艱難的精神,勇往直前戰斗在最前線最基層,最需要幫助的地方發光發熱,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直戰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的忘我、她的大愛、她的感恩、她的飲水思源之情,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向永遠30歲的她致敬!
時代楷模黃文秀觀后感 篇8
“最美的青春在一線,最美的青春是奉獻”。作為一名第一書記,更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學習黃文秀先進事跡,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我們應該:
一、堅持終身學習,腳踏實地工作
向書本學習,夯實理論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理論修養;向實踐學習,把所學到的知識運用于實際工作中,用實踐檢驗所學知識,為鄉村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要把這些精神用到扶貧工作中去,用到全心全意為百姓服務中去。立志在脫貧攻堅、鄉村建設事業中建功立業。
二、堅持實干興邦,助力脫貧攻堅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是一場必須打贏打好的硬仗。勤學篤行是助力脫貧攻堅的必要環節。用知識鑄就脫貧攻堅的行動導圖,用實干吹響脫貧攻堅的前進號角,知行合一,立足鄉村發展,增強村民歸屬感、獲得感、幸福感。我們要汲取脫貧攻堅的工作經驗,精準識別找“窮因”,用創新推動新時代脫貧攻堅工作,讓我們所任職的村鎮群眾生活富起來,鄉風民風美起來,文化生活好起來。
三、堅持以心換心,恪守為民之責
我們要深懷愛民之心。群眾利益無小事,要堅持服務群眾的原則,走進群眾中去,走進問題中去。為民辦事要“接地氣”,與民相處要“多耐心”,恪守為民之責。“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力。”在工作中要始終不忘初心,不斷提高基層組織的服務能力和辦事效率,勤政務實,敢于擔當,努力做到恪守為民服務的責任,力行為民服務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