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護士學習心得(通用3篇)
糖尿病護士學習心得 篇1
(1)各家基地的帶教淵博的理論知識,良好的工作態度,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對技術的精益求精,對業務的嚴謹,對本學科前沿知識不倦的追求,無不彰顯著他們的個人魅力。他們為我們精心制定帶教計劃和內容,隨時關心了解我們的臨床實踐情況,對提出的問題、意見和建議,及時地給予解決,在帶教中,每一位老師都精心備課、準備講稿,耐心細致地傳授,淳淳善誘,不厭其煩地解答,表現出的敬業精神使我們非常感動。
。2)各家醫院科室濃厚的學習氛圍給人印象深刻。科內業務學習從不間斷,且都利用自己的業余時間,大大小小的學術交流活動異常活躍,帶動了科室整體技術發展水平。積極搭建國際平臺,提高自身素質;科研、教學相互促進,提升醫院、科室、自身發展,積極創造發展自我的機會。
。3)各家醫院強大的硬件和軟件設施為業務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后盾。員工工作勤奮,集體榮譽感強烈,體現出極強的向心力,凝聚力。團隊精神俱佳,強調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由此帶來全方位的糖尿病管理,使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依從性增強。
(4)目前,中國可能已成為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數最多的國家,糖尿病患者對糖尿病知識的了解相對匱乏,造成應對茫然及自我管理能力不足;部分醫務工作者對“全面達標”意識相對淡薄。面對不斷增加的糖尿病患病隊伍,糖尿病教育任重而道遠,糖尿病教育人員需不斷加強自身素質的修煉和提高,講方法、講效率、講效果,并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做好本職工作,同時,糖尿病教育團隊需要更多專業人員如運動康復師、營養師、足病醫生、眼科醫生等的加入,通過醫院、社會、家庭的共同協作和努力來達到管理目標。
糖尿病護士學習心得 篇2
首先,通過此次培訓學習,我們對手外科醫院的醫院文化,發展歷史,管理規章制度有了系統的了解,同時也學習了消防安全等有關知識,收獲很大;其次,通過此次培訓學習,讓我們對怎樣成為一名合格并且優秀的護理人員有了深一步的認識,我們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
1、要安心工作,端正思想,遵守院紀院規,踏踏實實工作,愛崗愛業,不恥下問,時刻為病人著想,千方百計為病人解除病痛,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擺正自身的位置,在別人眼里護士只是一個打針發藥的,是的,護理工作是一個非常平凡的崗位,雖然做不出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是是非常重要和不可或缺的工作。常言道:三分治療,七分護理;
2、在平凡的崗位上,我們要堅持為病人服務的信念的同時,也要嚴格的在學習上要求自己,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技術水平,臨床與實踐相結合,在工作中不斷充實和完善自我;
3、要不斷加強思想政治修養,要不斷向黨組織靠攏,提高整體思想素質;
4、在當前醫患關系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我們不僅要嚴格遵守技術規范,還要崇尚學習,增強法律觀念,強化法律意識,提高服務質量,提高人文素質,避免醫療糾紛;
5、要有團隊協作精神,團結就是力量!
除了上述之外,在這次的這次的培訓學習,讓我感觸最為深刻的是護理的形象問題。因為:護士良好的形象不僅使醫院給公眾留下深刻印象,同時也是醫院整體形象的關鍵之一。
糖尿病護士學習心得 篇3
一、先進的設備及技術水平和優質的服務
科學有效的器械設置是省婦幼一個較為明顯的特色,他們擁有10臺多功能呼吸機,10臺CPAP及40臺多功能保溫箱,危重患兒的床頭上都有固定監護設備,中央吸引器,中心供氧設備及壁掛式中心監護設備,并連接于護士站的中心監護系統。他們特別注意早產兒的護理,每天用消毒液擦拭保溫箱,對于體重不足1500克的早產兒很注意皮膚的護理,比如不使用膠布貼皮膚,合理使用靜脈,必要時予PICC,所有床上用品經消毒、滅菌,取舒適的體位有利于患兒的生長。每個危重患兒取鼻吸氣位及頭肩高位,保持呼吸道通暢。
二、搶救危重患兒及時有效
1、中心監護系統起到決定性作用,監護設備報警聲響。
2、護理人員做到細心,愛心,責任心。
3、醫生氣管插管速度快。
4、搶救設備齊全,固定。
三、嚴謹的工作作風
1、醫院提倡母乳喂養,接收母乳必須要有醫院憑證,才可給患兒食用。
2、每位醫務人員接觸患兒前后都應嚴格洗手,感染患兒與非感染患兒分病房收治。
通過這次學習使我深深體會到細心,愛心,責任心的重要性,不段的學習不僅可以豐富多彩的臨床知識,在疾病觀察上幫助很大,而且讓我們及時了解一些新技術,新方法,使我們的水平不斷提高,應該多鼓勵參加,現在護士隊伍年親話,更應多參加有關的學習班,使整個隊伍在素質和理論技術上都得到提高,從而提高生存質量,提高人口素質,其社會意義遠。
首先感謝醫院,護理部為我提供這次參加四川省精神衛生中心主辦的“精神科護理質量管理與優質護理培訓班”的學習機會。通過三天的學習,各位老師的精彩的課件、鮮活的實例、生動的講課、使我受益匪淺。講座中從精神科護理管理與優質服務中,闡述了護士應該具備的各種操作技能與理論基礎的重要性,同時還應該學法、知法、守法。
通過此次學習,讓我體會較深的有以下幾點:
1、如黃國平博士給我們講了中國文化與中國式人際溝通,闡明了溝通的現代意義-----對于醫護人員,用于醫患溝通和醫患關系的處理的作用。例舉了精神科病房大部分采用封閉式管理,病人大多都是無家屬陪同的,病員一進病房,面對陌生的環境,他們會產生恐懼感,緊張害怕,大多數患者不愿住院,住院依從性不高,甚至病員用暴力抗議住院。面對這種病人,我們年輕的護士缺乏經驗,往往束手無策,溝通失敗,導致了病員對我們醫院不滿意,家屬對我們醫院不滿意。這就要求我們護士要理解中國文化掌握好中國式人際溝通方法,才能使護患關系更加和諧。聽完講座后我們參觀了綿陽三醫院的精神科病區,病區現在在加強心理咨詢師得培養,每個病區至少有兩到三名心理咨詢師,在心理治療方面在不斷的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也促使我今后工作中不僅要學習專業的知識而且在心理咨詢方面也要不斷的提高自己,才能滿足現在精神病員的護理需求。
2、華西精神科申文武老師,給我們講了精神科護理工作中常見的法律兩難,解讀了《護士條例》明確了護士在護理工作中的權利和義務,學習了醫護人員的注意義務是醫護人員在為患者提供醫療護理過程中,根據法律、法規、規章制度、診療常規、職業道德規范、以及職務和業務上的習慣和常理,接受契約和委托,對患者盡到善意的謹慎和關心,盡到對患者合理而充分的注意。當今這個社會醫患關系緊張,患者的`法律意識不斷的提高,就要求每個護理人員都要認真仔細做好自己份內那份工作,病人和家屬也時刻都可能翻臉將我們告上法庭,我們要兢兢業業地做好工作,而且還要詳細認真地做記錄(這是舉證責任與衛生部行政規范的沖突—簡化書寫),每個護士都時刻準備著被告上法庭的時候怎樣解釋自己的行為。申文武老師闡明了醫療和護理是相對獨立,大家都要在自己的執業范圍之內工作,知道自己的職責所在,也知道自己的范圍所在、不盡職不行,超出了范圍也不行、而真正的職業就是,指的就是在自己的范圍之內盡職盡責。比如在跌倒的處理上,申老師拍著胸脯對我們說在他所管病區內病員跌倒沒有賠過一分錢,我想在其他醫院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是不是我們某些細節做得不太好,跌倒預防工作細節的處理不夠完美,預防跌倒應該是我們工作中的重點又重點。病人進入病房之前,責任護士應該了解病人是否意識清楚,最近6個月有沒有跌倒病史,步態是不是不穩等,對病員做一個書面的跌倒風險評估,之后向病員和家屬做好解釋工作,讓家屬心中有數,并簽好知情同意書。如果護士做到份內的事,預防措施已經都做到,病人仍然跌倒,我覺得我們不應該責備護士,病員都是有自由意志的人,他們會做他們想做的事情,壞的結果發生,病員就應該自己承擔。希望醫院每個月有跌倒報告出來,告訴大家我們這個月又有多少病人跌倒了。但是這個報告并不是針對個人。也不是我們的錯誤,只是告訴大家我們還需要在什么方面加強以更好的防止病人跌倒,如果我們把這些細節工作做好了,相信我們醫院跌倒發生就會逐漸減少。
3、省精神衛生中心范利芳老師講的精神科優質服務,聽了這堂課,讓我想到了南丁格爾所倡導的“現代護理”!在南丁格爾之前,護士都是一些社會上身份低下,沒有收入的女人來做,很多人是風塵女子,她們所從事的就是簡單的生活護理,是南丁格爾的出現,把護士從低級的,毫無技術含量的工作中區分開來,提出了很多護理里面的重要理論,延用至今,同時,南丁格爾反對把護士當作單純的體力勞動者,她說,如果你發現一個病人墜床,做為護士,你需要思考的是下一次我怎么樣在我不在床邊的時候防止病人墜床,而不是說我要加強巡視,多些時間陪在病人身邊,因為沒有其他的幫助,你無論花多少時間陪在病人床邊,你一轉身,病人仍然有墜床的危險。希望十年以后的護士,不是賓館服務員和空姐的形象。要知道,對于一個病痛中的人來說,年輕美貌是毫無用處的,專業的護理才是他們需要的,要達到這樣的水準,年輕的護士們需要接受更專業,更系統的訓練,對疾病本身和病人心理需要有更深刻的認識,而不是花時間在搓背洗腳上。
這次培訓讓我感受到了護理知識、經驗需要不斷的交流,知識需要不斷的更新,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