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有效教學學習心得體會(精選3篇)
幼兒園有效教學學習心得體會 篇1
前不久,我很幸運的參加了教育局組織的第十四屆有效教學課堂大賽,觀看了三位教師的觀摩課。三位老師上課都各有特色,各具風格。她們從不同的課型角度給我們展示了課堂教學無窮的藝術魅力。我回想到了自己在平時的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從她們的教學活動中讓我學到了很多。在此簡單地說說自己的一些收獲。
第一節課是魏老師的健康課《這些食品要少吃》。這節課的內容很貼近幼兒的生活,這也是讓許多家長頭疼的問題。通過魏老師的情景引入,不但讓孩子們知道了哪些食品是對我們有益的、哪些食品多吃是有害的。還讓孩子們知道了這些食品不能多吃的原因。
讓孩子們從心里得到認同,從而更進一步地控制自己,不去吃那些垃圾食品。這節課的環節安排得很緊湊。小熊一家的情景貫穿了整節課,讓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知識。這節課給我最深的印象是魏老師很注意細節。不但教具準備得很充分,而且一些無包裝的食品也都是用保鮮膜包好的,這讓我感到魏老師很細心。還有最后環節的設計,不但檢驗了孩子的學習效果,還讓孩子體驗到了與人分享的快樂,這讓我覺得真是教育無處不在。好的課程不但要教會孩子知識,也要注重孩子綜合智能的發展。
第二節課是李老師的數學課《找朋友》。主要的教育目標是能夠認識球體和圓柱體,并能正確辨別和比較它們的異同。引入時李老師帶來了許多玩具,讓小朋友任意地玩。然后通過層層地提問,讓孩子們逐步區分"可以能滾動和不可以滾動"的物品,"可以任意滾動和只可以一個方向滾動"的物品。
從而讓孩子在游戲中了解到球體和圓柱體的一些基本特性。在此的基礎上向孩子們交待球體和圓柱體的概念,孩子們就容易接受了。接下來再通過分類、閱讀、在生活中尋找、看課件、添畫等形式進一步加深了孩子對球體和圓柱體的認識。這節課看似老師的教授,實則是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自己發覺,總結的。
這也正是我們一直所倡導的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理念。只是,我覺得數學課的老師說話應該要特別嚴謹,要多總結。競賽環節的規則也應該發動小朋友一起制定游戲規則。這些方面也是我上課時要注意的地方。
第三節課是王老師的語言課《什么車》。教學目標是愿意學習仿編兒歌,喜歡問答兒歌的形式。這節課給我最深的印象是王老師在課堂中音樂運用得很好。通過開汽車律動進入教室,隨音樂參觀車展,聽各種車的聲音,到最后隨音樂開著汽車離開,讓我們都感受到了課堂上輕松愉快的氛圍。
兒歌學習上,通過聽聲音,猜猜什么車環節,讓孩子不知不覺中學會了兒歌。并了解體會了問答兒歌的形式。在創編環節上,孩子們的想象力和語言表述能力讓我很嘆服。在有個孩子說到救護車"嘩嘩嘩"時,王老師也能及時注意到孩子用詞的不同,及時地加以挖掘。總體說來,王老師給人感覺是很有親和力,聽她的課應該是很輕松愉快的吧!
泰戈爾說過"最遠的距離是到達你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斷地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質、理論水平和課堂教學能力。及時反思工作中的不足,把今天學到的知識運用的日常教學工作中,使自己在原有的水平上更上一層樓。
幼兒園有效教學學習心得體會 篇2
這次培訓,我們有幸聽了山師大系主任、博士、碩導向海英老師精彩的講座,我的思想又一次更新,教育觀念又一次得到了轉變。使我進一步了解到教學活動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是教師計劃、設計和組織的專門活動。它是精心安排的用以支持、激發、促進和引導幼兒順利開展學習和達成有效學習結果的過程。有效教學就是要遵循幼兒園教學的特點和規律,要求教師努力追求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學,充分發揮教師和幼兒雙方的主體作用,以有效地促進幼兒全面的發展。通過這次培訓,我們不僅學到了豐富的知識,還進一步提高了業務素質,下面我從以下幾個個方面談談我對本階段學習的心得:
一、選擇有教育價值的教學內容,這是有效教學的前提
由于幼兒園的課程具有啟蒙性、整合性、開放性的特點,而教師又有課程的選擇權,因此走到教室,到底上什么課,教師有充分的自主權。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應該慎重地考慮教材的選擇。一個好的教材首先應該考慮它的科學性,給孩子的東西是否正確,是否科學;其次要考慮它是否有教育意義,讓孩子懂得什么道理,培養孩子什么品質,好教材應該是積極的、健康的、向上的,對幼兒的一生發展有促進作用的;第三,要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原有基層,這個教材孩子是否能被孩子接受,跟他的年齡特點有多大差異;他的原有基礎已有經驗又處于怎樣的水平,都是考慮的范圍;第四,要考慮孩子的興趣需要,這個教材能不能吸引孩子,讓孩子有興趣地去學。只有考慮了教材的科學性、教育性、年齡特點以及興趣點,才會使你選擇的教材有用、有效。因此,選擇好的教材是確保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有效性的前提。
二、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這是有效教學的核心
教學目標是師幼通過教學活動預期達到的結果或標準,是對學習者通過教學以后將能做什么的一種明確的、具體的表述。在集體教學中一定要先明確教學目標。目標的確立須從幼兒角度出發;目標應涵蓋態度情感、能力、知識經驗多個緯度;目標是可測的、可評價的、具體的、明確的;目標必須是適宜大部分幼兒最近發展區需要的,是可以共同達到的。例如:小班科學領域“認識時間”,某教師的目標表述為:“認識白天黑夜,了解其主要特征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正確區分白天黑夜”。顯然,其目標過于單一,僅重視知識技能的傳授,而忽略了幼兒其它能力的發展。結合有效教育目標的標準,我們可將目標進行改動:“認識白天黑夜,了解其主要特征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正確區分白天黑夜,嘗試運用時間詞匯;幫幼兒樹立時間觀念,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三、選擇有效的方法手段,這是有效教學的關鍵
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活動的組織形式直接影響教學活動的效能,為此,要選擇適宜的教學行為和組織形式。
(1)教學方法多樣化。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采用一些幼兒喜愛的、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如游戲法、觀察法、比較法等進行教學。如“認識蔬菜”,應通過視覺、觸覺、味覺進行教學。避免單一的說教,“被動接受”知識。
(2)組織形式生活化。將抽象的活動生活化不但內容豐富,生動具體,而且幼兒不會覺得離生活太遠,學習過程輕松自然。如小班排序活動“穿項鏈”,請幼兒用色彩鮮艷的串珠,按大小、顏色、形狀等標準進行排列,制作彩色項鏈。
(3)教學手段現代化。借助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更易幫助幼兒釋疑,提高工作效率。如:大班數學活動“目測數群”,傳統的教學幼兒較難理解其實際意義,通過課件演示,使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形象化;枯燥的問題生動化、趣味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課件演示。我們須抱著“揚棄”的態度,使現代化教育手段和傳統教育教學有機結合、取長補短,提高教育教學的整體效益。
四、設計有效的教學環節
教學環節的實施策略,主要是指教師為實施教學方案而發生在集體教學活動內外的一系列行為。集體教學行為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管理行為,二是教學行為
(1)形成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積極、有效的互動。教師與幼兒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合作的,而不是權威型的命令或控制。
(2)營造輕松愉快的活動氛圍。例如大班數學活動——《娃娃超市》,教師不作限制,只要求幼兒注意輕拿輕放,愛護玩具。幼兒開心、自由地選擇喜歡的玩具,主動介紹玩具的玩法,探討帶的錢夠不夠買他喜歡的玩具……可見,輕松、愉快的活動氛圍是師幼有效互動的前提。
五、形成有效的師幼互動
師幼互動的策略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根據不同的活動內容,不同的活動方式,互動的方式也不一樣。比如:在閱讀活動中師幼互動的策略有支持式互動:主要是激起幼兒閱讀的興趣,幫助幼兒在閱讀中積累提升經驗。有誘導式互動:幫助幼兒分析閱讀材料,并給予適時的點撥誘導,提供階梯。有介入式互動:采用拋磚引玉、設疑推理的方法,讓孩子帶著問題去閱讀。合作式互動:那是一種平等的對話,在交流中分享閱讀的快樂。
六、進行有效的教學反思
我們所進行的教學活動反思,游戲活動反思,不僅要針對活動前的計劃及活動后的評價,所謂評目標、準備和結果分析。我們還要學會分析孩子的行為,以及孩子為什么會出現這些行為的歸因分析,找出過程中的優點與不足,優點何以可以在其他活動或者說他人的活動中得以推廣借鑒;不足之處為何出現,要究其因,要找到解決的辦法,并在以后的活動中如何避免出現類似的問題。
上好一個優質的集體教學活動,還有很多的因素,教師的素養、語言的功底、教學風格、風趣、幽默等等,有待于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地去摸索、去磨練,不斷地去反思。教學活動是一種科學活動,是一種創造活動,也是一種藝術活動。
有效教學是我們每個教師的追求,有效教學要求我們必須做有思想的教師。泰戈爾說“最遠的距離是到達你自己”,就是說改變自己是多么不容易。在這個不斷發展的時代,需要我們不斷地改變自己,每天能多學習一點,多反思一點,多提升一點,多改變一點,這樣教學活動有效性才能得到真正地落實。
幼兒園有效教學學習心得體會 篇3
為不斷深化新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與效益,全面貫徹落實教育局《云南省現代教育示范學校方案》,促進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全面和諧發展,落實有效教學的基本要求,實現“有效教學、高效課堂、高效教研活動”的總目標,我校于20xx年9月15日正式啟動“有效教學”模式培訓,對上海一師附小、深圳南山實驗學校、武漢常青實驗小學、南京行知實驗小學的四種現代教學模式進行了學習。經過這幾周的學習,我的心靈受到極度的震撼。下面談談本人粗淺的體會:
一、教改不僅是教師對學生教育教學的改革,更是學校對課程的革新
課程包含了教法、教材、教師這三大方面,課堂要高效,離不開對課程的認識,離不開對課程的改革。
一、改革教法
首先,從“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轉變。用教材,是指不是教材里有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說就怎么教,而是學生需要什么就教什么,不是根據教材的結構來選擇教學的結構,而是根據學生的學習心理結構來選擇教學內容。
其次,從“以教定學”轉變為“以學定教”。把課堂的主體還給學生,當學生發生學習需求時,教師是引路者;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時,教師是服務者;當學生取得進步時,教師是欣賞者。
二、改革教材
成功的校園生活是發現人的潛能,讓人的潛能充分燃燒,只有開辟了校本課程,才能讓有差異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才能讓他們的潛能充分燃燒,才能讓他們的潛能充分燃燒。
三、改革教師
除了自身的提高,教師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愛心,一個包容的心對待孩子,既要看到盛開的鮮花,也要善待遲開的花苞,修煉出一個花苞心態。抱怨會導致失敗,賞識能導致成功。
通過學習比較我發現,我們平常的教學工作幾乎都是在教教材,很少考慮到孩子的需求和興趣,大部分時間還是考慮把課本上的知識滴水不漏的教給學生,雖然在教學過程中采取了鼓勵的方法,但這樣的教學方法明顯太傳統和死板,嚴重影響了教學的效果。
二、南京行知小學的“賞識教育”教學模式值得借鑒
南京行知小學的教育理念是:學會賞識、走近生命;發現潛能,喚起自信;善待差異,引導自選。
(一)優點分享,讓每個學生成為心靈的主人
讓孩子感覺自己是一個好孩子,不背壞孩子的包袱。教育有一個很大的訣竅在于:你要想把孩子培養成好孩子,你必須讓孩子從你的一言一行中感覺到他就是好孩子,他就會變成好孩子。他們學校有一個做法:給學生寫“優點卡”。他們設計印制了精美的卡片,讓老師在卡片上寫學生的優點,然后頒發給學生。寫優點卡要抓住幾個要素:有時間、有地點、有人物、有細節、有老師評點。而且教師在一兩句話里要把這五個要素表達進去,這樣優點卡才算合格。
南京行知小學所推行的優點卡,重點的不在于優點,而在于“優點分享”。他們會在學校的升旗儀式后面舉行隆重的頒發優點卡儀式,獲得優點卡的學生名單會在廣播里反復出現,會在學校黑板報上面表彰出來,優點卡會貼在班級的黑板報欄上,會帶回家給爸爸媽媽欣賞,會作為書簽夾在課本里面。一個孩子的優點通過宣傳成為全校孩子的優點,成為引領全校孩子前進的一個方向,無形中就形成了一個正確的輿論氛圍,形成了一個健康的輿論導向,此時的力量就大了。
(二)全員管理,讓每個學生成為集體的主人
班級全員管理,他們的做法是,讓學生“人人當組長、輪流做班委”。
每個組的同學有語文組長、數學組長、音樂組長、美術組長、體育組長、值日組長、還有管課外閱讀的組長,有管檢查自選作業的組長,有登記優點卡的組長等等。組長的確定會考慮到學生的長處、愛好。
班長、學習委員這些“大官”怎么辦呢,一般是5個人自由組合,當一周班委,班長、學習委員、勞動委員、體育委員、文藝委員這5個職位,大家輪流當。一般每學期,每個孩子可以當兩周班委,當兩天班長。
(三)自主選擇,讓每個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要讓孩子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就必須要讓他在學什么、怎么學上有自主選擇的權力。
自主選擇可以在課內進行,也可以在課外體現。特別在課外,應當讓學生有更大的選擇的余地。他們提倡不布置或者少布置固定的家庭作業,取而代之的是“自主選擇12多”:
好身體多練,好家務多干;
好書報多讀,好電視多看;
好文章多寫,好消息多傳;
好節目多演,好作品多玩;
好朋友多交,好事情多辦;
大社會多訪,大自然多探。
他們認為小學教育里面很多東西對錯不重要,好壞不重要,興趣最重要,快樂最重要。你越這樣做,小孩子越放松越舒展,水平就越高。
通過對南京行知小學賞識教育的了解,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鼓勵對孩子的重要性。雖然我們一直都在教學的方面運用了賞識方法,可起到的效果并不十分明顯。我打算好好的根據班上的實際情況,通過優點分享的方法來激勵更多的孩子。而全員參與管理班集體的方法,更是值得一試。我相信班級管理的工作做好了,當同學們習慣成自然的去參與管理,老師也會輕松很多,孩子在日常行為規范和學習方面,應該都會有一個嶄新的變化的。
三、杜郎口教改關注“問題”學生,有效的促進教學成果值得我們學習
杜郎口教改得以成功的一大突破就是對差生的關注和幫扶,他們以人為本,關注生命為辦學理念,通過“兵帶兵”“兵幫兵”“兵強兵”等幫扶形式,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全體學生尤其是弱勢群體學生的健康發展,從而達到整體提高的效果。
如何有效的實施幫扶計劃呢?具體措施是對每個班級的管理都體現出對差生的關注如:1、每個班級都有幫扶計劃,都張貼有結對子名單2、對優等生的成績的考核是通過和結對子學生成績的平均分來衡量的,并且進步與否也是看這個幫扶的效果來衡量。3、定期的評選幫扶能手4、教師的教案里都有對差生的課堂反饋情況及整改措施,尤其對課堂效果監測不達標的學生均有相應的提升措施。5、班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評分細則,有完善的學生管理檔案,有對問題學生違紀的事實的記錄也有整改的措施和效果的檢查記錄。除此之外班級還設有個人量化評比,小組之間也有競爭,班級還對表現好的進行表彰獎勵,對有進步的差生進行肯定。學生就是在這樣的競爭和互助中得以成長和進步。
我打算學習杜郎口教改對差生的幫扶方法,細化“一對一”的幫扶計劃并付諸實踐,在充分激發孩子的積極性的同時,幫助差生走出困境,整體提高全班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
綜合四種現代教育模式,有很多成功的共性,他們最大的成功之處就在于:課堂上是高效的,管理上是創新的,學生的學習是愉快的。作為一名教育者,當我們面對教育中出現的問題時,我們真的應該好好反思我們的教育體制和教育方法了,雖然四個學校的教育改革模式我們不能照搬硬套,但我們也應該從這樣成功的模式中得以啟迪,才能找到適合我們的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