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美德少年學習心得-(通用5篇)
2023美德少年學習心得- 篇1
年僅13歲的袁康植,不但是個孝順感恩的好孩子,而且是個熱心公益的小天使,六年來他用自己的壓歲錢為汶川地震、貧困地區小朋友等捐款及不計其數的學習用品、衣物等。他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自己的諾言,實踐著自己的感恩、責任和愛心。
在學校里,袁康植有一付熱心腸。用他的愛心去關心幫助更多的人,并帶動更多的人關心幫助別人,讓愛的芬芳傳播開去,彌漫開來,讓整個世界充滿溫暖愛!
在家里,袁康植是個孝順感恩的.孩子。父母忙碌的工作,有時無暇顧及家庭,懂事的他常常燒好熱氣騰騰的飯菜等候父母下班回來。
在鄰里,袁康植是個熱心公益的小天使。他的家并不富裕,但他總是把省吃儉用的錢積攢下來用于慈善和公益活動。
愛的傳遞已埋在袁康植的心里,他正在用實際行動澆灌出孝老愛親傳統文明美德之花,成為新時期少年的好榜樣。
看了袁康植的事跡,我的內心感慨萬千,久久不能平靜,這位小哥哥用他的一言一行,讓我們看到了什么叫做美德少年。在現實生活中我真的應該向他學習,因為我每個月還嫌媽媽給的零花錢不夠用,真的是太不應該了。有些時候,在父母的面前我有些沒大沒小了,父母生我們養我們也不容易,我們有時應該為他們多考略一些。袁康植哥哥的家長雖然很忙碌,但他卻從不抱怨,依然一樣的孝敬父母沒有一絲不高興,這一點真的值得我好好學習。
另外我看了袁康植事跡以后,真的被這位小哥哥的品質所打動,所以我決定,以后如果我有穿小了的衣服我捐給一些條件比較困難的孩子,如果我有一些舊書的話我也要把他們捐給山區里的孩子們。
以后,我要向袁康植小哥哥學習,多多幫助一些生活條件比較艱苦的學生,真正的成為一名陽光美德少年。
2023美德少年學習心得- 篇2
寒假,我認真捧讀了放假前老師推薦給我的《文明美德伴我成長》這本書,仔細閱讀后,我感覺獲益匪淺。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是一本與眾不同的書,也是一本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知識畫冊。書中圖文并茂,讓我愛不釋手。它不僅向我們詳細講述了我們中華這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淵源歷史文化:如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青銅文化、百家爭鳴、漢字的創造、四大發明、燦爛的科技等等,這一項項偉大的歷史發明、創造,無一不讓我感到驕傲和自豪。除此之外,它還生動講述了古今中外一個個講文明、懂美德的偉人故事:如擁有良好習慣的毛澤東、葉圣陶、富蘭克林;注重表里如一的周恩來、宋慶齡;善于尊重、贊美他人的德蘭修女、威靈頓公爵、畢加索;尊師敬母的江-澤-民、老舍、鄧-小-平;寬厚待人的舜,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誠實守信的子貢……故事中人物的一言一行都時刻激勵我,要傳承偉大先輩創造的輝煌文化,繼承他們優良的傳統美德。爭做一個講禮貌、懂美德的好孩子。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是我們小學生的良師益友,它不僅讓我們的心靈時刻受到滋潤、凈化,更讓我們的心靈時刻感到快樂、沉靜。書中一則則動人的小故事,就像一杯杯有滋有味的心靈雞湯。之所以說它有味,是因為它能從不同主題、不同時代、不同環境,不同人物,來說明一個相同的道理——那就是,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有責任和義務把祖國的文明美德繼承,并發揚廣大,當然作為一名新世紀的少年兒童,我更是責無旁貸;說它有滋,是因為書中有些人物的事跡很平凡,仿佛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可謂是:小人物彰顯大精神。如:云南保山退休又鉆山溝溝,二十多年住深山,嘔心瀝血辦林場,堅持“獻給家鄉滿山綠”的楊善洲,“把節約精神堅持到底”的遼寧鞍鋼煉鐵總廠勞模——范孟泰,幾十年如一日,為國家節資節源,溫州蒼南縣“苦難不毀信義”的誠信老爹——吳乃宜,在痛失三子后,用單雹柔弱的肩膀繼續挑起為兒子償還債務的重擔……這一個個的樸實故事,無一不讓人感動,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我們中華文明美德的真諦。從他們的身上,我深深感受到了濃縮我們中華傳統美德的八個大字:忠、孝、誠、信、禮、義、恥、廉。而這些平凡的故事,猶如一杯滋潤心靈的雞湯,時刻感染、教育著我:恪守中華傳統美德,爭做一個心靈美的好少年。《文明美德伴我成長》又是一盞指路的明燈,它時刻引導著我們,平時要記得:養成好習慣、誠實守信、愛護環境……
記得荀子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它一直流傳至今,就是要時時刻刻的警惕我們文明禮儀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們不能隨意丟掉它,而應該珍愛它,發揚它。掩卷冥想,細思文中的每一個故事,故事中的每一個人物,人物中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甚至每一個微笑,哪一個不是文明美德的體現?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在引導我們少年兒童如何健康、自信、快樂地成長。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與文明手拉手,同美德共成長,這,不僅是時代給予我們炎黃子孫的光榮與夢想,更是時代賦予我們炎黃子孫的責任與使命。現在,就讓我們拉起手,肩并肩,一起來傳承中華文明,踐行中華美德。
2023美德少年學習心得- 篇3
為廣泛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推動學雷鋒活動常態化,根據上級組織要求,今年“六一”期間,我校認真組織學生開展了“學習和爭做美德少年”活動,現就活動作此小結。
一、及時安排,廣泛動員。
為使活動得到時間保障,接教育局相關活動通知后,我校立即對此活動進行了安排部署,并在5月30日的學校美德少年表彰會上,對全校學生進行了廣泛宣傳和動員,確保了學生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到活動中來。
二、認真組織開展網上簽名寄語及投票活動。
活動期間,我校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課,組織中高年級學生登錄中國文明網、央視網開展網上簽名寄語活動。全校中高年級學生積極參與了簽名寄語及投票活動,低年級學生也在家長的輔導下,利用家庭電腦進行了簽名寄語及投票活動。
三、多形式引導學生爭做美德少年。
在活動中,我們以網上簽名寄語投票活動為抓手,認真組織學生學習美德少年事跡,充分利用國旗下講話、主題隊會等契機,宣傳美德少年事跡和弘揚雷鋒精神,使學生們了解中華美德,感受中華文明,表達對美德少年的敬仰之情和爭做美德少年的決心,引導學生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從日常生活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更加拓寬了中華傳統美德在校園的傳播,并使中華美德在同學們心中深深扎下了根,為建設和諧文明校園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使學生真切地體會到學習中華美德要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關心每個人,關心每件事,同學相處要像兄弟姐妹般相親相愛,讓生活處處都洋溢著和諧融洽的氣息。
2023美德少年學習心得- 篇4
雷鋒無處不在。雖然他早已與世長辭,但是雷鋒精神卻永遠不死,永遠存在與社會之中。現在,全國上下興起雷鋒的熱潮,而在我們身邊,也確實涌現了這樣一批樂于助人的“活雷鋒”。
放學后,寄宿生們總是跑得最快,一溜煙就不見了人影。桌子上一片狼藉,地上總是有一些小紙片,桌椅亂擺,垃圾筒邊總是有一些紙團。我無奈的嘆了一口氣,收拾著書包打算回家了。這是,我的眼前一亮:一個熟悉的背影正在任勞任怨、無怨無悔的打掃著班級。啊,
!是她!鄧婉婷。在我看來,他一向很平凡,在辦理不適應人注意。但是現在,我覺得她并不是平凡,而是謙虛敬慎、不驕不躁,是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一所大廈要有棟梁的支撐,也少不了小螺絲釘的作用;不論是國家的棟梁,還是固定共和國大廈構建的螺絲釘,都應該閃閃發光,永不生銹,這就要真正使雷鋒精神扎根在社會的每個崗位上,立足于崗位,忠于職守,勤勉敬業,做好本職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努力工作。
再看眼前正在忙碌個不停的她,只講奉獻,不講索取,全心全意的為他人服務,不計較個人得失。她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精神值得大家學習,敬佩的。
在這里,我覺得大家學習她公而忘私的風格。要知道。她主動自己打掃班級衛生。耽擱了多少做作業的時間啊!況且,期末考將近,對我們來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可她依舊如此。
公而忘私,毫無自私自利之心。在他她看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正如細胞和人的整個身體關系一樣。當人的身體受到損害的時候,身上的細胞不可避免也要受到損害。同樣的,我們每個人都是班級的一員,每個人都依賴于班級。如果損害了班級的利益,我們的利益也會受到損害。”
我們要向她學習為集體利益著想,公而忘私,毫無私心自利之心。把雷鋒精神傳承和發揚下去。做一顆閃閃發光、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2023美德少年學習心得- 篇5
美德是我們祖先流傳下的優秀品質。人,因充滿美德而變得更美麗。國家, 因充滿美德而變得更和諧。世界,因充滿美德而變得更繽紛。 美德從詞典上的解釋是在人格心理學內,美德的概念是指:凡是可以給一個人的自我增添力量的東西,包括攻擊,力量,勇氣,自信等。當良心、羞恥心、責任心和事業心在你的心靈中永遠扎下根來的時候,你就會形成一種有道德的個性。美德大都包含在良好的習慣之內。美德是我們都應該擁有的。 讀了孔融讓梨的故事讓我們自愧不如,小小年紀的孔融便懂得了把大的梨子讓給哥哥,自己吃小的。而我至今,爸爸媽媽只要一買回什么好東西總是搶最大最好的,從沒有想過別人。真是慚愧,慚愧。我們應該向孔融學習這種謙讓的品質。這是我們中華民族不可缺少的品質之一。
李是一個品學兼優,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獨立自強的孩子。在家里,在學校,她都是一個好孩子。在家里,她總會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幫助行動不便的奶奶倒水端飯,和奶奶聊天。自己的事情自己獨立完成,今天的事今天做好,是她對自己的一慣的要求。在學校,她努力學習,勤奮學習,尊敬師長,和同學友好相處。培養了許多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同學互相幫助,和同學們一起交流探討,共同提高。她熱愛班集體,對班級榮譽很愛護。每次集體活動都有她活動的身影。她愛好廣泛,舞蹈、鋼琴、古箏、書法、繪畫她都喜歡。多次在全縣演講、歌唱、繪畫比賽中獲獎。在社會,她誠實守信,熱愛公益活動,積極捐款。 讀了她的事跡后,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缺點。李是那么的有禮貌,那么討人喜歡。她是老師心中的好孩子,學生心中的好同學。 是呀!從孔融讓梨等美德故事和李等的美德少年事跡當中,我們明白了中華美德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中華美德是我們炎黃子孫的標志。美德是每個人都要擁有的。中華美德是指尊老愛幼,尊敬師長,孝順父母,樂于助人等。 而我們應該怎么做到這些呢?我們應該從小事做起。就比如我們一直說的環境問題,我們應該不僅不亂丟垃圾,還要勸阻身邊想丟垃圾的人。只要從小事做起,就可以逐步培養我們對美德的認識。除了不亂丟垃圾,我們還應該多多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如:老奶奶過馬路時我們可以扶她一把。在地上撿到錢交給警察叔叔……這些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每當發生大地震和其它大災難時,我們應該積極捐款。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也是唯一能做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幫助到那些正處在災難之中的人民。所以我們不應該只看重那幾塊錢,比起這個,那些受災的人民才更重要。 中華美德,是最進近幾年我們很多人都丟失的東西,讓我們一起把它找回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