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的培訓心得體會(精選3篇)
英語學習的培訓心得體會 篇1
20xx年12月,我非常有幸地參加了教師職務培訓學習,在培訓學習中,聆聽了吳彩云、李一蝶、鐘平等進修學校老師的課,他們以鮮活的案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論引領,我也更堅定了自己教書育人的思想,要逐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去做,完善自己,要堅定不移地熱愛自己的教學事業。
(一)終身學習,提高教學水平。
我們不僅要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還要學習更多方面,如教育學、心理學、課程改革理念等等。不但要學,還要學出成績來,多思考,把所見所想寫下來,爭取多發文章。同時我們也要學會做事與人際交往。教師從事的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于觀察、研究、思考;處理好與學生、家長、同事之間的關系,那么相對來說,工作起來就會更得心應手。
(二)熱愛自己的學生
教師必須關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促進他們全面健康地發展。這種熱愛,首先應該是溫暖的,是充滿情感和愛的事業。作為教師,應該多與學生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這種愛也需要教師對學生傾注相當的熱情,對他們給予各方面的關注,從心靈上、思想上、身體上、學習上去關心、熱愛、幫助,把教學中存在的師生的“我”與“你”的關系,變成“我們”的關系。愛使教師與學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心靈的溝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分擔挫折的煩惱。
通過培訓,我懂得了怎樣去愛學生。要愛他們具有極大的可塑性,要愛他們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能動性,要愛他們成長過程中孕育出來的一串串的成果。
“愛”要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愛要以理解尊重,信任為基礎;“愛”要一視同仁,持之以恒;“愛”要面向所有學生。
(三)提升個人魅力。
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喜歡你,喜歡聽你的課,進而喜歡聽你的指導。這就要求個人魅力不斷提升,在積累經驗中獲得一種平和優雅的心境,在和學生相處的過程中獲得學生的信賴。書是最好的老師,多讀書,提升自己,在實踐中反思自我,做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
(四)觀摩課堂教學,理論結合實踐。
這次培訓安排了一堂精彩課堂觀摩。從觀摩教學中,我再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找到了自己的差距,認識到自己在教學中許多需要改進和提高的地方。
我將把這種感激之情化為一種工作動力,把所學到的知識與感悟運用到以后的教育教學中,為教育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英語學習的培訓心得體會 篇2
參加培訓是教育工作者的義務,也是應享受的一種權利。通過20xx年7月開始的縣教研室組織的初中學英語教師教學技能提高培訓,我受益頗深。我真正地感到這次培訓給我帶來了不少的收獲,這次培訓很有價值,它使我明白許多英語教師素質提高的重要性和英語課堂中教學方法和新的理念。接下來我談一下我培訓的感受。
一.聽力訓練方面
聽力理解是一種綜合能力的體現,它不僅需要學生掌握所學語言知識和文化背景知識,還要掌握一定的聽力技巧。如要善于捕捉重要信息能夠找出關鍵詞語等。這方面是學英語的必要過程,聽不懂,不會說,和老外交流很困難都是英語聽力面臨的最大障礙。通過這次培訓我對聽力的基本技能,聽力的教學策略和具體方法有了一個更深的認識。
二.語音糾錯訓練方面
語音就是英語口語發音。英語口語在語音學習的四項基本能力中是“說”技能。口語水平的好壞直接影響學好英語的自信心和態度。如果你的發音不正確,說出去的英語別人聽不懂,最終無法進行語言的溝通。發音的正確與否使我們學好英語的基礎。通過英標的發音訓練以及易混詞語的發音的糾錯,使我的口語水平有了進步,更使我的英語基本功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對英語教學工作更有信心。
三.初中英語課堂活動方面
活動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不僅是一種教學手段也是一種重要的教學任務。活動可以在教學中讓學生“動起來”并鼓勵學生樂于去執行語言學習任務,活躍課堂氣氛。活動可以從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方面鍛煉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活動中要滲透著快樂學習、教學效率和文化。課堂活動最終目的服務于教學,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授課老師以她們的上課風采詮釋和演示了這些理念及技巧。
四.其它方面
教師職業道德、閱讀教學策略和任務型教學等。教師只能運用多種教學技能不斷創新才能使課堂教學得到實際效果。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我較為系統地掌握目前先進的英語教學思想,重新定位自己在新課程改革中的角色。我深刻領會了新課程的核心價值,能夠創新性地實現自身教學的轉型,積極努力成為會教、樂教的新型教師。
英語學習的培訓心得體會 篇3
學英語到底有沒有訣竅?或者說怎樣才能很輕松的學英語?對此,一定有很多人會認為輕松學習英語簡直就是天方夜譚,而我卻不這么認為。
我一直認為,培養自己的興趣是學習英語最好的方法。目前,在網上,有很多我感興趣的文章都是用英文寫的。多我來說,我一直對股票,投資,以及世界經濟局勢十分感興趣。所以,我就在網上經常游覽這些方面的英文文章。后來,我才發現,比起西班牙語,法語,德語,和其它歐洲語言來說,英語應該是算最容易的。
我一直覺得,要想掌握一種語言,像一些在缺乏必要的語言環境的條件的大學生,還是有捷徑可走的。大量的閱讀和擴大詞匯以及做全真試題,然后通過四六級考試,接著利用在準備這些考試過程中培養出來的語感及詞匯過渡到口語和聽力的學習,是一個順理成章的事,但這些都和diligence分不開。而大家的偶爾一句“我要好好學英語了”,也決不能只是一句漂亮的話,一定要有行動并持之以恒。
我高中英語一般,但是通過大學三年的積累,也自認為學到了很多,并有了很大的進步,所以,只有日積月累,通過量變,才有可能實現質的飛躍。大一的時候學英語還是很保守的,所以剛聽到李陽這種英語教學者也覺得非常新鮮,所以寢室里每人都買了他的其中一本書,我記得我買的那本是“愛情英語”,因為它里面說學英語是枯燥的,而愛情是浪漫的,所以把英語與愛情結合在一起是最好不過了。我還記得我背下了“大話西游”里的那段經典的對白,那是我大學里學習口語的開端。而外語系公共教學普遍的背文章期末加分制,也促使我背了好些文章,這些都為我以后四六級考試以及在和人家對話練口語時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說實話我四六級考試至少在作文這塊從來沒有刻意去準備過,只是圖表分析作文我看過一點格式,其他的我都是用我背誦的文章加改寫完成的,背誦這個方法太有好處了,幾乎涉及英語學習的每個方面。但是我背誦不是那種迷迷糊糊的背,而是背的很熟練的,能夠脫口而出的,這是李陽老師的書上教的。在英語學習的道路上,有時你會感覺自己進步很慢。曾經記得在剛準備四級考試時,每天做閱讀,卻發現還是錯那么多。明明自己閱讀的感覺好起來了,為什么還錯那么多呢?后來出現自己還只是處在一種比較低的階段。因為那時我由于語感還不好,所以無意識的就陷入那種想去把握句子結構的行為,卻忽略了文章到底在描繪什么內容,所以一篇文章下來,雖然覺得自己把握復雜句子的能力加強了,卻做不對考題。在認識到這個問題后,我就不會那么在意做錯還是做對了,反正總有一天我會做對的。
我有個蠻怪的方法,就是喜歡在平時做試卷時把所有答案都寫好了,我指的是單選題。因為我覺得英語這東西,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那些不懂的東西只能拿來記,而不是刻意去理解,有些人一定要問我這道題為什么選這個答案,我實在說不出,反正我自己知道了,因為我以前碰到過,有這種感覺。那些因單詞問題而解決不了的題目就更是這樣,我做錯這種題目的時候從來不會有什么挫折感,反而會在心里想,這種題目要是我認識這個單詞早就做出來了。所以就刻意記一下這個意思,記住了就完事,沒記住也沒關系,反正我從來就是有重復做題的習慣的,一套試卷我可以做18遍而不會覺得煩,因為每次做我的感覺就會好一點,語感也會強一點,句子結構的把握也會再好一點,而且更重要的是,自信心也高一點。我是那種什么類型的題目都會拿來當作培養語感材料的人。比如,我以前在開始做一份試卷前,有時會花20分鐘在一道單選題上。
因為我在培養感覺,通常我會挑一題句子結構比較復雜的,長一點的句子,在心里讀上20分鐘,直到自己覺得進入狀態了,能發揮出自己實力了,才會一口氣做完整張試卷。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答案。對完答案后從來不會有什么傷心的感覺的。閱讀也是一樣,我不理解我會一直看下去,曾經我一遍閱讀看了一個早上,完全是我自己的經歷。可考試的時候卻也絲毫沒有把這種慢熱的習慣帶到考場,因為考前對閱讀的感覺自己心里完全有數的,感覺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不好的話我當天早上還要死命看上一遍文章。
總之這些細節的經驗很多,說也說不完。學好英語,興趣非常重要,大家也都明白。正如愛因斯坦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英語的興趣大大激發了我的求知欲。有人說,英語水平高是將來找到理想的工作甚至出國的資本。這固然不錯,但除此之外,我更覺得,英語是一扇窗口,他向我們展示的是一片廣闊的天地,一派新奇的景象。當我能夠用英語同老外及口語好的同學交流,從那么多英語網站上了解國外的社會、歷史、科學和文化,并取得第一手資料時,我才真正的領悟了掌握一種語言的妙處。
前面我說了自己的一些學習方法,但我相信:只要仔細體會,逐漸摸索,人人都可以創造出一套有特色并且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我從“讀”中受益無窮。二十一世紀報我也堅持買了看,直到我有了電腦可以看電子版以后。通過有意識的大量閱讀、一方面擴大了詞匯量,另一方面培養了語感。而這兩方面我認為是掌握一種語言的兩大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