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學習培訓心得體會(精選3篇)
參觀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篇1
4月13日,在校領導的帶領下,我們到李官中心小學參觀學習。一下車,就看到學校的大門很氣派,大門兩邊掛滿了各種各樣的牌子彰顯著學校的成就。走進學校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綠色與文化。隨后參觀了學校的自由閱讀大廳、健身益智廣場、經濟生態菊園、書法小徑,并通過校長的課件講讀,了解到了李官中心小學先進的管理理念,精細化的管理模式。
無論是校園、還是教室,每一個角落都在講述著李官小學的成長歷程,訴說著讀書的樂趣、習慣的培養、教師的素養。“回歸教育本質,為學生成長奠基;體現人文關懷,為教師發展搭臺。”表明學校的辦學理念。圖書角隨處可見,就連每個臺階都在滲透著讀書帶給人的魅力。面面墻壁會說話,就連廁所里也在提醒每個人學會做人,在廁所里我見到了這樣一句話:“別人看不到的時候才是真正的你”。可見,學校領導的用心所在。不但培養學生[此文轉于斐斐課件園 ]讀書的學習習慣,更把做人放在首位。
校園文化建設、學生自主管理、師生讀書練字活動、經濟生態校園、特色校本課程的開發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在班級管理中,針對彈性管理如何加分,我請教了他們那兒的班主任,主要是參加學校和縣里組織的一些活動,如:運動會、六一 、書畫寫字比賽、寫作比賽等,并能取得不錯成績的,酌情加分。再有一些見義勇為、拾金不昧的優秀品質,可獎勵量化成績。這些我們可借鑒、利用。所有工作只有做細、做實,才能有效果。
參觀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篇2
一、參觀學習特點
1、內容豐富外出參觀學習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內容豐富。雖然永順站、臨澧站兩站都是女站長,但她們做到了巾幗不讓須眉;兩站都是多年的省文明測站,先進測站,她們的站容站貌、測站管理模式、優質的為地方服務,特別是臨澧站的一小時工作模式等,都讓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2、形式新穎在這次參觀學習過程中,我時常把射埠站工作特性與永順站、臨澧站進行交流,感受她們身為站長在測站管理中是如何把員工的特長做到取長補短后把水文資料質量及經濟效益提升。
3、氣氛熱烈通過參觀學習先進測站后,我們還召開了座談會。在會上,梁局長強調我們三個測站負責人:我們此次來的目的只有五個字,看、聽、想、做、用。看人家的站容站貌和測站管理制度,聽人家的新的理念、創新高效的工作方法,想自己與先進站存在哪些差距,今后在工作中應該怎樣去做,把先進站新的理念和高效的工作方法怎么在工作中靈活應用。座談會上,我們幾個站長與她們相互總結經驗,描繪了水文測站美好的未來……熱烈的氣氛展現出了我們新時期測站工作的水文人那種奮發進取、努力拼搏、積極向上的精神。
4、成效顯著通過這幾天的參觀學習,我領略了各個水文局和測站近幾年的巨大變化,感受了先進測站勇于創新、積極發展的濃厚氛圍。通過學習他們的行之有效的測站管理制度、優質的地方服務,爭取地方政府的支持等,我看到了我站與她們之間存在的差距,同時也看到她們獲取碩果之前的付出。與她們進行對比,我有一種落后感,但心中也更有了信心:心中有了目標,工作中就會更有干勁!
二、參觀學習體會
1、提高測站管理常說管理出效益,我覺得這話一點不假:同樣的是站長,但她們能夠十幾年如一日,把大家思想擰成一股繩,形成較強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把各自的測站先后評為先進站和省文明測站,這些不得不讓我這堂堂七尺男兒深思和反省。射埠站如有大的發展,必從管理入手。
2、爭取地方支持湘潭縣境內只有射埠一個水文站,這給我站帶來的是無盡的發展機遇,我站將利用汛期領導關注洪水狀況及枯水關注水資源的特點,積極向縣領導主動匯報,在提高當地的知名度的同時,向他們介紹射埠水文站的作用和特點,再爭取地方政府重視和更多的投入。
3、提升測資質量一個測站的測資質量的提升,除了市局的支持外,很重要的一條是測站自己平時要嚴抓測資質量。我站將嚴格執行測站任務及其它相關,克服懶、散、亂的現象,大踏步地提升測資質量。
三、參觀學習收獲
通過參觀學習,看到兩個測站的辦公效率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我覺得,身為一名基層水文站的站長,應在水文工作中做一切行動的表率。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觀念變則行為變,行為變則習慣變,習慣變則命運變。我站只有內強自身素質,外樹良好形象,才能提升測資質量,才能為當地防汛抗優質服務旱,才能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把持。
我們射埠水文站有決心、有信心做到學以致用:在學習她們一些好的工作方法和理念的同時,結合自身一些優勢,爭取一年追、二年趕、三年超,力爭用2~3年的時間創建省級文明測站。我相信,射埠站一定會在發展大水文的大形勢下,乘風破浪,奮起直追,用誠實、主動、激情、創造,開創射埠站更加美好的明天,譜寫射埠水文新的篇章,為水文事業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參觀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篇3
中秋剛過的13-17日,我作為優秀黨務工作者參加了機關黨委組織的赴陜北考察,經歷了一次紅色游。我們這次考察的重點是革命圣地延安。
延安是我的向往。不只是賀敬之“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詩歌的激勵;也不僅僅是黃河源頭壺口瀑布美麗風景的吸引;更不是止于三秦大地自然風貌、歷史名勝的探訪。我對延安的向往是對中華民族解放的先行者們、是對中國共產黨民-主革命時期的領袖和無數英烈的膜拜。
延安的紅色游是我的緬懷之旅。讓我更近更深切的明白:延安是紅軍長征的落腳地,是勤勞勇敢的老區人民用生命和鮮血哺育了中國革命;延安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戰爭的總后方,在極其殘酷的條件下,廣大軍民開展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特大生產運動,為奪取革命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延安是毛澤東思想從形成、發展到成熟的圣地,毛主席關于中國革命的政治路線問題、軍事問題、黨建問題、哲學問題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理論著作大多是在延安撰寫的;延安是黨的“七大”召開的紀念地,這次黨的代表大會把毛澤東思想正式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從此在我們黨的歷史上實現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延安以及西柏坡還是解放戰爭時期我們黨的指揮中樞和戰略后方,黨中央和毛澤東主席在這里運籌帷幄,作出了關系中國革命前途命運的一系列重大決策,為奪取全國政權奠定了堅實基礎;……這次觀訪延安的每一個窯洞,每一座山坡,每一處舊居,包括我們走過的每一條道路,見到的每一顆樹木,聞到的每一縷氣息,無不讓人感受到偉大的延安精神。在這片神奇的土地所孕育的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今天的形勢和條件同延安時期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但中國共產黨人無論現在和將來都要堅持和弘揚延安精神。
延安的紅色游是我的感悟之行。短短幾天的行程,通過導游的介紹,同伴的討論,多處的瞻仰,使我對延安精神的內涵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是延安時期的中國共產黨及廣大人民群眾養成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我們黨是靠艱苦奮斗起家的,我們黨和人民的事業是靠艱苦奮斗不斷發展壯大的。回顧黨的歷史,從在上海成立到井岡山時期,從遵義會議到延安時期,從西柏坡到奪取全國政權,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的每一個成就、每一次勝利,都離不開艱苦奮斗。特別是在延安時期廣大軍民靠自力更生、豐衣足食的精神和行動,掙脫了重重包圍。從此艱苦奮斗成了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本色。是延安時期的中國共產黨人形成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我們黨歷來把為中國廣大人民謀利益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時期又響亮地提出了“為人民服務”的口號并在全黨認真實踐。那時的陜甘寧邊區政府,被譽為“民-主的政治,廉潔的政府”。
中國共產黨就是以對人民的無限忠誠贏得了人民的擁護和支持。是延安時期的中國共產黨人培養了理論聯系實際、不斷開拓創新的精神。延安時期是我們黨科學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成功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理論上實現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時期。毛澤東思想正是在延安時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寫到了黨的旗幟上。可以說,沒有開拓創新,既不會有延安精神,也不會有毛澤東思想。今天我們要在新形勢下弘揚延安精神,仍然要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是延安時期的中國共產黨人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用實事求是來概括我們黨的思想路線,也是在延安時期。幾十年的革命和建設告訴我們,只有解放思想,才能達到實事求是;只有實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在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的今天,我們要做好任何一項工作依然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延安的紅色游更讓我留戀。我留戀寶塔山威武不屈的英勇主義,留戀楊家嶺平等求實的民-主風氣,留戀延河水純潔浪漫的革命情操,更留戀當年窯洞里映出的燈光,以及燈光里照耀的理想和抱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