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考研心得
首先,我個人覺得也是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好心態。不要把考研想象的有多么多么難,多么多么可怕。考研其實很簡單,至少比絕大多數人想象中的簡單。我現在還在后悔當初就是把這想的有多難多難而放棄了一次機會。要對考研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有心理準備,但不要在一開始就給自己這樣一種心理暗示。因為對于很多人來說,決定了考研也就意味著要放棄別的很多東西,比如說實習,比如說找工作,等等。所以,考研對于他們而言就是華山一條路。競爭是如此的激烈,于是他們給自己不斷的施加壓力,會花上很長的一段時間——大半年或是一年,甚至更久——來備戰(雖然這并非很好的方法,會在稍后講到)。可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種由于對考研妖魔化(我們姑且先這么說)而轉加到自己身上的壓力,造成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能不能在如此長而枯燥的考研過程中堅持下去或是到底能堅持多久,已經超越考試本身,成為對最后的結果影響最大的問題。在考試最后的一周甚至于三天決定放棄,這樣的情況我遇到了不止一個。我認為,如果沒有一個輕松平和的心態,對于考研的朋友來說是很不利的。考研,也只不過是一次考試而已,也許是你改變命運的機會,但絕不會是唯一的機會。不管你考的上考不上,它決定不了你以后幾十年的命運,僅此而已。也許“不以物喜”我們難以達到,不過我相信“不以己悲”我們還是可以做到的。
其次,我想談談關于備考時間的問題。考研,尤其是咱們醫學類考研,光是參考書壘起來就有二十多厘米高。有很多人看見大本大本的生理生化以及內外科就暈了,更別提還有外語政治專業課了。這么多的東西,當然是準備時間越久越好了,不然哪來得及?相信大多數人是這樣想的。對于這種觀點,我難以茍同。時間也許和成績有一定的關系,但絕對不是最主要的關系。我并不認為看書看的時間越久,成績就越好。關鍵是效率,只有效率才和成績有著必然的成正比的關系。記得當初我看生化的時候,一章糖代謝,我足足看了一個禮拜都沒有看完。時間是夠久,效果那就未必。我的考研經歷也許能更好的說明這點。我是去年十月下旬才決定考研的。而我大學五年,除了實習那年學了一點東西外,基本上配的上“不學無術”這四個字。開始看書以后,白天要工作,是看不了書的,只有晚上回去以后看,平時還有這樣那樣的事情要你煩神(可不象以前在學校)。真正看書的時間累積起來,不超過兩個半月——我是說晚上,兩個半月的晚上。對于有些朋友來說,這點時間的確不長,或許應該稱之為“短”才合適,但是最后我考的并不比人差。而事實上,就在這短短幾個月時間里,我也曾數次感覺撐不下去了,幾次都想放棄。有時候開玩笑的說,真佩服那些備戰一年半載的兄弟,也不知道他們是怎么熬過去的。
也許有的朋友會說,你說的那點是人都明白,關鍵是我沒有辦法保證效率,只有在時間上來彌補。我承認有這樣的情況,不過我其實想表達的是——用時間來彌補效率的不足,如果說有效的話,我相信也不會是多大的效果。而有時候恰恰是時間上的累積造成了效率上的不足(這句話說來似乎有些拗口)。戰線拉的過長,反復的打疲勞仗,結果卻與我們所預期的大相徑庭。備戰的時間當然是因人而異,但是我覺得,考研,三個月足矣!完全夠了。時間太久了人就“皮”了,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在這么長的時間里,全力以赴,保持有充足的信心,我覺得完全可以達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