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心得七年級600字(精選3篇)
元宵節心得七年級600字 篇1
爆竹聲中,迎來了我國傳統的節日——元宵節。
元宵節,元宵節,早晨起床當然該吃一碗熱氣騰騰的元宵。元宵用黏黏的面搓成,有大有小,放在籠里,毛巾蓋著,鋪著紅紙。煮好的元宵,活像一個個胖娃娃。咬一口,燙燙的黑芝麻滾入心脾,舌頭上留著那種甜蜜蜜的情思和味道,代表著一家和和睦睦的生活。
元宵節又稱“花燈節”,最重要的活動是看花燈,花燈的品種很多,有的是加菲貓形的,尖尖的耳朵,粉紅色的小鼻子,櫻桃似的小嘴。一打開開關,加菲貓中的風車“呼”的一聲,風車旋轉起來。泡沫球也上蹦下跳的,站在中間拉著小提琴的小女孩還唱著歌:“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有的是蜻蜓形的,大大的眼睛,小黑點般的眼珠,薄紗似的飛翼,一節一節的尾巴,只要推一下開頭,蜻蜓綠色的飛翼就有節奏地跳起舞來。我買了一個蓮花形的燈,小巧精致的蓮花,葉子上白里透紅,閃著明亮的光。
亞細亞超市的門口有兩條龍,龍頭上戴一顆珠子,兩邊頂著白色的龍角,黑亮的大眼睛,鋒利的牙齒,一副威風凜凜的模樣。今年是虎年,龍身上站著幾只神氣十足的老鼠,大大的耳朵,在向我們招手呢……
元宵節猜燈謎也是一個重要的活動,走在南峰服飾廣場里,到處都是燈謎。“飄雪下雨(打一成語)”,“落花流水”,爸爸興奮地說。“回答正確”售貨員小姐說。“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聯系(打一字)”,會是什么呢?我苦思冥想,找到了答案:孫。
這個元宵節過得真有趣!
元宵節心得七年級600字 篇2
歲歲元宵,今又元宵。轉眼大年過去了,不過也沒什么值得惋惜,誰讓元宵節這么熱鬧呢!
按照傳統習俗,元宵節晚上家家要吃湯圓。放學回家,媽媽正忙著在廚房煮湯圓呢。只見一只只色彩鮮艷,又大又飽滿的湯圓在鍋里來回滾動,像一群頑皮的小魚,在鍋里嬉戲打鬧。開鍋了,煮熟的湯圓又變成了熟睡的嬰兒,渾身肉肉的,嫩嫩的,范著晶瑩的光澤,好像輕輕一碰就會破一樣。
吃完湯圓,媽媽建議去大統華廣場逛逛。太好了!正好我有機會炫耀一下春節在南京湖南路買的“手工金紗飛機燈”了。今晚,路上的行人一般都是三口之家,他們幸福地手挽著手順著人流走向市中心——大統華廣場。
今日的大統華廣場非比尋常,人山人海,用摩肩接踵形容一點都不為過。我點燃了我的飛機燈,在擁擠的人群里穿梭,爸媽快步跟了上來,因為稍有疏忽就有走丟的“危險”(好在我已長大)。我提著金壇獨一無二的燈,可是賺足了眼球。不時有行人駐足觀看,我趁勢自由地在穿梭在人群中。耳邊不時有人議論:“簡直太漂亮了!”“走,到前面看看,也買個飛機燈!”賣燈的小販也追問在我哪買的燈。有些任性的小孩開始哭鬧:“我要飛機燈!”看著這個架勢我不自在起來,趁人不備滅了燈鉆入人群中。
這時我才發現馬路兩邊各種各樣的燈還不少呢!有電子燈,有手工燈,有花卉燈,有人物燈,有的燈會唱歌,有的會轉呼啦圈,有的還會吹泡泡呢!再看看小販和顧客的交易,搞得像開辯論會似的。不過在這方面還是女人有一套,在小販堅持價格時,她們開始挑毛病:聲音太響容易壞了,有瑕疵了——實在不行就使出殺手锏——不買了,這種情況下,小販只要賺了,也就做成交易了。
我們轉出人群,發現天色已經不早了,是該回去了的時候了,但是那種只有節日才有的熱鬧卻永遠留在了我心里。
元宵節心得七年級600字 篇3
元宵節的晚上,媽媽和我一起去看煙花。
我們上了大路,人非常多,大路上擠得水泄不通。孩子們的頭上戴著亮光的牛犄角,臉上掛著笑容。在路上,有許多賣玩具的,各種各樣的玩具都發出亮光。碰碰涼門口還有一個“大怪物”,引得許多人來觀看。小朋友和“它”握手、照相。大街上那噼噼啪啪的聲音連綿不斷,好不熱鬧!
我們來到了三中附近,那些煙花形狀各異,它們有的爆炸后像大球,有的像瀑布飛流直下,有的像柳條,有的像大蘑菇,有的像星星一樣飛上天空,又像流星一樣落下來;有的還要在空中閃一會兒才能落下來;有的在空中停留一會兒,它們像許多個紅色的小燈籠……那些煙花絢麗多彩,一個能變換好幾種顏色呢!比如說,剛放出來的是黃色,然后變成了綠色,最后成了紫色。每次放完一個煙花,天空中就留下白色的柳樹形的印跡,銀裝素裹,美極了。
等三中的煙花不放了,媽媽往天上一瞅,看見許多像小星星似的東西。媽媽指著那些東西問我:“那些東西是什么呀?”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是星星。”過了一會兒,一盞燈籠升上了天空,媽媽看見了,連忙叫我:“你瞧!那些燈籠有的高,有的低。高的不太亮,低燈籠的紅紙也能看到,并且它很亮。這時,從人群中又飛起一個燈籠,它是孔明燈,代表人們平安、幸福、快樂。這時,我和媽媽就過去看那些人點燈籠了,飛起來的燈籠越來越多。它們升入高空,就像星星一樣。
元宵節真熱鬧啊,我真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