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政治學習心得體會(精選3篇)
時事政治學習心得體會 篇1
3月13日,溫在人民大會堂與中外記者見面并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人民日報記者問:“請問,您的信心從何而來?還有,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您提出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的目標。對此,國內外都有人持懷疑態度,請問怎么看待這個問題?”溫回答說:我舉個例子,目標不是決定一切的,但是它就像一艘航船中的羅盤一樣,如果一艘航行中的船沒有羅盤,它就不知道朝什么方向航行,什么時間到達。
這個回答何其睿智!的確,金融危機席卷全球,中國經濟也受到很大影響。不少企業收入不景氣,就業形勢也不容樂觀。但是,我們必須沮喪嗎?我們只能屈就而對自己做低要求嗎?GDP保八能否實現讓我們拭目以待。但是,如果因為怕困難,而不制訂目標,或者做出低要求,那么我們可能毫無作為。如同一艘遠航的船,羅盤也許并不能決定船只順利到達彼岸,但沒有它,船只根本不可能知道方向,更不可能到達目的地。
這讓我想到了學習。制訂一個看起來不可能達到的目標,總比不制訂要好。制定一個目標,盡管它“很嚇人”,但是為了它你會付出努力;如果不制訂目標,就將一事無成。
時事政治學習心得體會 篇2
為響應中央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戰略部署,更深入、系統地解析中國改革發展過程中的難點和問題,幫助各級領導干部深刻理解中央重大戰略決策,改善領導方式,拓寬施政思路,提高執政本領,《時事報告》雜志社創辦了《時事報告中心組學習專刊》,今年3月出版。
《時事報告中心組學習專刊》面向各級黨委和政府部門、高等學校、大中型企業、部隊的領導干部。每年上下半年各一期,每期講解6~7個專題,并附翔實資料。依據重大會議和重大事件,全年另寄送4期內部專題資料,包括對“全會”和“兩會”精神等重大話題的系統解讀。
《時事報告中心組學習專刊》采用大十六開本,240頁,裝印精良,全年定價160元,快遞郵發,保證時效。本刊自辦發行,讀者可登錄雜志社網站直接訂閱,或是通過當地郵局、銀行匯款訂閱。
時事政治學習心得體會 篇3
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日攻堅行動自7月初啟動以來,各地積極響應,狠抓整治落實,取得較好成效,但從前期明察暗訪了解的情況看,整治工作也還存在不少問題,各地務必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認識,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決打贏打好這場硬仗,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生態宜居幸福美麗鄉村打下堅實基礎。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廣大農民根本福祉,事關農村社會文明和諧。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場硬仗,中央把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的重要任務,列入20__年重點工作和中央環保督察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和贛州時特別強調,要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突出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生活污水治理、“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等重點任務,確保實現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目標,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要加強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精神文明建設,健全鄉村治理體系,使鄉村的精神風貌、人居環境、生態環境、社會風氣都煥然一新,讓鄉親們過上令人羨慕的田園生活。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要求,為我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深化思想認識,切實增強緊迫感、責任感、使命感,圍繞“作示范、勇爭先”,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鄉村是中國的根,是農村群眾生活的家園厚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事關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在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我們既要堅持問題導向,逐步解決群眾關心的人居環境痛點難點問題,也要重視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發動群眾熱情參與。要踐行群眾路線,切實做好群眾工作,發揮新農村建設促進會作用,結合鄉風文明行動、“贛南新婦女運動”“衛生文明戶”創評等活動,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能動性,變“要我干”為“我要干”,引導農民群眾“自己的事自己辦好”。要教育引導農民按照規范標準,搞好屋里屋外的環境衛生,改變亂堆柴草農具、亂搭棚子的不良習慣,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要用好報紙、電視、微信、宣傳欄等媒介,大力報道先進典型、曝光突出問題,營造強大輿論聲勢。黨員干部要以身作則,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自覺搞好家庭及周邊衛生,以實際行動影響身邊群眾,形成人人參與、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借鑒。__年前,習近平同志在浙江扎實推動“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浙江省久久為功,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取得了顯著成效。浙江的做法和實踐是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之有效的、得到實踐檢驗的成功經驗,對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進鄉村振興具有普遍意義。這幾年,特別是去年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以來,我市農村環境總體上有了一定改觀,但“臟、亂、差”問題仍然比較突出,與廣大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還有不小差距。我們要學習、用好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把握其核心要義,不斷完善工作思路、提升工作水平。要樹牢生態化理念,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理念貫穿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全過程。要堅持規劃引領建設,強化多規合一,根據不同村莊的特點,科學規劃、合理安排整治任務和建設時序。要突出系統化治理,統籌城鄉發展,統籌農村田園風貌和環境整治,注重鄉土味道,體現客家風情,留住鄉韻鄉愁,讓環境整治與文明提升互促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