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旅游心得(精選7篇)
北海道旅游心得 篇1
在小樽的天狗山山頂,向下遠眺,白雪緊連著浩瀚大海,大海鑲嵌著朦朧的雪山,雪山依托著簇簇白云。落葉的樹,柏油的路和各色的屋頂,完美享受著雪的裝扮。最特別的是北海道東部的然別湖。它位于大雪山國立公園,四周被冷杉和蝦夷松的原始森林包圍,是一個有著海拔500米的高山湖。冬季的然別湖被冰雪覆蓋著,一座座各種各樣的冰雪屋散落在冰雪上,穿梭在各個冰屋間,就像走進了冰的童話世界。有彎彎繞繞的雪迷宮,有晶瑩的冰酒吧,還有冒著陣陣水氣的露天溫泉等,讓我一下子迷了這個冰雪的'夢幻山莊。也就在這個夢幻山莊里,我體驗了這次北海道之行印象最深刻的雪地摩托。在開摩托前,指導人員特別對我說:“戴上頭盔,不要怕,只要注視著前方一直往前開就行了。
如果害怕了或者有狀況,就按下應急鍵,向我們揮手就行了。懂了嗎?”我點點頭說:“懂了。”,心里卻不服氣:這叔叔小看我了,我都10歲了,這湖面那么平,摩托車開起來又簡單,還說我會怕,我要證明我能行!于是,我跨上了雪地摩托,按下油門,出發啦!一開始,我開得很慢,擔心雪地滑,出差錯。但突然,一股風吹來,身上涼透了,眼前風卷起了滿地的雪飛舞著,白茫茫一片,看不見前面。我停了下來,原來是太陽躲進了云層間,又正好開到兩山之間,所以這股風橫著就吹過來了。我有些害怕,想是不是要按下應急鍵?又想著出發時的雄心壯志,咬咬牙,又重新按下油門,繼續開了起來了!漸漸地,我的膽子越來越大,越開越快,馳騁在冰雪中,那飛舞的雪花好像也在為我加油,如夢如幻,猶如置身于《冰雪奇緣》般的世界里。到了終點,我興奮地沖到媽媽身旁,媽媽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直夸我“寶貝,你真棒,好勇敢!”這次北海道之行,意猶未盡。
純凈的白雪覆蓋在大地上,令現代城市回歸了大自然,讓我領略了雪的魅力,感受了雪的快樂,并在快樂中,變得更加勇敢,更敢于面對挑戰。冬季的雪不再寒冷,因為我想到了“瑞雪兆豐年”,想到了雪還為來年蓄勢待發的生命孕育著無限能量。我深深地愛上了雪。
北海道旅游心得 篇2
這個世界沒什么好隱瞞的,就像北海道雪布蕾的味道一樣,冰冷有點甜。(前言)
我得感謝你,還好你沒忘記哪怕只是依稀記得那場“放鴿子”事件以及我們曾經是過朋友。——題記
第二次認識你。你好像載著白色的巨輪,穿越過風雨無阻的津輕海峽,來到久別的北海道。
我說,我喜歡吃北海道的雪布蕾,那種像極了友誼的味道,總給我一個人偷偷念想的機會。
以前我都是一個人去吃的。我拉開重金屬般的玻璃門,進去之后往往是先哆嗦一下。然后告訴收銀員我需要一份“北海道雪布蕾”。知道收銀員以“還需要什么?”以及我的“不需要別的。”來結束這種無聊極了的對話。我常拿著北海道雪布蕾走上二樓。二樓很明亮,落地窗慷慨地將所有陽光全都傾瀉進來。我坐了下來,打開透明的塑料盒蓋,上面往往附著著小水珠,很是晶瑩可愛。陽光打在白色的雪布蕾上,都有些泛黃陳腐的意味。窗外的汽車在跑,可窗子的隔音效果很好,所以這種場面很像是卓別林的無聲電影,我們的過去也是黑色白色相間的,只是惟一少了那種喜感。
這樣的時候,我都會蒙蓋住自己的耳朵,店里放得音樂大都都是關于愛情的抒情歌曲,擾亂了我的思緒。第二次、第三次……我可以毫不猶豫地告訴收銀員我只需要一份北海道雪布蕾。
自從第二次認識你之后,你也請我去吃了一次。那天在六路公交車上,我談論到了一個關于“我們”的話題,你捏著我的臉說“這么快就‘我們’了?”后來我連忙解釋“不是‘我們’是‘我’和‘你’,行了吧?”
不過好像糾正了這個“錯誤”之后,“我”和“你”真的變成了“我們”。比如說我們都是在乎一字一句的自稱的文藝控,是吧?
你可能記住了我喜歡吃北海道雪布蕾,因為我在你面前無數次地談到它怎么怎么好吃,可又怎么怎么少,怎么怎么昂貴。所以你在點漢堡的`時候婚變叫了一聲“兩份北海道雪布蕾”。第一次聽你喊這六個字的名字,所以我們都很陌生。
二樓。落地窗還是透著光亮的,不過已是斜陽。你說北海道雪布蕾的味道不錯,很想雙皮奶,我不知道這是你內心的實感還是慰安我的謊言。總之我們離開的時候,你又跑到收銀臺前點了兩份雪布蕾,說我們邊走邊吃。
每次挖空到盒底就像挖空了心一樣,掏出所有只是不經意間記住的回憶來與你談及。說到當年,說道有云的天不是很空的時候。
我得感謝你,還好你沒忘記哪怕只是依稀記得那場“放鴿子”時間以及我們曾經是過朋友。
說道這個的時候,又一次掃興地挖空一切,你望著塑料盒底的可回收利用的標識自言自語。一切被藏在手心里的水蒸氣所覆蓋,可有些東西終究是永遠不可回收利用的。
北海道,一個島嶼,我永遠試圖奔赴,卻永遠也抵達不了。因為津輕海峽,因為白色巨輪,因為你。
北海道旅游心得 篇3
我第一次來到這個陌生的地方——日本北海道。第一次踏著冰雪出行。第一次在異國他鄉感到別樣的溫暖。
北海道位于日本最北端,氣候寒冷,常年被冰雪所覆蓋。在這里,見到了對我來說比較陌生的——雪。好大的雪啊!天空中仿佛有個巨大的雪球正在崩塌,如鵝毛般的雪瞬間倒下,在銀裝素裹的大地上潑灑。好厚的雪啊!層層厚實的`白雪壓彎了枝條,鋪滿了大道,給房屋穿上了白襖。此時的北海道像一位恬靜的姑娘,雪花給她畫上了淡淡的妝。四周寂靜無聲,我仿佛都能聽見雪花紛飛的聲響。站在冰天雪地中,任憑雪粒胡亂地打在我臉上。久了,感到身體僵硬,連呼出的氣都快凍成了冰。
雪越來越大了,棉絮般的雪花瘋狂地漫天飛舞,北風咆哮,氣溫也驟然下降。我們也無暇再欣賞雪景,只想回到屋內暖和暖和身體。當時我們在小樽縣的郊外,周圍都沒飯店,導游只好敲開一戶人家的門。說明來意后,屋子的主人,一個和藹的老太太微笑著把我們請進了屋。沒想到日本人民這么好客!
我的額角還沾著些雪,星星點點,細細碎碎。進了屋,里面溫暖如春,這些雪粒立刻融成晶瑩的水滴。老人給我們每人斟一杯熱茶,并用日語飛快地說著些什么。聽導游說,老人讓我們再留一會兒,外面風雪太大了。熱茶緩緩地滑入了我的喉嚨,溫暖了我的身體;那句話也印在我腦海中,溫暖了我的心。再抬頭看看那位老太太,笑容可掬地望著我們,我也報以一抹甜甜的笑容。
外面的雪好像小了,風也不再劇烈地呼嘯。我們準備起身告辭,老人一直送我們到門口,用日語向我們說再見。我們一行人也向她揮揮手。走了一段路后,回頭驚訝地發現老人還站在那里,目送我們遠離,還不停揮手道別。我猛然發現,這個地方似乎并不陌生,讓我感到了回歸故鄉的親切和暖意。直到走了很遠,還能隱隱約約看到一個渺小的身影立在門口。眼前頓時模糊了,只有白茫茫的一片。
我至今忘不了,忘不了北海道冰天雪地的世界,忘不了熱情好客的日本人民。我們之間雖然語言不通,但我們的心靈是相連的。我們是不同國籍的人,但我們真誠相待,沒有隔閡,用熱情溫暖他人,構成真正和諧的世界!
這次的旅行,讓我明白,有一種力量,能使再厚的冰雪消融。
北海道旅游心得 篇4
今年初,爸爸偶然在電視上看到日本北海道的山光水色,于是便心血來潮,向旅行社報名五天四夜的旅游行程,然后,就在二月底,讓我們全家一起坐飛機出國,跟著旅行團到寒冷的北海道旅游。
我們一下飛機,就感受到寒風刺骨,每個人必須要全副武裝,穿著厚重的衣服和褲子,全身包得密不透風,才能抵擋得住低溫,但是一看到天空中飄著雪,街道上也堆滿了厚重的白雪,就讓人忘記了寒冷,真想把白雪當成床,然后在柔軟的雪床上翻滾!
在五天的行程里,我們吃得好、住得好,每一餐都吃得很豐富,除了有精致的日本料理,也有螃蟹大餐讓人免費吃到飽,還有香濃可口的牛奶冰淇淋當作甜點,每天都大快朵頤的結果,讓我的體重直線上升呢!而晚上住宿的地方,不僅有市區的五星級飯店,還有在山谷中的溫泉旅館!想到我和媽媽一會兒泡著熱呼呼的露天溫泉,一會兒在溫泉池旁的草地上堆雪人,真是令人回味無窮啊!
在領隊伯伯的帶領下,我們搭乘復古式的蒸汽火車,沿途中不但可以欣賞車窗外的美麗雪景,還可以在車廂內用火爐現烤魷魚來吃。我們還很難得地坐上破冰船出海觀光,一邊聽著震耳欲聾的破冰引擎聲,一邊看著海面上的冰塊被一片一片地撞碎,真是令人嘆為觀止啊!我們還在雪地里騎馬,坐雪上香蕉船、橡皮圈,玩冰雕溜滑梯,而且一起打雪仗,大家玩得不亦樂乎!
這次去北海道旅游,每個人都玩得很盡興,不論是吃的、住的、還是玩的,都讓人非常懷念。
北海道旅游心得 篇5
一年一度的家族旅行時刻來臨了!這次計劃好在七月十日要出國去北海道五天四夜之旅。當七月十日時,我們凌晨一點就出發去機場集合,雖然整個人很累,不過心情很興奮,因為是家族旅行,看到很久沒見面的六姨一家人和哥哥,姐姐們,大家互相討論這次旅行的行程、重點、景色等問題,快五點半時,我們集合聽導游講解上飛機相關事項,講解完后,即高高興興踏上北海道五天四夜之旅。
我覺得令我印象深刻的第一件事是在札幌逛街的時候,我們看見一家在賣當地名產的商家,所以就進去逛了。我和媽媽看了商家里面的名產后,決定要買牛奶糖,而且我和媽媽還把籃子里的牛奶糖全部一掃而空,以迅雷不及眼的速度,快得嚇人!第二件事則是在小樽坐纜車,我們在纜車站上的了望臺上拍照,在拍照時,天空突然響起一道閃電及雷聲,因為擔心天氣狀況,會發生意外,因此臨時暫停營業,他們有把在山上的人送下來,不然就要受困在山上很久。
我覺得如果每天都住在北海道,心情一定每天都很舒暢,因為北海道空氣品質良好,而且風都是涼的,還有人非常愛干凈,所以地上很少有垃圾,希望大家可以像北海道的人一樣,不亂丟垃圾,少開車,這樣我們就會和北海道一樣是個好地方。
北海道旅游心得 篇6
在公園我們還看到了1970年大阪世博會時埋下的"時間倉",當時制作了兩個"時間艙",均由特別堅固的不銹鋼材料制成,由日本每日新聞社和松下電器公司共同制作,難忘北海道(11)。"艙"里分別用29個箱子存放了2098件物品。這些被收藏的物品,作為20世紀現代文明的標志性作品,來自社會、文化、藝術、自然、科技等領域,不僅有植物種子和布匹材料,甚至還有一些制造商生產出的能夠代表當時最先進技術的產品,松下公司的電視機和鐵鍋就在其中。人們在地面上為"時間艙"建起一座銀光閃閃的"金屬墓"--"時間寶庫"。"金屬墓"分為上下兩層,"時間艙1號"被放在最底層,它要等候6970年(5000年后)的人類來開啟。而"時間艙2號",在20__年時進行第一次開封,此后每隔100年開封一次,方便人們查驗被埋入物品的狀態,同時也是為下一個世紀的人們提供試驗參照。20__年3月15日,"時間艙2號"從"金屬墓"下的上層處被取出。同年4月,"時間艙2號"被開封,并開始清點"艙"中收納的2098件物品的.狀況。20__年10月26日,"時間艙2號"再次被封存,恢復了真空狀態。11月23日,"時間艙2號"重回"時間寶庫"。
大阪城公園旁邊有一個紀念豐臣秀吉的神社,豐臣秀吉是完成近代首次統一日本的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1590-1598年期間是日本的實際統治者。
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后,治國有方,多年戰亂的日本一時間國泰民安。他見日本已經安定,遂萌發了建立一個亞洲大帝國的夢想,他決心到比日本更廣大的空間施展一番。首先要征服朝鮮,再來征服中國,后再征服印度,建立一個包括日本、中國、印度、朝鮮在內的亞洲大帝國。但是他的夢想在朝鮮被中國明朝的軍隊所打破。最后抑郁而終。
看來日本人擴張的野心由來已久。
道頓崛,心齋橋,這里是大阪有名的商業、美食步行街,由于中國游客的增多,這里開了好幾家免稅店,估計根本就是中國人(華裔)開的。其實我本不是有購物熱情的人,但我家趙先生每每在旅游點就煥發出購物熱情,于是我們買了一個電飯鍋(2700¥),2個指甲鉗(1900円),一把陶瓷水果刀(1800円),一條會變色的毛巾(800円),毛巾上是一個身穿和服的女人,但只要溫度上升,比如遇熱水或吹熱風,衣服就不見了成了裸體,溫度下降又穿回衣服。后來我們還在導游手里買了兩把切菜的陶瓷刀(共9600円)。
由于第一天拉面吃的開心,我們就說再吃一次拉面吧,本以為在美食街,會吃的更好,可惜我很失望,一點也不好吃。
還有一件事,出發前不久,我們倆買了新鞋,Adidas的最新品,穿著真是輕巧,透氣性能也好,于是雙雙穿著就出發了,一直都很好。最后一天下雨了,這才發現這雙鞋是360度透氣的--有孔,包括鞋底的棱子里,于是在雨里它們不但透氣也透水。但是"聰明"如我是有辦法的,脫了襪子當涼鞋穿唄。哈哈一笑。
晚上就住在關西機場,第二天過個廊橋就到了登機樓。順利返京。
總結來說,雖然被錯飛,少了一點舒適嫻雅,不過也得了補償,還多了一次一般人碰不到經歷,所以總體來說還是挺開心的!也很難忘的!
北海道旅游心得 篇7
中國素稱禮儀之邦,而日本人的多禮也是世界聞名的。北海道五日游,日本人待客的禮貌與真誠以及愛送禮物的習俗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先簡單談一下日本人待客的禮貌與真誠。
在北海道的五天,雖然沒有機會接觸更多的普通日本市民,但在與酒店、旅游點及商場等的服務員的接觸中,也頗能感受到日本人的多禮。其中感受最深的又有兩點,一是酒店保潔員的多禮。每當我們進出房間或走道遇見保潔員時,她們總是馬上放下手中的活兒,讓出道路,面朝我們笑容可掬地躬身問候。這讓我很感動:即使只是作為酒店的保潔員,她們也很注意對客人的禮節。二是酒店送客的真誠。每當我們團離開一個酒店時,酒店門口的服務生總是舉著用中文寫著“請您多保重”“感謝您的光臨”之類的牌子,另外還有一兩名專門負責送客的人,他們在門口與我們一一致意后就面向我們的旅游包車看看是否有需要幫忙,等我們一一落座后就揮手向我們告別直到包車開離酒店。有一次,我們的車開離酒店后又馬上調頭轉彎上橋再次經過酒店門口的方向,而令我特別驚訝和感動的是,剛才那個向我們揮手告別的男士仍然高舉著胳膊向我們揮手致意。我們靠窗的團友也都趕緊向他揮手致意(這一動作被大家笑稱為集體擦玻璃)。地陪導游(香港人,定居日本,娶了一個日本太太)說,日本人就是這么多禮,送客一定要送到看不見為止。不知何故,我突然想起了古人送別時的長亭連短亭,想起了岑參的詩句“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再主要講一下日本人愛送禮物的習俗。
到北海道后的第二天去富良野的車上,導游就對我們說,日本人特別愛送禮。除了節日、紀念日要互送禮物外,登門拜訪也要給主人送禮,就是旅游、出差歸來也要給親友、同事、鄰居們帶一些旅游點或出差地的特色東西作為禮物。如果不幸被人知道你去了哪里旅游或出差而又沒有給人家帶回禮物,那見了面將會很難堪。不過,日本人送禮雖多卻不重,不像國人擔心禮物輕了拿不出手得罪人,而是注重禮到意到,讓人知道你心里想著他(她)就行。相反,如果你無緣無故給日本人送重禮,可能會遭遇拒收的尷尬(因為他們可能懷疑你是別有所圖;即使知道你真的別無所求,人家也不愿欠你的人情)。
(寫到此處,想起一件事,也與日本人的送禮有關,順便插記一下。幾年前,我愛人曾到日本某大學做調研,結識了一位日本學者。事隔一年后,我愛人的一位同事也去這所大學調研,回國后到我家來,說是那位日本學者托他給我愛人帶回一樣禮物。看著包裝精美的禮物,我們都很意外,也很感動,又很不安。意外和感動的是沒有想到僅有一面之緣,而且事隔一年,人家還能想起并捎來禮物;不安的是,咱們并沒有給人家帶去禮物,現在人家捎來禮物,既不知是否有事相托,也不知是何禮物,擔心如果太重,如何回送人家。結果,等同事走后打開一看,原來是一本小小的薄薄的臺歷。所有的猜測和擔心都沒有了,剩下的只是對這位日本學者朋友的感念及對日本禮儀文化的感慨。)
到了富良野,潔凈的藍天白云,美麗的田野風光,真是讓人心曠神怡。雖然有些遺憾錯過了五月的薰衣草,但八月的薰衣草枯而不萎,加上還有其他大片栽種的仍然怒放著的各種各樣的鮮花,富良野仍讓人大開眼界,后來去了四季彩之丘,才發現那里的景色更美,規模更大,氣勢更加壯觀,漫山遍野的道道彩虹,讓人嘆為觀止。
在富良野,除了花草,最吸引人的就是各種各樣的小禮品。它們大多以花草(尤其以薰衣草為多)、農作物或經濟作物為原料或造型,十分漂亮。雖然導游說,在日本,各地的物價都是統一的,即使有差別也相差無幾,建議我們到旅游結束前再買以免增加行李。但看著這些精美別致芳香的禮品,別說是孩子,就是我們大人,也愛不釋手。又怕導游所言不實(后來證實導游所說果然不假),因此,每個小孩都撿了幾件實在不舍得放棄的小禮品。本來還想買一個薰衣草枕頭的,但聽導游說,等一會兒去一家餐廳吃過飯后,餐廳會送每人一個薰衣草枕頭及一個薰衣草雪糕(日本人果然愛送禮啊),倒也喜出望外。
這些禮品及包裝都很素雅,顏色以白、藍、紫和淡黃色等淺色調為主,少有大紅,絕無大綠(日本人忌諱綠色)。只是不知日本人是因為本土有大量紫色的薰衣草因而喜歡紫色呢還是因為他們喜歡紫色因而特別鐘愛紫色的薰衣草。
后來在音樂盒博物館及白色戀人博物館等地,我們又忍不住買了幾件禮物——學日本人多買禮物回國后好送一眾親友。好了,不多說了,還是給大家欣賞一下富良野和七彩之丘的美景,展示一下我女兒給她的老師、同學和朋友挑選的小禮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