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旅游過程和心得體會(精選5篇)
長城旅游過程和心得體會 篇1
八達嶺長城,在北京以西約一百多公里處。遠遠望去,就像一條巨龍盤旋在大地上。號稱“世界八大奇跡”的長城久建造在八達嶺連綿起伏的山嶺上,八達嶺長城還是古長城中保存得最完好的一段。
走進風景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波光粼粼的湖,此時正逢陽春三月,湖邊的幾十株杏樹上綴滿了粉紅、艷白的杏花,一陣微風吹過,捎來了清爽且沁人心脾的花香,真舒服。沿著湖邊的小路走,長城的石階終于浮現在眼前,我興奮地跳了上去,可沒過一會兒就累了,原來這階梯的間隔很長,階梯面很寬,階梯與階梯之間有20厘米高,很是難爬。
迎著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們終于爬到了第一道長城頂上,順著長城內開鑿的甬道向前走,不一會兒就來到了炮臺上,炮臺是前朝抵抗侵略者遺留下來的珍貴歷史文物,它歷經時光的滄桑,還是保存完整。炮臺上的大炮非常雄偉壯觀,上面鐫刻有精美的花紋,它全長約2米,寬約0.5米。
走過炮臺,我看到有一塊漢白玉石碑立在長城的通道中央。我上前一瞧,啊!果真是-----題寫的“不到長城非好漢” !看到眼前的七個蒼勁有力的草書大字,我觸景生情:這巍峨壯麗,凝聚前人智慧的長城當然配得上-----的贊美了!
隨著不斷向上延伸的石階,我看見一座座烽火臺矗立在綿延起伏的長城之中,那曾經是為了抵御敵兵所建造的。烽火臺很高,上面有許多排列整齊的方形小洞,估計是為了在里面放大炮或弓箭什么的吧。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上了烽火臺,艱辛地爬到了頂上,我們極目遠眺,蜿蜒曲折的長城在群山中綿延萬里,真像一條巨龍!
如此浩大的工程,是多少萬人在烈日煎熬下建造出來的!如此巧妙的結構,可都是我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啊!
長城旅游過程和心得體會 篇2
你們知道我為什么要參加北京體育小明星夏令營活動嗎?那是因為我想去我做夢都想去的地方--中國萬里長城。以前,我覺得長城沒什么大不了,直到我學了《長城》這一課里的句子:“像巨龍穿行在大地,連綿起伏,曲折蜿蜒。東起海山關,西到嘉峪關,萬里長城寫下了不朽的詩篇。”學了這篇課文以后,我日思夜想,夢想著我有朝一日去游覽壯麗的萬里長城。
那天,我們很早就出發了,聽導游說八達嶺是長城保存得最完好的地方之一,來到八達嶺腳下,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哇塞!遠遠看去,長城就像一條巨龍橫臥在大地,在登長城的時候,我覺得有一股神秘的力量牽引著我向上攀登,走了好長一段時間,終于來到了長城八達嶺上!站在上面,我仔細地往下一看,發現長城腳下一片“小螞蟻”緩緩地移動,像微風掠過的草原,看得我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顧不上休息,我走近墻頭,發現長城的磚頭之間竟然全是泥巴做成,沒有用一點水泥!經過了五百歲月的風風雨雨,居然還保持得這么完好,可想而知,古代勞動人民付出了多少智慧和血汗啊!突然,我想起了長城美麗而凄涼的孟姜女哭倒長城的傳說。
長城有非常多的烽火臺,一個接一個,像碉堡一樣,似乎注視著祖國的一草一木。我聽導游說烽火臺是為防止敵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敵情發生,則白天施煙,夜間點火,臺臺相連,傳遞訊息;烽火臺是古時用于點燃煙火傳遞重要消息的高臺,系古代重要軍事防御設施,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土電報。
今年的暑假,我很自豪,因為我去攀登了中國的萬里長城。
長城旅游過程和心得體會 篇3
俗話說得好:“不到長城非好漢。”今天終于有幸一覽長城的奇麗景色,體驗一次“好漢”的滋味了!
到了,快到了!我們離長城不遠了!頓時,一股親切感油然而生,長城四面環山,讓我這個云南人在見到了幾座山之后感到親切。久違了的大山很美,第一次見到長城更美,在遠處看,長城猶如一條條驕龍,蓄勢待發。
終于,早已按不住心情的我第一個沖下車。長城的氣息真的不一樣,今天我們要登上天下第一雄關――居庸關。居庸關不愧是天下第一雄關,一條條“巨龍”氣勢磅礴。迫不及待的我已經顧不上感嘆了,走吧!爬長城啦!
剛開始,并沒有臺階,而是用青磚砌成的一段上坡路,兩旁的旗子上插著“居”字,居庸關原來是用來守護北京城的,就算現在已經沒有外敵的侵略,但軍旗依然威嚴地挺立著。從底峰看居庸關,一望無際,我暗暗下決心,一定要登上頂峰。
我一鼓作氣,一個勁地往上爬,長城頗陡,有的地方好象是90度的直角,我只有緊抓著猶如救命稻草的護欄,一邊爬著,我一觀察周圍。奇怪,長城上的外國游客數不勝數,而我們中國人卻寥寥無幾。據我推測,我國的象征――長城早已聲名遠揚,許多外國友人慕名而來。而我們中國人大多都已來過,再加上今天也不是周末,所以中國人就自然不多了。想著想著第一個峰火臺已經近在咫尺了,我飛快地加速,一步、兩步……當我邁完距離頂峰的最后一步時,心曠神怡的我高興地跳了起來,因為我克服重重困難,到達了頂峰。我發現自己的身體已經支撐不住了,一屁股坐在臺階上,看到自己大汗淋漓、汗流浹背的樣子,不禁笑了。站在頂峰往下看,風景盡收眼底,真是一覽眾山小。涼風佛面吹過,啊!真舒服。
長城,是一個碩大的工程,媽媽告訴我,長城是在月球上能看到的地球上唯一的建筑,就算是科技發達的今天都很難建造,何況是在古代,它的鬼斧神工,足以稱作建筑史上的奇跡,它真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呀!
真好!我爬上了長城,我是好漢了!
長城旅游過程和心得體會 篇4
“不到長城非好漢。”今天,我也要登上長城,做一回“好漢”。
我們站在長城腳下,抬頭仰望。長城蜿蜒起伏,遠遠看上 去,就像是一條橫臥的巨龍,正準備一飛沖天呢!
我們開始登長城了。順著巨大的青石臺階往上走,發現臺階 的表面已經凹凸不平,而且非常光滑。可想而知,有多少雙腳 曾經走過這里呀!走了一會兒,腿有些不聽使喚了,又酸又 痛,便站在城墻邊休息。往下一瞧,樹木蔥蘢,郁郁蔥蔥,墻 體順山勢而建,十分險峻,城垛上有箭眼,果然易守難攻。
休息片刻,我們繼續向上登。路越走越陡,我心里十分緊 張,便開始打退堂鼓了。可是,我想:我一定要堅持住,當一 回“好漢”。于是,我下定了決心,使出了吃奶的勁,小心翼 翼的'向上登。偶爾抬頭向上望去,發現長城上人流如潮,遠處 的人,就似乎是一個個小黑豆,緊緊的挨在一起,慢慢的向上 移動。“堅持向上!”我心里想著,終于登上了長城。
我靠在長城頂峰的城垛旁,撫摸著粗礪的城磚,仿佛穿越了 時空隧道回到了那個年代:炎炎烈日下衣衫破爛的民夫辛勤勞 作,有些人跌倒了,就再也沒有站起來;堅固的長城在孟姜女 的哭泣聲中轟然而塌;忽然狼煙滾滾,金戈鐵馬,喊殺聲撲面 而來。我突然有一種幸福的感覺,因為我觸摸到了歷史,感覺 到了她古老的心跳......
長城旅游過程和心得體會 篇5
秋高氣爽,晴空萬里。早秋的北京,微風吹過感到一絲絲涼意。一大早我們就來到舉世聞名的長城。
我們登上長城,爬到了一個較高的烽火臺,此刻我已是汗流浹背。我滿懷豪情吟頌著---的詩句:“不到長城非好漢”。放眼向四周望去,長城就像一條巨龍,蜿蜒盤旋在崇山峻嶺之中,穿過蒼莽的樹林,翻越陡峭的巖石,從山海關一直延伸到嘉峪關,越過了好幾個省,因此它得到了“萬里長城”的美稱。據歷史記載,有二十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修筑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筑的長城加起來大約有十萬里以上。其中秦、漢、明三個朝代修筑的長城都超過了一萬里。
我們登上長城,踏著長城的石階,扶著城墻上的欄桿,一會兒緩,一會兒急。每隔大約300米就有一座烽火臺。據說古時候,只要看見了敵軍就點火,靠點火來傳遞信息。
我又想起了一個小故事,講的是古時候修建嘉峪關城時需要成千上萬塊長2米、寬0.5米、厚0.3米的石條,人抬不起,車拉不上,且山高路遠,無法運輸。眼看隆冬季節就要到了,石條還沒有從山里運出一塊,這時有人想到了一個好辦法:等到冬季到來后,眾人從山上往嘉峪關城修一條路,在路面上潑水,寒風吹過,結成一條冰道,然后把石條放在冰道上滑行,非常順利地把石條運到了嘉峪關城下。是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結成了這條高大雄偉的萬里長城!
兩千年來,萬里長城減緩了戰爭的破壞,保護了中原地區的農耕,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據說從太空回望,萬里長城是地球上唯一能望得見的人工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