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居觀后感心得(精選4篇)
蝸居觀后感心得 篇1
前一段時間朋友推薦我看一下《蝸居》,由于很忙,一直沒有來得急看。也是因為我對電視劇不喜歡的緣故,一下忘掉了!昨晚打開電腦,發現了這部電視劇,看了一下,沒有想到一下子把它連續看完了。
驚嘆,也許社會的發展讓人情欲望變的這么的透明和赤裸裸,就像海藻的一句話一樣:人情債,我肉還!在這部電視劇中,小貝無疑是最大的受害者和現實社會中僅存的一線理智的代表,在現實社會和情感交替的生活實際中,小貝把希望寄托在他還希望海藻還是那么的完整,把命運交給了生活,也許當男人的立場被一次次的打擊遺盡的時候,也就沒有了立場。
就像很多人說的一樣:“當男人底線被打破的時候,在怎么努力也不可能使其回頭”
看過《奮斗》的人都知道,《奮斗》中的向南也是那么的專一,對生活的要求不高,但是也很期待那種物質生活可以比肩愛情的神話,最終結局圓滿了!
在《蝸居》中,人還是一樣,從體現對物質生活的向往還是對待感情上都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女人變了。下面我們來看看故事的女主角------海藻
海藻在整部電視劇中起到了線的作用,她把人與人,人與物,人與情感很好地連在了一起。和《奮斗》中的那個楊曉玲不一樣,海藻體現的是對完美生活對完美情感的那種渴望,內心很脆弱做事猶豫,她讓自己的渴望給人一種希望,導致了很多不該發生的事情發生了。
在對待情感方面,海藻容易迷失自己,總是找不準自己真正的位置,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在欲海中總是能夠被蒙住眼睛。也許海藻是個很負責任的女孩,但是,內心的脆弱和伶憫使其一次又一次的在兩個男人身上徘徊。她也許不知道那個有家室的男人到底能夠給她帶來點什么。除了性,除了錢,除了能在青春的時候可以享受到比別人多一點的物質生活和精神寄托外,其他的也許都是惘然。
宋思明,我不知道他算不算這個故事的男主角,也是因為這部電視劇本身就很朦朧,致使他的角色也很富有猜想性,在片中他給我們的印象應該是,他可以掌控一切!以至海藻的情感也被他拿捏的很到位,在糾于海藻和他的正室妻子當中,宋思明表現的也很老道他的立場是:不和妻子離婚,但是也堅持和海藻的情感。在這里我不說是感情是有一定的個人原因的。
宋思明在整個片中把人情關系用的淋漓盡致,把燈紅酒綠,欲望紅塵演繹的`惟妙惟肖,盡管片中看起來是很平常的情景,很平淡的對白,它都透射出很多肉眼看不到的東西。他能夠利用底層人物將自己的利益擴大化,能夠從糟粕中發掘信息
海藻的姐就是整部電視劇底層人物的代表活在生活中最底層的人物都有一個美好的品德,就是心地善良,對人對事都能夠以誠相待。原因可以用一句話概括一下:就是最底層的人物相互之間的利益糾紛很少!海藻姐在小貝,海藻,宋思明之間穿梭,把每個人的思想意識串在了一起,演繹了人生所謂后三十年平淡生活的征程這個人物徘徊在理智和物質欲望之間,把守著自己的幻想!
我們在回過頭來看小貝,小貝是現實世界,欲望,物質的犧牲品。他堅信愛情,以至海藻一次又一次的背叛他,他也能原諒他,接受他但是,最終海藻打破了小貝的底線其實《蝸居》只是一部電視劇,事在人為,當欲望和理智交織在一起的時候每個人都應該很清楚的知道選擇權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背叛還是繼續也許就在一念之間,在當今這個欲望橫生,利益肆掠,人情平淡的社會選擇才是最主要的怎樣才能不被誘惑,怎樣才能理智判斷是需要更高的智慧和更強的意志力的。
蝸居觀后感心得 篇2
《蝸居》的播出,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很多人的評價是,這部電視劇的臺詞過于露骨,也有人評價這部電視劇是,“這是一部讓人絕望的現實主義電視劇。”我在觀看這部電視劇的時候,我反復的思索過,社會真的是這樣嗎?有這么現實嗎?很多的時候,我總感覺到很壓抑,是不是人們太扭曲現實,還是真的這就是個現實社會?
劇中人物性格十分鮮明,故事的情節也扣人心弦,一對貧賤夫妻,一對“白手”情侶,他們本該其樂融融,然而,因為房子,他們四個人被生活推向無法掌控的軌道,看著他們的生活,我不得不感嘆,在這個社會,什么時候才能人有所居?
郭海萍,她是一個奮斗力很強,很積極的一個人,在她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太多的蟻族影子。她曾經失敗過,也曾迷茫過,但她從未放棄過自己的理想,始終朝著自己的理想努力。但是她最終的生活,就像大多人一樣繼續趕著公交車為房貸為孩子為生計奔波,繼續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生氣。在她的身上,我明白了一個現實,那就是,那些在大城市生活,靠自己奮斗而最終成功的人,他們很讓人佩服,也讓人羨慕,但是,這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因為在奮斗的過程當中,要經歷太多的辛酸,并不是常人所能負擔得起的。
郭海萍的妹妹,郭海藻,她的性格相對孱弱多了,她就像大海里一葉浮萍,隨著大海的潮起潮落不斷漂浮,天天過著隨遇而安的生活。在她的身上,仿佛能看到當代年輕人的影子,她懂名牌,但不會揮金如土,她經常換工作,從沒想過要穩當的呆在一個地方。她其實就是一個孩子,一個很單純的孩子,但是因緣際會的相識,金錢債務的壓力,她因為姐姐的房款而陷入和宋思明的曖昧關系之中。最終,她習慣了奢華,生活在激情四射的誘惑之中,一個大好的社會青年就這樣淪落,到后來她成為傷痕累累的單身母親,這其中多少千回百轉的愛與痛,糾纏不清的是與非,可能誰也說不清楚。
兩位主人公的生活,讓很多人落淚,在他們的生活當中,我們對這個社會的現實很茫然。活在當代社會,人最重要的是要活得有意義,真正去享受生活,不要迷失了人的本性,但愿每一個都有一家溫馨的家,有個美滿的人生。
觀蝸居有感3
沒經歷過那樣生活的觀眾,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永遠體會不到當事人的痛楚,也無法深刻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
劇中的人,生活再艱難也會有轉機,而生活中,有多少人等了一輩子,也看不到一點點曙光?劇中的人,因為一元錢而大吵大鬧,而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因為吃不起飯而選擇絕望瘋掉,甚至于自殺?
每個人都想過上好的生活,這世上的人,在愿望的實現滿足不了欲望變遷的同時,又有多少人的腳步能跟得上自己的心跳呢?農村的人想到城里生活,小城市的人想到大都市生活,然而,每個人只是看到自己生活中的不好,向往之處的繁華,卻永遠也見不到那些繁華背后的蒼涼。
其實,那些繁華,那些好的生活條件也需要適合的人相稱。你是哪一檔的人,就該過哪一檔的生活,想過怎樣的生活,就要讓自己變成怎樣的人,超出自己能力范圍的生活,最終只能讓自己變得狼狽不堪。誰都想住幾百平方米的房子,誰都想過奢華的生活,可有沒有想過,自己配么?即使給你一棟別墅,你就一定能養得起嗎?給你貴重的衣服,你就一定能穿出氣質嗎?與其說我們在找東西配我們,不如說是我們在配東西,所以,我們不應該盲目的去奢望或是嫉妒別人所擁有的東西。
當然,在這個急功近利的社會里,會有很多懶惰、愛慕虛榮的人像海藻一樣選擇給別人當小三,無需繁忙,依舊可以在轉瞬之間得到別人奮斗幾年的財富,但這人生在世,追求的無非是一種幸福。幸福的關鍵在于努力為之奮斗的過程,而非結果。換句話說,不靠努力奮斗得到的東西都不會使你幸福。這樣的日子,就像毒品一樣,很誘人,一旦觸及,就會墮入深淵。
就拿海藻來說吧,也許大多數人覺得她很可氣,可是誰又能保證一輩子不犯錯呢?她也不過是剛剛走進社會蹣跚學步的孩子,在人生和感情的道路上還要走很久。。。
也許有些人覺得她跟著宋過得很不錯,可惜不靠努力奮斗得到的東西都不會使你真正幸福,想想她和小貝、宋的兩段感情悲劇,不正好說明這個問題么。。。
套用劇中宋的一句話:一切的悲劇都源于得到的太容易了
這樣你就不會珍惜眼前人,就會身在福中不知福。。。
現實是很殘酷,可生活畢竟不是悲劇。我相信在經歷過以后人才會成長,這就是所謂人生意義吧...
蝸居觀后感心得 篇3
宋思明。我覺得他是一個很難懂的男生。他聰明、多金、溫柔體貼,單是這幾點就會成為女生的致命符,但同時他也會讓人覺得不安,就算時刻在他身邊,你也永遠看不透他。如果他愿意,他能夠呼風喚雨,能夠幫忙任何一個需要幫忙的人;但是如果他狠心,也會讓人無路可走。如果你說他有職責感,他卻在外面偷吃;但是要說他沒職責感,他在知道海藻懷孕的時候為她安排一切,而不像其他男生一樣掉頭就走,而且在預料到自我的結局之后,對自我的妻女安排一切。前一秒他能夠在另外一個女生的懷里說著一些甜言蜜語和海誓山盟,但是后一秒他又在妻子的面前說“在我心目中沒有人能代替你的位置”。真是放狗屁的話。但是10個男生里面就有9個跟他一樣的人吧。既可愛又可恨。他有才華,不是一般的有,他能夠一夜之間賺到幾千萬,也能夠在幾個小時之內讓自我身敗名裂;他能夠把一切都布置得密不透風,讓人找不出紕漏,但是他卻用了陳寺福那個草包辦事,最終把自我推上了絕路。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讓人愛讓人恨,讓人生畏。關于他的為官之道,我覺得還罪不至死。正因他并不像別人貪得那么盲目,他所得到的那些只是出賣了他的才華和幫忙別人得的來的,而且他也很低調,并不像別人那么揮霍。他所作出的貢獻還是很大的。沒有
他那來那么快的發展呢!呵呵!細想,其實有那個做官不貪的?有那個做官的做得兩袖清風?即使你不貪,別人也會自動的送上門,這個社會就是這么現實。
我覺得里面的每一個人都有著咱們的影子。不好過多的職責海藻,而從海藻的身上抱著對女生有偏見,畢竟一個巴掌拍不響;也不好再過多的為小貝感到不平,畢竟海藻已經為自我的錯誤付出代價了;更不好對他們兩個的感情感到可惜,畢竟誰會想到小貝會不會是另外一個宋思明呢?別看小貝此刻那么愛海藻,但是誰不知道當年宋思明也這么愛他老婆的?但此刻呢,還不是出軌了!未來的事誰會找到?也不好過多的職責宋吧,畢竟處在他這樣位置的人,他能做到的已經夠多了。要怪就怪“情不自禁”吧,呵呵!
其實真正的罪魁禍首就緣于這個社會!對于此刻的人個性是咱們這一代八零后的人來說,工作的難找,生活的壓力,高不成低不就的處境,都搞得咱們焦頭爛額。每打電話或者上網的時候要么不說要么就是談得工作,而工作都跟金錢有關,因此歸根結底談得最多的終究是“錢”,在這樣的境況之下誰還會談感情,或者說誰還有情緒去談感情談理想?每個人都在發奮的生活著,但是卻有著太多的無能為力。大家都喊著“難”,喊著無聊。對于感情的需求卻沒金錢來的吸引力大。每個人都穿著一件“防彈”衣,害怕一不留意傷著自我。在網上隨心所欲的說著所謂的“真心”話或者說過多少曖昧不清的話,但是誰會當真?離開了網絡一切還是如此,還得為生活打拼,還得理解現實。為了生存咱們不斷的鞭撻自我,不斷的要去上進,要不然就不能承受外在的壓力。而房子作為生活的基本要素,因此幾乎每個人都在為了這個所謂的基本要素在打拼著。甚至有的車位它一輩子的奴隸。然而生活又處處充滿著誘惑,到處都有陷阱,稍不留意都會走錯路,因此每走一步都要留意慎重,要不然就回不了頭,即使有些錯能夠改,但有的東西一旦錯過就不會回來了。因此即使生活再怎樣艱難,咱們還是得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蝸居觀后感心得 篇4
看完電視劇《蝸居》,感觸頗多。
這部電視劇談不上多好,也談不上多壞。前半部寫實生活,后半部寫意感情,就如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姐姐海萍的買房夢是當今社會飲食男女的一個共同夢想。因為買房海萍所經歷的艱難和困惑,很有現實感。現實是赤裸裸的鮮血淋漓,當困難重重的時候總是束手無策,進而怨天尤人。婚姻是愛情的墳墓,而掘墓的工具大多數是貧窮。海萍和蘇淳是相愛的,可因為買房產生的一系列的困難、壓力、阻力,而使他們無限止地爭吵和相互埋怨。海萍后悔嫁了個不進取沒有能力掙大錢的男人,蘇淳后悔娶了一個惟我獨尊的女人。
愛情的存在,是存在于彼此相戀的一剎那的時光里。如果要說婚姻里還有愛情的話,那只能定義婚前是精神愛情,婚后是物質愛情。當海萍的精神愛情過渡到物質愛情的時候,產生了重重的阻力和困難。于是就有了爭吵,有了抱怨,有了后悔,然后在這樣的情緒里鮮血淋漓地磨合。磨合的齒輪萬一沒有對準,終是一拍兩散。小心磨合好了的,也早已把愛情碾成了親情。而劇中海藻和小貝的愛情,是徘徊在婚姻大門外的精神愛情。他們情感過渡的時候碰到了為了買房而問他們借錢的海萍,而小貝的拒絕無疑是把海藻推向宋思明的無形之手。
劇情前半部的生活寫實,就像是浩渺的海水,讓處在其中的人想拽根稻草救命的機會都是那么的不容易。為了蝸牛有個殼,做上了百萬負翁,勒緊了褲腰帶,縱使每天都吃掛面,也是省不出一個平米。劇中經典的臺詞,赤裸的現實,很能產生共鳴,甚至都認為是在重演自己的故事。
妹妹海藻,純凈得像一汪安靜的泉水,她不像姐姐海萍現實得那么面目猙獰,她還在夢想著她的風花雪月。當姐姐海萍遇到困難,海藻唯一能求助的小貝竟是冷漠地拒絕。心疼姐姐的`海藻就一步一步地走進了能呼風喚雨的宋的身邊。
劇情后半部就是火焰,一堆婚外情的火焰。這部電視劇最大膽的地方就是把婚外情扔在案板上細微地解剖細致地勾畫,黃的語言還有露骨的床戲。
海藻和宋思明的感情拋開道德的底線來講,不知是不是愛情。一個有著耀眼光環的成功男士,成熟,穩重,睿智,還能呼風喚雨,于他的愛情不存在物質的過渡。他舍得大把大把的銀子討海藻的歡心,為的是享受著一段年輕的感情。宋思明的這點正是許多有錢人的反襯。上了年紀的有錢人,左手炫耀著他的荷包多么多么的鼓,在享受著一個年輕女人的身體和感情的時候,右手又把鼓鼓的荷包拽得死死的一毛不拔。宋如果是可悲的,而那樣的有錢人是可恥的。而宋可恥和可敬的地方就是他背叛后生死不肯離婚而又無私無悔挑起妻的一家。
宋思明和海藻的感情,猶如霧里看花水中望月。海藻愛宋嗎?如若不是宋的光環,如若不是宋呼風喚雨的無所不能。海藻還會那么嬌滴滴如玫瑰般地呈現在宋的面前嗎?宋思明在得知孩子沒了,海藻在手術的情況下,他選擇了死亡。他撒手放開了方向盤,直直地沖向一輛貨車,彌留的時候還在喊著海藻的名字。
這樣的一刻很動情,也很煽情,至少是看得我淚流滿面。但如果不是宋的處女情結,他一直認為自己擁有了海藻的第一次,所以一直要負責任地對海藻無微不至地好。如果他知道他的處女情結只是他的一廂情愿,還會有后面情切切意綿綿的故事嗎?他應該不會去選擇死亡,更不會有彌留一刻的呼喚。
這樣的感情不過是一把火,燒得熱烈,燒得頹靡,最終火熄了。一個死了,一個活著的意義也相當于死了。
《蝸居》是當今社會的一個縮影!一面鏡,一把劍!身在其中的人們總是水深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