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援鄂醫療隊員張靜靜事跡個人心得體會(通用3篇)
學習援鄂醫療隊員張靜靜事跡個人心得體會 篇1
山東省首批援黃醫療隊員、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管護師、黃岡市榮譽市民張靜靜同志突發心臟驟停,經全力搶救無效,于20__年4月6日晚不幸逝世。當晚,黃岡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發出唁電,對張靜靜同志表示沉痛哀悼,向其親屬表示誠摯慰問。
唁電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張靜靜同志第一時間報名參戰,白衣作戰袍,慷慨赴沙場,在抗疫斗爭第一線奮戰了56個日夜。在黃岡市抗疫期間,張靜靜同志視患者如親人,用大愛守護生命,被患者喻為“暗夜里的一束光”。她用實際行動展現了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用血肉之軀筑起護佑生命的鋼鐵長城,為我市扭轉疫情防控局勢、打贏黃岡保衛戰作出了突出貢獻。
唁電說,當前,黃岡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黃岡人民向支援黃岡的廣大醫務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永遠銘記他們無疆大愛!
據悉,黃岡市將舉辦張靜靜同志追思活動。
學習援鄂醫療隊員張靜靜事跡個人心得體會 篇2
據山東大學齊魯醫院4月6日深夜官方微信消息,山東省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員、該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管護師張靜靜,在按規定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滿,即將返家休息時,突發心臟驟停,經全力救治無效,于6日18時58分逝世。
據官方此前通報,大年初一,作為山東首批支援湖北的醫療隊成員,張靜靜奔赴黃岡支援當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3月21日,張靜靜隨山東第一批醫療隊員離開湖北返回濟南,按規定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期間三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于4月4日下午5時隔離期滿,擬于5日上午返家休息。5日早上7時突發心臟驟停。
張靜靜抵達湖北戰“疫”一線時,她的丈夫還在萬里之外的非洲執行援助任務,兩人當時只能依靠簡短的信息,互報平安。在發給張靜靜的一條簡訊中,丈夫叮囑她:“我把你去一線的事情和領導說了,我擔心時間長,不行我就提前回國。你在那里安心工作,確保保護好自己。”夫妻二人相隔萬里,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
在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援助期間,為更方便地穿脫防護服、照料病人,張靜靜把長發剪成一寸多長。她說,來武漢前,自己就做好了剃“寸頭”的準備,希望能更專注地投入戰斗,盡快扼制疫情。
在救治患者的過程中,張靜靜發現,湖北黃岡方言和北方話差異很大,山東醫療隊員和湖北當地患者在溝通時存在語言障礙。她擔心因此耽誤患者治療,隨后就想辦法將慣用的一些醫護溝通用語打印出來,制作成“護患溝通本”,在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肩負起緩解語言障礙,幫助護患溝通的重要作用。
張靜靜在1月31日的“戰疫”手記中寫道,“我幫助醫療隊,初步制訂了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護患溝通本(山東醫療隊),里面有平時工作中和患者交流較多的簡易回答,在語言不通時,拿出護患溝通本,患者看到文字,就能理解。我們計劃隨著工作的慢慢進展,再慢慢修訂護患溝通本。”
“和年幼的孩子分離沒哭,沒能陪父母吃上團圓飯沒哭,累到頸椎病復發沒哭,臉上被口罩勒出壓痕、壓瘡沒哭……但當患者豎起大拇指的那一刻,看到患者治愈出院時,我沒忍住自己的眼淚。”2月4日,當看到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時,張靜靜寫下如上手記。
“我可能一輩子也忘不了在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山東人對我們的幫助。我會一輩子記得,有個女孩叫張靜靜,記得您是如何把我們一步步從死亡的邊緣拉回。千言萬語道不盡感激。”有位患者在治愈出院時,拉起張靜靜的手說。
張靜靜在手記中寫道,作為醫護人員,最渴望看到的就是患者平安,最希望看到的莫過于患者痊愈出院,希望陰霾盡快消散,勝利早日來臨。
“沒有不可治愈的傷痛,沒有不能結束的沉淪,所有失去的,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3月21日,張靜靜跟隨山東省首批援助湖北黃岡醫療隊返程,她在歸來手記中寫道,臨行前,收到了很多煮熟的雞蛋,這是黃岡當地的風俗,把雞蛋送給最親的人。“杏林門下,救死扶傷,責無旁貸。愿以吾輩之青春,守護這盛世繁華。”
學習援鄂醫療隊員張靜靜事跡個人心得體會 篇3
年關將至,每一年大概這個時候,銷售人員大都需要提前安排一下經銷商春節期間的發貨計劃。只有提前打款發貨,備足了貨,經銷商、銷售人員才能愉快的過一個好年。
每到春節將至,往經銷商倉庫壓一批貨簡直就是例行公事。一則是業績需要;二來也是市場需要(免得斷貨,很重要);三則是擠占經銷商的資金和庫存。當然,壓貨并不是春節期間才干的,對許多銷售人員來說,壓貨是每個月都需要干的——月底基本都要這么干一回。春節過后的一個月之內,將是壓貨的高峰期,個中原因不想贅述了,想必銷售人員心里都很清楚。
當下,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對傳統營銷造成的沖擊,幾乎讓我們這些營銷人忘記了經銷商、渠道這些概念:我們還需要經銷商嗎?我們還需要渠道嗎?其實,任何事情都不能矯枉過正,無論互聯網怎么發展,經銷商、渠道都不會消亡,就像我們談論O2O模式一樣,都不是簡單的線上或者線下,都會走向深度的融合。
在本文中,重點不是怎么壓貨,以及壓貨的技巧,而是關于經銷商管理的三點心得和體會。
第一句話:壓貨是檢驗“客情”的第一標準
你跟經銷商“關系”好與不好,不是喝幾頓酒、吃幾餐飯,見面整天都胡吹亂侃一番就行了,不要妄想以這樣的方式跟經銷商成為朋友。(很多時候,除了生意,還真難成為朋友)。而是當你在“非常”時期需要沖業績,面臨著業績壓力的時候,比如,29號晚上給他一個電話,30號他就打款發出了幾車貨。這是什么?僅僅是“關系”好?當然不是,這種“客情”關系來源于客戶對你、對公司的 認可和尊重,甚至敬畏。
如果一個銷售人員到了月底,幾通電話還對完成當月銷量束手無策,我可以肯定他沒能得到客戶的認可,那么,跟客戶的吃飯、喝酒再多也是白搭,更不可能有什么“客情”關系可言。
“客情”來源于你在經銷商心目中的價值,也就是說,你要對他的生意有幫助,最直接的體現是你的產品對他的銷售、生意、營銷網絡有幫助。
不要讓經銷商覺得你的產品是可有可無的,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造成了這一局面。要給經銷商壓力,不斷的促使其前行,甚至要逼著他跟上企業前進的步伐。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當你不斷促使其進步和獲利的時候,盡管他有壓力,或某些不滿,但心里一定是感激你的,至少客觀上如此。
感激要怎么體現,就是在你有困難的時候,這個時候,你的壓貨才會有回應。很大程度上,你跟客戶的關系好壞,通過壓貨,一測便知。
第二句話:市場是搶來的
市場不是買來的,也不是慢慢培養起來的!當初,剛出來做銷售的時候,一些老銷售人員經常跟我說:市場是慢慢培養起來的,慢慢做起來的。后來,我發現這是鬼話,千萬不要信。在經歷了多年歷練之后,我突然醒悟:其實,市場的搶來的。
為什么這么說呢?市場上的產品,并不是平白無故的推出來并成功的,當然,我們不排除推出一個新品并沒有經過調研,也不知道怎么就成功了,但這種成功也是迎合了消費者的需求的成功。對于大多數產品來說,兩個方面很重要,一個是顧客,我們的顧客在哪里?另一個是我們對手在哪里?很多時候,我們不是在找顧客,因為我們不可能生產全新的產品,顧客我們已經知道在哪里了!剩下的,只有一個方面:對手!對手在哪里?我們的顧客就在哪里,我們該怎么辦?
現在已經一目了然了,就是要從他們身上搶市場!自己身先士卒,帶領團隊和經銷商一起,把市場搶過來。
如果經銷商不愿意、不同意,不一起成為一個“團伙”,這樣的經銷商一定沒法做好貴司企業的產品,一定的!這樣的經銷商不要也罷!
第三句話:“聽話”的經銷商才是好經銷商
如果你看到上面這個標題,皺起眉頭搖頭說:看看,你就這點本領了,心胸狹隘······那我可以說,你還真的太嫩了。
經銷商如果不聽你的、執行打折扣、做市場講條件、斤斤計較、只顧眼前,這樣,斷然做不好市場,更不能使市場長期健康快速的發展。“聽話”并不是對銷售人員言聽計從,而是按照廠家,辦事處對市場的判斷、市場計劃和銷售工作的全面配合進行推進,并發揮自身的優勢,積極主動配合營銷工作。
要經銷商“聽話”難度也不大,兩個字:利益。怎么實現利益,首先是站在市場的角度,比經銷商更熟悉市場、更專業;其次,把事情做好,積極主動出謀劃策,不要有私心,做好事情,你才能得到認可才有價值;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讓經銷商賺錢!怎么賺錢,短期銷量上升,渠道控制力更強,品牌、產品組合更優,網絡更加廣泛······長遠來看,獲得了競爭優勢、長期的健康發展,影響力和形象提升。
從市場永續經營和健康發展的角度而言,不跟廠家一條心、不合作、不“聽話”的經銷商不是好經銷商,要盡快換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