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學習計劃(通用15篇)
一周學習計劃 篇1
計劃施行目的
每一天匆忙的生活在大學校園里,總覺得自己個性的忙。像謝老師說的那樣,自己總是忙忙碌碌卻不知道把時刻花在哪里了。因此,我決定為自己做一個一禮拜的學習計劃,當然,除了這個短的計劃,我也務必為自己的人生做一個長期的規劃。
計劃施行目標
本人大三,在前面的2年多的學習當中已經將本專業的相關職業技能掌握比較牢固,在最后的一年中,主要是畢業設計的制作以及實習的事項,因此在專業相關的職業技能中務必重點對一項進行深入的學習,了解,為即將到來的實習做下牢固的準備。
個人計劃整體規劃:
在常規的教學時刻內,本人是每周4,5,6。主要用來完成當天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消化當天所學的知識,并對老師傳授的知識進行進一步的深入了解,不限與課堂上所學。
二是自由學習時刻也就是星期1,2,3以及星期天,是指完成了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后所剩下的時刻。這部分時刻一般能夠用來補課或提高深造。學習較差的同學,隨著學習水平的提高,應經歷常規學習時刻逐漸減少,自由時刻逐漸增加的過程。凡是體會到正因抓住了自由學習時刻而給學習的全局帶來好處的同學,就會發奮去提高常規學習時刻內的學習效率,以便增加自由學習時刻,使學習的主動權越來越大。
在此基礎上,每周務必有必須的時刻花來閱讀,讀萬卷書,書籍不限與與專業相關的,也能夠是名人名著,歷史文學等等,旨在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然后還能夠進行英語的學習,為以后能提高自己的學歷打下基礎,能夠選取一些美劇進行觀看,在觀看的同時,對英語進行學習。
個人計劃政策:
本計劃嚴格按照學校各種制度開展,不違背學校任何規章制度。
本人在出外出,休假,以及在校外非學習時刻中,按個人自由時刻分配。
特殊狀況特殊分析。
個人計劃中的程序:
1、本人在校學習時刻務必圍繞計劃進行。
2、在非學習時刻,也應當遵循計劃進行活動。
3、在校期間遵守嚴格學校各種規章制度開展自己學習生活。
4、除特殊狀況外,如外計劃照常。
一周學習計劃 篇2
星期一:早上6時起床,讀1小時英語書
星期二:早上6時起床,讀1小時數學書
星期三:早上6時起床,讀1小時語文書
星期四:早上6時起床,讀1小時英語書家長寄語大全
星期五:早上6時起床,讀1小時數學書
星期六:早上讀1小時語文書
星期日:英語、數學、語文各讀1小時初中家長寄語
聽課時,要格外留心,有不懂的地方,直接向老師提問。
讀書態度:要專心致志
讀書方法:不懂就問
一周學習計劃 篇3
1、認識機會
我覺得一周的學習計劃,首先要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變化,進而制定出可實施的學習計劃。第一,制定此計劃的優點:內在因素:1、我認為首先我是一個比較獨立的人,能夠自主學習。2、立刻就要考試了,因此有了外在的動力,能夠讓我產生緊張的情緒,能夠投入進去。外在因素:1、天氣變涼了,就應會減少上網的機會。2、父母的期盼,期望養成好好學習的習慣。3、老師也期望自己的學生有良好的學習習慣。4、要考英語四級。
第二,缺點:1、自己的自制力不強。2、外在因素的誘惑使自己不能投入學習中。3、不夠堅持,缺乏恒心。
我覺得這就應會是一個可實施的學習計劃,正因優點還是大于缺點的,且缺點能夠克服。
2、確定目標
每一天都要做到看課外書(課余時刻);每周老師布置的作業按時完成(周末);對于要考試的科目要看書復習(晚自習時刻);寫英語四級試卷(每周2套抽早自習或下午);每一天早上記二十個單詞。一周要去兩三次圖書館;上課要認真聽課并做好記錄、用心回答問題;早上發奮學習英語。
3、確定前提條件
不可控制的:上課聽課可能會走神,導致記錄不全面;可能會抑制不住上網的狀況;周末可能朋友會找自己逛街而不能推脫,導致周末不能實施計劃。
部分可控制的:比如每一天課余時刻的看書能不能堅持;一周去圖書館的次數;除開學習娛樂時刻。
可控制的:早上起床早自習與晚上的晚自習;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的時刻;寫英語試卷。
這是預期環境,即假設條件。
4、擬定可供選取的可行方案
對于一周的學習計劃,我覺得我能夠選取的方案僅此一個。因此,只擬定的可選取的方案一個。
首先,我想說說它的優點:第一,分配比較合理,不具夸張性。第二,簡單明了。第三,如果有必須的實施性,且實施了效果會很好。
缺點:第一,與預定的目標有必須差距。第二,有些可能不能實現,個性是周末的方案。第三,對于課余時刻休息太少(可能有時候會想要上網)。
5、評價可供選取的方案
1。這個方案中存在必須的隱患,但是是能夠避免的,因此個人覺得問題不大。
2。個人覺得實施此方案會給豐富自己的業余生活;以及會改善自己經常上網的狀態;還能夠是學習潛質提升;改善慵懶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3。對于每一天要完成的學習量,我覺得還是較為合理的,也是可行的。
4。當然這一計劃不僅僅會帶來學習上的進步,取得必須的效果,也會使自己的業余生活不那么舒坦,使自己和朋友的溝通變少,生活中少了一份除了學習以外的樂趣。更重要的是如果沒有實施好就會使自己的時刻浪費。
6、選取方案
我所選定的方案就就僅此一個。因此對于其它方案就沒有制定。只要從它的患處改一下就會成為可實施的方案。
7、制定派生計劃
制定一周的學習計劃,需要時刻計劃(合理安排時刻);活動計劃(活動的開展的計劃制定)作為其支撐。這些的合理配置與利用能夠大大地提高一周學習效率,是效果清晰明了。
8、編制預算
由于學習計劃不需要金錢上的預算,因此我針對時刻上進行預算,對于周一至周五這一上課期間我覺得能夠實施并到達效果的有8成以上,其它部分就應效果也是可佳的,正因預期的環境能夠自己調整與改變。
周末學習計劃對于上網一族來說可能預期的效果不是太明顯,但是如果排除外來因素也是能夠實現的。
對于一周的學習計劃的制定,我覺得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成功的并且切實可行。
一周學習計劃 篇4
我們應該長計劃和短安排。在一個比較長的時間內(一個學期、大學三年、出身社會以后等),究竟干些什么,應當有個大致計劃。但是實際學習生活變化很多,又往往無法預測,故長計劃不可太具體。但下個月、下周、明天要解決哪幾個問題,心中應該有數,這樣把一較大的任務,分配到每周、每天去完成,使長計劃中的任務逐步得到實現。
我在以后出生社會的計劃是能夠憑借我所學的專業知識找到一份好工作,在大學三年里的計劃是要學好專業知識,爭取拿到我喜歡的的能力資格證,并且在學校表現良好,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順利拿到畢業證,這一學年的目標是拿到計算機二級證書和普通話證書,這就是我比較長遠的計劃。因此,我訂立的下一周學習計劃就會是為這一學年、大學三年、出身社會等的計劃服務的,已順利實現以后的計劃。我下一周的計劃大致是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課后復習一些相關知識,加強計算機二級基礎的訓練和堅持使用普通話與人交流,沒事的時候就去圖書館。
周一,早起,迎來,新的一周生活。走向操場開始晨跑,讓自己擁有活力的開始一天的學習,今天我們課程是排滿的,所以我準備的是在課上認真聽講。完成老師在課上布置的作業,并且自己在電腦上實訓老師講解的內容。下午,到圖書館借閱關于計算機二級的書,邊看邊在電腦上實際操作演練。晚上9:30回寢室休息。
周二,今天只有早上的網絡營銷課,下午的時間不能浪費了,我想到圖書館借閱關于網絡營銷知識的書籍,更加了解今天早上課上老師講解的一些方法的使用技巧。在學習網絡營銷這門課程后,我對網絡營銷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得知原來我們手機上的QQ或者是微信都是能夠用在網絡營銷上,還是比較新的網絡營銷思路。
周三,今天一天都沒課,在學校這么難得時間可不多。所以今天我想到圖書館借閱關于計算機二級的書,加深一下我的計算機實際操作問題。多讀一些關于普通話考試要用到的詞語。
周四,今天是全課,只有在認真的學習課上老師講解的內容。認真的分析老師講解的內容,從中得到能為自己所用的知識,讓自己更加容易記住知識。
周五,今天馬上到周末了,又是沒有課的一天。想著偷睡個懶覺,睡到九點再起床來。今天不打算出門了,就在寢室里練習計算機二級,因為離考試沒有多久了,得更加熟練才行啊。
周六,8:00去圖書館看書,做計算機操作訓練,12點回寢室,下午再去圖書館。
周日,8:00去圖書館,12點回寢室,如果這周的任務完成的很好就可以放松一下午,如果沒,就去圖書館看書。
這就是我這周的學習任務,我會認真執行我的計劃,相信對我有很大的幫助。
一周學習計劃 篇5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無論做什么事情,事先做好必須的計劃和準備是十分重要的。戰場上,兵家講究不打無準備的仗。生活中,我們要想享受快樂,也務必為自己的生活做一個大體規劃,只有這樣,你的生活才會更加從容,更加豐富。學習亦如此,我們要想好好學習,有效的學習,就務必做出一個好的計劃,這個計劃也像戰場中的方法一樣,從宏觀上指引著我們的行動。
作為一名大學生,知道怎樣去合理安排自己的時刻很重要。談到那里,自己還有些慚愧。正因自己也沒有合理安排自己的時刻。這次謝老師叫我們寫一份學習計劃是以作業的形式布置的,但幸好還有這個作業,不然自己都忘記與時刻去交流了。我認為些一周的學習計劃也就是寫一周的生活計劃,畢竟,我們還是學生,學習是我們的主要任務,使我們的中心點。因此,我想做好這周的學習計劃,我的生活會更充實,學習才會真正的議程中來。思索再三后,我做出如下學習計劃:
星期一:上午8點―12點,參加正常上課。其中,英語課中緊跟老師教學,盡力多記單詞。
下午14點―17點:做民政行政工作作業
晚上19點30分―21點:上課
23點30分―24點:閱讀《企業管理概論》第一節星期二:上午8點―12點:正常上課
下午:13點半―14點半《公務員制度》第三章第
三節
晚上:19點―21點《公共政策》第二章第四節
23點30分―24點《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
星期三:上午:8點―12點正常上課
下午:14點10―15點45《企業管理概論》一、二節晚上:19點30―21點《公共政策》第三章第四節第一部分23點30分―24點《公務員制度》復習
星期四:上午:8點―8點35讀英語
8點40分―10點10分《公務員制度》第三章第四節
10點20分―11點50分《當代中國政治制度》
周日:打球、學習、待在寢室。
一周學習計劃 篇6
作為一名大學生,知道怎樣去合理安排自己的時刻很重要。談到那里,自己還有些慚愧。正因自己也沒有合理安排自己的時刻。這次謝老師叫我們寫一份學習計劃是以作業的形式布置的,但幸好還有這個作業,不然自己都忘記與時刻去交流了。我認為些一周的學習計劃也就是寫一周的生活計劃,畢竟,我們還是學生,學習是我們的主要任務,使我們的中心點。因此,我想做好這周的學習計劃,我的生活會更充實,學習才會真正的議程中來。思索再三后,我做出如下學習計劃:
星期一:上午8點―12點,參加正常上課。其中,英語課中緊跟老師教學,盡力多記單詞。
下午14點―17點:做民政行政工作作業
晚上19點30分―21點:上課
23點30分―24點:閱讀《企業管理概論》第一節星期二:上午8點―12點:正常上課
下午:13點半―14點半《公務員制度》第三章第
三節
晚上:19點―21點《公共政策》第二章第四節
23點30分―24點《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
星期三:上午:8點―12點正常上課
下午:14點10―15點45《企業管理概論》一、二節晚上:19點30―21點《公共政策》第三章第四節第一部分23點30分―24點《公務員制度》復習
星期四:上午:8點―8點35讀英語
8點40分―10點10分《公務員制度》第三章第四節
10點20分―11點50分《當代中國政治制度》
周日:打球、學習、待在寢室。
一周學習計劃 篇7
一、做好“三定”。一定學習目標,語文97分,數學100分,英語98分以上;二定競賽對手,樹立我要超越對手的信念;三定幫扶對象,做好老師的助手,輔導好下層生,努力提高我們班的整體質量。
二、課前做好預習,找出疑難,不能解決的問題在堂上多留意老師的講解,并能做到“不恥下問。”
三、上課專心聽講,認真做好筆記,積極發言,力爭堂上知識堂上過關。
四、課后認真完成作業,溫故知新,睡覺前將老師堂上所講的內容在腦海中放一次“電影”。
五、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與優點,不妒忌別人,遇到挫折和失敗,不灰心、不氣餒。
六、合理安排好休息時間與娛樂時間,每天完成作業后聽聽音樂,翻翻課外書,看看電視新聞。星期六、日適當看看少兒頻道臺電視或參加一些有益的課外活動。
一周學習計劃 篇8
在當前激烈的社會競爭下,提高自身素質,拓寬全局視野,為以后的求職做好充分準備是十分必要的。為了尋找更好的求職機會,特制定如下計劃。
一、學習目標
獲得會計從業資格證、助理會計師證、英語四級證書;從實踐活動中獲得工作經驗。
二、具體措施
(一)不遲到、曠課,上課認真聽講。
(二)做到課前預習、課上練習、課后復習。
(三)把平時的空閑時間用來讀書,多到圖書館學習課外知識和專業知識。
(四)多看有關英語的書籍和影視資料。
(五)多參加與專業相關的活動和比賽。
三、具體步驟
(一)提前半個小時出門,確保上課之前到達教室。
(二)上新課的前一晚用半個小時預習課本資料,課后用一個小時復習,再用一個小時做練習。
(三)周末每一天要到圖書館學習三小時,一小時學習課外知識,兩小時學習專業知識。
(四)每一天在完成專業知識學習后,用一個小時記單詞,用半小時學語法,再用半小時聽聽力。
(五)參加ERP協會所舉辦的比賽和會計職業技能比賽。
一周學習計劃 篇9
學習前先預習。在認真投入學習之前,先把要學習的內容快速瀏覽一遍,了解學習的大致內容及結構,以便能及時理解和消化學習內容。在重要的地方,稍微放慢學習進程。
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課堂上要及時配合老師,做好筆記來幫助自己記住老師講授的內容,尤其重要的是要積極地獨立思考,跟得上老師的思維與節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改掉以往學習的粗心、邊看電視邊寫作業、邊寫邊問、不獨立思考等學習惡習。制定可行的學習計劃并嚴格遵守。
嚴格按照學校的作息時間和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除了上課時間外,晚自習時間做完各科作業,記5個英語單詞,預習下一章的數學課本,復習本章內容,做適量習題,加以鞏固。背誦所有科目必背的課文。
利用課外時間多閱讀中外名著,加強寫作,開闊視野。
這就是我的學習計劃書,希望我按照計劃書中的去做,期末考試可以取得優異的成績。
一周學習計劃 篇10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任何事情都應該有計劃,面對學習也是如此。
如果一位學生對學習時間缺少預先計劃,不加思索地開始學習,對學習的內容缺乏安排,那么他的學習就是暫時性的,受情緒影響很大,學習時斷時續,這必然影響他取得理想的學習成效。
所以合理、有效地安排時間是非常重要的。
一、引導學生明確安排時間的意義
安排時間有必要嗎?提到安排時間,就要說到制訂計劃,不少學生常常對制訂計劃是否有效提出懷疑,原因主要有三類:
一是覺得自己并沒有多少空閑時間可支配,一張課程表和課后的作業,就占據了幾乎所有的時間,自己做計劃也無非是課程表的翻版。
二是認為制訂的計劃雖好,但多半不能實施,常常是一紙空文,反而浪費了用來做計劃的時間。
三是認為制訂計劃會使自己成為時間的奴隸,生活變得呆板,缺乏生機,還是根據當時的心情和興致來活動的好。
以上觀點在學生中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典型性,致使學生們對做計劃越來越采取回避的
態度,很少進行制訂計劃的實踐。
針對學生的這些疑慮,教師可以組織專題討論,讓學生們自己分析這些問題。
教師應給予適當的引導,使學生明確什么是真正的計劃,以及有計劃地安排時間的意義:
1.課程表和老師布置的作業,并不能代替做計劃。
課程表只是對學生整體活動的籠統安排,至于具體學什么和如何去學,還需要更細致地計劃,如面對課后的三、四科作業,怎樣去完成,有的同學沒有較系統地考慮,往往造成遺漏或拖延。
而且,如果真正明確了課本學習的內容,并把它限定在一定的時間里,而不用所有的時間來對付它,會發現還有不少空余時間等著同學們來支配、安排。
2.制訂的計劃不能實施,是導致學生們對計劃失去信心和興趣的主要原因。
但這不能歸罪于計劃本身,而應調整自己制訂計劃的方式,尤其要注意提高計劃的可行性。
要保證計劃的可行性,計劃的活動既要適量,又要有一定的靈活度。
不少學生不做計劃則矣,一做計劃就每分每秒都安排,就想包羅萬象、一舉成功,這樣的計劃猶如一個完全伸展出去的拳頭,已經沒有了力度。
所以真正有效的計劃需要有調整的余地,如同撤回的拳頭醞釀著力量,在實際學習中才會發揮它的作用。
3.計劃是一種預見性的安排,它會幫助學生對即將進行的活動有充分的準備,包括時間、物質和心理的準備,這些準備會給學生帶來更多的自由和主動。
相反,如果學生完全依興致所至,想起一樣做一樣,碰到一件干一件,應付一時還勉強,但如果活動較多、時間較長,往往會丟三落四、手忙腳亂,十分被動。
所以真正地自由、主動并不是來自盲目、隨意,而是來自條理有序。
二、合理、有效地安排時間
合理、有效地安排時間有一定的方法可循:
1.檢查己有的作息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們都已養成了一定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這些習慣勢必支配著他們每天的活動,影響著他們對時間的安排,因此他們要學會安排時間,首先要了解自己已有的習慣。
請學生自己想想,他的一夭是如何度過的?這需要他們自我觀察,自我記錄,盡量將一天的活動記錄下來。
堅持記錄一周七天。
每天盡量不要到晚上總地記,而是要隨身帶著記錄表,課間、休息時就記一下,晚上睡覺前再檢查一下有沒有忘記。
在活動內容一欄盡量記得詳細、全面。
經過這樣一周的觀察和記錄,他將會發現自己安排時間的規律,請回答以下問題:
(1)在每天學習之前,是否已安排好一天的學習次序?
(2)是否在效率高的時間內學習重要內容?(他學習效率較高的時間是星期幾?是一天的什么時候?)
(3)是否利用好了每夭的整體時間(如上課等)進行學習?
(4)是否能很容易地說出一天每個小時是如何過去的?(否則,指出你經常忽視的時間是哪些時候?)
(5)是否積極地設法避免干擾,能連續地思想集中地進行學習?(常受到哪些干擾?一次學習一般多長時間?)
(6)是否經常檢查自己的時間安排方式?
(7)是否不把一些無關的書刊、雜物擺放在書桌上,以免牽扯精力、占用時間?
對以上問題作正面答復是應該提倡的;否則,是應力圖改變的。
通過一周的記錄,學生們對自己安排時間的方式已有所了解。
這種方式是他們自然形成的習慣,其中有些習慣是促進學習的,有些則不利于提高學習效率,需要改進。
2.認識安排時間的三要素
提到安排時問,學生往往會想到“安排每日作息時間”:六點半起床,七點吃早飯,七點半上學,八點上課……晚上十點睡覺。
這是不是安排時間呢?這只是安排時間的一部分,是一種初步的時間安排,因為它只規定了“什么時間干什么”,而沒有規定“做到什么程度”,所以不能很好地指導我們的活動。
一周學習計劃 篇11
計劃施行目的
每天匆忙的生活在大學校園里,總覺得自己特別的忙。像謝老師說的那樣,自己總是忙忙碌碌卻不知道把時間花在哪里了。因此,我決定為自己做一個一禮拜的學習計劃,當然,除了這個短的計劃,我也必須為自己的人生做一個長期的規劃。
計劃施行目標
本人大三,在前面的2年多的學習當中已經將本專業的相關職業技能掌握比較牢固,在最后的一年中,主要是畢業設計的制作以及實習的事項,所以在專業相關的職業技能中必須重點對一項進行深入的學習,了解,為即將到來的實習做下牢固的準備.
個人計劃整體規劃:
在常規的教學時間內,本人是每周4,5,6.主要用來完成當天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消化當天所學的知識,并對老師傳授的知識進行進一步的深入了解,不限與課堂上所學。
二是自由學習時間也就是星期1,2,3以及星期天,是指完成了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后所剩下的時間。這部分時間一般可以用來補課或提高深造。學習較差的同學,隨著學習水平的提高,應經歷常規學習時間逐漸減少,自由時間逐漸增加的過程。凡是體會到因為抓住了自由學習時間而給學習的全局帶來好處的同學,就會努力去提高常規學習時間內的學習效率,以便增加自由學習時間,使學習的主動權越來越大。
在此基礎上,每周必須有一定的時間花來閱讀,讀萬卷書,書籍不限與與專業相關的,也可以是名人名著,歷史文學等等,旨在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然后還可以進行英語的學習,為以后能提高自己的學歷打下基礎,可以選擇一些美劇進行觀看,在觀看的同時,對英語進行學習。
個人計劃政策:
本計劃嚴格按照學校各種制度開展,不違背學校任何規章制度。
本人在出外出,休假,以及在校外非學習時間中,按個人自由時間分配。
特殊情況特殊分析。
個人計劃中的程序:
1、本人在校學習時間必須圍繞計劃進行。
2、在非學習時間,也應當遵循計劃進行活動。
3、在校期間遵守嚴格學校各種規章制度開展自己學習生活。
4、除特殊情況外,如外計劃照常。
一周學習計劃 篇12
1、認識機會
我覺得一周的學習計劃,首先要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變化,進而制定出可實施的學習計劃。第一,制定此計劃的優點:內在因素:1、我認為首先我是一個比較獨立的人,能夠自主學習。
2、馬上就要考試了,所以有了外在的動力,能夠讓我產生緊張的情緒,能夠投入進去。外在因素:1、天氣變涼了,應該會減少上網的機會。2、父母的期盼,希望養成好好學習的習慣。
3、老師也希望自己的學生有良好的學習習慣。4、要考英語四級。
第二,缺點:1、自己的自制力不強。2、外在因素的誘惑使自己不能投入學習中。3、不夠堅持,缺乏恒心。
我覺得這應該會是一個可實施的學習計劃,因為優點還是大于缺點的,且缺點可以克服。
2、確定目標
每天都要做到看課外書(課余時間);每周老師布置的作業按時完成(周末);對于要考試的科目要看書復習(晚自習時間);寫英語四級試卷(每周2套抽早自習或下午);每天早上記二十個單詞。一周要去兩三次圖書館;上課要認真聽課并做好記錄、積極回答問題;早上努力學習英語。
3、確定前提條件
不可控制的:上課聽課可能會走神,導致記錄不全面;可能會抑制不住上網的情況;周末可能朋友會找自己逛街而不能推脫,導致周末不能實施計劃。
部分可控制的:比如每天課余時間的看書能不能堅持;一周去圖書館的次數;除開學習娛樂時間。
可控制的:早上起床早自習與晚上的晚自習;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的時間;寫英語試卷。
這是預期環境,即假設條件。
4、擬定可供選擇的可行方案
對于一周的學習計劃,我覺得我能夠選擇的方案僅此一個。所以,只擬定的可選擇的方案一個。
首先,我想說說它的優點:第一,分配比較合理,不具夸張性。第二,簡單明了。第三,如果有一定的實施性,且實施了效果會很好。
缺點:第一,與預定的目標有一定差距。第二,有些可能不能實現,特別是周末的方案。第三,對于課余時間休息太少(可能有時候會想要上網)。
5、評價可供選擇的方案
1. 這個方案中存在一定的隱患,但是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個人覺得問題不大。
2. 個人覺得實施此方案會給豐富自己的業余生活;以及會改善自己經常上網的狀態;還可以是學習能力提升;改善慵懶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3. 對于每天要完成的學習量,我覺得還是較為合理的,也是可行的。
4. 當然這一計劃不僅會帶來學習上的進步,取得一定的效果,也會使自己的業余生活不那么舒坦,使自己和朋友的溝通變少,生活中少了一份除了 學習以外的樂趣。更重要的是如果沒有實施好就會使自己的時間浪費。
6、選擇方案
我所選定的方案就就僅此一個。所以對于其它方案就沒有制定。只要從它的患處改一下就會成為可實施的方案。
7、制定派生計劃
制定一周的學習計劃,需要時間計劃(合理安排時間);活動計劃(活動的開展的計劃制定)作為其支撐。這些的合理配置與利用可以大大地提高一周學習效率,是效果清晰明了。
8、編制預算
由于學習計劃不需要金錢上的預算,所以我針對時間上進行預算,對于周一至周五這一上課期間我覺得可以實施并達到效果的有8成以上,其它部分應該效果也是可佳的,因為預期的環境可以自己調整與改變。
周末學習計劃對于上網一族來說可能預期的效果不是太明顯,但是如果排除外來因素也是可以實現的。
對于一周的學習計劃的制定,我覺得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成功的并且切實可行。
一周學習計劃 篇13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無論做什么事情,事先做好必須的計劃和準備是十分重要的。戰場上,兵家講究不打無準備的仗。生活中,我們要想享受快樂,也務必為自己的生活做一個大體規劃,只有這樣,你的生活才會更加從容,更加豐富。學習亦如此,我們要想好好學習,有效的學習,就務必做出一個好的計劃,這個計劃也像戰場中的方法一樣,從宏觀上指引著我們的行動。
作為一名大學生,知道怎樣去合理安排自己的時刻很重要。談到那里,自己還有些慚愧。正因自己也沒有合理安排自己的時刻。這次謝老師叫我們寫一份學習計劃是以作業的形式布置的,但幸好還有這個作業,不然自己都忘記與時刻去交流了。我認為些一周的學習計劃也就是寫一周的生活計劃,畢竟,我們還是學生,學習是我們的主要任務,使我們的中心點。因此,我想做好這周的學習計劃,我的生活會更充實,學習才會真正的議程中來。思索再三后,我做出如下學習計劃:
星期一:上午8點―12點,參加正常上課。其中,英語課中緊跟老師教學,盡力多記單詞。
下午14點―17點:做民政行政工作作業
晚上19點30分―21點:上課
23點30分―24點:閱讀《企業管理概論》第一節星期二:上午8點―12點:正常上課
下午:13點半―14點半《公務員制度》第三章第
三節
晚上:19點―21點《公共政策》第二章第四節
23點30分―24點《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
星期三:上午:8點―12點正常上課
下午:14點10―15點45《企業管理概論》一、二節晚上:19點30―21點《公共政策》第三章第四節第一部分23點30分―24點《公務員制度》復習
星期四:上午:8點―8點35讀英語
8點40分―10點10分《公務員制度》第三章第四節
10點20分―11點50分《當代中國政治制度》
周日:打球、學習、待在寢室。
一周學習計劃 篇14
中國有句古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所以立計劃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必須的。一個好的學習計劃是實現目標的藍圖,也有利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能減少時間的浪費,提高學習效率,所以我要立一個學習計劃,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那我就定一個離我比較近的計劃下一周走學習計劃。
我們應該長計劃和短安排。在一個比較長的時間內(一個學期、大學三年、出身社會以后等),究竟干些什么,應當有個大致計劃。但是實際學習生活變化很多,又往往無法預測,故長計劃不可太具體。但下個月、下周、明天要解決哪幾個問題,心中應該有數,這樣把一較大的任務,分配到每周、每天去完成,使長計劃中的任務逐步得到實現。
我在以后出生社會的計劃是能夠憑借我所學的專業知識找到一份好工作,在大學三年里的計劃是要學好專業知識,爭取拿到我喜歡的的能力資格證,并且在學校表現良好,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順利拿到畢業證,這一學年的目標是拿到英語四級和社會工作證,這就是我比較長遠的計劃。因此,我訂立的下個人一周學習計劃范文就會是為這一學年、大學三年、出身社會等的計劃服務的,已順利實現以后的計劃。我下一周的計劃大致是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課后復習一些相關知識,加強對英語四級的訓練和學習社會工作的相關知識,沒事的時候就去圖書館。
周一,早上時間很寶貴,加上一二節課沒課,我要去圖書館看英語做英語試卷,三四節課去上社會調查原理,上課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下午沒課,拿一個半個小時吃飯睡午覺,起床后完成沒完成的作業,如果上午的專業課有什么知識沒聽懂,就去老師的空間看課件復習,如果時間多的話就看看社會工作的知相關識,如果剛才的計劃都完成了就可以玩玩電腦,然后吃飯和朋友聊天等待晚上的課,放學后有當天必須完成的事就完成,沒有就弄好準備睡覺,睡覺前背背英語單詞。
周二,起床然后上課,三四節沒課就順便去圖書館看看書,到放學時間就回寢室吃飯,然后睡午覺,14點起床下午有班會就去開班會,沒有就去圖書館看書,17點回寢室,如果當天的學習任務完成了就可以休息一下玩玩電腦,19點寫作業或者看書,21:30如果今天的任務完成就可以放松玩玩電腦22:30背英語單詞23點睡覺。
周三,起床上課,三四節課沒課就回寢室看看書或者寫作業,11;45吃飯,然后跟室友聊聊天準備睡覺,13;30起床上課,放學后吃飯在準備上課,晚上放學后如果當天的任務沒完成再繼續,完成了就可以適當放松一下,22:30背英語單詞23點睡覺
周四,8點起床看看書然后去上三四節的課,放學后吃飯睡覺,13:30起床上課,放學吃飯準備上課,放學后完成當天沒完成的任務,22:30背單詞,23點睡覺。
周五,認真上好全天的課,積極參與老師的教學工作。放學后完成當天沒完成的任務,22:30背單詞,23點睡覺。
周六,8:00去圖書館看書,做試卷,12點回寢室,下午再去圖書館。
周日,8:00去圖書館,12點回寢室,如果這周的任務完成的很好就可以放松一下午,如果沒,就去圖書館看書。
這就是我這周的學習任務,我會認真執行我的計劃,相信對我有很大的幫助。
一周學習計劃 篇15
星期一:早上6時起床,讀1小時英語書
星期二:早上6時起床,讀1小時數學書
星期三:早上6時起床,讀1小時語文書
星期四:早上6時起床,讀1小時英語書
星期五:早上6時起床,讀1小時數學書
星期六:早上讀1小時語文書
星期日:英語、數學、語文各讀1小時
聽課時,要格外留心,有不懂的地方,直接向老師提問。
讀書態度:要專心致志
讀書方法:不懂就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