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個人學習計劃(精選5篇)
小學六年級個人學習計劃 篇1
還有幾天就要開學了,在新的一年里,我也應該有新的打算,那就是我的新學期計劃。
1.首先要把自己強弱科分別出來,好的科保持,重點把弱課補上來。
2.每天早上6:00起床,用15分鐘將頭天要背的課文溫習1—2遍,7:00從家出發。
3.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講,老師提問題,要積極的舉手回答。
4.因為我們的課老師已上完,這學期是復習,所以要把以前學得不好的,補上來。
5.遇到不懂的要及時問老師或問同學,弄明白。
6. 對于副課,每學完一課當天的內容并預習課后,要用心去做自己買的課外習題書,做的時候要做到不抄答案,不看書,憑借自己所學的去做。如果遇到不會的題,也不能馬上看答案或看書,要等到全部做完后,再去找答案,并及時背過。
7.我要做個好孩子,不打架、不罵人、不說假話。
8.就這些吧,相信我自己,希望我能靠考上重點初中。
小學六年級個人學習計劃 篇2
伴隨新學期的開始,我已步入小學階段的最后一年。為了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以便為初中緊張的學習生活打下扎實的基礎。六年級為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我為自己制定了以下學習計劃:
周一至周五早晨6:30起床,讀英語20~30分鐘,隨后,邊吃飯邊聽英語;內容北京師范大學《英語》和新概念《初中英語》。
周一至周四首先完成學校的作業,然后周一、周二和周四讀新概念《初中英語》,讀英語20分鐘,然后電話教學。周二和周五共做2篇英語閱讀新版《小學英語100篇》,做閱讀前先復習上一次閱讀中遇到的生詞,然后再做當天的閱讀文章,遇到不會的生詞,待做完閱讀后查明詞義,并記錄到書上。周五放學后做奧數作業,按照老師的要求寫明思路,且力圖多種方法。每天預習第二天所學內容:語文要求圈出文中生字,并組詞至少兩個;讀課文,了解文中大意。數學了解第二天所學內容,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英語找出生詞,查明詞義及讀音。
周六、周日睡到自然醒,然后周六上午10:10上奧數課,老師講解后做奧數作業中不會的題,要求寫清思路;下午3:30上舞蹈課,然后休閑活動,例如讀名著等。周日寫學校的周末作業和新概念初中英語作業(含復習本周的課堂筆記),晚上6:30上新概念初中英語。
本學期讀書目錄:《巴黎圣母院》、《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呼嘯山莊》原著。
每天晚上10:30之前睡覺。
希望本學期自己能夠嚴格按以上計劃執行!
小學六年級個人學習計劃 篇3
1.每天早上6:20起床,用10分鐘將頭天要背的課文溫習1—2遍,6:30-6:40鍛煉,7:10從家出發。
2.上課認真聽講,積極發言,做好筆記。
3.認真仔細寫作業,不對答案,認真對待每一門課。
4.寫完作業后,復習當天的內容并預習第二天上課的內容。
5.對于每學完一課后,要用心去作自己買的課外習題書,作的時候要做到不抄答案,不看書,憑借自己所學的去做。如果遇到不會的題,也不能馬上看答案或看書,要等到全部做完后,再去找答案,并及時背過。
6.自學缺漏知識,以便打好扎實的知識基礎,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能跟上和適應新教材的學習。
7.遇到不懂得要及時問老師或問同學,弄明白。
8.每天晚上聽30分鐘英語,訓練自己的聽力。
9.每天做十道數學題。
10.每天背兩首古詩。
小學六年級個人學習計劃 篇4
一、基本情況分析
1、本冊教材分析:
本冊的教材重點、難點在于教會學生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合唱,并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簡單評價,并樂于參與各種演唱活動。讓學生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實踐中逐步掌握和運用。
2、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反應。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按照節奏和曲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現歌曲的情緒。每個班級都有學生在音準方面有偏差;也有個別同學還沒有學會控制自己唱歌音量的問題。
二、教學目標
1、學段總目標
學生的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擴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引導學生對音樂的整體感受,豐富教學曲目的體裁、形式,增加樂器演奏及音樂創造活動的分量,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和藝術的魅力吸引學生。
(1)、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參與音樂活動。
(2)、培養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
(3)、培養表現音樂的能力。
(4)、培養藝術想象和創造力。
(5)、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的精神。
(6)、注重培養學生環保意識。
2、時段目標:
第一單元:我的祖國
本課以“我的祖國”為情感主題,安排演唱歌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中華,各族兒童幸福的家》、聽賞樂曲《英雄的詩篇》、歌曲《我的祖國》以及音樂知識復習“三連音、重音記號、強音記號”了解歌唱家郭蘭英,讓學生在具體的音樂作品中逐步加深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
第二單元:愛心的奉獻
本課以認識瞿希賢及學習聽賞她的部分作品為主線,并以“愛心奉獻”情境為主題,將歌曲《老鳥、小鳥》《飛來的花瓣》《美麗的花兒》緊密的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在音樂活動中感受奉獻愛心的美好與甜蜜。
第三單元:西南音韻
以“西南音韻”為主題,介紹了云南、貴州、四川三省的漢族民歌和苗族、布依族民歌及傣族歌舞等,充分展現了我國西南地區絢麗多彩的音樂風格以及相關文化藝術特色。讓學生更好的了解西南邊陲的風土人情及燦爛文化,感受西南民歌的風格特點、韻味。
第四單元:豐收樂
本課是一個以“豐收”為情景,以“歡慶豐收,贊美生活”為主題的鄉土氣息濃郁的單元組合。安排了聽賞《豐收鑼鼓》和演唱《栗子大豐收》與《山鄉的彩云》這三個相互聯系的內容,目的是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豐收的喜悅,體驗生活的快樂。
第五單元:音樂家貝多芬
本課以了解音樂家貝多芬為主線,安排了故事《貝多芬與歌德》演唱貝多芬的兩首歌曲《歡樂頌》和《土撥鼠》以及聽賞其鋼琴獨奏曲《土耳其進行曲》四個內容,在演唱和欣賞貝多芬代表作品的同時,還隱含了音樂知識的學習:大、小調的音階構成及其調性色彩。
第六單元:京調
本單元以“京調”為題,將京劇音樂的韻味與特色,通過幾個短小經典、流暢動聽的曲段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在聽、賞、唱、等活動中獲得對京劇音樂的初步體驗與感受,引導學生對京劇藝術產生興趣,體現了弘揚民族音樂的基本理念。
第七單元:海峽兩岸
以“海峽兩岸”為主題,安排了中國臺灣童謠《丟丟銅》、《天烏烏》、管弦樂曲《宜蘭童謠》以及歌曲《高山青》組成的音樂板塊;福建民歌《采茶燈》、福建南音《八駿馬》組成的音樂福建音樂版塊;歌曲《愿祖國花好月圓》等教學內容。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聽賞、演唱等形式,充分感受兩地音樂的特色,從而更好地表現盼望中國臺灣早日回歸祖國懷抱的情感。
第八單元:賣火柴的小女孩
以童話故事為情境主題,安排學生進行配樂朗誦,開展綜合性藝術表演。教材內容是以連環畫形式呈現的,同時還提供了三段音樂,提示學生根據故事情節選擇合適的背景音樂來進行朗誦。
第九單元:馬車和雪橇
本課是以“車”為線索來組織教學內容的單元,安排有聽賞與跟唱日本歌曲《郵遞馬車》,學唱美國歌曲《鈴兒響叮當》和樂曲《雪橇》教學時段大多在圣誕節前后,本課另一情境主題與“冬雪”“節日”密切相關。
第十單元:
這是本冊教材的最后一課,以新年音樂會為本課的主線,設計安排了聽賞與跟唱《冬天的請帖》,歌曲《祖國歌》,以及新年音樂會的節目策劃、排練和演出。通過參與這些活動,讓學生置身與冬天、雪花、新年的歡樂喜慶之中。
三、教學措施:
1、演唱:
歌唱技能的練習,將結合演唱實踐活動進行。創設與歌曲表現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帶聲,聲情并茂。提醒學生變聲期的嗓音保護,避免喊唱。重視和加強合唱教學,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的豐富表現力,逐步建立與他人合作演唱的經驗,培養群體意識及協調、合作能力。
2、感受與鑒賞:
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將注意以音樂為本,從音響出發,以聽賞為主。講解、提示,力求簡明、生動,富有啟發性。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引發想像和聯想。激發學生聽賞音樂的興趣,逐步養成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積累感受與鑒賞音樂的經驗。
3、演奏:
這一部分的教學將與唱歌、鑒賞、創造等教學內容密切結合。可用樂器為歌唱做伴奏,演奏欣賞曲的主題音調等。可采用各種演奏形式,以學生普遍學習樂器的合奏為主,鼓勵學生從實際條件和各自的興趣愛好出發,在普遍參與中發展自己的特長。
四、學生課堂行為習慣要求:
1、進出音樂教室禮貌而有序。
2、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唱歌習慣,唱歌時身體直立,用正確的方法演唱歌曲。
3、培養學生養成安靜聆聽他人發言的良好習慣。
五、教學業務研修安排:
1、每周進行集體備課。
2、每周四參加區教科中心舉行的音樂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班學習。
3、潛能生輔導安排:
采取長期化、短時段的教學方式,將音樂技能的各種要素(音色、音準、表情等)逐一深化學習。
六、教學進度計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中華,各族兒童幸福的家》
認識郭蘭英復習三連音重音記號漸強記號《英雄贊歌》、《我的祖國》音樂列車3課時
《老鳥、小鳥》瞿希賢
半音和全音《飛來的花瓣》、《美麗的花兒》2課時
《猜調》《吉喲》《太陽出來喜洋洋》《采花》
自由延長記號《金風吹來的時候》《飛歌》、傣族舞
云南音樂之旅填詞唱曲旋律復唱4課時
《栗子大豐收》、《山鄉的彩云》民族打擊樂器《豐收鑼鼓》3課時
《歡樂頌》、《土撥鼠》貝多芬初識大、小調《貝多芬與歌德》《土耳其進行曲》2課時
《龍里格龍》認識京劇伴奏樂器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京調》3課時
《采茶燈》、《愿祖國花好月圓》復習西洋樂器《宜蘭童謠》、《丟丟銅》、《天烏烏》、《高山青》3課時
《賣火柴的小女孩》選配音樂朗誦2課時
《叮叮當》《鈴兒響叮當》《郵遞馬車》《雪橇》2課時
《冬天的請帖》《祖國歌》新年音樂會3課時
小學六年級個人學習計劃 篇5
一、活動目標
1、結合學校開展的讀書活動,在班中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引導學生與好書交友,培養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開闊眼界、拓寬知識面,提高審美情趣和人文底蘊。
2、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和品質,使他們擁有積極快樂的人生,為創建學習型學校而努力。
二、活動措施
1、對學生做好宣傳發動工作,使學生認識到開展讀書活動的意義,明確讀書活動的目標、任務。
2、多讓學生看些自己喜歡看的書,即多一些童話、寓言、優秀詩詞等,讓他們在沒有拘束的環境下讀自己的書,培養他們的讀書興趣。
3、讓學生充分利用早晨、中午的閑散時間進行閱讀,保證學生每天在校至少有半小時的閱讀時間。
4、讓學生每天晚上在家里安排半小時的閱讀,雙休日、節假日,更要做到讀書、休息兩不誤,使讀書成為一種習慣,一種樂趣。
5、圖書角布置:要求每個同學提供2-3本書,并配好小“圖書管理員”,設計些“班級圖書登記表”、“班級圖書借閱表”等,并及時向學生推薦身邊優秀的讀物,在班級中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
6、在每天的晨誦時間里,讓學生輪流把讀過的經典故事或是學生認為比較好的文章在班級里誦讀交流,并做好記錄和及時的評價,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
7、定期開展讀書交流活動,向同學介紹有意義的書籍,評選出班級讀書之星。
總之,通過開展讀書活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使讀書成為一種樂趣,一種風氣,一種氛圍。讓好書伴隨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