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學習計劃(通用3篇)
[精品]學習計劃 篇1
九月一日是全國小朋友開學的日子。那天,我當然也背起了新書包上學!當我背著新書包走向燦爛而美麗的學校的時候,我已經是一名四年級的學生了,兩個月的快樂暑假生活,夢一般的過去了。如今,我又回到了美麗干凈的學校里。
升入了四年級,我又有了新的計劃,就是:第一每天要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雖然這個計劃已經是我每學期都訂的任務,但是去我總不能不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吧!第二個計劃是:積極幫助有困難的同學。聽說老師到期末的時候還要評愛幫助人的獎狀呢!第三個計劃是: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有益活動。比如今年十月一日是祖國60周年大慶的日子,到時候要表演節目,我一定積極地參加。其實還有很多的計劃,比如做個讓老師喜歡,同學喜歡的好學生,在家里能替父母分憂的好孩子等等。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吧!師如欣!學習,才會進步,積累才能提高。忘記暑假兩個月跑來跑去的日子吧!進入學習的境界吧!努力加油吧!
1、每天早上起床以后先洗臉刷牙,吃早點。
2、早上9:00——10:00讀書(大聲朗讀)。
3、早上10:00——12:00寫語文。
4、下午14:00——17:00寫數學。
5、晚上19:00——20:00上網查資料。
6、晚上20:30——21:30學習英語。
自覺學習,認真完成作業,不能玩電腦游戲,幫家長趕力所能及的事情。
[精品]學習計劃 篇2
為提高小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校藝術教育健康發展,特制定本學期舞蹈興趣班計劃。準備把這個舞蹈興趣班的教學重點放在成品舞的訓練上。因為舞蹈的基本功、協調能力和對音樂的感受力才剛剛開始發展,雖然有很強的積極性,但是手腳不靈便,不能按照老師的要求去練習。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要規劃新的合適的教學內容,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耐心的教學態度,讓學生感受到友好,提高學習舞蹈的能力。
一、總體目標:
1、通過教師的引導,培養學生對舞蹈的興趣,開發舞蹈潛能,促進孩子的身心發展。
2.培養學生的基本能力,如協調性、速度、肌肉力量、耐力、瞬間力量和靈活性。
3.進行體育鍛煉,學習簡單的基本舞蹈動作,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和節奏感。
4.在訓練過程中鍛煉學生的思維注意力、反思能力和行動協調能力。
5.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通過舞蹈提高審美能力,表達思想感情。
二、活動安排:
20xx-20xx學年第二學期舞蹈興趣小組課程安排
第6周
1、練習隊形、站姿。
2.解釋舞蹈的常規要求。
3.與音樂和諧地點頭和聳肩。
4.回顧活動的組合,如手的位置,勾腳,點頭和聳肩。
第7-8周
1.之前練習壓腿和壓腿的動作。
2、復習前踢、側踢,能隨音樂節拍做動作。
3.新的地面運動:雙腿吸吮和腳跟按壓練習。
4.舞蹈練習
第9-10周
1.練習壓臀,根據音樂和諧地做壓臀。
2.舞蹈練習
3.學習小步驟的組合。
4.學會在單個舞蹈動作的基礎上變換隊形,形成完整的舞蹈形式。
第11-15周
復習排練“六一”報告表演舞蹈。
第16-18周
1.復習之前學過的基本技能。
2.舞蹈練習。
[精品]學習計劃 篇3
有人會說,大一時就這么早就面臨就業問題,就準備就業問題,那大學豈不是太功利了,還怎么培養大學的人文精神呢?其實這只是對大學就業的片面理解,我說的是就業是與大學四年都有關系!是要對這個大學作一個具體的規劃的,要搶在畢業之前把就業問題解決,這就是我們所要探討的問題,而不是只是在大四時才被迫的去考慮就業問題。
有人會說,沒有你這種認識這種規劃畢業后也一定會找到工作,何必按你說的去做呢?是的,許多大學生在畢業時在大四時也可以找到工作,但那是你所喜歡的嗎?是你能勝任的嗎?是適合你的嗎?是對自己有好的發展的嗎?在接受了高等教育后(無論你是真的還是假的學到東西)你的這個學歷證書至少在這個社會還是有一席之地的,所以你根本不必擔心找不到工作,做服務員也是一種工作啊(我沒有貶低這個工作的意思,只是和大學學歷做了個對比),但大學教育的本意是培養高級專門人才啊!所以,我們所說大學生就業是指大學生謀求職業的發展,而不是職業的基本生存。
那如何將大學學業與日后的就業聯系起來呢?大學學業要經過這樣幾個階段,具體是在大幾要看個人的情況了,我們只說個通用的步驟:
大一時你要博業,就是說你要看大量的書,從中發現你喜歡的知識領域;二是你要大量的學習關于職業方面的知識,從中發現你喜歡的職業。看書會讓你積累深厚和廣泛的知識,為日后的應用打下基礎,因為只有大學才是你專心看書的時光,錯過就不再了。比如說,你在看了大量的書后,發現你比較喜歡社會學這門專業,雖然你學的是營銷。而你在看大量的職業介紹和理論后,發現你喜歡做幫助人的咨詢工作。這就是你大一要完成的最大任務。
大二時,你要通業,你把你喜歡的領域、職業的通用基礎知識學好,學科領域與你所選職業有可能不是相關的。這不要緊,重要的是你要把這些通用知識學好。我們的大學其實交給我們的都是這個學科的通用知識,你會發現,如果你是學社會學的,那當你畢業后都很難把社會學這個概念說清楚,更別說什么職業社會學了。這也就是大家都抱怨在大學里沒有學到什么東西的原因(我們暫時不考慮你有沒有學,學沒學好)。其實,在大學里,你只要掌握你要學的那個學科300個概念就可以了,那你就會對此有些自己的看法了。
大三時你要擇業,在你喜歡的那個學科內再選擇一個或幾個的具體領域,然后深入學習一年。如,你選擇了職業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那你大三一年就是要學這兩門。包括所有的概念、理論與應用,同時進一步整理這個圈子里的一流企業、人物,確定你要進入的企業,在不斷完善知識的同時,不斷的關注這個圈子的人和事,并且建立一個自己了解這個圈子的渠道。如果大三下學期你發現你的選擇是對的,那你就可以找個相關企業去實習了,當然實習的目的一是在實踐中檢驗你是否真的喜歡和適合做這份工作,二是找到你所欠缺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然后再去補不足。如果在大三上學期你發現你不喜歡這個領域,那你就要遷業,再重新來選擇。如果你對社會學這個大領域不感興趣,那你就要再回到理論的學習發掘中了,如果只是你不喜歡社會心理學,那你可以在通業這個步驟再來選擇,就是說你在看看在社會學領域還有沒有你喜歡的具體領域了。
大四時,你要試業,就是真正的實習了,有直接的公司和工作,那你就去自薦做;如果沒有,那你就要找最相關的公司和工作了。在這個實習中,就是要提前適應這個工作,尤其是生活方法上的適應,做到最大限度與公司、工作合拍、匹配,同時最大化的補充你所欠缺的知識與能力,還有操作性的技能,最大化減少你與工作的差距就是你大四的最大任務。你要時刻關注你要應聘的那些公司,看他招聘的要求,然后照著做,最好和這個公司的員工有聯系,你可以方便的知道公司動態。而這個實習就是你的工作經驗了,那當你要畢業時,你就可以應聘你在大三時就圈定的一流公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