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集體備課計劃(精選3篇)
初中數學集體備課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集體備課要求選擇最科學的教法和程序,為優(yōu)質高效的課堂教學做好充分準備.目的是為了充分發(fā)揮集體智慧,集思廣益,博采眾長,真正實現腦資源共享.集體備課必須立足個人備課的基礎上,在充分研究課程標準和教材的前提下,集體商討教學方法,共同研究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同時要兼顧學生的基礎和實際情況,確定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組將以"群策群力一教案"的指導思想為指引,建立"個人粗備,資源共享,個人加減,課后反思,教案復備"的備課制度.在步調一致,保持共性的基礎上,力求各具特色,突現個性.
二,備課時間,地點
集體備課時間:周五下午
集體備課地點:辦公室
三,集體備課目標,措施:
(一),目標
1,以學生為本 我組將以學生實際為切入點,集體探討一種學生易接受,易掌握的教學方法,努力使絕大部分同學都理解并掌握,力爭使每個學生都學有所獲.
2,以集體為重 我組將發(fā)揮集體智慧,實現資源共享,并保持集體備課的實效性,以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3,以方法為主 備課時主要考慮抓學生的學習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方法,使他們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并為其終身學習打下基礎.在教學過程中,能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達到活躍課堂的目的.
(二)措施
1,由面到點:集體備課時,我們將主要討論下周上課內容,重點,難點,注意點及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教學策略等等,并選中其中一課時集體備好教案.
2,實現教案的重組:各成員自覺把事先設計的簡案納入到群體中去,每次集體備課時均由組內教師輪流執(zhí)筆,負責把集思廣益后的相關內容整理好后,以便參考,設計,重組教案.
3,結合本班實際修改:各教師根據商定建議,再根據本班具體情況,對教案進行修改補充,甚至再創(chuàng)造,力求體現一種共性和個性的完美結合.
4,及時反饋改進:人總是在不斷的反思中進步的,為了吸取經驗,總結教訓,我們要一課一反思,記下課堂發(fā)生的事件,每次集體備課時抽一定的時間交流上周教后感.
四,具體實施步驟:
1,嚴格執(zhí)行"個人粗備——集體齊備——個人細備——反思復備"的步驟.
2,備課組成員必須在集體備課前先行備好簡案,以及在心中想好自己的設想.
3,中心發(fā)言人在集體備課前要深入鉆研教材和大綱,反復閱讀教學參考書及積極查找相關資料,為發(fā)言作好充分準備.
4,參照以下依據備課:
(1)三定:定集體備課課題,定中心發(fā)言人,定單元教學進度.
(2)五統(tǒng)一:統(tǒng)一單元教學目的,統(tǒng)一教學重點,難點,統(tǒng)一課時分配和進度,統(tǒng)一作業(yè)布置和三維訓練,統(tǒng)一單元評價測試.
(3)五備:備課標,備教材,備教學手段,備教法,備學法.
(4)五點:重點,難點,知識點,能力點,教育點.
(5)兩法: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
(6)兩題:課堂練習題和課后作業(yè)題.
5,集體備課時,除中心發(fā)言人作主題發(fā)言外,其他教師也要積極參與,發(fā)表自己的教學設想并闡述理論依據,經過"爭鳴",形成比較一致的意見和實施教案.6,融入自己的教學風格,進行實施,總結和反思,最終形成對某一教學內容的最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
7,每單元保證有一節(jié)詳案.其它在原有備課上多作修改,特別要注意記錄好課后反思.
(四)課后反思和復備 課后反思要深入,教案復備要深思.
教學內容安排及時間配當
月份
主要工作
2.13—月底
第六章 證明(二)
3.1—3.20
第七章 一元二次方程
3.21—4.15
第八章 證明(三)
4.16—5.10
第九章 反比例函數
5.11—6.1
第十章 頻率與概率
6.1—7.
總復習
初中數學集體備課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市教研室、學校的工作思路為指導,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按照扎實有效、穩(wěn)步推進的課改思路,立足課堂教學,加強教研、教改力度,不斷探索有效的新課程課堂教學方法和策略,認真反思,提高年級組教師的專業(yè)理論水平和教學實踐能力,努力營造適合主體發(fā)展的教學氛圍,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數學教師的整體素質,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1、扎實有效開展課改研討活動。
(1)認真做好新課程的備課工作。期初組織任課教師參加市備課活動,使教師充分理解教材,為扎實有效地實施新課程打下基礎。
(2)積極開展新課程教學研討活動。本學期將開展“在新課程背景下的計算教學結構的和諧性研究”——“筆算課教學設計的實踐與反思”主題系列活動,對新課程背景下的計算教學出現的新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
(3)要求青年數學教師注冊“奉化小數論壇”會員,并積極參與本校和市組織的新課程網絡研討活動。
2、有效開展校本研修活動。
(1)進一步規(guī)范主題化系列研訓活動。認真實施“一個主題,四個階段”的研修活動,做到每次活動有實質性的記錄備案。
主題:筆算課教學設計的實踐與反思。內容:四年級數學教材:三位數乘兩位數(第一課時)
(2)本學期中心教研組老師必須在奉化小數論壇上發(fā)表一份教學設計,點評一份設計(教學設計要求:有教材分析、目標、重難點、過程、反思);每周四要開展“新課程教學設計”網絡研討活動。
3、加強本年級組師資隊伍建設。
(1)落實教研組集體備課制度,提高教師的'教材意識。在期初組織本年級數學教師開展以整體梳理教材為住的集體備課活動,要求教師深入鉆研教材、理解教材、處理加工教材,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2)參加年度教學論文評比工作活動。每位45周歲以下的教師在11月20日前上交一第論文參加評選。
(3)加強教學反思。要求45周歲以下的教師堅持每周寫一篇教育、教學反思或教育、教學隨感,每學期“執(zhí)教一節(jié)公開課,設計一篇典型教案,撰寫一篇教學論文,命一份學科試卷,制作一則教學課件”。
4、加強優(yōu)秀學生培養(yǎng)。
(1)要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要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每堂課要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方案。力求數學課上得生動、有趣,使學生樂學、愛學。
(2)提倡教師均應精心設計各類作業(yè),要多設計一些活動性、實踐性、創(chuàng)造性的作業(yè)。
(3)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抓好培優(yōu)補差的工作。
(4)組建“華數”興趣小組,并扎實有效地開展活動,為六年級參加全國“華杯賽”打好基礎,輸送人才。
三、每月工作安排篇:
8月份:
農村教師素質提升工程“新課程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培訓。(四年級組全體數學教師)
9月份:
1新課程學科教學備課活動。(四年級組全體數學教師 9月3日)。
2、定四年級數學備課組計劃(呂幼芳)、四上數學教學計劃。
3、進行以梳理本冊教材內容為主的的集體備課(四年級全體數學教師 9月7日)
4、“農村教師素質提升工程”主題系列活動——教學設計學習思辯階段
10月份:
1、《E-環(huán)境下的中小學學科教學研修》課程省統(tǒng)考。
2、“新課程教學設計方案”網絡交流活動。
3、主題研訓活動——實踐探索活動。推薦汪鴻參加上課評比活動。
4、主題研訓活動——研討交流活動。王雪春上課。
11月份:
1、農村教師素質提升工程“新課程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培訓。
2、小學數學“新課程教學設計”網絡研討活動。
3、完成年度學科教學論文評比,并上交參評論文。
12月份:
“農村教師素質提升工程”主題系列活動——總結反思階段(12月30日前)
四、主題研訓系列活動流程
略
初中數學集體備課計劃 篇3
為認真落實《沂源縣教體局關于進一步提高全縣小學初中教師教學實踐能力的意見》精神,為進一步加強集體備課管理,為幫助教師深入領會新課程理念和課程標準要求,準確理解、把握新教材內容,提高駕馭教材的能力,加強各學科課堂教學結構研究,使全體教師掌握各學科課堂教學基本要求,不斷提升課堂教學水平,特制定本學期第二次集體備課計劃。
一、組織形式
活動期間先聽主備課例老師的一節(jié)課,然后評課,再由負責通研教材的老師對教材進行單元通研。
二、時間、地點安排
時間:11月15日--17日(語文、數學、英語)
地點:
語文:中心學校階梯教室;數學:實驗室;英語:階梯教室
三、具體要求
1、嚴密組織,規(guī)范操作
通研教材:
按照教研室指定的范圍,把握教材重、難點,確立教學目標,研究教學方法,初步確定自主練習題。要突出備課過程中的探究性,指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優(yōu)化課堂,提高質量。研究教法要根據教材內容以及教學目標,選擇符合學生實際的學習方法,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研究課例:
盡量使用多媒體,必須有學案(學案中必須有前置性作業(yè)或課前小研究)、教學設計。遇有場地、儀器等問題時,提前與教務處聯系。
選擇教學方法時,既考慮到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還要兼顧各個方面,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大膽放手讓學生去探索,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給予學生寬闊的思維空間。通過不同的學法及不同的活動形式引導學生自學自悟、討論交流,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和不懂的問題,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作用,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題,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在評議過程中,針對骨干教師所講的課,認真研究教材教法,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拓展其知識面。加強對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對課堂教學效益的研究,做到集思廣益,智力共享。
2、高度重視,積極參與
(1)各單位要充分認識集體備課活動的重要性,要從提高教師參與集體備課活動的實效性出發(fā),進一步完善集體備課制度,從參與的積極性,參與的效果等方面制定操作性強的監(jiān)控措施,強化過程管理,明確考核辦法,督促教師以積極的心態(tài)參與到鎮(zhèn)校級集體備課活動中,掌握先進教學經驗并能在教學中高效落實,杜絕走形式走過場,使鎮(zhèn)校級集體備課活動發(fā)揮好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作用。
(2)主備老師記好活動記錄,其他老師記好筆記,并在教研會后認真領會集體備課內容,落實教研結果,把集體討論的結果運用的實際教學中,發(fā)揮集體智慧的作用。
3、加強管理,嚴格考核
鎮(zhèn)教研室將在鎮(zhèn)集體備課活動組織過程中,對各單位教師參與集體備課出勤情況、參與質量進行考評量化,并將成績記入各單位目標管理成績,同時將對各單位組織的集體備課活動進行檢查,督促各單位集體備課活動的開展。
各單位負責人、教務處全力組織本單位教師按時參加,小學部教務處負責教學儀器、場地的統(tǒng)籌。參加集體備課的教師必須調好課,按時參加。
對此次活動承擔主備任務的教師在教師考評成績中加10分,由教研室在期末考評時提供。
4、全體教師帶好教材、教師教學用書、筆記、教案等,上午8:00前,下午13:20準時趕到集體備課活動地點。集體活動時間曠工、遲到者按照【20xx】26號文件處理。
5、主備教師把通研教材的材料、前發(fā)到教研室郵箱 。主備教學設計的老師要把教學設計給本備課組全體教師一人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