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個人教研計劃(精選3篇)
初中英語個人教研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圍繞課改完善和深化學科教學常規,嚴格執行教研室、學校的各項教育、教學制度和要求,以“信息化推進年”為契機,加強英語學科與信息技術的整合,聚焦常態課堂,關注教師成長,強調團隊合作精神,全面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切實抓好校本科研、校本培訓,從而促進全體英語教師的業務水平。
二、基本思路:
1、教學目標:培養興趣,加強學法指導,抓常態課堂、高效課堂,穩固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2、教研目標:組織進行校內外的教學研究活動,認真撰寫論文,組織老師上研究課、示范課,通過研討、評課等形式,做好課后反思,使本組教師理論與實踐水平共同提高。
三、具體工作:
1、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學理念,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體英語教師都要抽出時間學習新理論,以先進的教育理念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改進評價內容和評價方法,即努力做到關注學生學業成就的同時,還要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行為方式的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綜合實踐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2、強化教學常規的落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學校教學常規,指導檢查教師的教學工作,特別抓好“備課”、“上課”、“課后輔導”、“培優輔導”等主要環節,鼓勵教師充分發揮教學特長,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3、加強集體備課仍是本學期教研組工作的重點,因此要做到有計劃、有目標、有實效,不走形式,各備課組每周至少活動一次,時間固定,要緊緊圍繞教研組活動的主題,并有活動記錄。以集體力量、集體智慧來提高英語全體教師的業務水平。
4、打造“常態課堂、高效課堂”。教研組各教師認真學習常態課堂的基本要求,并每人按計劃上一次公開課,要求集體備課,及時評課,找出不足,共同學習,共同促進,以學生的主體作用為重點,以合作學習的時效性為重點,從而來實現高效課堂。
5、以“信息化推進年”為契機,加快信息技術學習進程,從而推動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組織所有教師運用現代教學理念設計多媒體教學輔助課件,組織多媒體教學觀摩活動等,達到能將多媒體高效運用于英語教學中。
6、加強初三畢業班工作的研究,提高畢業班教學效率,組織全組成員認真學習《大綱》、《中考說明》,加強對中考動向的信息收集和試題研究。抓好聽、說、讀、寫綜合技能的培養,特別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訓練,另外所有英語教師要協助初三教師搞好“人機對話”的訓練和模擬考試,力爭中考第一仗順利。
7、組織本教研組教師撰寫論文。英語要確定教研專題,全體英語教師通過理論學習和校本培訓,不斷反思、探索,并聯系實際積極撰寫英語教育教學論文。
總之,在校領導的帶領下我們英語全體組員會開拓進取,不斷完善自己,將教學質量放首位,為學校的教育事業貢獻最大力量。
初中英語個人教研計劃 篇2
一、工作思路
本學期,xx中學初中英語教學研究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堅持以課程改革為中心,繼續推進“和諧課堂”建設和學風建設,直面課程與教學改革過程中的新問題、新挑戰;以認真抓好初三畢業班的復習教學為重點工作,深入探究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扎實有效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研究活動為重要手段,努力促進教研方式的轉變和教師的專業成長,努力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為穩步提高我校初中英語教育教學質量作出新貢獻。
二、主要工作
(一)進一步加強英語課程的研究,幫助教師提高對英語課程的理解水平和實施能力
1、加強專題研究,提高教學水平。繼續針對課程與教材中的普遍問題、疑難問題進行專題研究,引導教師把新課程理念轉化為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教學行為,提高英語教師的課程實施能力。
2、加強教材研究,打造高效課堂。組織教師深入研究教材,認真研究教材中各板塊教學思路與基本教學方法,提高教師充分開發教材資源的能力。
3、加強學科教研網建設,為本組英語教師提供優質資源以及互動交流平臺,以期共同提高。
4、總結、反思新課程實施以來的`英語教學工作,推廣優秀經驗,以點帶面地推進我校初中英語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
(二)進一步創新英語教學研究方式,促進英語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
1、引導教師開展多種形式的觀課和議課活動,促進教師自我反思,提高自身專業素養,逐步形成有特色的課堂教學。
2、引導組內教師認真學習《中小學課型設計與教學策略研究叢書》、《學科關鍵能力的培養與評價》,切實加強基于關鍵能力的課型研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課堂教學新范式,尋求課堂教學有效性。
3、積極參加區教研室開展的同題異構教學研討活動,引導教師探索學科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方式,分享教學實踐智慧,共同探討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途徑和方法。
4、深入探討和研究畢業班教學模式,改進畢業班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不斷提高畢業班的教學質量。
5、積極開展組內互助式教學研究活動,幫助教師解決教學中的疑難問題,促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提高,促進教研組和備課組建設。
(三)進一步加強教育科研,有效提升教師的教科研能力
1、充分利用江蘇省中小學教研室“教學新時空”平臺,積極探索和踐行網絡教研方式,通過建立對話、交流和指導的網絡機制,促使教師多渠道、多形式地參與教研活動,提高教學技能。
2、圍繞教學實踐中所遇到的問題或困惑,組織教師開展小型專題研究活動。
3、結合教學實踐,繼續做好微型課題的研究工作,提高科研能力,做好材料整理和收集工作,撰寫教學論文。
4、加強教研組建設,促進教研組主動發展。要完善集體備課制度和方式,引導教師正確處理個人鉆研和集體研討的關系,真正發揮集體的智慧。
5、強化學習,讓讀書成為習慣。進一步推進“書香校園”教師讀書工程。提倡教師每天讀書一小時,開展“教師讀書報告會”和“讀書沙龍”等活動,大力倡導全體教師讀書修身,加快推進學習型教師隊伍建設,營造書香氛圍,增強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提升教師教科研素養。
(四)進一步加強考試研究,認真抓好初三畢業班教學工作,確保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1、加強對中考的研究。深入研究各年中考試卷,明確考試方向,把握考試理念,掌握考試動態,了解考查內容,開展針對性復習教學,優化考查結果。
2、認真組織相關教師參加片初三教學研討活動,了解中考動向、掌握復習動態,資源共享。
3、認真組織好初三人機對話模擬測試與正式考試。
4、認真組織好初三教學質量檢測,并加強考試分析,提高復習效率。
三、活動安排
二月份
1、組織召開初中英語教研組成員會議,學習新學期區教研室英語教學工作計劃,制訂本學期初中英語教學工作計劃。
2、組織相關教師參加區初三英語備課組長學期教學研討交流活動。
三月份
1、組織相關教師參加初一英語教學同題異構活動。
2、組織相關教師參加初二英語教學同題異構活動。
3、組織好初三人機對話適應性訓練(3月22-23日)。
4、各年級開展好興趣小組活動,并作好活動記錄。
5、周彩麗、韓健老師開設公開課。
四月份
1、精心組織好初中人機對話正式測試(4月22-23日)。
2、做好初一、初二期中教學調研測試的閱卷和評析工作。
3、教學常規(備課、聽課、作業情況)檢查。
4、相關教師參加初三英語教學復習研討活動。
5、蔣素芬老師開設公開課。
五月份
1、配合區教研室對初三畢業班教學工作進行深入的調研分析與研究。
2、組織開展初中英語小型專題式教學觀摩研討活動,上傳教學新時空新平臺。
3、各年級開展學科競賽活動。
4、沈敏、惲亞娟老師開設公開課。
5、初三英語備課組長會議,總結分析模擬考試,分享復習教學經驗,改進不足。
六月份
1、張靜老師開設公開課。
2、教學常規(備課、聽課、作業情況)檢查。
3、協助做好中考有關工作。
4、做好初一、初二期末教學調研測試的閱卷和評析工作。
5、精心布置暑期作業。
初中英語個人教研計劃 篇3
上學期工作中的不足,現制定計劃如下:
一、主導思想:
繼續“以學為主,當堂達標”的研究。
二、本年度各年級教研側重點:
七年級:語音教學研究;八年級:閱讀教學;九年級:初中語法整合和迎接中考對策研究。
三、 分析上學年度問題:
一是學生的基本功差,底子薄,學習興趣不濃;二是學生的閱讀量不足;三是兩極分化。
四、教學研究對策:
(一)制定好預習案,為更有效的提高成績,結合學校、學生、所學內容的特點,制定預習案,并注意其實用性,學生分組以就近原則,便于課堂學習時的“pairs, groups”活動;預習案以單元重點為主,直接附檢測題,檢測預習效果。
每單元一個學案,幫助學生有效的預習,每單元一個小測試,對本單元是一個有效的檢測,每單元一個反思或隨筆,是對每課的一次查缺補漏。
課堂以學生為主體,多設計形式不同的活動,且又簡單易行,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同時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有效的整合知識,有效的講是必不可少的。
(二)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嚴格的紀律和良好的班風是必不可少的。調動形成比、學、趕,幫,超的氛圍。比只是在學生中形成良性競爭,學指跟老師學,跟同學學,趕指你追我趕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幫指學習中結隊子,成績好的帶成績差的,超指引導學生超越自己。良好的班風,學風將是學習成績提高的有效基礎。
(三)結合學校的教研工作,經常性的集體備課,聽課,評課,集思廣益,促進教研工作的有效開展。同時評出優秀學案,教案進行展覽,經常性的優秀課,示范課評選都會促進教研質量的提高。
(四)多開展學生課外活動:一是每學年度的英語智力競賽;二是英語故事、演講比賽;三是校內的學生口語考試;四是學生英文鋼筆字評比展覽。五是英語寫作小競賽。其中一些競賽結合本班實際隨堂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