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英語學習計劃范文(精選3篇)
幼兒英語學習計劃范文 篇1
一、指導思想
幼兒期英語教學以培養興趣為主,創設適宜的英語學習環境,利用多形式多通道讓幼兒接觸英語,在豐富的游戲情景中結合日常生活經驗,力求使幼兒沒有任何負擔的愉快情緒下,學會豐富的英語詞匯,掌握簡單的日常用語,養成學習英語的習慣,為今后的提高學習打好基礎,幼兒英語教研計劃。英語教學面向全體幼兒,使每一個幼兒通過英語教學都能在原有基礎上不同程度地有所收獲和提高。
二、英語教研的目標:
幼兒英語教育的總目標定位在:創設良好的英語教育環境,培養幼兒對英語發音和英語活動的興趣,通過英語教育促進幼兒全面發展,使英語活動貫穿于幼兒的一日活動中,激發幼兒濃厚的學習興趣,培養幼兒的良好學習習慣。日常交往中發展幼兒學習運用英語的能力和技能,獲得對英語活動的敏感性。
三.教研工作措施:
1. 有目的有計劃的組織教師加強自身英語口語的學習,豐富關于幼兒英語教育的理論和教法,學法。
2,組織教師《英語日常口語訓練及測試》。
3.各班繼續堅持早餐前的英語一日聽活動
4.繼續堅持早操英語小廣播(每周各班小朋友也有機會表現一次)
5.繼續每周星期二 星期四做幼兒英語廣播體操
5,英語特長班
6.期末英語特長展示
7.六一英語節目編排
8.英語角的創設,讓孩子多說、多聽,工作計劃《幼兒英語教研計劃》。一日活動中除了合理安排利用每次的英語教學時間外,教師注意在活動中隨時提醒幼兒用會說的英語交流。
9.各班老師每月掌握一個英語小游戲(簡單口令動作)
10.按計劃安排各班英語課
四、教研工作具體步驟安排:
2月:
(1) 制定各年齡班的英語學期日常用語計劃。
(2) 學習教師日常用語
(3) 順利開展英語特長課
(4) 游戲口令:英語課堂常規口令
3月:
(1) 分班分段檢查教師及小小朋友的日常用語:早上好!你好!再見!
(2) 繼續開展英語特長課
(3) 游戲口令:跟我做方面的口令動作
(4) 繼續學習教師日常用語
4月:
(1) 檢測教師及小朋友的日常用語:下午好!晚上好!對不起!
(2) 繼續開展英語特長課
(3) 游戲口令:表揚方面的聽口令做動作
(4) 繼續學習教師日常用語
5月
(1) j檢測教師及小朋友的日常用語:謝謝你!不客氣!
(2) 繼續開展英語特長課
(3) 英語游戲:課堂常規
(4) 繼續學習教師日常用語
(5) 英語節目編排
6月;
(1) 檢測教師及小朋友的日常用語:本期所學的所有常見日常用語
(2) 繼續開展英語特長課
(3) 英語特長展示
(4) 復習教師日常用語
7月:
總復習及英語角的創設
幼兒英語學習計劃范文 篇2
專家認為,引導孩子對于英語的興趣要準備些教材,可以是好看的英語錄影帶,也可以是好玩的英語童話書,甚至是英語光碟,但一定要投其所好,如果孩子喜歡唱歌跳舞,把這些活動改成英語的內容就好了。還有適合的英語卡通片也很好。
通常有畫面的東西有助于孩子了解內容,但程度應選與孩子年齡相符的。如果是繪本,盡量選字比較少、圖畫比較多的,這容易引起孩子的興趣。
學英語沒有最佳時機,永遠都不嫌晚,所以家長不需要焦慮,“沒有保證哪個時期學,就絕對成功,也沒有保證錯過哪個時期,就不會成功”。專家認為,學英語像等公共汽車一樣,錯過了一班,另一班馬上就會來。而且密集式的教學比蜻蜓點水式的效果好。不要以為早學就是好,也有些孩子很早就接觸英語,最后完全放棄了,因為遇到挫折而對英語反感。
如果父母在家能講些英語,對于孩子也是個學習的機會,不要完全倚靠外面的幼兒園或補習班,幼兒時期就讓他們感到壓力,剝奪他們玩的時間,會讓他們反而痛恨英語;如果在生活中加些英語。孩子就能知道英語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狀況,認為跟父母溝通時一定要會這種語言,自然會去學習,所以家長要勤于示范。不過專家建議,父母在示范以前要先有正確的發音,因為你可能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做一個孩子的提供者、回饋者、示范者”,能讓孩子在快樂中成功的學習英語。
而所謂提供者,就是教育者可以提供有趣的教材,回饋者就是常給孩子鼓勵,而示范者就是當個能讓孩子學習的對象。所以家長一定要先有正確的英語能力,才能當孩子的示范者,如果沒有就只能盡量做好前兩項角色了。
一定要經常鼓勵孩子。許多孩子在早期學英語效果很好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只要有一點點的進步,家長就會給予夸獎,孩子因得到鼓舞就愿意學,如果沒有這項原因,多早學都不會對英語產生興趣。所以并不是早學英語好,而是小孩父母不要有太高要求。其實任何階段的孩子都適合開始學英語,關鍵在父母的態度。
1、怎么去教好學生學英語
現在很多英語教師都認為,孩子真正提高英語能力最好方法是閱讀英語原版書。當然原版書也不是盲目閱讀的,7—12歲孩子可以上英語補習課,經過老師的點撥與閱讀訓練,扎扎實實了解閱讀內容以及書里描繪的風土人情。
前些年哈利波特很紅,電影也時常在電影院播放,家長可以通過與孩子看電視節目或電影的形式來引導孩子練習英語。若是有時間,家長孩子甚至可以模仿書中片段來進行話劇表演。要讓孩子在歡樂、愉快的氣氛中輕松地學東西。事實上,也只有在這樣的氣氛中,孩子才能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了興趣,就會有激情,就可以比較持久地堅持玩下去、學下去,做到玩而不厭,學而不倦。
少兒如何提高英語閱讀能力?英語本來就是一種交流工具。閱讀英語書不僅僅是閱讀的過程,更是孩子與作者深刻交流的時刻,所以家長可以在家里規定固定英語時間或英語角,每天規定時間必須說英語。只有這樣,少兒英語才會不斷提高,達到學以致用。
英語學校學習很重要,在家練習也有必要。孩子玩性大,意志薄弱,英語學習本質上說是比較枯燥的。而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前提是掌握大量單詞,很多孩子都對背單詞深惡痛絕,背的還不如忘得快。所以為了更有趣的學習英語,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父母可以充分利用圖形顏色醒目形式學習單詞。
前些年哈利波特很紅,電影也時常在電影院播放,家長可以通過與孩子看電視節目或電影的形式來引導孩子練習英語。若是有時間,家長孩子甚至可以模仿書中片段來進行話劇表演。要讓孩子在歡樂、愉快的氣氛中輕松地學東西。事實上,也只有在這樣的氣氛中,孩子才能產生興趣。
2、少兒英語學習技巧
單詞故事。學英語自然從單詞開始,你可以圍繞單詞來講故事,家長的目標是通過這些單詞故事來幫助寶寶加深一個個單詞的記憶,從而讓寶寶可以記住很多的單詞。
句子游戲。有了一定的單詞積累之后,寶寶就可以學習一些簡單的英語句子啦。你可以設計一些句子游戲,通過一個個不同的句子游戲來讓寶寶明白一些單詞的使用方式。
軟件輔助。有的時候,光靠家長一個人是不行的,你可以找一些軟件來輔助寶寶學習,從而讓寶寶的英語學習更有系統性,更容易產生長期的效果。
動畫片觀賞。在寶寶學習之外,你可以找一些英文的動畫片,讓寶寶在看動畫片的時候也可以得到英語聽力的提高。
親子學習。家長希望寶寶在學習英語方面取得成就,你不可以讓寶寶一個人去學習,你要很好的參與進來,把寶寶學習英語的過程變成一個親子行為,從而讓寶寶可以更好的取得進步。
英語氛圍。在家里也要營造一種很好的英語氛圍,讓家人多多的講英語,看的電視也經常出現英文節目,這樣的氛圍會促使寶寶去努力的學習。
3、創造條件讓孩子多聽聽錄音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繪制的第一個“遺忘曲線”表明:人們對于所學習的材料,最初的遺忘曲線是“急劇下降”的,但隨著時間的進展而逐漸減慢,也就是說,遺忘是“先快后慢”的,它提醒人們要抓住“及時復習”。心理學家們還告訴人們,如果對于沒在聯系的材料,如外語中的字、詞、句,采用“部分識記”的效果好,即記住一部分后再記另外一部分為好。由此看到,家長最好能在孩子放學回家后,就給孩子放一次錄音。僅以劍橋少兒英語教材為例,可以先放對話部分,反復放幾遍,讓孩子反復聽和跟著說;接著再放幾遍重點詞或句子部分,然后放“說說唱唱”部分
把十幾分鐘分成三個部分;及時地復習一下剛學過的教材,使孩子有聽、有說、有唱,時間不長但又有趣,這樣做,比過兩天臨近上課前才復習,或是錄音一放上就不管了的效果要好許多。當然,早起后和睡覺前,在孩子洗漱時放一段錄音,堅持久了,也會有可喜的效果。這樣做,也是為了從小培養孩子具有學習不能只講拼時間,重要的是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的意識和能力。對于如何提高理解、記憶和應用知識的效果,教育心理學家們有著很多的研究和成果,大家可以參考有關的書籍。
還有,對于初學者、對于少年兒童來說,學習英語不強調會認讀、拼讀和書寫,主要是加強“聽”與“說”的訓練。正如嬰幼兒不會說話,先學會聽,是潛語言先發展的過程一樣,首先達到能聽懂、能作出簡單的應答,如指認某人某物或某事,或者邊線。畫圖等,或是能用身體動作來應答,即進行初步的交流。他們能聽懂、能應答,就會有興趣,會有成功感;認讀和書寫字母則相應地靠后,至于寫句子更是往后放了。
因此,在少兒英語教學中,首先是加強聽力訓練和說話訓練,然后才是讀寫能力的培養。聽說能力差,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差,是以往英語教學中的問題所在,是現代兒童英語教學中要全力改進的。為此,家長一定要配合學校來要求孩子,不能操之過急,不能要求“四會”,即聽、說、讀、寫一齊抓,更不要給孩子講語法知識,而是要創造條件讓孩子多聽,多聽純正的英語,習慣聽原聲帶,注意聽正確的語音、語調和語氣,聽幾遍、聽清楚了以后,跟著說,這樣做,也可以彌補一些因某些英語教師語音不夠純正的不足。多聽、多說可以讓孩子盡快達到“脫口而出”。“出口成句”,(哪怕一、兩個詞代表的句子),因為,句子是語言的最小單位。
幼兒英語學習計劃范文 篇3
學習,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學而時習之”,練習的過程要善于思考和發現,教并不是灌輸,也不是約束。教,言傳身教,更在于學習,教的過程離開了學,教了孩子也記不住,學的過程如果離開了教,就會漫無目的,容易失去方向。
課后借助于電子復習平臺,讀物和點讀等學習手法,讓孩子對學習英語愛不釋手,也不斷激發孩子愛思考,愛表現的興趣。總是想找家長去分享,也是在加強訓練的時候,如果家長給予孩子適當的鼓勵,支持,并加以引導和啟發,讓孩子能獲得更多的收獲,意外驚喜。
凡事不要三分鐘熱度,學習過程是持之以恒,循序漸進的,所以關注孩子學習就像吃飯一樣,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想起來關注一下,想不起來就不管了,只去讓孩子自己復習,會逐漸降低孩子對學習的興趣,精力和興趣是一定的,厚此薄彼,及時疏導和鼓勵,輔助孩子去解決問題。
比如親子游戲,讓家長和孩子一起面對生活,環境中的疑惑,困難,模擬場景,訓練孩子的實踐能力,同時也可以增加興趣和親子感情。很多時候,實踐才會出真摯,而實踐也能出真情。口頭表達模仿的再多,還不如孩子嘗試去表達一次。
幼兒園模式的教學環境,讓孩子能更快的融入到課堂和學習過程,孩子學習的環境是相同,老師培訓內容和教學風格是一樣的,而孩子性格,愛好,理解程度有所不同,在一定程度上,老師因材施教的方法很重要,發揮孩子的特長,讓孩子更具有優勢,有自信,為自己感到自豪,從而產生興趣和動力,熱情和愛好。
老師大可不必去批評孩子的過失,孩子學習成果是老師教出來的,就像一個個作品,都是親身調教出來的,孩子學習情況不好,和老師教學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如果老師只是為了教給孩子知識和技能,就等于把食材給孩子,讓孩子做飯一樣,怎么能成呢?
教的過程,手把手去實踐一次,要比口頭去說很多次有效,所以少兒英語培訓過程,更主要是讓孩子主動去參與,在游戲,情景模擬,故事戲劇等環節,讓孩子加深印象的同時,更有利于理解和鞏固。
課堂學習要系統,少兒英語培訓如登梯,教孩子的過程也是由易到難,查漏補缺的過程,不必去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旁敲側擊去學,扎實的從基礎開始,不拘不束,不去追求速度,欲速則不達。
重質量也不必拘泥不前,引導孩子學習,不僅在于方法,更在于方式和習慣,方法針對的是學習內容和技能上,操作和技巧上下功夫,而方式則是在量上積累,方法就像孩子怎么走路一樣,而方式則是如何選擇一條合適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