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業務學習計劃范文(精選3篇)
骨科業務學習計劃范文 篇1
為了進一步提高我科護理質量,配合20xx年醫院三級甲等復評工作的實施,有計劃的提高我科護理人員專業技術水平,規范我科護理人員的醫療護理行為,保障醫療護理安全,營造一個學習氛圍濃厚的醫療環境,現制定20xx年護理業務培訓學習計劃:
一、培訓目的
1 .規范臨床基本技術操作規程,強化臨床基本操作技能,提高臨床護理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
2. 緊緊圍繞“以病人為中心”,滿足患者需求,簡化工作流程,方便人民群眾,消除醫療服務中的各種不良現象。通過培訓,教育醫務人員做到儀容美、著裝美、語言美、行為美,服務熱情周到,工作團結協作,為創建和諧醫患關系打下堅實基礎。
二、培訓目標
1、全科護理人員集體參與業務學習考核。
2、全科護理人員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考核合格率達到100%。
三、培訓對象
骨科全體護士。
四、培訓方式
1.全科護士學習各項基礎護理操作流程。
2.定期進行護理質量檢查督促,對護理人員實施理論和技能培訓。
3.科室組織每周1次業務培訓,包括科室業務學習、小講課、教學查房等。
五、學習內容
(1)根據科室疾病種類,進行專科知識學習,以學習“三基”為基礎,同時掌握本專業新進展,并應用到臨床工作中。
(2)學習傳染病防治法、消毒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藥品管理法律、法規,必須掌握基本知識,并熟練實踐操作,定期考核。
(3)從健康衛生入手,結合疾病預防,傳染病與常見病,多發病的預防及用藥知識等內容進行學習。
六、考核方法:
1.每月對護理人員進行一次護理基本理論考試。
2. 每月對護理人員進行一次護理基本操作考試。
七、 培訓學習要求
1.科室依據醫院三基培訓要求及計劃制訂本科室培訓計劃并實施,定期不定期進行監督檢查,切實起到培訓作用,保障學習效果。
2.科室要求有學習計劃、筆記、考核試卷。
骨科業務學習計劃范文 篇2
一、入科教育
通過入科前教育對每位醫師進行一系列培訓學習,熟悉醫療環境, 法規制度、臨床診療常規及操作常規, 提高工作質量, 避免醫療差錯。
1、醫院及科室概況:介紹醫院環境、等級、床位、科室設置及專業、及物品放置、護理方面情況的介紹。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骨科邱開封。
2、科室規章制度:介紹科室的各項制度,包括病歷書寫制度、三級醫生查房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醫院內感染控制制度、門急診等基本規章制度,術前談話制度、重病人搶救制度、輸血制度等。
3、醫德、法規制度:講解醫務人員應遵循的醫德規范,醫院行風建設的有關規定、《執業醫師法》等,樹立良好的醫德風范和法制觀念。
4、基本操作:一類手術切口嚴格的無菌觀念,骨科基本操作。掌握各種外科傷口換藥操作技術,了解并掌握常見類型骨折的手法復位技術,石膏固定技術以及隨訪中的重要注意事項。
5、體格檢查和病歷、處方書寫:結合本院病歷要求,根據本科室臨床規范進行講解,使醫師進入科室后能盡快按本院規范書寫醫療文書。
6、《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講解,加強工作責任心,提高工作質量,掌握與病人的溝通技巧,確保醫療安全。
二、業務學習
1、骨科專科醫師培養臨床輪轉科室及時間安排(3年內完成),其他科室輪轉期間盡量參加骨科總查房及業務學習。
科 室 時 間(月)
普外 3個月
ICU 3個月
腦外科 2個月
放射科(包括CT MR) 2個月
麻醉科 2個月
總 計 12個月
骨科專科醫師培養臨床輪轉科組及時間安排(第1-第5年)
科 室 時 間(月)
脊柱外科組 6個月
骨腫瘤組 6個月
小兒骨科組 6個月
運動醫學組 6個月
手足外科組 6個月
骨科門診 6個月
其他(創傷,關節等) 12個月
總 計 48個月
2、受訓醫師五年期間參加業務學習的數量要求
教學內容 時 間
病例討論會 每周一次
科室總查房 每周一次
小課及教學查房 每周一次
科研討論會 每月一次
參加學術交流(如國家或省級骨科會議) 每年一次
3、診療操作要求
(1)骨科中、小手術:每年>60例。
(2)骨科大手術:每年>25例。
4、第一階段完成住院病歷15份,對掌握常見病的診治。
第二階段完成住院病歷20份,對掌握常見病及疑難病有深入的了解,完成一定難度手術,科研上有所進展,擔任住院總醫師,獨立處理急診,院內會診和組織科內會診,掌握骨科術前準備、術后處理,掌握內固定器械的選擇及骨科器材的用途。
骨科業務學習計劃范文 篇3
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教導處的安排,本學期數學組的教研工作的要點應為:以推進素質教育為基礎,不斷深化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以提高教育質量為中心,強化教學過程管理;以提高教師水平為前提,積極參加課改培訓;以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為目標,開展各種有益于學生學習進步的活動。具體應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二、工作目標:
1、發展上學期數學教學成果,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力爭使各年級數學成績上新臺階,努力達到學校教學質量目標的規定。
2、加強學生的口算和簡便運算訓練,力爭口算和基本計算過關。
3、力爭在課堂教學專題研究中,教師專業能得到一定的成長,取得一定的成績。
三、工作重點:
配合學校教學質量要上新臺階的要求,我組本學期把提高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的質量和提高學生數學成績作為本學期的工作重點。主要作好四項工作:一、繼續學習《數學新課程標準》,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二、加強各年級的教材解讀工作,提高教師教研能力;三、以課堂教學的形式,在組內分年級開展計算教學、概念教學、空間與圖形教學、綜合運用教學、統計教學等五個課堂教學專題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四、在學生中開展口算競過關、數學綜合知識過關、辦數學手抄報、寫數學日記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工作措施:
1、做好備→教→改→測→評常規教學工作。教師要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備課要充分,做到提前一周備課)、做好每一節課的課前準備、思考好每一個知識點的處理方法、處理好每一種題型的變化練習。每一節課要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也就是說,每個知識點要做到“當堂學習、當堂練習、當面批改、當堂改正、當堂學會。”教師要認真完成每一個單元的知識檢測工作,特別是要嚴肅考試紀律,要對典型題的錯誤對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原因、對癥下藥、爭取人人過關。從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練習策略。努力向課堂40分鐘要效益,努力提高學生學業成績,讓教學有質量。
2、加強教研工作和業務學習。以課堂教學(數學公開課以備課小組備課→個人課堂教學→教研組集體評課的形式進行)為突破口,抓好計算教學、概念教學、空間與圖形教學、綜合運用教學、統計教學等五個課堂教學專題研究。切實搞好每一次教研組的集體教研活動,做到活動前有中心議題,有活動計劃,活動中有記錄,活動后有分析、總結。加強七、八、九年級的教材解讀工作。教材解讀的書面材料要及時上傳到校園網中,年級組成員要認真閱讀并進行點評
3、狠抓學生的口算和基本計算訓練,做到每節課前3分鐘進行口算或者基本計算訓練,使數學整體成績有基本保障,再努力達到學校的教學質量目標的規定。
4、做好“培優扶差”工作,選拔二、三年級尖子生參加“奧數”訓練,搞好培優工作。根據學校安排,通過對學生進行摸底,找出后進生,抓緊抓好他們的補差工作,爭取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5、在學生中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本學期將繼續開展低年級口算過關和中高年級綜合知識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