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體育業務學習計劃(精選3篇)
中學體育業務學習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先進的教育理念為先導,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突破口,以教師主動學習提高為主要方式,以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素質為目標,發揮學校在組織、協調、引導、服務等方面的職能,提高我校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
二、工作目標
1、新任教師“上路”。兩名新任教師能合理安排教學活動、組織課堂教學,能掌握常用的教學方法并有選擇的運用。在學校教育教學常規要求下進行工作。
2、勝任教師“充電”。其余三名教齡在8年以上的教師,避免出現“高原現象”,在原有水平上提高一步,能夠主動把新課程理念與課堂教學結合,具有反思的習慣和問題意識。
3、教師能夠根據自身特長和學校實際情況選擇適合本校開展的體育傳統項目。
4、教師能自主開展教育科學研究,能在課題的帶動下學習科學的教育理論、開展探究活動、改進教育教學實踐。
5、體育教師能夠發現自身的優勢,尋找自己教學中的特色,逐漸形成比較明顯的教學特色。
三、工作措施
1、學校負責體育工作的教師制定具體可行的培訓計劃,監督培訓活動的實施,評估培訓的活動效果。
2、每位教師每年撰寫一份個人成長規劃,學校為體育教師的成長需求提供各項支持。
3、組織體育教師開展自學,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試行)》《課程標準》《課程標準解讀》及各年級教材,樹立新的課程觀念,熟悉所教年級的教學內容、重難點,準確制定教學目標。
4、組織課堂觀摩活動。每位體育教師要聽滿25節課,其中60%以上應為本組教師的課。支持教師到外校聽課,并要求聽課教師回校后要向組內教師反饋信息。
5、每位體育教師要在組內開展一次系列教學展示活動。首先尋找自己教學中遇到的一個難題,自己嘗試解決,請同組教師觀摩自己解決的過程;然后自己反思解決效果,組內交流并共同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法;二次解決問題,組內觀摩;二次反思直至問題解決。解決問題后寫出自己的研究過程和研究結果,形成課題成果。
6、體育活動組織全員負責制。每個體育教師負責1—2個參賽體育項目的組織和訓練,學校體育活動每個體育教師輪流組織,提高自己與人交往、組織協調能力,并獲得所組織的活動的專業知識。
7、加強基本功訓練。大部分體育教師口令、體育技巧等基本功較強,但是,還存在理論積淀比較薄、文字能力不強、寫作基本功差等問題,我們從實際運用(訓練寫作)入手,通過實踐探究、自學輔導等方式豐富教師的理論,提高他們的寫作技能。
四、培訓工作的評估
依照教師個人發展規劃、學校教師培養規劃基本計劃所要達到的目標進行培訓工作評估。
中學體育業務學習計劃 篇2
以我區的國家級課題《紅橋區中小學健康工程實驗與研究》和天津市第六屆中小學優秀體育課為契機,以全面提高我區年輕體育教師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為宗旨,按照區教育局體衛藝科下學期工作的總體安排布署,在認真總結年輕教師前期推行新課程改革的基礎上,詳細分析了我區年輕教師隊伍現狀,決定開辦紅橋區首屆青年教師培訓班,特制定計劃如下:
一、 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精神,根據區體衛藝科、教育中心工作的部署,從我區的實際情況出發,堅持以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和新課程理念建設為核心,以科研為先導,以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為重點,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有針對性的解決實際問題,努力提高新教師的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專業化水平。為順利完成我區的國家級科研課題和以高水平地參加天津市第六屆中小學優秀體育課打下扎實的基礎做好準備。
二、 培訓目標
通過培訓,使新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合理的知識結構,有較高的教育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適應新課改的需要。
三、培訓對象
35歲以下的中小學體育教師。
四、 培訓內容和要求
教師的職業道德觀、新課改觀、教育教學能力是急待解決的問題,由此定出如下培訓專題。
(一) 道德規范教育專題:結合專題報告講座及參加局體衛藝科的師德演講,進一步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優秀教師先進事跡等。加強師德建設,使年輕教師熱愛教育工作,熱愛紅橋的體育教育事業。
(二) 政策法規教育專題:通過專題講座,使新教師進一步了解《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政策法規,增強年輕教師的法規意識,遵章守法。
(三) 教育教學常規訓練專題:結合觀看錄象、觀摩課堂教學,在備課、上課、評課、組織課堂教學等常規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現場指導,盡快提高年輕教師的教育教學的工作能力。
(四) 新課改教材教法專題:新課改是當前教育教學工作的重點。通過學習新課改的有關理論,深刻領會新課改的精神實質,加大課改力度,使年輕教師成為新課改的一支生力軍。
(五) 科研專題:“科研興校,科研興區”是當前我區體育教研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專題講座,使年輕教師樹立以科研為先導的意識,在科研理論指導下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盡快成為科研型的新型教師。
(六)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專題:信息時代的到來,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跟上教學發展的時代要求是本次年輕教師培訓的一個重要方面。
五、 培訓形式
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集中學習與自學相結合、培訓與自練相結合的原則,保證學習的質量和實效性。
(一) 理論學習
由區體衛藝科、教育中心統一組織,通過專題講座、觀看錄象、問題研討、觀摩課等多種形式進行培訓。
1 自學。在學習過程中,布置課題,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網上瀏覽進行自學。
2 問題研討,咨詢診斷。通過學習、觀看錄象、組織教師們進行研討,解決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難點問題。
3 觀摩學習,取長補短。通過觀摩本區或外區的展示課,學習他人的成功之處,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在平時的教學中加以運用,總結經驗,寫出有價值的論文、課例。
(二) 教學實踐
由教師和所在學校的領導和名優、骨干教師結對子,使培訓的教師在實際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能夠得到針對性的指導。從而能較快地提高在教育教學工作的能力。
(三) 評價考核。
學習過程中,對新教師聽課、作業、研討、出勤、做課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核,學習結束后,評選出優秀學員,并參加市第九屆中小學優秀體育課評選。
六、 培訓學時安排
培訓為40學時。其中集中培訓30學時,教學實踐為10學時。集中培訓時間定于20xx年2月—20xx年6月。 每周五下午2點—4點
中學體育業務學習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嚴格執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貫徹落實《學校體育工作條例》,推進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以體育教學質量為重點,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認真組織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加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促進我校體育教學工作健康、快速地發展。
二、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標
概括為“一堅持,兩改革,四加強”。“一堅持”即堅持“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課程教育理念,充分調動師生教與學的積極性,切實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兩改革”即改變觀念,推進研究性、集體性的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模式,努力探討高效的體育教學課堂模式。“四加強”一是要加強政治素質、業務理論學習;二是要加強師德規范的培訓與學生溝通的技巧;三是要加強集體教研、備課活動與相互聽課、評課、議課、課后反思的交流;四是要加強體育教研、課題、體育特長生的突破。
三、工作重點和舉措
3.1、強化常規教學管理,做好體育課常規教學安排。
3.1.1、認真制定各項教學計劃。
根據學年總課時數、學習的重點、難點和學生的實際水平制定合理的學年教學計劃、教學進度計劃、教學進度安排表、單元教學計劃和課時計劃(責任分工落實到人:初三年級負責人王涌、初二年級負責人林恒志、初一年級負責人李小冬)。有計劃、高標準的做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統計、上報工作。一絲不茍地做好各種體育檔案資料的整理和管理工作,不斷充實,完善體育資料庫、資源庫、學生成績數據庫、教師個人成長資料庫。
3.1.2、加強集體備課管理制度、加大教學檢查力度。
全體教師要熟悉、掌握教學課標和教材,明確教學目的、任務。根據《課程標準》和各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與目標,各教師按年級教學進度安排表和單元教學計劃,提前兩周寫出設計方案和課時計劃,提前一周分年級進行集體備課討論(全員參加),時間每周五上午教研活動(區上有教研活動時,改在每周三上午),由各年級負責人,制定執行教案,完善體育資源庫。認真檢查教學設計方案、課時計劃。查看課后小結,促進各教師學習和提高。
3.1.3、加強課堂常規管理,提高教學質量。
進一步完善教師崗位制度,嚴格規范教學常規行為,初三年級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認真抓好課堂常規管理與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力爭20xx級中考體育成績平均分達到48分。
3.1.4、加強校內外體育工作的開展和安全教育工作。本學期計劃開展年級廣播操比賽,全面提高學生的做操質量,達到鍛練身體的效果。開展年級拔河比賽、教工拔河比賽、初一年級選修課、校運動會、參加區運動會、廣播操、自編操比賽、武術比賽。加強各項活動的宣傳、制定活動方案。積極開展校代表隊的訓練,體育教師要精心準備、嚴格要求、刻苦訓練、積極參加各項比賽活動;并激勵有體育特長和愛好的學生積極參加比賽,為校爭光。尤其是各種活動的安全問題要放在首要位置,由專人負責。確保各種活動都在有安全防護的情況下進行。
3.2、加強與班主任的聯系,注意抓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和學習成績。
四、積極開展教研、教改活動,提高教師的業務理論水平
建立健全責任目標,團結協作,保證教研活動順利開展。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專業素質、思想素質和身體素質。認真總結教學經驗,積極撰寫論文,每學期每人一篇;積極參加校、區級各種論文評選活動和公開課、賽課活動。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到外校、外地進行參觀學習,促進交流,提高見識,豐富經驗。對9月24日區上體育課題子課題《初中體育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的結題任務,要積極參與并以的努力使其順利結題。
五、開好選修課,打造特色
積極開設選修課,開辦各類社團(健美操社團、羽毛球社團,乒乓球社團,籃球社團等)。堅持體育普及教育和特長優質培養兩手抓的方針,積極為各種類型的體育特長生搭建條件優良的發展平臺。
樹立一個理念:堅持特色興校,走體育特色學校的發展之路。
明確一個目標:“志存高遠、追求卓越”的人才培養目標。
堅持兩個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
六、加強體育教學設施的檢查和維護
對部分體育器材進行增加和更新,使體育場地更好的服務于體育教學和學生的體育鍛煉,做好體育場地、器材的安全檢查與上報工作,并提出改進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