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2016年春季第二學期學校工作計劃
3.努力抓好校園文化建設,以優美整潔的校園環境影響學生。利用德育基地等教育資源,開展好“養成教育活動月”、“文明禮貌伴我行”、“學習并弘揚先輩英烈精神”、“鮮花爛漫紅五月”和“金色童年慶六一”等愛國主義、傳統美德教育活動。充分利用晨會、班隊會,加強“五心”教育,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家鄉、學校的變化,弘揚民族精神,從小樹立繼承使命、報效祖國的遠大志向。開展讀經誦典等讀書活動,建設“書香校園”、“書香班級”,讓學生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
4.創新德育常規活動開展形式,思考有創意并能調動師生積極性的評比方式,增強活動的新穎性、參與性,達到激勵、教育的目的。堅持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和周三主題隊會活動,繼續開展“校園之星”評選活動。堅持開展春游、訪問、調查、參觀、服務等社會實踐活動。少先隊開展熟記校訓、強化校風、學風、班風教育活動,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
5.辦好家長學校,抓好家長學校的組織管理和教育教學活動,進一步發揮家長委員會對學校工作的參與、指導和評價作用,形成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相互溝通與合作的教育網絡。力求對本班學生進行一次家訪(鼓勵上門家訪,嘗試集體家訪),學年家訪率達100%。關注留守兒童、單親孩子、貧困、殘障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動態,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在各方面給予他們更多的關照。
6.做好德育科研工作,加強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教研,優化課堂氛圍,注重教育實效。創新機制,推出一些參與性強、寓教于樂的文體活動,達到鍛煉身體,放松身心,培養團隊合作意識、增強集體主義榮譽感的教育目的。進一步加強并提升少先隊組織建設,充分利用校園廣播大力宣傳校園典型的人和事,把校園廣播辦成少先隊員愛聽、想聽的廣播站。德領組積極組織開展德育研究活動,努力提升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7.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認真貫徹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落實心理健康教育課,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能用正確的心態面對學生的心理發展,對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要加以疏導,不回避、不漠視。
(四)加強學校規范管理,強化工作執行力,提高校園管理水平
1.繼續完善各項制度。進一步完善評優評先和競聘上崗等規章制度,形成有章可循、照章辦事、違章必究的工作約束機制。進一步完善以校長負責制、教職工全員崗位設置為核心的激勵機制,加強對教師的師德、教學工作量、考勤、業績等方面的考核,形成規范化、制度化。努力爭取主管部門的支持,認真組織好暑期及學校整體搬遷教師隊伍的選調(招)工作。
2.實行“四項”管理,提升學校管理水平。一是堅持全員管理。號召全體教職工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關注學校事務,關心學校發展,積極為學校的發展出力獻策;二是堅持目標管理。繼續推行處室辦實事活動,各處室要規劃并做好一件符合學校實際的、有創新、有實效、能提高辦學水平的工作;創建年級工作特色,各年級組制定符合現有教師狀況和學生年齡特征并具有獨具特色的管理思路,發揮管理的最佳效益;全體教職工根據各自崗位任務,確定明確的奮斗目標并為實現之而不懈努力。三是堅持制度管理。本學期繼續堅持分級、分層負責的管理方法,建立“校長辦公會決策—處室執行—年級組(教研組)監督—教師履職”的線性管理機制,實行一級抓一級,一級管一級的管理模式;關注細節、重視過程,進一步將管理的視野深入到教育教學及各項活動的全過程,力求對教師的教學行為做出全面性的考核和評價;四是堅持工作問責制。按照“接受任務不講價錢,落實任務不需督辦,完成任務不拖時間”的要求,對認準的事,確定的事,抓住不放,一抓到底,實行工作責任追究制。對來信來訪,做到有訪必查,有查必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