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2016年春季第二學期學校工作計劃
4.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多形式,加強現代教育思想、先進教改經驗的學習。扎實開展“有效課堂教學”、課題研究和校本培訓工作,通過課堂研討、專題講座、教師座談、教學競賽課、學習匯報課、教師網校空間等校本研修活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繼續實施“青藍工程”、“名師工程”,強化“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爭創意識,搭建教師成長平臺,引導廣大教師自覺地走專家引領、行動反思、群體互助的道路,打造一支“學生歡迎,家長滿意,同行信望,業績突出”的優秀教師隊伍。
5.加強班主任、輔導員隊伍建設,努力打造一支素質優良、精干實效、開拓進取的班主任隊伍。根據《少先隊輔導員管理辦法(試行)》及《班主任工作條例》的內容和要求,加強班主任、輔導員隊伍建設和管理。通過班主任培訓、主題學習、研討會、座談會活動,充實學習內容,研討交流管理中遇到的新情況、好做法,營造良好的教書育人環境,讓愛生敬業成為每個教師從業的座右銘,為學生的一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6.加強干部隊伍建設,逐步提升管理水平。學校領導班子成員要嚴格執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八條禁令”,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努力做到“三個關注”和“八個能”:關注從教時間短、教育教學經驗少的教師,關注薄弱、劣勢學科教師,關注有不良反映的教師;能帶頭、能主動、能積極、能負責、能協作、能服務、能守紀、能學習。行政成員還應能上課,常聽課,會評課。在教育教學管理活動中不說外行話,不做外行事。
7.繼續開展好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組織教師參加遠程培訓并完成遠程培訓考核任務,做好教師的繼續教育年度考核認定工作。
(二)以質量為中心,以課改為抓手,以教學研為載體,規范教學行為,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本學期學校將以抓常規教學為基本,以抓教研為依托,以教研組建設為載體,以年級組備課為紐帶,以研究課堂教學為突破口,從細從實落實教學常規,加強過程管理,實現向管理要質量,向課堂要效益,向研究要人才的目標。重抓“有效課堂教學”,夯實“教學五環節”,推動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創新,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1.加強教學常規管理,落實教學常規,規范教學行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嚴格按照縣教研室、學校教導處下發文件及要求,規范課堂教學程序與行為,強化教學過程監控,重視教學細節的考核,繼續實行推門聽課,推行巡課制度,組織好語、數、英期中、期末考試。
2.切實抓好“教學五環節”工作,在教學“五認真”上下功夫,從備課有效性、上課高效性、作業精選性、檢測考查發展性、培優幫困及時性入手,落實每月一次檢查制度,寫好檢查情況記載并及時與教師反饋。教學常規檢查本著嚴謹治學、精細管理、科學規范的原則,繼續堅持定期檢查與平時檢查相結合,教導處檢查與領導檢查相結合,注重教學指導和質量評價,為老師的年度業務考核提供詳實的、可靠的依據。
3.繼續貫徹課程標準,開齊開足課程,保證學生的活動時間。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水平,向40分鐘要質量。突出學科特點,努力形成富有學校的特色學科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