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學期學校環境教育工作計劃(精選3篇)
2023新學期學校環境教育工作計劃 篇1
環境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著經濟的發展,關系著人民的健康。
一、健全領導機構,完善科學管理
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校內有關職能部門成員、師生組成主要成員的環境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并由教導主任直接分管該項工作,積極組織指導師生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環境教育活動,把環境教育納入教育和工作計劃之中,作為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和推行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制訂了一系列的管理規章制度,切實做到平時有檢查、有督促、有整改措施、有總結,促進全校師生積極參與,把環境教育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共同搞好我校的“綠色學校”創建工作。
二、滲透環境教育思想
我校一直著力宣傳環境教育,不僅把環境教育列入學校重要議事日程,而且要求品社、品生、語文、科學、數學等學科的科任老師在具體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內容,內容正確,結合貼切,學生反映良好。學校每學期都能組織2次以上的環境教育教研活動和環境專題教育;學校團隊活動及其他社會活動都能適當安排環境保護內容。
三、環境教育過程的滲透
1、學科的滲透
學校重視在學科中滲透關于環境教育的滲透,老師們也注意到教學中應有意識的將環境教育納入合適的教學環節。基本上學校內所有學科都能在合適的教學環節中滲透環境教育,不少校級以上的公開課中任教的老師們都自覺的加入了有關環境教育的環節。我們的經驗是:第一、結合原有課程內容,在適當的環節注意有意識的添加環境教育。第二、環境教育的滲透做到“合情合理”,不隨意插入或硬搬有關環境教育,做到滲透的自然,環境教育的滲透是“隨時隨地”的,而不能影響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2、活動的滲透
(1)積極利用世界環境日、世界地球日、生物多樣性保護日等紀念日,大規模進行宣傳,組織活動。通過紅領巾廣播站的廣播,使師生對環境問題有了新認識。
(2)通過相關的競賽。學校組織學生進行了環保知識競賽和“環保小制作”、“環保小報”等評選活動,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
(3)定期制作環境教育展板、橫幅,讓學生進入學校后隨時能看到有關環境保護的知識,能使學生環保意識在潛移默化中提高。
4、投入一定資金改善校園環境
本年度,學校以節約為本的原則投入少量合適的資金加強了校園環境建設。換置部分垃圾箱,爭取做到垃圾分類投擲,購進部分花草以增加學校綠化率等。環境的日益改善,師生們養成了節水、節電的好習慣,再生資源能夠得到回收并加以利用,校園育人環境優美,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健康成長。
本學期末,學校通過了區級“兩型”學校的檢查,標志著我校環境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的得到了上級部門的認可。這與師生長期積極參與環境保護和宣傳活動,環保意識增強、學校的大力宣傳與重視是分不開的。今后學校還將一如既往的開展各式各樣的環保教育工作與活動,爭取在以往基礎上做到更大的提高。
2023新學期學校環境教育工作計劃 篇2
環境保護,教育為本。加強學校環境教育,是貫徹落實我國環境保護基本國策,提高全民族的環保意識和科學文化素質的基礎工程,對推進可持續發展、建立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意義。我校要從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促進教育改革的高度,認識環境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強創建工作的迫切性和責任性。務必以創建綠色學校、綠色園丁、綠色小衛士為載體,加大力度,認真落實環境教育。
一、健全組織機構,使環境教育制度化和規范化
學校建立由學校校長、教導主任組成的環境教育領導小組。
結合研究學校雙周工作,對環境教育工作,要及時總結,認真分析,落實措施,使環境教育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要充分認識環境教育的重要意義,增強環境教育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要從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高度加強環境教育。做到教師落實,時間落實,內容落實的評價落實,使環境教育成為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之一。
二、提高環境教育水平,在課堂中滲透環境教育
要加強實施環境教育課程的師資隊伍建設,采取集中培訓、教學觀摩、論文評比、參觀考察等形式,提高師資隊伍素質。
針對各學齡段學生身心和智能發展的特點選擇教育內容和創新教育形式,做到有教學計劃、有教學方案,并引導學生從身邊開始認識環境、關心環境,積極參加保護和改善環境的各種活動。要合理安排環境教育的必要時間,確保各年級的環境教育課與環境教育活動每學期不少于2課時。
各年級組要求各年級選擇好每學期2課時的環境教育內容,并撰寫好詳案。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或班團隊活動的,要寫好每次活動的設計方案(活動主題、參加活動人數、要求、實施方法)和活動總結。
三、以各項環保活動為載體,不斷提高環境教育課程的實施質量
為了推進環境教育,提高環境教育課程的質量和發揚先進典型的示范輻射作用。學校將積極開展創建“三綠”(綠色學校、綠色園丁、綠色小衛士)的活動。
學校以實施高質量的環境教育為突破口,將環境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積極倡導生態文化建設,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組織師生因地制宜地開展形式多樣的環保實踐活動。
各年級要組織師生積極投身到“三綠”活動中去,要樹立先進典型,并發揮他們的帶頭作用、輻射作用。要針對自身特點,創新工作,創建經驗,為創建市級綠色學術交流作出新貢獻。
四、營造“環境保護,人人有責”的濃厚氛圍
結合“世界環境日”、“世界地球日”、和市、區基層創建等各類活動,開展環保宣傳活動,大力營造環境保護的濃厚氛圍,努力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各年級定期開辟環境教育黑板報,報導重視環境保護的典型經驗,宣傳積極開展“三綠”創建活動的先進事跡,大力推進學校環境教育。
2023新學期學校環境教育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環境與人類有非常密切的關系。環境問題是人類共同關切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全球性重大問題。保護環境,在有效地利用環境的同時,深入認識和掌握自然規律,制止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以促進人類與環境的和諧統一協調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和人類行為準則。1983年,我國把環境保護列為一項基本國策。一再明確指出:“環境意識和環境質量如何,是衡量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程度的重要標志。”環境保護,教育為本,環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基本手段。為提高我校學生的環境意識,樹立良好的環境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特制訂環境教育計劃。
二、學校環境委員會:
學校環境重視環境保護工作環境教育列為學校重要議事內容,設立了環境教育委員會。
組長:錢振華
副組長:殷義國
組員:顧品良周斌楊仕中錢建國桑祥生范宇敏
環境領導小組成員每學期開學召開會議,制訂學校環境教育計劃。
三、具體工作安排:
1、由虞山鎮鎮政府投資進行校園改建,預計校國植樹300棵,美化、綠化、建設好校園環境,同時在廁所中安裝PIR被動式紅外節水器,真正從行動上做到節水,珍惜生命之水。
2、整理學校綠色教育檔案,進行“小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課題研究資料匯編,做好這一課題的結題工作。
3、宣傳環保知識,培養環保意識。
(1)、開學初,由學校專職老師組織環境教育講座,任課老師接受培訓,提高環境教育水平。
(2)、國旗下講話滲透環保知識,黑板報上辟出環保知識專欄,每兩周播入一次科普影視片,欣賞祖國美麗風光。
(3)、組織開展一次“珍惜生命之水”保護生態環境的知識普及教育,六月份各中隊完成一份環境小報。
(4)、組織《水法》、《環境保護法》的櫥窗宣傳,增強學生愛護水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自覺性。
(5)、利用環境紀念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三月:3月12日植樹節安排學生養花種樹,美化校園。
3月22日世界水日晨會課宣傳有關護水知識。
四月:“愛鳥周”組織學生寫好給全市人民的倡議書,走上街頭宣傳有關知識。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組織學生到大義社區開展宣傳。
五月:5月31日世界無煙日要求學生上街宣傳,動員親屬戒煙。向家長們普及環保知識。
六月:6月5日世界環境日組織學生上街宣傳,自編小報
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晨會課宣傳知識
6月25日中國土地日晨會課進行廣播講座
6月26日國際禁毒日觀看禁毒錄像
4、開展環保實踐,培養能力。
(1)、組織三~六年級學生做社會調查,了解張家港河水的污染和整治情況,一分鐘過往摩托車、助力車的輛數,了解對空氣的污染情況;了解學校附近居民種植花草情況等,增強學生環保意識,寫好調查報告及小論文。
(2)、組織學生舉行“環保繪畫比賽”。
(3)、各班做好垃圾分類回收工作,收集廢電池集中管理。廢物利用,搞好再生實踐活動。
(4)、美化校園,包干到班,打掃綠色基地。
5、走進課堂,讓環保意識深入人心。
(1)、利用每月最后一個隊日開設專門環境教育課,每學期組織1~2名教師上環境公開課。
(2)、采用各學科教育滲透環境教育的形式,充分利用并努力挖掘各教材中有關環境教育的內容,以達到讓學生學習一些環境知識,掌握一些環保技能,提高環境意識的目的。本學期由趙美亞老師開思品課(六年級)《保護人類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