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三學生新學期學習計劃上學期(通用3篇)
2023高三學生新學期學習計劃上學期 篇1
一、學習篇
1. 每星期日以書面形式列出下一星期的具體周計劃,總結上一周學習情況。
2. 嚴格按照周計劃進行學習,周計劃優先,其它事讓行。
3. 每科2本:筆記本(課堂理論筆記),類題本(總結各類題型及方法,錯過一道,整理一類,雙色)。
4. 上課不看課外書,不聽歌,不玩游戲及其他老師認為不適宜的事情。
5. 杜絕任何形式的考試作弊。
6. 目標成績,以標準高考難度題目為準。
7. 每次月考以上級別的考試后進行考試總結分析。
二、生活篇
1. 規律用餐。
2. 保證每天的夜間睡眠時間7小時。
3. 不與家長吵架,言談不合3句內必須主動讓步,可以選擇沉默。
三、娛樂篇
1. 每星期上網時間原則上不超過2個小時,底限(突發事件下)每星期不超過3個小時。
2. 上網只限于寫博客、查學習資料等,禁止玩一切游戲,高考之后有的是時間。
3. 不通宵上網、喝酒和其他一切娛樂活動。
2023高三學生新學期學習計劃上學期 篇2
一、 指導思想
以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教育教學的各項方針和政策,深化學校細胞—班級的管理和改革創新,加快和諧型的班級體的建設,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發展學生素質,培訓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四有新人,為科技興國、班級興校,建設教育強校作出積極的貢獻。
二、 班級分析:
初三c43班總人數68人,(其中男生41人,女生27人。)寄學生33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14人。)通學生35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13人。)女生人數偏少,這對管理上來說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寄學生人數與通學生人數相當,這又從一定意義上說對整個班級成績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三、 工作目標:
1、重大安全責任事故出現率為零。
2、建設成為一個學習成績優秀、特長突出、文明和諧的班級體
3、文明班級的評比每個月力爭保持在前三名,全期至少拿三次流動紅旗。
4、班級各項工作、學習實力排名力爭成為年級前五名(保3爭1)、辦公室前三名(保3爭1),每個星期違紀扣分總量排名靠最后三名。
5、班風、學風力爭成為學校各班級效仿的榜樣班級。
6、每次考試各科合格率達80%以上,優秀率達50%以上,全年級單科排名力爭全年級前五名,三科綜合排名力爭前三名。全年級前十名,力爭占20%,前五十名力爭占14%,前一百名占13%,前二百名,力爭占12.5%。
7、班級文體活動形式多樣,學生精神風貌力爭成為學校各班級學習的榜樣。
8、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力爭做到“縫活動必參加,參加能拿獎”。
9、繼續確保“好行為、好習慣,共創好班風、好成績”的實現。
10、確保教育和培養到學生個個人品好、思想佳、學習強、身體棒、勞動勤、行為正、語言雅、衣著潔、與人善、習慣好。
11、嚴重違紀違規現象發生率控制在2%以內,常規違紀違規現象發生率控制在5%以內。
12、呵護每一個學生,流失率為零。
13、關愛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目標,為實現自己目標努力。
四、 工作措施:
1、加大力度維持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行為。
雖然經歷了初一和初二的磨合,學生已經從小學的“乖孩子、乖學生”的贊嘆聲中逐漸成長出來,一些好的行為已經初步養成,當維持和發展的空間仍舊很大,并且理應讓他們繼續保持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想道德習慣,這樣才更有利于他們在整個初中階段迅速的健康、快樂成長。也才能為將來的高中、大學階段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良好行為養成和維持教育仍舊是班主任工作任務中的一個重點工作。
⑴與時俱進修改和完善班紀班規,并切實落實和執行。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基本心理特征,修改和完善現有的班紀班規,使之更加切實班級實際,更加能為班級服務,能為學生服務。修改和完善班級一日常規,包括考勤、上課、課間、兩操、衛生、就寢紀律等方面。
⑵有計劃地落實個別談話。不定期有計劃地找學生談話,了解他們的最新心理狀態和學習心態,幫助他們積極面對生活和學習上的各種困難,克服不良習慣,從“情感”上培養他們自覺地養成良好的行為。
⑶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作為學生的第一班級責任人,班主任在學生良好行為養成方面起到了其他任何任課老師不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的一舉一動都成為了學生們效仿的對象。本學期必須繼續在思想素養、生活作風等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良師益友。
⑷樹立典范,弘揚高尚。對學生中有良好行為習慣的學生及時進行表彰,讓其他學生都有身邊的榜樣,而且應努力讓其他學生感覺好行為的養成都很自然。
2、加大力度繼續維持良好的班風。
班風建設的好壞是學風好壞的關鍵因素,只有班風好了、積極了,好的學風才能形成,因此一定要花大力氣維持良好的班風。
⑴嚴抓嚴管嚴督促。從學習中的每一件小事抓起,從班級紀律的每一個漏洞抓起,從每一個學生本身行為抓起,必須維持“進學校即進教室,進教室即進班,進班即讀書”的習慣。
⑵繼續抓好班干部的各項工作,完善班干部工作職責,有計劃地開展班干部會議。班干部是同學們直接的服務者,他們的正確思想和正確行為是班主任和班規在班級中的最直接的體現。一個好的班委會是一個成熟的班必不可少的因素和中堅力量。通過不同的和不定期的班干部會議,力爭讓班干部完全成為班主任老師的得力助手。同時讓這些干部去帶領和幫助各組長等成長為積極的班干部助手。
⑶從“嚴”字上下功夫。在不違背《教育教學法規》和《教師法》的情況下,在必要的時候,手段可以稍微嚴厲,在正面以警告,促進班風的形成。
3、加大力度促進和維持良好的學風。
學習成績的好壞是一個班管理效果是否好的直接體現,而學風是一個班學習成績好壞的重要保證。學風好了,班就能進,就能成長,學風差了,這個班將寸步難行。因此必須通過各種途徑促進和維持良好的學風。
⑴積極與課任老師進行溝通。溝通促進了解,了解有益進步。做到學生敢于問很想問,與課任老師一道把每一門課程學習到極至學習到樂處。
⑵嚴抓班干部的學習。通過不同的和不定時的班干部會議,力爭讓班干部在思想上重視學習,在行動上主動學習,學習形成一股積極向上的風氣。同時讓這些干部去帶動各學習小組長和各科代表的學習,再分工負責周圍的同學的學習。
⑶利用早、晚、午讀前十五分鐘,讓學生自覺形成見縫插針讀書和提前讀書、主動學習的習慣。⑷嚴抓教室內的“靜”。做到午自習、晚自習,師在與不在教室,都能夠保持安靜狀態。⑸繼續積極布置教室。將教室布置得具有濃厚的學習氣氛,各條格言時時提醒。
⑹積極開展各類學習競爭活動。⑺積極向兄弟班級學習與取經,優為己用。
4、適當開展課外活動,優化學生心靈。
5、有所抓有所不抓,有所為有所不為。
鼓勵和支持專有所長的學生。保持學生個性的多樣化,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促進學生業余愛好的多樣性和品位高尚性,并努力培養有特長的學生。
2023高三學生新學期學習計劃上學期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教學改革為動力、以校本教研為載體、以提高課堂效率為目的、以自主教育為模式、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目標,全面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更新教育觀念,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搞好本組教育教學工作,力爭預備、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的常規教學,初三、高三的復習備考工作更上一個臺階。
二、具體措施
1、相互學習,提高素質
利用教研備課、活動時間,認真學習有關教育教學理論,繼續加強三新學習,吸收最新教改信息,提升教育理論,改進教學方法,同時開展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進行校際交流,擴大視野,豐富提高,完善積累,做到善學才能善解,善研才能善教、善教才有高效。加強新教師的培訓。采取以老帶新的方式,要求新老教師互聽課四節以上,老教師要在教材處理、備課、寫教案、教學技能、作業布置和批改、學生心理輔導、個人專業知識的提高等方面與新教師進行交流。
2、開展說課資源共享
教學研究重要的是認真鉆研教材內容,吃透教材大綱,這是搞好教研活動,做好教學工作的根本保證。集體備課是發揮集體優勢,鉆研教材的有效途徑,在集體備中,以說課的形式對教材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及成因、編者意圖、教材的前后聯系進行闡述,提出突出重點,解決難點的措施,說本單元的備課的內在聯系,典型練習的變式訓練,解題的規律方法技巧,思想方法的滲透,學法指導等,進行組內教流,互相切磋,發揮骨干教師的傳幫帶作用。
3、改變課型,注意實效
結合校本教研,有針對性地加強課堂教學內容方法、方式的改革,充分發揮學科指導組的作用,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型,研究課型。如預備、初一、高一新教材的研究課、初二、高二教學的概念引入課、初三、高三專題復習的研究課等形式上有概念的引入課,例習題課、講解課、試卷評講課、專題復習課、多媒體應用課等,以此為紐帶帶動各組的教研教改活動的開展,加強聽課評課的監督與指導,改進教學方法,運用現代教學手段,提升教育理念,明確教育目的,提高教學質量,同時積極組織本組教師參加校級、區級、市級的各類公開課,優質課評比、教案評比等,以此促進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豐富教育教學經驗。
4、加強管理,落實常規
根據教育教學的需要,結合學校要求,加強備、教、改、導、考、評、析的教學常規管理與檢查。以備課組長、學科指導組為主體,對每位教師的教學情況進行逐一檢查、監督、及時反饋、具體指導,對備課組的教學進度的安排,集體備課的落實,單元檢測的組織等工作進行檢查,使本組教學工作有條不紊,注重實效,各項教學工作全面提高。同時,根據學校的總體安排,結合學校的創建實際,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教研、教改、比賽等活動,認真準備,爭取取得最佳的成績,為參加上一級組織的相應的比賽,推薦最佳人選,為學校和數學組獲得更大的榮譽.
5、勤于總結,深化提高
通過理論學習,常規培訓,鼓勵引導教師,結合教學實際,認真總結,積極思考,撰寫有關方面的論文,如數學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理論、探討和實踐探索、數學課程標準討論、典型例題評析、新教材教學、教學藝術、教學訪談、教學活動課教學等內容。以此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真正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具體安排:
(1)2月:教材、大綱的學習:
新課標的學習,課件制作的研討
(2)3月上旬:教案作業檢查總結;教學比武課程的安排;
下旬:教學比武及總結
(3)4月上旬:教改信息交流及教學經驗的探討;
下旬:布置中考制卷、閱卷任務及具體要求
(4)5月:總結中考工作;布置初一、初二、高一、高二數學興趣小組成立,安排上課教師
(5)6月:組織預備、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的數學競賽;
做好期末復習迎考工作;總結全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