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期書香計劃(精選5篇)
學期書香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在新教育實驗的形式下,我校營造濃濃的校園書香氛圍,深入開展“書香校園”的活動,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打造學生的人生底色;努力建設師生的精神家園,全面提升師生的整體素質,從而提高教育質量;也為建設書香社會,推動學習型社會的形成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二、工作目標
1、總體目標:圍繞“建設書香校園”這一主題,有計劃、有目的、有指導性地開展全校性讀書活動,營造勤奮讀書、努力學習、奮發向上的校園文化環境,培養學生愛書籍,博覽群書的好習慣,在校內形成熱愛讀書的良好風氣。
2、具體目標:
①通過讀書活動,激發師生尤其是全體學生的閱讀熱情,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發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實學生文化底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②通過讀書活動,大幅度提高學生的閱讀量,使學生在閱讀中提高興趣,逐步養成閱讀習慣。
③通過活動,師生一起體驗生命的活力,提高生命境界,逐步形成我校特有的書香校園特色,不斷提升我校的辦學品位。
三、本學期的工作要點:
(一)營造讀書氛圍閱讀需要氛圍,這氛圍需要營造。為了積極推動學生的課外閱讀,學校準備首先從營造濃郁的校園閱讀文化氛圍做起:
1、各班在3月中旬以“沐書香陽光,做書香學生”為主題上一節主題班會課。營造班級閱讀氛圍。
3、各班設計一個班級“書香園地”,由班級定期張貼“好書推薦”“名人名言”“好書大家讀”“讀書感悟”“讀書心語”等文章,由同學們自己介紹自己看過的新書、好書,交流自己在讀書活動中的心得體會,在班級中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
4、加強學校圖書館、閱覽室建設,全天向學生開放,每年更新圖書,每天安排一個年級,由圖書管理員做好管理工作,保證校園內有安靜、溫馨的讀書環境。
(三)明確閱讀時間
在學生還沒有養成課外閱讀習慣之前,我們得千方百計擠出時間讓孩子們有時間接觸書籍,努力營造一種閱讀氛圍,帶動更多的孩子自覺投入到閱讀中來。一天三讀。
1、誦讀:每天上午上課之前,為早到校的學生閱讀時間;每天上午第一節語文課前3-5分鐘為“日有所誦”時間。
2、默讀:每天中午全體學生自由選擇班級圖書角的圖書進行閱讀;
3、睡前讀:每晚一次的家庭閱讀。
(四)開展閱讀活動
1、學生讀書活動
(1)開展一次讀書主題班會。
(2)4-6年級每一位學生要在語文老師的具體指導下制訂科學的廣泛閱讀計劃。
(3)每位學生有專一的閱讀筆記。語文教師要負責學生閱讀書目的健康。在閱讀課上,教師要教會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并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學生每周至少寫一篇,語文老師每周檢查一次,期末進行學生讀書筆記展評活動。
(4)開展課前35分鐘“背名篇、說名著活動”。(介紹內容、講情節、講心得等均可),提儀語文教師可根據本科內容,靈活安排,推廣此活動。
(5)周末、五一、暑假等長假期間,鼓勵學生在家看學校推薦的書,寫讀書體會,每學期進行一次優秀讀書筆記評選活動。
(6)學校進一步完善圖書室,圖書管理員選擇推薦新書目,向學生借閱。把人類歷史上最有價值、最能感動人的著作推薦給學生,把富有時代氣息的書推薦給學生。在學生的閱讀中,要強調基礎性與發展性的統一,閱讀最有利于自己精神發展的書,閱讀最適合個性發展的著作。如古詩文誦讀、經典文學名著欣賞等。
(7)學校定期組織學生開展有關的讀書實踐活動。如:中華詩歌散文精品朗誦比賽,“讀書改變了我”征文比賽,“享受讀書之樂趣,品經典之茗香”演講比賽,國旗下的演講,詩歌散文精品朗誦比賽,講故事比賽,讀書小報評比,“我的讀書名言”征集活動,“讀書的樂趣”電子小報展覽,“捐贈一本書,感念母校情”捐書活動等等。該項工作由各年級由語文老師負責落實。
2、教師讀書活動
教師的學習應秉承“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原則,在全面學習、提高整體文化素養的基礎上,重點學習教育名著、原著,通過學習教育經典理論,使教師登高望遠,高屋建瓴,指導與反思自己的教育實踐,激發教師的思維能力和對教育問題的批評性思考,努力轉變思想觀念、思維模式,進行教育創新。
(1)要求教師讀好四類書:讀經典名著,增文化底蘊;讀教學專著,強教學實踐;讀教育學,悟學生心理;讀報紙雜志,知天下大事。教師在閱讀中,以原理掌握、方法實施為基礎,以專業拓展、學科縱深為發展。強調通過閱讀激發閱讀人能持久的興趣,引發閱讀人可持續的思考,從而形成終身閱讀的良好習慣。
(2)定時開放校閱覽室,教師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學習相關教育理論。學校或教研組內應有固定的時間組織教師進行集體學習。
(3)要求老師經常寫一些教育教學隨筆,促使教師對自己每天的教育、教學、理論學習、生活感悟、學生成長進行反思。
3、家庭親子共讀:
家庭是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要支持者。家長要正確看待學生的課外閱讀,不能認為課外閱讀就是看閑書。家長還要以身作則,不沉迷于麻將等活動,主動帶領孩子一起讀課外書籍,并給孩子講解,培養孩子的讀課外書的興趣。
(1)要求學生主動相邀家長共讀完整的一本書,談談各自的感想。
(2)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以文章形式完成一份親子共讀的感想和體會,內容既可以有父母的感想,也可以有孩子的感想和體會。
(3)向家長介紹積極健康的適合小學生的書籍,同時推薦訂閱優秀的兒童報紙、刊物,如《小學生作文報》、《兒童時代》、《少年文藝》、《小溪流》等;另外我們建議家長為孩子購買一些經典書籍。
(4)評比“書香家庭”。
三、具體實施辦法:
1、評選“書香小明星”和“書香班級”。
表彰在閱讀中表現較好與進步較快的學生,并授以“書香小明星”,同時,每學期還要在各年級中評選“書香班級”。通過評比,在校園中形成一種濃烈的閱讀氛圍,讓更多的孩子們與書籍走得更近,形成一種健康向上的閱讀場。
2、開放書吧。
讓學生有比較充分的讀書時間,學校安排好閱讀開放時間,讓學生隨時可以拿到書閱讀。
3、建立好書交換站。
為了有效發揮三級書庫的作用,在同學與同學之間,班級與班級之間可建立“好書交換站”,定期舉行“好書換著看”的活動。
4、開展讀書活動。
手抄報是培養綜合能力的好辦法。學校每學期組織一次中高年級的學生讀書手抄報比賽,把自己讀到的好書、感想介紹給同學們。或手工抄寫,或電腦打印;或個人獨辦,或分工合作。獲獎作品張貼于專門為讀書開設的長廊內,使讀書、愛書的氛圍更濃厚。
5、組織班級或年級讀書會。
定期推薦優秀書籍。學校每學期向學生開出必讀書目。除此以外教師組織“閱讀小明星”定期向同學推薦優秀書籍,要寫出內容概要、推薦理由,作為“向您推薦一本好書”向全校推出。附本學期活動安排:三月份
1、制定師生讀書計劃方案。
2、充實班級圖書角,制定班級必讀書目。
3.“我的讀書名言”征集活動
四月份
1.學生自備必讀書籍,開展好書交流看活動。
2、班級讀書交流會觀摩活動
。3、師生撰寫讀書隨筆
五月份
1、讀書筆記、讀書手抄報展評與交流。
2、師生撰寫讀書隨筆
3.“讀書改變了我”征文比賽,低年級精彩故事會
六月份
1“捐贈一本書,感念母校情”捐書活動
2、評選“書香小明星”“書香班級”“書香家庭”。
學期書香計劃 篇2
【必讀】
(一)必讀繪本:《我有友情要出租》、《犟龜》
(二)必讀童書:《夏洛的網》、《時代廣場的蟋蟀》、《綠野仙蹤》、《藍鯨的眼睛》
(三)兒歌童謠系列:《日有所誦》、《落滿霞光的竹林》
(四)經典誦讀:四級古詩
【選讀】
《寶葫蘆的秘密》、《列那狐的故事》、《神筆馬良》、《愛麗絲漫游奇境記》、《長襪子皮皮》
活動目的:
《新課標》要求第二學段:3-4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基于第一學段的識字和閱讀量,這一階段的量要求大大提升,倘若進行平均分配,則三年級上冊需要學生完成10萬字的閱讀量。
1、要求班級每一個孩子都能上臺進行自我推薦,評選班級“讀書小博士”。舉出自己最喜歡的一本書,并能脫稿說明理由。以提高學生的表達自信和表達能力。
2、能通過種植和閱讀活動相結合,進一步步體驗種植的快樂,并通過讀相關書籍獲得種植或者植物習性的科普知識,或者讀植物詩歌、謎語、童書。能夠學以致用。
3、通過必讀書目和選讀書目的閱讀活動的開展,提升閱讀興趣師生共讀一本好書,能夠達到一定速度地默讀課外書。并能形成自主找書、看書的習慣,能夠從書中提取一定的信息。
活動措施:
(1)根據在閱讀課上的表現和平時閱讀態度,獎勵“愛讀書”印章。師生共讀一本書,用一個月的時間進行導讀-共讀-聊書。其中對《綠野仙蹤》這本書,采用先讀后看,閱讀了故事后,觀看同名動畫片。激發閱讀作者其他書目的興趣。
(2)閱讀與種植相結合,進一步體驗種植的快樂,通過讀相關書籍來獲得種植或者植物習性的基礎知識。種植過程中,進行觀察、記錄植物的生長變化,或拍照或寫觀察日記。學會查閱相關的書籍,從中獲得知識,讀書過程中,制作讀書筆記,給自己喜歡的植物制作漂亮的標簽。
充分利用圖書館和閱覽室,“尋找我最喜歡的植物書”,爭當“我是種花小能手”活動。由于有了二年級的基礎體驗,學生已經學會了基本的種植方法,三年級可以適當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究,教師要給予適當的指導。同時鼓勵孩子們去書本中尋找植物生長所需要的元素。并將知識融于實踐中去。
(3)評選班級“讀書小博士”,每周一中午靜校時間,評選班級看書最多的“讀書小博士”,先進行自薦,然后能夠舉出自己最喜愛的`一本,并進行講解,做到不照書念。
(4)每日進行親子閱讀活動,根據班級《課外閱讀單》上的記錄的閱讀數量和質量進行評價,期末評出班級“書香家庭”。
(5)每周定量定時讀晨讀《日有所誦》、《落滿霞光的竹林》,并進行經典誦讀四級古詩的背誦。
(6)教師的鼓勵至關重要,多和學生談話,對于他們養成愛讀書的習慣所取得的進步要經常表揚、宣傳。對學生從書中獲取的信息要關注,讓學生會努力向教師要求的方向前進。
具體活動時間安排:
第一周:好書推薦活動:聊聊暑假讀的書
第二周:好書推薦活動
第三周:好書推薦活動
第四周:好書推薦活動
第五周:書目導讀《綠野仙蹤》
第六周:共讀《綠野仙蹤》
第七周:聊書《綠野仙蹤》
第八周:觀賞電影《綠野仙蹤》
第九周:好書推薦活動
第十周:好書推薦活動
第十一周:好書推薦活動
第十二周:好書推薦活動
第十三周:導讀《夏洛的網》
第十四周:共讀《夏洛的網》
第十五周:聊《夏洛的網》
第十六周:導讀《藍鯨的眼睛》
第十七周:共讀《藍鯨的眼睛》
第十八周:聊《藍鯨的眼睛》
第十九周:總結
學期書香計劃 篇3
必讀
《愛心樹》(必選)《猜猜我有多愛你》(必選)
《花婆婆》(必選)《爺爺有辦法》(必選)
《石頭湯》(必選)《犟龜》(必選)
《逃家小兔》(必選)《小房子》(必選)
《不一樣的卡梅拉》(必選)《一片葉子落下來》(必選)
推薦目錄:
《媽媽心,媽媽樹》《鴨子騎車記》
《文字的奧秘》《一年級的小朵朵》
《一年級的小豆豆》《一年級的小豌豆》
《馬小跳》《窗邊的小豆豆》
《小豬西里呼嚕》
活動目的:
1、通過班級共讀活動,讓孩子們喜愛讀書,讓書成為他們的朋友。
2、通過書籍“推銷會”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從書中相互學習。
3、通過“微信故事會”“實踐活動”等形式多樣的活動,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提高欣賞能力。
4、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讀書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活動措施:
活動一:共讀一本書
每兩周全班共讀一本書。書籍為必讀書目,以及教材教學相關主題。在周五的閱讀課上進行讀書分享,限定5人,先報先得。目的.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
活動二:書籍“推銷”會
在午休或周五閱讀課上推薦自己最喜歡的書籍(要求健康、有意義)。提前一周報名、準備,每周5個人。通過推薦,吸引其他孩子借閱、交流心得,即為“推銷”成功。
活動三:哥哥姐姐大講堂
邀請五(1)班愛閱讀的孩子來班級分享讀書故事,推薦閱讀,繪聲繪色講故事等
活動四:微信故事會
在班級微信群上開展故事會,即時點評。內容暫定為繪本、童話故事、成語故事等。即時搶號,表揚積極參與的孩子。
活動五:晨間爸爸午間媽媽故事會(時間機動)
邀請家長來班級講故事,爸爸、媽媽當老師,引領孩子閱讀
活動六:實踐活動
制作閱讀繪本
撰寫讀書心得
制作班級作品集(搜集優秀作品展示)
其他待定。
具體活動時間安排:
第一周:《我媽媽》《我有友情要出租》
第二周:《愛心樹》
第三周:哥哥姐姐大講堂
第四周:《花婆婆》
第五周:爸爸媽媽故事會
第六周:《石頭湯》
第七周:哥哥姐姐大講堂
第八周:《誰在我頭上嗯嗯》
第九周:爸爸媽媽故事會
第十周:《逃家小兔》
第十一周:哥哥姐姐大講堂
第十二周:《不一樣的卡梅拉》李新武編寫人民文學出版社
第十三周:爸爸媽媽故事會
第十四周:《爺爺有辦法》
第十五周:哥哥姐姐大講堂
第十六周:《小房子》任溶溶/著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第十七周:爸爸媽媽故事會
第十八周:《犟龜》
第十九周:哥哥姐姐大講堂
第二十周:讀書交流
學期書香計劃 篇4
閱讀推薦書目:
必讀
《長襪子皮皮》《綠野仙蹤》
《米小圈上學記》系列《落滿霞光的竹林》
《日有所誦》3年級《全閱讀》3年級
選讀
《中華成語故事》
《高飛》
《魔鏡》
《狗來了》
《愛上讀書的妖怪》
《烏鴉人阿凡思》
《拉維尼婭的魔法指環》
《愛德華的奇妙之旅》
《大林和小林》
《彼得潘》
《一只小雞去天國》
活動目的:
1、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喜歡讀書,和書成為好朋友,讓他們的童年時時與好書相伴。
2、通過閱讀,使學生增長知識,拓展視野,提高閱讀能力。
3、讓學生在閱讀中養成愛書、愛讀書的習慣,陶冶情操,獲得愉悅,感受成長。
活動措施:
1.抓好晨讀,誦讀經典詩文。
2.利用語文課前的3分鐘,讓孩子講講新聞和所見所聞。
3.師生共讀:利用讀書課與學生共讀書或交流讀書收獲。
4.我的推薦:每周向學生推薦一篇好文章,或讀給同學聽,互相交流。
5.老師做好導讀工作,引導學生閱讀方法。提倡個性閱讀,初步教給學生讀書做記號,讀書做筆記的簡單讀書方法。要求學生將讀書活動中讀到的.精彩片段、好詞好句、名人名言摘錄在“采蜜本“中,鼓勵學生多寫讀后感日記。
6.每周一詩:每周出示一首古詩,供學生誦讀積累。
7.定期評出月“閱讀大王”、“背誦大王”。
8.實行好書輪流轉:學生之間定期交換圖書進行閱讀,實現有限圖書無限共享。
9.舉行各種讀書活動:讀書報告會、辯論會、背詩會、優秀作文展、手抄報展覽等。
10.開展交流活動,如讀學生選取一段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有感情地讀給大家聽,讓大家一起分享。還可以把自己認為好看的書介紹給大家。開展好書大家看活動,建立班級圖書箱,學生之間和班級間學生互相交換看書等。可以把這些作文、讀書筆記貼在班級中,供大家欣賞。
具體活動時間安排:(一個月兩次)
第二周:學生交流暑假所讀過的書。
老師推薦書目《米小圈上學記》,和學生共讀。
第四周:共讀《長襪子皮皮》
第六周:共讀《綠葉仙蹤》
第八周:觀看電影《綠葉仙蹤》
第十周:閱讀小結
第十二周:好書推薦
第十四周:小小故事會
第十六周:閱讀考級
第十八周:閱讀之星評比
學期書香計劃 篇5
閱讀推薦書目:
繪本:《來吧,我們一起發現秋天》《小種子》《一粒種子的旅行》《星星班的螞蟻老師》《田鼠阿佛》《收拾屋子?明天再說吧》《我就是喜歡我》《帶一本書奧運》《鳥窩》《小蠟筆頭兒》《爺爺一定有辦法》《是誰嗯嗯在我頭上》《獅子大開口》《兩棵樹》《石頭湯》《南瓜湯》《這是我的》《長頸鹿不會跳舞》《胖胖豬感冒了》《親愛的小魚》《城里最漂亮的巨人》《風到哪里去了》《爸爸帶我看宇宙》《美麗的彩虹》《調皮的影子》
書籍:《了不起的狐貍爸爸》《蘋果樹上的外婆》《波普先生的企鵝》《鼴鼠的月亮河》《新語文讀本》
活動目的:
總目標:
加大閱讀量,開拓閱讀面,激發閱讀激情,在閱讀中識字,在閱讀中表達,在閱讀中體會。
具體目標:
1、通過有趣輕松的繪本共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2、通過定時定量的全班共讀,培養孩子每天閱讀意識,以及強化閱讀習慣。
3、通過開展好書推薦課,閱讀交流會,角色扮演課本劇,來趣化孩子的閱讀,培養樂于分享樂于表達的閱讀習慣。
4、通過閱讀小測試,進行閱讀成果反饋,保證孩子的閱讀量。
活動措施:
1、班級布置方面:
(1)充實圖書角,精心選購圖書以及繪本,爭取做到人人輪借。
(2)鼓勵孩子帶自己喜歡的書籍分享給同學。
(3)設置好書推薦欄,在各種活動完之后,通過手抄報、日記、圖畫等等形式,將成果布置在墻上供孩子參閱學習。
2、班級活動:
(1)配套課本單元主題,每單元保證兩本繪本相關閱讀。
(2)利用午自修時間或者四點鐘課堂,保證孩子每天10分鐘的.閱讀時間。
(3)通過作業布置的形式,規定閱讀書目和至少的閱讀量,進行全班共讀。
(4)在一本書全班閱讀完之后,開展相關活動:比如閱讀交流會、角色扮演劇、同步電影欣賞、閱讀測試等等來反饋孩子的閱讀質量,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5)本學期將舉行至少2次的好書推薦會,至少3次的閱讀交流會(長短程不限),以及至少一次的角色扮演劇。
(6)借用班隊時間,進行一次邀請父母到場的親子繪本共讀。
(7)在相關閱讀之后,利用勞動手工課或者班隊課,進行藝術設計以及周邊小制作或者開展相關的主題游戲。
3、課后活動
(1)通過家長會做好家長的相關工作,激發家長親子共讀的欲望。
(2)請家長提醒孩子保證每天回家的至少半個小時的閱讀時間。
(3)通過微信上傳照片、書寫日記的形式,開展最美閱讀家庭、最美閱讀個人的評比。
具體活動時間安排:
周次 時間 內容 課時 備注
1 9月1日—9月13日
《植物媽媽有辦法》
《小種子》
《一粒種子的旅行》
1課時
1課時
1課時
作業:《了不起的狐貍爸爸》進行電影觀看,以及閱讀匯報。
2 9月14日—9月27日
《星星班的螞蟻老師》
《田鼠阿佛》
《收拾屋子?明天再說吧》
《我就是喜歡我》
1課時
1課時
1課時
1課時
作業:開展好書推薦會,以及閱讀《波普先生的企鵝》
3 9月28日—10月11日
《帶一本書奧運》
《識字四》
《坐井觀天》
1課時
1課時
1課時
作業:《波普先生的企鵝》
4 10月12日—11月1日
《爺爺一定有辦法》
《是誰嗯嗯在我頭上》
《獅子大開口》
《我的連衣裙》
1課時
1課時
1課時
2課時
作業:《波普先生的企鵝》
閱讀交流會
同步電影欣賞
《我的連衣裙》手工制作
5 11月2日—11月15日
《石頭湯》
《長頸鹿不會跳舞》
1課時
1課時
作業:《鼴鼠的月亮河》
6 11月16日—11月29日
《胖胖豬感冒了》
《親愛的小魚》
1課時
1課時
作業:《鼴鼠的月亮河》
7 11月30日—12月13日
《鳥窩》
《小蠟筆頭兒》
1課時
1課時
閱讀交流會:《鼴鼠的月亮河》
前期準備片段表演,邀請家長觀看。
8 12月14日—12月27日
《爸爸帶我看宇宙》
《美麗的彩虹》
1課時
1課時
開展閱讀小測試
作業:《蘋果樹上的外婆》
9 12月28日—20__年1月10日
《調皮的影子》
1課時
作業:《蘋果樹上的外婆》
10 1月11日—1月31日
期末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