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工作計劃第二學期(精選3篇)
五年級語文工作計劃第二學期 篇1
一、指導思想
本冊教材以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教學大綱為依據,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指導思想,通過語文學習,學生受到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科技的教育,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打下基礎。
二、教材基本結構
本冊教材繼續以專題組織單元,共八組,分別是:第一組“走進西部”,第二組“永遠的童年”,第三組“語言的藝術”,第四組“他們讓我感動”,第五組“中國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組:“走進信息世界”,第七組“作家筆下的人”,第八組“異域風情”。
本冊教材還編排了兩次綜合性學習。第一次是在“語言的藝術”這一組,以課文學習為主,同時安排了一些語言實踐活動,我們稱之為“小綜合”。第二次是在“走進信息世界”第六組,編者突破了以課文為主體的教材結構,改為圍繞專題、任務驅動、活動貫穿始終的編排形式,我們稱之為“大綜合”。除去第六組,全冊共有課文28篇,精讀和略讀各14篇。這七組教材,每組由“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四部分組成。在每組課文之后設“詞語盤點“。其中“讀讀寫寫”的詞語,是由會寫的字組成的,要求能讀會寫;“讀讀記記”的詞語,只要求認記,不要求書寫。一些課文的后面還安排了資料袋或閱讀鏈接。全冊共安排了五次“資料袋”,兩次“閱讀鏈接”。
全冊還編排了8篇選讀課文,并附兩個生字表。生字表
(一)是要求認識的200個字。至此,完成小學階段認識3000個常用字的識字任務。生字表
(二)是要求寫的150個字,至此累計寫字量為2300個。
本冊教材的注音方式與五年級上冊保持一致,生字、難字隨文注音,用圓括號標明,多音字用方括號標明。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不認識的字,出現一次注一次音,其他部分中出現的生字一律不再注音。為了便于識字,課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語言環境中要變調讀出或讀輕聲的字,教師在教學中要給予一定的提示。
三、本冊教學目標
1.認識常用漢字200個,累計識字3000,完成小學階段識字任務。寫字150個,累計會寫常用漢字2300個。
2.讀寫由識寫字組成的詞語;讀記由認讀字組成的詞語。
3.朗讀課文,要有感情。默讀課文,有初步感受,并有一定的速度(每5分鐘不少于300字)。
4.能用多種方法(借助詞典,聯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經驗等)理解詞句,能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詞句的表達的效果。
5.閱讀敘事性作品,能把握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理清敘事順序,領悟表達方法。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閱讀說明性文章,能讀懂內容,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
6.略讀文章,粗知大意。學習瀏覽,能根據需要搜集信息。課外閱讀不少于25萬字。
7.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比較具體,感情真實。練寫書信,表揚稿及簡單的研究報告,注意格式。能根據需要分段表述,使用常用標點。40分鐘完成約400字的習作。
8.修改習作,做到語句通順,正確,書寫規范。
9.聽,能抓住要點;說,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樂于交際,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稍作準備,能當眾作簡短的發言。
10.積極參與語文綜合性學習,在制訂計劃、開展活動、進行展示交流中發揮作用。學習運用獲取的資料,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四、 本班學生的學習能力狀況的分析和預測。
本班學生。平時優秀生占三分之一,中等生三分之一,中差生三分之一。
1、 本班學生能聽寫字詞句,學會了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能借助拼音學習字,詞,從而閱讀課文。
2、 部分學生對詞語理解還沒有正確的方法,缺乏理解能力,閱讀課外讀物不夠,語言積累還不夠豐富,有待提高。
3、 大部分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自然段意思。能在教師指導下受到人生哲理啟示,受到思想教育。部分學生閱讀范圍較廣,語言能力強,作文較好。但一部分學生缺乏觀察事物能力,說話, 寫作能力較差。平時也不愛讀課外讀物,語言積累不夠。
4、 班上還有部分學生學習態度不夠端正,目的不明確,或學習能力不夠強,記憶力差理解力差,注意力不夠集中。
五、 本學期采取的教學措施。
1、 對學生加強學習思想教育,幫助他們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學會正確的學習方法,認真學習,打下扎實基礎。
2、 多方尋找資料,采用現有的現代化手段,對學生進行直觀教學,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學。
3、 結合學生實際水平,精心設計教案,教學方法,對個別學有困難的學生加強個別輔導,努力提高學習成績。
4、 努力做好復習鞏固,單元測試,考后析卷工作,針對薄弱環節有的放矢地搞好教學工作。
5、 加強觀察指導,幫助學生選擇材料,指導學生具體、生動地寫作。加強學生課外閱讀的輔導,努力學習他人的寫作方法,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使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寫作水平互協發展。 六、教學進度表
五年級語文工作計劃第二學期 篇2
本學期五年級語文上冊課程已經全部結束,在教學的過程中,有的知識段學生掌握的很牢固,有的知識段學生掌握的較差。部分學生學習成績很好,部分學生掌握的知識較差,部分學生學習成績一般。為在今后一段時間時間內,查漏補缺,牢固的掌握并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使全班學生在期末考試中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特制訂期末復習計劃如下:
一、復習目標:
11通過復習使學生牢固掌握五年級的應該掌握的字、詞、句、篇的知識,形成一定的語文能力,務實“雙基”、使學生具有一定的語文素養。
通過復習提高后進生的成績,查缺補漏,讓每個學生都獲得優異的成績。
通過復習讓學生掌握答題技巧,形成解題能力,為今后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通過復習使學生積淀文化,熱愛語文,為學生的今后發展奠定基礎。
二、復習設想:
(一)分兩輪復習:
1、以單元為系列的進行橫向復習。其目的主要就是把一個單元所涉獵的知識進行系統復習,不丟掉知識點。
2、以字、詞、句、篇為系列的縱向復習,其目的主要就是讓學生有一個整體的思路,更全面地獲取知識。
(二)進行段段清,每復習一個單元進行一次驗收。進行分析查缺補漏。
三、復習時間、內容、方法的安排:
(一)各單元復習內容:
1、字:
(1)叫準讀錯的字音:(2)查字典的方法:(3)大寫字母的運用:(4)多音字辨析:(5)字義的理解運用:(6)聽寫(以詞出現,包括成語)(7)形進字組詞:(8)改錯字。(詞語、句子中的)
2、詞:
(1)重點詞語的意思(不脫離語言環境)(2)一詞多義(3)詞的感情色彩(4)詞的分類(5)近義詞(6)反義詞(7)修飾詞填空(8)成語的學習。(包擴理解、記憶、運用)。
3、句子:
(1)修辭:比喻、擬人、夸張、排比、設問、反問
(2)復句:并列關系、轉折關系、遞進關系、因果關系、選擇關系、條件關系、假設關系、取舍關系。
(3)修改病句:
詞語重復、前后矛盾、搭配不當、次序顛倒、缺少成分、用詞不當、介詞結構不當、關聯詞語不當。
(4)句子的轉換(被字句、把字句、反問句、陳述句、雙重否定句等。
4、閱讀:
1、課內語段:抓重點課文的重點語段,了解文章的中心,進行閱讀的訓練:注重古詩文的背誦、理解、默寫)
2、課外語段:(要注重能力的培養,訓練學生答題方法。形成閱讀能力)
3、作文:以書上的作文為主,勤練筆。
三、時間安排:
17周第一板塊到第六版塊
18周第七版塊到最后
19周綜合
五年級語文工作計劃第二學期 篇3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應以新課改的理念為指導,時時更新備課組各成員的思想,備課時理應做到課堂內外相互結合,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拓展其知識面;并著力提升課堂效能,堅決減輕學生負擔,充分發揮備課組研究基地的作用,扎扎實實地開展語文教學研究,優化課堂,提高質量。進一步豐富學生的人文精神,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化品味和語文素養。
二、集體備課目標及措施
(一)目標
1、集體備課應體現新課改的理念,要切實加強學情研究,教學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導入、設問、講評及鞏固等環節安排得當。教學方法要符合學生實際,盡可能地接近學生思維最近發展區,并做到預見性和生成性的有機結合,學法指導要有針對性,要體現因材施教思想。
2、發揮集體智慧,實現資源共享,并保持集體備課的持久性,以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3、抓學生的學習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使他們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并為其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二)措施
當教師們都充分認識到集體備課的必要性之后,為了更規范化管理,制定出了以下計劃:
1、固定時間、地點、人員:固定每周一次在辦公室進行集體備課,備課組長做好考勤記錄和教研活動記錄。
2.固定各次備課內容:
集體備課時,我們將主要討論本周上課內容、重點、難點、注意點及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教學策略等等,大家不管是經驗豐富的老教師還是剛剛步入教壇的新教師,都自覺把個體納入到群體中去,集思廣益,個人素質得到充分的展現與提高。
3.安排人員整理:每次集體備課時均由組內教師輪流執筆,負責把備課內容整理好。
4.結合本班實際修改:各教師將集體備課復制后再次研究,必須根據本班具體情況,對教案進行修改補充,提出不同看法。
5.個人再創造,各位教師根據本班實際,力求體現一種共性和個性完美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