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樂于助人故事(精選3篇)
雷鋒樂于助人故事 篇1
人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一天,雷鋒坐上了從撫順開往沈陽的火車。他看到坐車的人很多,就把座位讓給了一位老人。
他看到列車員忙不過來,就主動幫著掃地、擦玻璃、倒開水、幫助下車的旅客拿東西,忙個不停。有人勸他,說:“看把你累的,都滿頭大汗了,快歇歇吧!”可他說:“我不累。”在沈陽換車的時候,一出站口,雷鋒看見一群人圍著一個背著小孩的中年婦女,原來是把車票丟了。只見那個中年婦女渾身上下翻了個遍,車票還是沒有找到。雷鋒不由得上前問道:“大嫂,你到哪兒去啊?怎么把車票弄丟了?”
那位婦女著急地說:“俺從山東來,到吉林去看孩子他爸,不知什么時候把車票和錢都丟了,這可怎么辦啊?”雷鋒聽了,說:“大嫂!你跟我來吧!”雷鋒領著那位婦女來到售票處,用自己的津貼買了一張到吉林的車票,塞到大嫂手里,說:“快上車吧,車就要開了。”那位大嫂手里拿著車票,感動得熱淚盈眶,說:“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個單位的?”雷鋒笑了笑,心想,大嫂還想還我錢呢,就不在意地說:“大嫂,別問了,我叫解放軍,家就住在中國!”
雷鋒樂于助人故事 篇2
有這樣的一個人,他出生于貧窮家庭,小小年紀父母相繼去世,不得不寄人籬下。但他沒有悲觀,沒有失望,而是不斷進取,并且以滿腔熱忱幫助了無數需要幫助的人。他不怕苦不怕累,冒著嚴寒治理溈水河;他積極肯干,以大無畏的精神攔截洶涌而來的洪水;他不貪圖安逸,執意來到條件艱苦的鞍山鋼鐵廠……他的感人事跡傳遍了全國,成為道德的楷模。他就是雷鋒。
他在日記中寫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地為人民服務中去。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有一次,他因公出差,從大連到撫順的火車上,雷鋒主動把自已的座位讓給他人,幫人倒開水、抱小孩,在車廂里打掃衛生,當起了“義務乘務員。”
雷鋒在回連隊的途中,碰到了一位大嫂,背上背著一個小孩,手上牽著一個小孩,拎著一個大包袱。在大雨泥濘的路上蹣跚而行。雷鋒看見了,就去幫助大嫂背起小孩,拎過包袱,步行了十幾里路把大嫂送到了家。身上到處都是水珠,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汗水。大嫂還沒有來得及謝謝,雷鋒就急急忙忙的走了。她望著雷鋒的背影,大喊:“同志,你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啊?”雷鋒邊走邊喊:“我叫共產黨員,就住在中國!”
可是不幸偏偏降臨到了雷鋒的身上,1926年8月15日他因公殉職。_年來,擁有雷鋒精神的人越來越少,甚至有的人說:“雷鋒精神出國遠洋了。”我們一定不能讓雷鋒精神消失,我們要做“雷鋒”的接班人,做21世紀的“雷鋒”!
雷鋒樂于助人故事 篇3
今天,我讀了《雷鋒故事》這本書。其中,對我印象最深的是“釘子精神”。
故事的內容主要講的是:有一天,在看露天電影的時候,一名姓賈的小同學看見有一位解放軍叔叔一直坐在那里。利用短短的十幾分鐘時間還在閱讀《毛澤東選集》。這位解放軍叔叔就是他們學校的課外指導員——雷鋒叔叔。
在小賈同學看來這短短的十幾分鐘,用來玩耍還不夠。但是,在雷鋒叔叔的悉心教導下才明白了知識是積少成多的。
雷鋒叔叔在他的日記里還寫著: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為什么能釘進去呢?這就是靠著壓力硬擠進去的,硬鉆進去的。由此看來,釘子有兩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鉆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于擠和善于鉆。
雷鋒叔叔憑借著自己的這種“釘子”精神。在入伍沒多久,就先后讀完了《毛澤東選集》一至四卷,以及其他大量的通俗哲學著作和文藝小說、英雄人物傳記等。
讀完這篇《釘子精神》。我想到我們現在的生活時多么美好。在學校里學習,風吹不著,雨淋不著,還有老師給我們上課,多么幸福啊!我們一定要珍惜這么好的條件,好好學習。更要做那個木板上的“小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