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感人的事跡故事(精選3篇)
雷鋒感人的事跡故事 篇1
一次,雷鋒跟張書記去下鄉,一邊走一邊聊天。走著走著,雷鋒覺得腳下被一個什么東西絆了一下。他低頭一看,原來是一顆生了銹的螺絲釘,便一腳踢到了路邊。張書記問:“你踢的是什么?”雷鋒說:“是一顆破螺絲釘。”張書記聽了,一聲不響,從草叢里撿起那顆螺絲釘,用手帕把螺絲釘擦干凈,裝進了上衣口袋。雷峰覺得很奇怪。過了幾天,雷鋒跟著張書記到縣機械廠開現場會。
在機械廠,張書記問廠長:“如果這機床上少了一顆螺絲釘,機床還會轉動嗎?”廠長說:“那就要出毛病了!”聰明的雷鋒這時已經明白縣委書記為什么要撿那顆小小的螺絲釘了。只見張書記從口袋里掏出那顆螺絲釘鄭重其事地交給了廠長。在回來的路上,張書記說:“雷鋒,你瞧,一個小小的螺絲釘,機器上少了它可不行!革命也是這樣,我們這些人就是大大小小的螺絲釘,缺了誰都不行。就象你這個公務員,別看職務不高,我們的工作缺了你也不行。
所以,黨把我們放在哪里,就要在哪里起作用。同時,我們國家的底子還薄,處處要艱苦奮斗,一顆螺絲釘也不能浪費。
雷鋒感人的事跡故事 篇2
“對待同志要像春天一樣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在《雷鋒的故事》中,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這句話!
20xx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有一個叫叢飛的人,他一生舉辦了多場的公益表演,共籌到了300多萬!但他從未花過一分錢,他把所有的錢捐助給了有困難的人。叢飛得了胃癌晚期,在《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節目當中,他說:“我已經做了10次化療,我還要做11次、12次,我要為了這些有困難的人而生存下去,繼續幫助他們!”可是不久,他便死于胃癌。我看了節目之后,頓時對叢飛肅然起敬,這是多么高尚的精神啊!
其實,我們班也有活雷鋒,她就是伊冬。對待同學,她如春天般溫暖,同學的困難就是自己的困難,同學的快樂就是自己的幸福,她總是對同學們的困難盡力而為;對待同學和老師交代的工作,她總是很認真,也很積極。她看書的時候,甚至看得入迷,因此得了“小才女”的稱號;所以大家也都喜歡跟她在一起玩。更重要的是,伊冬在前兩個星期,撿到了一支手機,和她結伴同行的同學們說:“這是只好手機,自己留著吧!”她批評了那個同學:“不行!這不是我的東西,就必須要交公,我不能拿這只手機。”于是,她便拿到了教導處交公。學校還為此表揚了她,她總是很謙虛地說:“撿到東西就應該交公啊,老師就是這么教我們的。”是啊,老師是這樣教我們的,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雷鋒的精神始終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祖國的接班人。“生命是有限的,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服務當中。”我想,雷鋒說這句話的意思是想讓大家,對身邊的人多一份幫助,多一份溫暖,而少一點冷眼旁觀,少一點冷淡,讓這個世界到處充滿了美好,讓我們領悟到真善美的真諦。
在這春暖花開的三月里,十三億中國人自然而然地想起了雷鋒!
雷鋒感人的事跡故事 篇3
今天是雷鋒紀念日,下午在班隊課上, 梁老師給我們聽了《學習雷鋒好榜樣》這首歌,其實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雷鋒”。
就比如說前年暑假發生的那件事吧。我和媽媽住在寧波北侖。有一次,我發高燒了,媽媽帶我上醫院,在這個過程中,讓我遇到了一個“雷鋒”。
記得媽媽把我從家里抱到車站,等了好長時間,車都沒來。這時,我看見一個人正騎著三輪車向我們駛過來,原來是我們小區里的一位老爺爺,看見我媽媽這副焦急的樣子,他連忙問道:“喂,你這孩子怎么了?”“發高燒,正準備帶她上醫院呢,可車都沒了,該怎么辦呢?”“坐我的車去吧。”“不用不用,天黑了,你還沒回家,你家人等急了怎么辦?我們還是再等等吧,要么就明天去醫院也沒事。”“明天再去?!你們還是現在坐我的車去吧,快快快!”沒辦法,我們只好坐上去 。
我被媽媽抱在懷里,看見前面有一個模糊而高大的身影在吃力地蹬著車。
到了醫院,我們下了車,媽媽遞給他一些錢,誰知他卻說:“沒關系,不用付了,看病要緊,快去吧。”媽媽硬塞給他二十元錢,可他還跑過來把錢還給我媽媽。
雷鋒,這個熟悉的名字,在我們的心中閃爍著不滅的光輝。他把自己旺盛的青春全部獻給了共產黨,獻給了人民。他那高尚的道德,必將在我們青少年一代身上不斷發揚光大;他的精神,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不可磨滅。我也希望——在我們的生活中,能涌現出越來越多的“雷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