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業布置指導細則(通用3篇)
小學作業布置指導細則 篇1
1、作業布置數量、作業是否及時批改 。
2、作業書寫是否規范:書寫要統一用筆;書寫要規范;作業保持整潔。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學習習慣(如:頁碼、寫題號、要求;作文有目錄且按要求空格;不亂涂亂畫等)
3、教師批改規范情況:教師批改作業時,要逐題批改,批語等要恰當,書寫工整,批改符號規范,能給學生示范作用。
4、批改質量:學生錯誤能改出。
5、二次批改情況:杜絕帶著學生邊講邊做作業。二次批改要規范。低年級學生錯題,教師圈出來后,由學生在原題上改,改后教師打對號。其他年級的學生錯題,由教師打錯,學生在其他地方改后,教師二次批改。
5、習字冊的運用,重在練字的規范與速度。要先指導書寫,再分散布置練習,每次書寫內容要適量。要將書寫好的字圈出來,等第要與實際相符。要讓學生每次練習都有收獲。
作文基本一周一篇,其中大作文篇數隨單元,小作文篇數不少于大作文。大作文精批,小作文簡批。
小學作業布置指導細則 篇2
一、作業批改要求:
1、作業批改采用等級制。等第標在題目右上方,應標出批改日期。
2、一般作業,正確的打“√”,錯誤的打“”。符號均占兩格。
3、要求更正或重做的作業,在作業后一行處,標明“更正”或“重做”“改”字樣。教師要復查(二次批改)。
4、作業不符合格式要求的應使用符號標出或用文字批明。
5、更正錯別字要連詞更正,老師的尾批在學生的文章后另起一段。
6、作業批改一律使用紅色墨水或紅色園珠筆,學生不得使用紅色墨水做作業。
7、教師都應各有“作業批記改錄本”,將學生作業中重要錯誤隨時記錄,發還作業本時,要對全班學生進行作業情況的講評,鼓勵進步,指出缺點。
二、書寫要求:
1、語文作業:
(1)作文空四格寫題目,有副標題的在題目下排空六格再書寫;
(2)書名號、引號、破折號都要占兩格;
(3)學生聽寫要有課題,在課題下頂格寫“聽寫字詞”或“聽寫句子”等,并打上句號。中、高年級每橫行寫4個詞,低年級每橫行寫2個詞。
2、數學作業:
(1)課堂作業:寫明“練習幾”,再在提一行頂格的小方框內寫題次、頁數、“頁數題次”。
(2)每次作業后空三行再做下一次的練習。
(3)家庭作業:寫明“x月x日”
3、其他學科作業:
要求寫明課題,在課題下頂格標明題次并抄寫好題目。
小學作業布置指導細則 篇3
一、務必全批全改的:
1、 語文:低 年 級:寫字、默字、補充習題、習字冊
中高年級:默字、大作文、小作文、補充習題、習字冊、讀書筆記
2、 數學:課堂作業、補充習題。
3、 英語:課堂作業、補充習題。
4、 科學:科學習作指導(或課堂作業)
5、 品社:品德與社會學習指導(或課堂作業)
6、 美術:課堂作業。
7、 教研室發的單元練習要隨章節測試,全批全改。
二、提倡全批全改的:
練習冊提倡教師全批全改,也可以批改一部分,其余的提倡學生幫助批改:讓學生結對子,一幫一,一幫幾批改的方式。發揮“小老師”作用,讓好學生幫助學困生批改,一定要讓好學生給學困生講清楚,一定讓學困生真懂,再讓好學生出幾題同一類型的題目,讓學困生會為止。
三、只要教師布置的作業,均要有檢查,有批改,有總結反饋。四、作業量規定:精心選擇,控制總量——語、數、外、科回家作業量。一二年級不安排家庭書面作業,三四年級不超過半小時書面作業,五六年級不超過1小時書面作業。
四、批改作業:逐題親自全批,力爭無差錯,注明批閱時間、評價等第,一般不晚于第二個工作日;適量面批。
五、作業訂正:一般要求當日訂正,并對訂正者有二次批閱(或不晚于下一次作業前),不漏一個,一抓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