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賽個人評分細則(精選5篇)
辯論賽個人評分細則 篇1
1.選手入場:一分鐘集體 + 15秒/人
15秒*4人*2方=2分鐘 共計:3分鐘
2.開篇立論:3分鐘/人
3分鐘*2方=6分鐘 共計:6分鐘
3.攻辯:正反各方均累計6分*2方=12分
3分鐘*2人*2方=12分鐘 共計:8分鐘 ·正方二辯對反方二辯或三辯進行提問
反方被提問的辯手回答 2分鐘 ·反方二辯對正方二辯或三辯進行提問
正方被提問的辯手回答 2分鐘 ·正方三辯對反方二辯或三辯進行提問
反方被提問的辯手回答 2分鐘 ·反方三辯對正方二辯或三辯進行提問
正方被提問的辯手回答 2分鐘
注:(1)提問的辯手只能提問,回答的辯手須正面回答,不得提問或反問
(2)提問時間不得超過20秒,回答時間不得超過30秒。
4.攻辯小結:1.5分鐘/人
正方一辯1.5分鐘 反方一辯1.5分鐘 共計:3分鐘
5.自由辯論:5分鐘/方
5分鐘*2方=10分鐘 共計:10分鐘
6.總結陳詞:4分鐘/方
4分鐘*2方=8分鐘 共計:8分鐘 反方四辯 4分鐘 正方四辯 4分鐘
7.觀眾提問: 3分鐘/方
3分鐘*2方=6分鐘 共計:6分鐘
觀眾向正方提問兩個問題 1分鐘(30秒*2個=1分鐘) 觀眾向反方提問兩個問題 1分鐘(30秒*2個=1分鐘) 正方回答兩個問題 2分鐘(1分鐘*2個=2分鐘)
反方回答兩個問題 2分鐘(1分鐘*2個=2分鐘)
注:1)在規定時間內,剩下30秒將舉牌示意,時間結束時響鈴示意。
2)攻辯中注意提問方時間不超過20秒,回答方不超過30秒
2)自由辯論中,正、反雙方須交替發言。
3)觀眾一次只能提問一個問題 不能帶有人身攻擊
4)總結陳詞由反方先進行
5)全場比賽用時約50分鐘
辯論賽個人評分細則 篇2
1、團體分,共300分
(1)按辯論階段評分,計200分
陳詞:30分
攻辯:40分
攻辯小結:20分
自由辯論:60分
回答觀眾提問:20分
總結陳詞:30分
(2)綜合印象分,計100分
語言風度:50分
團體配合,臨場反應:50分
2、辯手個人得分,每場總計50分。每場比賽的最佳辯手由得分最高者獲得;本次比賽全場最佳辯手由個人累積分最高者獲得。
語言表達:10分
整體意識:10分
辯駁能力:10分
美感風度:10分
綜合印象:10分
辯論賽個人評分細則 篇3
預賽階段每場比賽評判團由至少3位評委組成,決賽階段每場比賽評判團由至少5位評委組成.評委對在場的各個代表隊做出評判,具體以分數為準.
(三)評判標準
1,團體部分(70):
(1)審題
準確把握辯題內涵和外延,對所持立場能多層次,多角度理解,論點鮮明,對本方難點能有效處理和化解.
(2)展開
對辯題的理解和論述能在廣度上展開,在深度上推進,整個辯論過程條理清晰,能給人以層層遞推的美感.
(3)辯駁
提問抓住對方要害,問題簡單明了;回答直面問題,有理有據.注重針對辯題正面交鋒.
(4)配合
具有團體精神,隊員間相互支持配合,論辯銜接流暢,方向統一,攻守兼備,自由辯論時發言錯落有致,體現"流動的整體意識".
(5)語言注:
扣分事項:不遵守發言規則;發言超時;發言帶有人身攻擊性,反動性和不健康性;不遵守比賽主席的主持;等等.
(四)勝負判定
1,評委打分的分數相加取平均值,為該隊得分;
2,參賽兩隊中總計得分居高的一隊取勝;
3,如果兩隊得分相同,則由評判團另行投票,決定勝負.
4. 評委打分的分數相加取平均值,為該參賽隊員的得分. 如果兩隊員得分相同,則由評判團另行投票,決定優秀辯手和最佳辯手的人選.
(五)點評
每場比賽有一位點評嘉賓作現場點評,點評嘉賓由評委中產生.
普通話標準,語速抑揚頓挫,語言流暢,富于感染力,體現國語的優美.
(6)辯風
比賽中尊重對手,尊重主席,評委和觀眾.舉止得體,顯示出良好的道德修養.敢于創新,勇于表現,具有本隊特有的風格,并貫穿全局.
(7)形象
著裝整齊,儀表大方,體現出良好的風度和氣質.
2,個人部分(30):
由評委根據每位辯手在整場比賽中的表現,給出印象分,可參考:
1.論點明晰,論據充足,引證恰當沒,分析透徹
2.迅速抓住對方觀點及失誤,駁論精道,切中要害
3.反應敏捷,應對能力強,恰當把握現場氣氛
4.語言表達清晰,流暢;層次清楚,邏輯嚴密
5.表情豐富,儀態端莊,風度幽雅,幽默灑脫 .
辯論賽個人評分細則 篇4
各教研組:
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發展,鼓勵廣大教職工積極開拓進取,獎勵先進,鞭策后進,營造積極向上的教書育人氛圍,經研究特制定本辦法。
一、評選范圍和對象
學校優秀教師評選對象是:全校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一線正式教師。
二、評選條件
(一)、師德高尚,近三年師德考核均為優秀。
(二)、近三年來在教育教學改革方面勇于探索、創新,并有以下至少四個方面的成果(其中第一項為必備):
1、所帶班級學生學科成績綜合評定為好、非考試學科教師所帶班級學生學習興趣濃,素質好,特長明顯,得到學校及同行認可。
2、輔導學生參加學科各類素質教育競賽并獲得良好成績。
3、承擔區級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本學科公開課、示范課、教材教法報告、教育教學方面的專題講座等并有良好的效益。
4、承擔或參與區級及以上級別教科研課題;在教育教學刊物上發表過有關教育教學的論文。
5、注重專業發展,對任教學科具有較深厚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教學專業知識。在教育行政、教學業務部門組織的各類教育教學評優活動、教師專業素質、技能比賽中獲得良好成績。
三、組織保障
學校成立優秀教師評選領導小組。
組長:周冰、蔡丹
副組長:王勇軍、王幸峰
組員:鄭曉琳、李萍、蔡芳
四、評選程序
教師自薦—組內推薦—學校領導小組審核---公示名單---上報教育局。
五、指標分配
每組限報1人,學校上報4人。
六、優秀教師評分標準:
1、獲得省級及以上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等稱號的得8分。獲得市級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等稱號的得6分。獲得區級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師德標兵、德育先進工作者等稱號的得4分。獲得省、市、區骨干教師稱號的分別記6分、5分、4分。 獲得其它部門評選榮譽稱號的,按省、市、區級分別記5分、4分、3分。
2、學年度考核優秀者得2分。
3、優質課(講課、說課):省級(含省級以上)8分;市級一、二、三等獎分別記6分、5分、4分;區級一、二、三等獎分別記5分、4分、3分;校級公開課2分;到區外學校上課,獲得好評記4分;參加“吳天祥”小組活動獻課教師每人記3分、評議記1分。
4、獲獎論文、課題研究、案例、教學設計、課件:一等獎:按國家、省、市級分別記5分、4分、3分;二等獎:按國家、省、市級分別記4分、3分、2分;三等獎:按國家、省級分別記3分、2分。
5、發表論文、案例、教學經驗文章:按國家、省、市、區、校級(有材料說明)分別記8分、6分、4分、3、2;。
6、輔導學生競賽獲獎:一等獎:按國家、省、市、區級分別記6分、5分、4、3分;二等獎:按國家、省、市、區級分別記5分、4分、3分、2分;三等獎:按國家、省、市、區級分別記4分、3分、2分、1分。
7、承擔公開課、示范課、教材教法報告、專題講座:按國家、省、市、區分別記按國家、省、市、區級分別記6分、5分、4、3分。
8、期中、期末考試按班級層次前三名分別記6分、4分、2分。
9、考勤:全勤記6分,事假-0.5分/天,病假-0.1分/天,遲到0.2分/次,例會缺勤-0.5分/次。早退、曠工不計分。
10、評為校先進教研組,組長記2分、組員記1分。評為區先進班級,班主任記3分,科任教師記2分;評為區先進教研組,組長記3分、組員記2分。評為市先進班級,班主任記4分,科任教師記3分;評為市先進教研組,組長記4分、組員記3分。
11、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予以一票否決。
(1)一年內病假累計15天以上,事假累計7天以上;
(2)出現重大安全事故;
(3)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
(4)有不良言論作為造成惡劣影響的;
(5)師德行為失范,受教育主管部門通報批評或處罰的;
(6)體罰或變相體罰造成嚴重后果的;
(7)從事有償家教者;
(8)期中、期末考試在年級組中連續居末位者;
(9)無故曠工達一天者;
(10)無正當理由拒不接受學校安排工作;
(11)不接受學校安排的工作造成工作量不滿者;
(12)上級及學校各類教育、教學工作過程檢查,不符合要求者;
(13)黨支部、校長室及各職能部門布置的有關應交材料未交者;
12、按上述各項加分累計分數。對參評教師排隊,按給定的指標數上報。
辯論賽個人評分細則 篇5
一、聲樂比賽評分標準
1、嗓音條件好,聲音自然、流暢,咬字吐字清晰;(2分)
2、音準、節奏無明顯出入,與歌曲伴奏配合熟練;(2分)
3、歌曲選擇適當,演唱完整,熟練,并有一定的技能技巧和唱功。(2分)
4、表情自然大方,富有感染力。(2分)
5、理解歌曲內容,表現力強;(2分)
二、器樂比賽評分標準
1、 參賽樂曲健康向上,藝術性強,適合自己的實際水平;(1 分)
2、 技術嫻熟,演奏連貫流暢,藝術表現力強;(3分)
3、 樂曲風格把握準確,音樂表現生動、形象;(2分)
4、 上臺落落大方,精神面貌好;(2分)
5、 音色優美,富有感染力。(2分)
三、舞蹈比賽評分標準
1、內容選擇好,主題突出;(1分)
2、舞蹈編排有藝術性,新穎別致;(2分)
3、肢體能協調配合,舞姿優美、形象;(3分)
4、服裝適合舞蹈內容、風格;(2分)
5、根據舞蹈內容與風格,表情自然大方,有感染力。(2分)
四、戲曲類:
(一)清唱: 1、演唱者對地方戲曲唱腔的基本規律和規范要求,有較為準確的把握; 2、演唱吐詞清晰,發音正確,行腔流暢,音準好; 3、演唱聲情并茂,與伴奏音樂契合,具有一定的藝術感染力; 4、每個清唱節目不超過5分鐘。
(二)、彩唱 1、主要演員對表演的地方劇種和所選折子戲中扮演的角色有較準確的把握,能夠完整地演唱和表演,與配戲演員配合默契; 2、演唱、念白吐詞清晰,發音正確;行腔流暢,音準好,與伴奏音樂契合; 3、唱、做、念、打、“四功”和口、手、眼、身、步“五法”基本符合地方戲曲的規范要求; 4、扮像好,演唱和表演聲情并茂,具有一定的藝術感染力; 5、每個彩唱節目控制在8—12分鐘以內。
五、小品類:
1、主題、題材好,內容健康向上,最好能反映青少年的生活;
2、具有一定的戲思想劇沖突,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結合較好;
3、語言生動、形象,符合劇中人物性格特征;
4、對話清晰、準確,聲情并茂;人物造型把握較好,表演生動、逼真,具有一定的藝術感染力;
5、每個節目不超過15分鐘。
六、曲藝類:
1、主題、題材好,內容健康向上,形式新穎,生動,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結合較好;
2、演員對所表演的曲種有較準確的把握,具有一定的說、唱基本功;
3、說、唱吐詞清晰,發音準確,表演生動形象,具有一定的藝術感染力;
4、每個節目不超過6分鐘。
七.其他類滿分10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算出平均得分即為參賽節目得分。 1、內容健康向上,能較準確地表現主題,有創新意識,支持原創。占2分。 2、節目主題鮮明,立意突出,題材新穎,詼諧、幽默。占3分。 3、表演大方、得體,配合默契,
情感真摯,有強烈的感染力。占3分。 4、體裁不限,服飾搭配符合作品的風格特色。占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