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表演評分細則(精選6篇)
現場表演評分細則 篇1
一、 評分形式:
比賽以100.00分制打分,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選手得分取平均分。統分時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取剩余3個評分的平均分作為最后得分。原創節目加3分。
二、 具體評分標準:
1、 歌曲類
(1)、曲目內容及演唱形式(20分)
a 所選歌曲內容健康、積極向上。(5分)
b 曲目的難度。(10分)
c 曲目演唱的形式新穎有創意。(5分)
(2)、演唱技巧(50分)
a具備一定的音樂素質,音色統一,氣息流暢;音準正確,在唱歌過程中不跑調,離調。(20分)
b 正確把握歌曲的旋律和節奏,不脫節,不搶拍。(20分) c 吐字清晰,在演唱技巧、處理上有自己的獨到之處。(10分)
(3)、演唱的整體效果(20分)
a 演唱與音樂伴奏有機的融為一體。(5分)
b 臺風端正,現場氣氛駕馭能力,能積極與觀眾進行情感交流(5分) c 表演自然,聲情并茂,把握對樂曲旋律及歌詞的理解,合理的演繹歌曲的內涵。(10分)
(4)、形象包裝(10分)
a 服裝造型符合所選歌曲的演唱。(5分)
b 演唱者在演唱過程中姿態優美,流露出藝術氣質,營造出良好的舞臺效果。(5分)
2、 舞蹈類
(1)、舞蹈內容及形式(20分)
a 舞蹈動作的選用高雅、積極健康。(5分)
b 舞蹈整體編排具有合理性、連貫性、完整性。(10分)
c 舞蹈的編排、表演形式新穎有創意。(5分)
(2)、舞蹈表演技巧(50分)
a 對舞曲音樂的理解準確,舞蹈動作吻合音樂旋律,符有節奏感(10分) b 表演過程中動作流暢協調,表現力和技巧性強。(20分)
c 舞蹈動作展示出穩定性、柔韌性、靈活性,舞蹈內涵表現的飽滿、流暢。(20分)
(3)、舞蹈的整體效果(20分)
a 整體舞蹈和舞曲音樂有機融合,合理的表達出音樂的內涵。(10分) b 舞蹈表演具有時代感和藝術性、抒發健康情懷,能夠突出大學生風采。(5分)
c 舞蹈整體表演動作處理得當,表演者精神飽滿、臺風端正,現場反映良好。(5分)
(4)形象包裝(10分)
a 服裝造型符合舞蹈表演形式(5分)
b 表演者表演過程中流露出一種良好的藝術氣質,營造出一個良好的舞臺效果。(5分)
3、 樂器類
(1)、演奏內容及形式(20分)
a 演奏內容及曲目健康、積極向上。(5分)
b 演奏樂曲及樂器的難度。(10分)
c 演奏形式有創意(如音樂合奏等)。(5分)
(2)、演奏技巧(50分)
a 對音樂的理解準確,巧妙熟練的演奏。(10分)
b 演奏過程中具有良好的音準、音色及富有較強的節奏感,速度合適。(20分)
c 演奏流暢,處理得當,表現力和技巧性強,有一定的功底。(10分)
(3)、表演的整體效果(20分)
a 與音樂伴奏有機融合,深情演奏出音樂的內涵。(10分)
b 演奏的整體感強,現場反應強烈。(5分)
c 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深情并茂,與音樂融為一體,感情流露。(5分)
(4)、形象包裝(10分)
a 服裝造型符合樂器及曲目的表演,有一個搶眼的舞臺效果。(5分) b 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精神飽滿,姿態優美,形象氣質良好。(5分) 4、 其他類(小品等)
(1)、表演內容及形式(20分)
a 表演內容健康、積極向上。(5分)
b 表演類別及內容的難度。(10分)
c 表演的形式新穎有創意。(5分)
(2)、表演技巧(50分)
a 對表演的主題理解準確,合理的演繹。(10分)
b 表演者能準確、熟練的把握表演的內容,合理的運用道具,技巧性強。(20分)
c 表演流暢,處理得當,表現力強,有一定的專業功底。(10分)
(3)、表演的整體效果(20分)
a 與音樂背景或其他人物配合默契,完整、準確的演繹出其內涵。(10分) b 表演的整體感強,現場反應強烈。(5分)
c 表演者在表演過程中真情流落,在舞臺充分展現自己的魅力與才藝。(5分)
(4)、形象包裝(10分)
a 服裝、造型、道具符合表演的內容及形式,營造一個良好的舞臺效果。(5分)
b 表演者在表演過程中精神飽滿,姿態優美,形象氣質良好。(5分)
現場表演評分細則 篇2
一、評分形式
1、打分。比賽以100.00分制打分,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選手得分取平均分。統分時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在排名時,若得分相同,則并列排名。
2、開始評分。前兩個節目先不評分,待第三個節目完畢后,一起評分。從第四個節目開始,每個節目都是在節目完畢后及時評分。
二、具體評分標準
內容形式(15分) 節目內容健康、積極向上,形式與主題相符。 形象包裝(10分) 服裝美觀大方,造型符合表演主題,舞臺效果好。 舞臺形象(15分) 舞臺形象自然大方,精神面貌好,無扭捏感,無偏臺現象。
節目效果(60分)(分舞蹈和小品)
舞蹈類:
1、舞蹈整體編排具有合理性、連貫性、完整性,動作流暢。(30分)
2、舞蹈動作吻合音樂旋律,符有節奏感,整體表演動作處理得當,富于變化,隊形變化多樣,整體效果好,給人以美感,現場反映良好。(30分) 小品類:
1、表演流暢,表演者能準確、熟練的把握表演的內容,合理的運用道具,合理的演繹主題。(30分)
2、表演的整體感強,與音樂背景或其他人物配合默契,完整、準確的演繹出其內涵,舞臺表現力好,現場反應強烈。(30分)
評分標準
一、評分形式
1、打分。比賽以100.00分制打分,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選手得分取平均分。統分時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在排名時,若得分相同,則并列排名。
2、開始評分。前兩個節目先不評分,待第三個節目完畢后,一起評分。從第四個節目開始,每個節目都是在節目完畢后及時評分。
二、具體評分標準
內容形式(15分) 節目內容健康、積極向上,形式與主題相符。 形象包裝(10分) 服裝美觀大方,造型符合表演主題,舞臺效果好。 舞臺形象(15分) 舞臺形象自然大方,精神面貌好,無扭捏感,無偏臺現象。
節目效果(60分)(分舞蹈和小品)
舞蹈類:
1、舞蹈整體編排具有合理性、連貫性、完整性,動作流暢。(30分)
2、舞蹈動作吻合音樂旋律,符有節奏感,整體表演動作處理得當,富于變化,隊形變化多樣,整體效果好,給人以美感,現場反映良好。(30分) 小品類:
1、表演流暢,表演者能準確、熟練的把握表演的內容,合理的運用道具,合理的演繹主題。(30分)
2、表演的整體感強,與音樂背景或其他人物配合默契,完整、準確的演繹出其內涵,舞臺表現力好,現場反應強烈。(30分)
現場表演評分細則 篇3
1、班歌比賽評分標準
a.參賽曲目內容健康,曲風積極向上;(2分)
b.吐字清晰,歌詞準確,音色優美,能準確把握住歌曲節奏;(2分) c.演唱完整,富有感情,觀眾反響好;(2分)
d.視歌曲難度,酌情給分;(2分)
e.著裝得體,舉止大方;(2分)
2、文藝節目比賽評分標準
(1)主題內容:1分 主題鮮明,內容健康。愛黨愛國,愛校愛家,反映當代中學生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
(2)表演形式:2分 節目的選擇與確定體現與眾不同,具有新穎性,富有創新和個性。
(3)表演藝術4分 表演嫻熟自如,吐字清晰,動作規范。
(4)服裝、化妝:1分 服飾整齊大方,化妝得體。
(5)表情演繹:1分 表情自然,不矯揉造作,活潑愉快。
(6)總體印象:1分 包括參與面大小,上臺、退臺速度及秩序節目銜接適當,道具選擇及使用恰當等,
3、注意事項
a.評委根據“評分標準”綜合評分。
b.評分采用十分計分制,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取剩余得分的平均成績為該選手最終得分。
c.計算分數時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
d.參賽選手需要伴奏的到付老師處上交音樂伴奏文件,獨唱、合唱伴奏必須消除原唱,未消除者視為作弊。
現場表演評分細則 篇4
舞蹈比賽主要以舞蹈的編排、舞蹈的整齊度、動作的表現力、參賽服裝的搭配、音樂的選用為評分標準。
具體的評分實施細則如下:
一、參賽舞蹈評分(總分10分,評委打分精確到0.01分)
1.舞蹈整體編排具有合理性、連貫性、完整性。(2分)
2.舞蹈的編排、表演形式新穎有創意。(1分)
3.對舞蹈音樂的理解準確,舞蹈動作吻合音樂旋律,有節奏感。(1分)
4.表演過程中動作流暢協調,表現力和技巧性強。(2分)
5.舞蹈表演具有時代感、抒發健康情懷,能夠展現中學生風采。(2分)
6.表演者精神飽滿、臺風端正,現場反映良好,如遇突發情況處理得當。(1分)
7.服裝造型符合舞蹈表演形式。表演者表演過程中流露出一種良好的藝術氣質,營造出一個良好的舞臺效果。(1分)
現場表演評分細則 篇5
本次匯演評分采取彩排與正式匯演累計計算,評委不給本單位節目打分,組織獎由領隊依據彩排和匯演情況投票選出,創作獎由演出評委在彩排時評出。
計分辦法:本次匯演采用10分制,現場打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取平均分數,在平均分數的基礎上,原創節目加0.3分,領導參加演出的節目加0.2分;自演節目(沒有外請演員)加0.2分。
表演獎評分標準
評分標準包括主題與內容、表演技巧、舞臺效果、整體效果四個方面。
一、主題與內容(滿分2分)
1.主題鮮明,立意新穎,表現形式多樣、恰當。
2.內容健康向上,能較好地展現市政公用行業職工開拓創新、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
二、表演技巧(滿分5分)
1.演唱:字正腔圓,吐音清晰,感情投入,節奏恰當,音色清晰而有質感、音準及高、低音把握準確,臺風自然高雅。
2.舞蹈:舞蹈表演富有感染力,有較好的舞臺效果,動作整齊,演員表情豐富,服飾搭配合理。
3.曲藝小品:語言詼諧幽默、通俗易懂,表情生動,動作配合恰到好處,多人配合默契。
4.詩歌朗誦:朗誦者普通話標準流暢,感情充沛,背景音樂創作、伴舞、場景設計與內容和整體演出效果相協調。
5.器樂演奏:具有正確的演奏方法、演奏姿勢和演奏狀態,樂曲演奏規范、流暢和完整,基本功扎實,具有正確把握節奏、力度、速度、音色及音準的能力,能較好地體現樂曲的內容與風格,具有較強的樂感和藝術表現力。
6. 其它:根據本標準之水平作相應評分。
三、舞臺效果(滿分1.5分)
1.精神飽滿,朝氣蓬勃。
2.講文明禮貌,儀表大方得體。
3.上下場從容大方,不造作。
四、整體效果(滿分1.5分)
1.節目內容具有一定深度和內涵。
2.現場氣氛熱烈,觀眾反應較好。
3. 舞臺畫面富于美感。
創作獎評分標準
1. 在創作精神上,主題鮮明,健康向上,要充分體現行業特點,突出服務理念,展現本單位職工干事創業、拼搏向上的精神風貌,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教育性、群眾性、藝術性及娛樂性。
2. 在創作內容上,充分體現主題,有濃重的節日氣息和鮮明的時代感,具有較高的藝術水準和較強的藝術感染力。謳歌市政公用職工在“建功立業”、“公共服務改善年”活動中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典型事跡,展示市政公用行業職工良好的精神風貌。
3. 在創作形式上,突破傳統形式,有獨特的創意,把思想內容、藝術形式融為一體,給人以激勵、奮進和感染力。
優秀組織獎評分標準
1. 指導思想明確,組織工作扎實有序,單位對整個匯演做出突出貢獻。
2. 按匯演要求按時上報各項材料,包括活動節目報表、影音資料等。
3. 節目整體質量高,形式新穎,效果突出。
4. 嚴格執行規定,積極配合、支持匯演工作,大局觀念、整體意識強,組織有序,服從安排。
5.單位推薦的主持人入選或達到選拔標準。
優秀參與獎評分標準
1. 評選范圍聘請專業人員創作或表演的節目。
2. 節目內容健康,體裁新穎,格調高雅,充分體現主題,有濃重的節日氣息和鮮明的時代感,具有較高的藝術水準和較強的藝術感染力,為整場演出增添光彩。
3. 一切服從大局,嚴格執行規定,按程序辦事,組織有序。
主持人選拔標準
1. 參選資格
本單位正式職工或特邀專業主持人。
2. 參選條件
語言表現:普通話標準,音色適合大型文藝晚會,具有較強的語言組織及駕馭能力,語感良好,語速適中。
臨場發揮:不緊張不怯場,能較好地把握控制整場演出,具有一定的藝術感染力和舞臺表現力,能通過自身個性與舞臺演出的有機統一形成觀眾喜愛的主持風格。
文化素養:具有較高的文字基本功和綜合素質。對整場演出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在工作中有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綜合素質:形象氣質端莊大方,了解市政公用行業基本概況及行業特點,能很好的展現市政公用行業職工朝氣蓬勃、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堅決服從局工會的工作安排及調配,全力對待每場演出和彩排。
現場表演評分細則 篇6
一、唱紅歌
(一)比賽形式:可以是單人參賽,也可以是2-3人的組合,參賽所需的伴奏歌碟一律由參賽選手自行準備,不為參賽選手提供視頻。
(二)參賽曲目:以首批推薦的27首革命歷史經典歌曲和18首現代經典歌曲(見附件)為參賽曲目,同時也允許在上述45首紅色經典歌曲之外的歌頌黨、歌頌祖國、歌頌人民,積極向上、催人奮進的歌曲參賽,此類參賽曲目,報名時由組委會負責審核確定是否符合參賽要求。
(三)評分標準:
1、音質(1.5分):可沙啞聲,可圓潤聲,符合個人風格.
2、唱功(4.0分)
①吐字清晰度;
②字、句間連續是否自然;
③換氣是否自然;
④重厚音,輕柔音的轉換,區分,是否自然;
⑤樂感好壞(歌聲是否與伴奏融洽)。
3、形象(1.0分)
①著裝;②精神狀態。
4、臺風(1.5分)
①動作;
②神態表情;
③與臺下互動效果。
5、觀眾反應(1.0分)。
6、整體印象(1.0分)。
二、誦經典
(一)誦讀內容:內容全部選自《讀點經典》。
(二)誦讀形式:可以單人吟誦,也可以2-3人合作表演。誦讀時必須使用普通話。
(三)誦讀時間:每人(節目)誦讀時間為4~5分鐘。
(四)評分標準:
1、內容與表達(5分)
①朗誦內容符合本次大賽要求,突出主題,健康向上,思想性強。(1分)
②語音標準,吐字清晰,表達自然流暢。(2分)
③感情真摯飽滿,語調處理到位,節奏把握得當(1分)
④能正確把握文章內涵,富有韻味和表現力。(1分)
2、表演(4分)
①衣著得體,與朗誦內容相協調。(0.5分)
②精神飽滿,姿態得體大方。(1分)
③手勢、表情等姿態語言表達合理,能正確反映文章內涵。(1.5分)
④表演與朗誦融為一體。(1分)
3、創新(1分)
①朗誦形式富有創意,表演者使用的詮釋方式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0.5分)
②配以適當伴舞或配樂,或以其他富有特色的形式朗誦。(0.3分)
③背景協調、氛圍營造、道具使用有創意。(0.2分)
三、講故事
(一)故事內容:革命故事、先進模范人物故事。
(二)比賽形式:講故事過程中可適當插入音樂、表演形式,同時也可以采用評書、快板等曲藝表現形式。
(三)要求:所選故事內容必須健康,生動有趣,講述時間控制在4~6分鐘,報名時一并報送故事梗概稿件,由組委會負責審稿。
(四)評分標準
1、思想性:內容充實具體,健康向上,符合比賽要求。(1分)
2、藝術性;脫稿講,精神飽滿、儀態自然、思路清晰、聲情并茂,能打動聽眾。(4分)
3、普通話:口齒清晰,表達流暢,語音標準。(3分)
4、舞臺形象:著裝大方,符合身份特征,臺風端正。(2分)
四、舞蹈
(一)形式:參賽舞蹈只限獨舞、雙人舞、三人舞。
(二)舞蹈種類:中國舞、民族舞、芭蕾舞、現代舞、當代舞、街舞、民俗風情舞均可參賽。
(三)表演時間:節目長度不超過6分鐘。
(四)評分標準
1、舞蹈形式及內容(2分)
①舞蹈動作的選用高雅、積極健康。(0.5分)
②舞蹈整體編排具有合理性、連貫性、完整性。(1分)
③舞蹈的編排、表演形式新穎有創意。(0.5分)
2、舞蹈表演技巧(5分)
①對舞曲音樂的理解準確,舞蹈動作吻合音樂旋律,富有節奏感。(1分)
②表演過程中動作流暢協調,表現力和技巧性強。(2分)
③舞蹈動作展示出穩定性、柔韌性、靈活性,舞蹈內涵表現飽滿、流暢。(2分)
3、舞蹈的整體效果(2分)
①整體舞蹈和舞曲音樂有機結合,合理的表達出音樂的內涵。(1分)
②舞蹈表演具有時代感和藝術性、抒發健康情懷。(0.5分)
③舞蹈整體表演動作處理得當,表演者精神飽滿、臺風端正,現場反映良好。(0.5分)
4、形象包裝(1分)
①服裝造型符合舞蹈表演形式。(0.5分)
②表演者表演過程中流露出一種良好的藝術氣質,營造出一個良好的舞臺效果。(0.5分)
唱紅歌、誦經典、講故事、舞蹈等四項比賽采用評委現場亮分的辦法,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后的平均分為參賽選手的最后得分。最高評分9.8分,最低評分8分,參賽節目每超過或少于規定時間30秒扣0.1分,不足30秒按30秒計算。
五、書法與繪畫
(一)紙張規格:硬筆書法一律采用16開紙張書寫,軟筆書法的橫幅和條幅用紙均不得超過4尺宣紙,繪畫作品用紙一律不得超過半開紙。
(二)作品報送:由所在單位(或村居)于9月10日前將參賽者本人的書法作品報送到鎮文化站參加評比,加蓋單位(或村居)公章,并對所推薦作品的真實性負責。
(三)參賽說明:所有參賽作品由組委會統一收藏,一律不返稿。用紙規格不符合要求的作品一律不得參加評比。
(四)評分標準
1、書法評分標準
①內容積極健康。10分
②書寫不出現錯別字或繁簡混雜。10分
③作品完整。15分
④筆法精到。15分
⑤字法準確。15分
⑥章法合理。15分
⑦神采飛揚,氣韻生動。20分
2、繪畫評分標準
素描評分標準(分為五個檔次):
(1)88—100分:造型準確,構圖完整,刻畫深入,空間感、體積感、質感的把握能力較強,作品富有感染力。
(2)80—87分:造型準確,構圖完整,刻畫較深入,能力較好,作品有一定的感染力。
(3)70—79分:造型較準確,構圖一般,繪畫方法正確,但空間感、體積感、質感的把握略顯不足。
(4)60—69分:造型能力一般,構圖不夠完整,繪畫方法基本正確,但作品表現力不足。
(5)59分以下:造型能力較差,構圖不完整,繪畫方法不正確,缺乏藝術表現力。
色彩畫評分標準(分為五個檔次):
(1)88—100分:構圖完整,色調優美,表現出良好的色彩感覺,作品富有感染力。
(2)80—87分:構圖完整,色彩協調,表現出較好的色彩感覺,作品有一定的感染力。
(3)70—79分:構圖合理,色彩關系尚可,造型方法較準確,作品有一定的表現力。
(4)60—69分:構圖不夠完整,色彩關系不夠協調,配色能力偏差,作品表現力不足。
(5)59分以下:造型能力較差,構圖不完整,缺乏正確的配色常識,缺乏藝術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