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飲食衛生評比細則
提高學校和幼兒園食堂衛生管理水平,有效防范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下文是幼兒園飲食衛生評比細則,歡迎閱讀!
幼兒園飲食衛生評比細則一
1、要保持廚房清潔。
2、要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廚房用具,刀、案板、盆、筐、抹布等要做到生熟分開,洗刷干凈,食具一餐一消毒(若用水煮則需在水開后十五至二十分鐘,若用籠屜蒸,由水開后至少要蒸三十分鐘),食物要有防蠅設備。
3、不買、不加工腐爛變質食物,買來的熟食要熱處理后再吃,預防食物中毒及腸道傳染的發生。
4、搞好幼兒進食衛生,飯前工作人員及幼兒都要用肥皂、流動水洗手,飯桌要用肥皂水或堿水擦洗干凈。
5、要培養幼兒不偏食,不吃零食的良好飲食習慣。
6、水果要洗凈削皮后再吃。
7、炊事員要堅持上灶前洗手,入廁前脫工作服,便后用肥皂洗手,操作時不抽煙。
幼兒園健康檢查制度篇
1、入園檢查:幼兒在入園前必須進行全身體格檢查,對有傳染病接觸史的幼兒必須做胸部X光透視,肝功能,糞便常規檢查,以及陰道霉菌滴蟲檢查、健康檢查合格并且無嚴重生理缺陷者方可就職。
2、定期體格堅持制度:三歲以上幼兒每年體檢二次,每學期測身高體重一次,測量準確并做好記錄,進行健康分析,評價疾病統計及矯正缺點,每個入園幼兒建立健康卡片,工作人員每年全面體檢一次,發現肝炎或其他傳染病立即離職治療,待痊愈后、有醫院健康證明方可恢復工作,患慢性痢疾、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滴蟲陰道炎、化膿性皮膚病、麻風病、結核病、精神病等保教人員應調離工作。
3、堅持晨檢及全日健康觀察制度,認真做好一摸:有否發燒;二看:咽部、皮膚和精神;三問:飲食、睡眠、大小便情況;四查:有無攜帶不安全物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工作人員體格檢查。工作人員上崗前必須到指定的醫療保健單位進行體檢,經體檢合格由檢查單位簽發健康證明書后方可上崗工作。對患有國家法定傳染病及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滴蟲性霉菌性陰道炎、化膿性皮膚病、精神病、肢體殘缺者,不得從事保教工作和炊事員工作。在工作中發現患急、慢性傳染病、病原攜帶者以及有礙于幼兒身體健康的疾病,要及時隔離與調離。
5、工作人員每年全面體檢一次,發現以上疾病應離職治療或調離
幼兒園健康檢查制度篇
1、入園(所)檢查:嬰幼兒在入園(所)前必須進行全身體格檢查。對有傳染病接觸史的嬰幼兒必須做胸部x射線透視、肝功能等實驗室檢查,必須經過檢疫期,無癥狀方可入園(所)。同時要了解幼兒疾病史、傳染病史、過敏史、家族史和生活習慣等。園(所)工作人員參加工作前必須進行體檢,包括胸部x線透視、肝功能、糞便常規檢查,以及陰道毒菌、滴蟲檢查,健康檢查合格并且無嚴重生理缺陷者方可就職。
2、定期體檢制度:一歲以內嬰兒每季度體檢一次。
一歲至三歲幼兒每半年體檢一次,三歲以上每年體檢一次,每半年測身高、體重一次。測量要準確并做好記錄,進行健康分析、評價、疾病統計,及時矯治缺點。每個入托小兒均應建立健康卡片或檔案。(健康兒童身高、體重的正常值見附表三、四)。
工作人員每年全面體檢一次,發現傳染病須立即離職治療。待痊愈后,持縣(區)以上醫療保健單位的健康證明方可恢復工作。患慢性痢疾、滴蟲性陰道炎、化膿性皮膚病、麻風病、結核病、精神病等保教人員應調離工作。
3、堅持晨檢及全日健康觀察制度,認真做好一摸;有否發燒;二看:咽部、皮膚和精神;三問:飲食、睡眠、大小便情況;四查:有無攜帶不安全物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幼兒每天早晨進園前由園醫作晨間檢查,認真觀察幼兒精神、臉色、體溫。詢問在家健康情況。同時還應根據幼兒的年齡,健康狀況,傳染病發病季節等作重點檢查,如咽喉是否紅腫、腮部有無腫大、皮膚有無皮診、是否攜帶不安全物品等,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配備必要的晨檢用品(體溫計、壓舌板、電簡、晨檢牌、記錄本等),幼兒用藥和異常情況要及時記錄。幼兒園的保健醫生收下家長帶來的藥物,應標明姓名,藥物的名稱、用法和劑量。按時給幼兒用藥。對藥名及劑量不清楚的藥物就退回給家長,原則上必須有醫生的處方或病歷,藥物方要喂服。班內的保教人員要認真做好全日觀察,配合園醫對有病和體弱的幼兒加強生活護理,發現異常情況立即與園醫聯系,并要作好全日觀察記錄。
幼兒園飲食衛生評比細則二
(一)、生活制度
1、有合理的生活制度和作息時間表,并認真執行。
(1)根據園(所)內兒童的年齡生理特點,結合實際情況和季節變換的特點,本著動靜結合的原則,適當考慮家長的需要,制度出本園(所)的兒童一日生活制度。
(2)保健人員參與制訂園內兒童一日生活環節(如活動、就餐、喝水、入廁、盥洗、睡眠等)的生活護理要求。
(3)保健人員每周應對各班我童執行一日生活制度的情況進行有目的的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并予以糾正。
4)、 對幼兒膳食實行民主管理,根據營養需要制定帶量食譜,保證按量供給。每月進行一次營養計算及分析。講究烹調營養,注意食品衛生。
5) 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季節變化,合理安排一日生活制度,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
2、正常情況下兒童戶外活動每天不少于2小時(冬季不少于半小時),其中1小時體育活動,午睡時間不少于2小時。
幼兒園體格鍛煉制du 1、要有組織地每天開展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游戲及體育活動,每天做1次體操或活動性游戲。
2、在正常天氣下,要有充足的戶外活動時間,每天堅持二小時以上,加強冬季鍛煉。
3、要創造條件,充分利用日光、空氣、水等自然因素,有計劃地鍛煉幼兒體格。
4、鍛煉原則要循序漸進,運動項目和運動量要適合各種年齡組的特點,對各種體弱兒要給以特殊照顧。(肥胖兒要增加活動量)
5、保健醫負責督促、檢查幼兒鍛煉執行情況,仔細觀察幼兒對鍛煉的反應,及時采取措施預防運動創傷,并有觀察記錄。
6、每年開展幼兒運動會和匯操比賽。
7、嚴格營養管理、平衡膳食、良好護理,保證幼兒有充足休息、睡眠以消除疲勞,活動中體現出對體弱兒的照顧。
8、每年十月開展一次兒童體質測定,完成率達市里要求。
幼兒園飲食衛生評比細則三
一、 入園所檢查制度
1. 兒童入園(所),應在幼兒園所在轄區醫院或以上的婦幼保健
院(所)進行健康體檢,體檢合格后憑兒童健康手冊(須蓋章)、驗血報告單、預防接種證明書,經園長同意方能入園,由保健員建立兒童個人健康檔案。
2. 新入園(所)工作人員上崗前必須由保健員陪同到轄區內醫院
進行體格檢查,合格后方能正式上崗工作。保教人員離開工作崗位連續3個月以上者,要重新體檢后,健康者方能上崗。
二、 定期檢查制度
1. 每年定期為在園兒童進行體格檢查,以監測體格發育情況。檢
查次數依年齡而定;1歲以內每季度一次;3歲以內每半年一次;3歲以上每年一次;體檢率達95%以上。
2. 每年定期測量兒童身高、體重,1—3歲幼兒每季度測量一次,
測量時間要相對固定,3歲以上兒童每半年口腔護齒一次,4歲以上兒童每半年測視力一次,測量評定結果要及時進行記錄、分析、評價、統計、公布,并配合家長及時做好疾病、缺點的治療、矯治工作。
3. 幼兒園(所)工作人員每年定期體檢一次,體檢合格方可繼續
留園工作。發現疾病及時治療,發現傳染病者須馬上隔離,病愈后,持醫生證明方可恢復工作。
三、 健康觀察制度
1. 保健員要與保教人員密切配合,堅持每日晨檢,做到一摸(有
否發燒);二看(觀精神、五官、皮膚等);三問(在家飲食、睡眠、大小便、有無咳嗽、腹瀉等癥狀);四查(根據傳染病流行情況對易感兒進行檢查,同時檢查有無攜帶不安全物品入園)。發現傳染病患兒或可疑者,應拒絕其入園,由家長帶到醫院確診或留隔離室觀察,并向上級報告情況,對患兒所在班級應進行醫學性檢疫和消毒處理。
2. 保健員應做好全園巡視工作,特別是午(晚)間巡視與離園前
巡視。每日數次巡視全園,細心觀察兒童,聽取教師介紹情況,及時發現生病兒童,盡早隔離治療,并在巡視中糾正和消除不符合衛生保健要求的行為及不安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