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國五條細則
國五條是指在20xx年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的五項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的政策措施。下文是小編收集的廣東國五條細則,歡迎閱讀!
廣東國五條細則最新全文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xx〕17號)轉發給你們,經省人民政府同意,提出以下意見,請一并認真貫徹執行。
一、切實落實政府穩定房價的責任
廣州、深圳市要根據近年房價走勢情況,按照保持房價基本穩定的原則,合理確定20xx年度新建商品住房(不含保障性住房)價格控制目標,于20xx年3月底前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監察廳備案,并向社會公布。其他地區要結合實際,抓緊制訂穩定房價的具體方案。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監察廳要加強對各地穩定房價以及保障性安居工程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對執行相關政策措施不到位、房價上漲過快以及保障性住房建設進度緩慢的地區,要及時對該地區政府負責人進行約談和問責。
二、堅決抑制投資投機購房需求
房價過快上漲的地區要及時采取住房限購等穩定房價的政策措施,嚴格執行國辦發〔20xx〕17號文關于出售自有住房個人所得稅的征收規定。廣州、深圳、珠海、佛山市要繼續嚴格執行住房限購政策,原出臺的住房限購政策與國辦發〔20xx〕17號文要求不符的,應立即作出調整。
實施住房限購政策的地區要組織房管、公安、民政、稅務、社保等部門,建立分工明確、協調有序的購房審核工作機制,嚴格把好限購關。
三、增加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應
各地級以上市(含順德區)政府要于20xx年3月底前向社會公布20xx年度住房用地供應計劃,并報省國土資源廳備案。要進一步探索完善“限地價、競房價”、“限地價、競房價或競配建保障房”等土地出讓方式,防止商品住房土地出讓價格過快上漲。
要建立90平方米以下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快速通道,加快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項目的供地、建設和上市。
四、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
20xx年全省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務為基本建成11.6萬套、新開工建設7.84萬套,各地要盡快把建設任務落實到具體項目和地塊,抓緊做好立項、規劃、環評等前期工作,確保新開工項目在20xx年10月底前全部開工、20xx年前已開工項目在20xx年底前基本建成。要結合落實《印發廣東省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創新方案的通知》(粵府辦〔20xx〕12號)要求,抓緊組織編制完善中長期住房保障規劃,保障性住房建設量較大的地區要盡快編制保障性住房土地儲備規劃。
保障性住房項目應盡可能安排在公共交通、教育、醫療、農貿市場等配套設施較為完善的區域,并特別注重公共交通系統配套建設。各地要抓緊完善本地區住房保障管理制度,加快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實現多部門信息資源共享。20xx年底前,各地級以上市(含順德區)城區要把符合條件、穩定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納入住房保障范圍。
五、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管
要嚴格執行《廣東省商品房預售管理條例》中有關商品房預售許可管理的規定,有條件的地區可適當提高商品房預售門檻。各地要建立健全預售資金監管制度,嚴格預售資金監管。大力推進城鎮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建設,20xx年底前各地級以上市(含順德區)要按要求完成與省房地產數據中心的網絡連接和數據傳輸測試,并按統一標準實施改造升級。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統計局等部門要加強對全省房地產市場的監測和研究分析,及時主動發布商品住房交易和租賃的權威信息,穩定市場預期。加強輿情監測,對涉及房地產市場的不實信息,要及時主動澄清并依法嚴肅處理相關責任者。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xx年3月25日
國五條政策分析
如按照國務院樓市“新國五條”的規定,房價上漲是鐵定的。從國務院的房地產調控工作內容看,所謂的“新國五條”新政,無實際“殺傷力”,并且缺乏具體的新政策規定,基本是老話重提。與以前的調控思想相符合。一則房產稅擴容的不確定,無時間安排表。二則重啟地方政府價格控制目標與一房一價,其實前年開始就存在,已經名存實亡。三則限購城市小范圍擴大看地方政府,房價上漲過快標準難確定,具體情況不一樣。四則穩定房價的問責制,或者是約談制,根本不是調控政策,是行政措施,但是很難起到效果。五則所謂的按照保持房價基本穩定的原則,如空話,沒有實際的約束力。六則限購不放松,但是沒有提到擴大城市范圍,顯然作用不大。七則保障房的對房價實際影響力,可以忽略。
20xx年房價穩中有升,中央提出的城鎮化將帶來巨大的新增人口與人口紅利,市場需求力旺盛。當前土地制度導致土地供應逐年負增長,加之貨幣不斷超發,投資渠道缺乏。而收入翻倍與基礎設施的增加,譬如25個城市新報地鐵,必然支撐房價上漲。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但人口多和可耕地少是土地價格上升的根本原因。改革土地收入管理模式,減少地方財政對出售土地的依賴,把對房地產增量征稅改為對存量征稅,才能抑制投資性購房,遏制房地產價格快速上漲。
土地私有化只會導致土地私人所有者坐地起價,加劇土地供應的無序化,不僅會更高的提升地價、房價,還會加劇貧富分配不公。這在近幾年各地頻出的賣地億萬富翁事件得到了證實,個別人的一夜暴富建立在眾多買房人更多付出的基礎上,而地方財政也失去了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來源,更多的市民將失去享受市政生活設施的權利。
中國30余個城市在3月底公布地方版“國五條”細則,其中半數以上二叁線城市僅公布“房價調控目標”,被輿論稱為“溫柔的毛毛細雨”。之前異;鸨亩址拷灰资袌鲆“20%個人所得稅”等調控重拳未被提及而溫度驟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