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班委工作細則(精選3篇)
大學生班委工作細則 篇1
為加強信息分院學生工作規范化、標準化、高效化,增進學生會干部和各班班委之間的合作,拓寬各班班委更大的工作空間,發揮學生會各部門對相應班委的監督作用,經分院學生會研究決定,作出如下工作細則。
班長配合學生會辦公室
1.積極配合辦公室的各項工作,及時將學生會開展的各項活動通知傳達給班級同學,并鼓勵學生積極參加。
2.定期參加班長會議,明確辦公室的工作職責及工作范圍。及時反映各班學生對學生會的意見或建議,以此實現共同進步。
3.期末,辦公室將對各班班長的工作情況進行考核。
學習委員配合學生會學習部
1.積極配合學習部開展學風建設系列活動,及時反映班級學習學風狀況,為分院學風提出合理化建議性的意見。
2.定期參加學習委員會議,明確學習部的工作職責及工作范圍。及時將學習部搜集整理各類的學術類考證資料以及學習復習資料轉達到班級學生處,以此提高學生學業成績。
3.積極宣傳由學習部承辦的各項學術競賽及講座,為辯論賽、職業規劃大賽等輸送優秀人才。
4.期末,學習部將對各班學習委員的工作情況進行考核。
生活委員配合學生會宿管部
1.及時轉達學院及分院宿舍管理的相關通知,并配合其定期的衛生檢查工作。
2.定期參加生活委員會議,明確宿管部的工作職責及工作范圍。積極宣傳宿管部承辦的各項活動,如寢室文化節、優秀學風寢室評比等,并鼓勵同學參加,為更好建設寢室文化活動提出合理性建議。
3.落實學校關于學生宿舍用電安全的相關規定,確保班級里每位同學認識到使用違規電器的嚴重性,杜絕明知故犯事件的發生。
4.期末,宿管部將對各班生活委員的工作情況進行考核。
體育委員配合學生會體育部
1. 積極宣傳體育部承辦的各項體育賽事,為運動會、籃球賽、排球賽、軍訓拔河等輸送優秀人才。
2.定期參加體育委員會議,明確體育部的工作職責及工作范圍。配合其工作開展,為更好建設分院體育文化提出合理化建議性的意見。
3. 期末,體育部將對各班體育委員的工作情況進行考核。
副班長配合學生會自律安全部
1. 及時轉達學院及分院考勤監督的相關通知,并配合其定期的點名工作,做到公平公正,不包庇不縱容。
2.定期參加副班長會議,明確自律安全部的工作職責及工作范圍。及時反映班級的學風狀況,為分院學風提出合理化建議性的意見。
3.副班長利用此身份包庇本班學生以及不配合自律安全部工作,學期班委考核將為不合格。
4.期末,自律部將對各班副班長的工作情況進行考核。
安全委員配合學生會自律安全部
1. 及時轉達學院及分院學生安全的相關通知。
2.定期參加安全委員會議,明確自律安全部的工作職責及工作范圍。及時反映班級學生存在的安全問題,填寫班級安全信息匯報表,為建設安全、和諧的校園環境提出合理性建議。
3.積極宣傳由自律部承辦的信息安全月系列活動,并鼓勵班級學生參加。
4.期末,自律部將對各班安全委員的工作情況進行考核。
心理委員配合學生會自律安全部
1. 及時轉達學院及分院學生心理健康的相關通知。
2.定期參加心理委員會議,明確自律安全部的工作職責及工作范圍。及時反映班級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為營造健康、和諧的學生生活氛圍提出合理性建議。
3.期末,自律部將對各班心理委員的工作情況進行考核。
安全委員配合學生會自律安全部
1. 及時轉達學院及分院學生安全的相關通知。
2.定期參加安全委員會議,明確自律安全部的工作職責及工作范圍。及時反映班級學生存在的安全問題,填寫班級安全信息匯報表,為建設安全、和諧的校園環境提出合理性建議。
3.積極宣傳由自律部承辦的信息安全月系列活動,并鼓勵班級學生參加。
4.期末,自律部將對各班安全委員的工作情況進行考核。
今后學生會各部門須嚴格按照上述規定對接并監督各班班委工作,充分發揮各學生干部力量,充實每一個學生干部工作。
本規定自發文之日起執行。
大學生班委工作細則 篇2
一、班委會是學校學生的群眾性基層組織。班委會應由三至五人組成。
二、班委會設班長一人,副班長一人(班額在60名以上的可設兩名副班長),學習委員一人,生活委員一人,文體委員一人。班額小的班級班長、副班長可以兼任其他委員。
三、班委會委員應由思想好,學習好,紀律性強,作風正派,熱心為同學服務,被同學所擁護的學生擔任。班委會委員由學生選舉產生或班主任指定。
四、班委會職責是:
1.協助班主任考勤考紀,切實掌握學生的到課率與各科學習成績。督促學生按時交作業,保證教學計劃的順利進行。
2.配合班主任進行法制教育和校風校紀教育,經常進行檢查,對違反法紀、規章制度的學生提出批評與處理意見,切實維護學校正常教學、生活秩序。
3.召開班會,辦好板報、墻報,大力表揚好人好事,開展爭當“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先進班集體”活動。
4.負責安排執勤,組織學生輪流值日,并負責領取、分發教材、資料及辦理有關證件。
5.指導與檢查小組長及宿舍長的工作。
五、班委會應每周由班長召開一次碰頭會,每周召開一次全班大會,表揚先進事跡,批評不良現象,布置工作,提出要求,推動全班工作。
六、本規定解釋權在學生管理科。
班委會職責
一、班長
1、主動向班主任請示和匯報工作,及時反映同學的意見和要求。
2、主動與團支部書記聯系,共同建設好班集體。
3、學期初主持制定班計劃,期末總結班委會工作,并交一份書面總結到輔導員處。
4、定期召開班委會,小結班委會工作情況,并向同學匯報。(每周至少進行一次)
5、督促檢查各班委的工作,督促檢查全班同學執行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情況。
6、組織本班同學準時參加學院的各項活動,維持本班的紀律。
二、學習委員
1、定期向班主任及任課老師反映同學的意見和要求。
2、計劃并組織有關學習的活動,安排各學科學習活動(如科學講座、調查、競賽、經驗交流、補課等)。
3、期中、期末考試后,協助班主任、科任老師登分。
4、督促檢查科代表的工作,協助科代表開展互助互學活。
5、檢查本班同學參加課外活動情況,發動和組織同學撰寫科技論文,各類征文等,制作科技作品。
6、參與學校評教評學活動。
三、文娛委員
1、組織同學開展文娛和藝術活動,活躍課余生活。
2、組織影評、劇評、書評、社會熱點評論等活動。
3、負責組織主題班會的節目表演,負責組織重大節日文藝節目及組織同學積極參加“藝術節’等比賽。
四、體育委員
1、校會、年級會或其他活動,組織同學排隊,要求做到快、靜、齊。維持會場秩序。
2、組織好體育活動。
3、對同學進行體育安全教育,注意組織同學做好體育安全保護工作,防止發生事故。
六、生活委員
1、負責安排同學搞好課內外衛生和包干衛生并做好督促檢查工作。
2、與其他班委協同組織好本班學生周四大掃除工作。
3、本著保護視力和節約用電精神,管好本班的教室燈光,人離開教室及時關燈。
4、加強宣傳教育,防止同學在室內外亂扔亂吐,亂抹亂畫,人人維護環境美。
大學生班委工作細則 篇3
為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提高醫務人員職業道德素質和醫療服務水平,建立對醫務人員規范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依據衛生部《關于建立醫務人員醫德考評制度的指導意見(試行)》,制定本實施辦法。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提高醫務人員職業道德素質、促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為目標,以考核記錄醫務人員的醫德醫風狀況為內容,以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改善醫療服務態度、優化醫療環境為重點,強化教育,完善制度,加強監督,嚴肅紀律,樹立行業新風,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
二、考評范圍
醫德考評的對象是各醫療機構中的醫師、護士及其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以下統稱醫務人員)。
各醫療機構都要開展醫德考評,并將結果上報衛生局。衛生局負責醫德考評工作的監督檢查。
三、考評的主要內容
(一)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1、加強政治理論和職業道德學習,樹立救死扶傷、以病人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和服務意識,弘揚白求恩精神。
2、增強工作責任心,熱愛本職工作,堅守崗位,盡職盡責。
(二)尊重患者的權利,為患者保守醫療秘密。
1、對患者不分民族、性別、職業、地位、貧富都平等對待,不得歧視。
2、維護患者的合法權益,尊重患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和隱私權,為患者保守醫療秘密。
3、在開展臨床藥物或醫療器械試驗、應用新技術和有創診療活動中,遵守醫學倫理道德,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權。
(三)文明禮貌,優質服務,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1、關心、體貼患者,做到熱心、耐心、愛心、細心。
2、著裝整齊,舉止端莊,服務用語文明規范,服務態度好,無“生、冷、硬、頂、推、拖”現象。
3、認真踐行醫療服務承諾,加強與患者的交流和溝通,自覺接受監督,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四)遵紀守法,廉潔行醫。
1、嚴格遵守衛生法律法規、衛生行政規章制度和醫學倫理道德,嚴格執行各項醫療護理工作制度,堅持依法執業,廉潔行醫,保證醫療質量和安全。
2、在醫療服務活動中,不收受、不索要患者及其親友的財物。
3、不利用工作之便謀取私利,不收受藥品、醫用設備、醫用耗材等生產、經營企業或經銷人員給予的財物、回扣以及其他不正當利益,不以介紹患者到其他單位檢查、治療和購買藥品、醫療器械等為由,從中牟取不正當利益。
4、不開具虛假醫學證明,不參與虛假醫療廣告宣傳和藥品醫療器械促銷,不隱匿、偽造或違反規定涂改、銷毀醫學文書及有關資料。
5、不違反規定外出行醫,不違反規定鑒定胎兒性別。
(五)因病施治,規范醫療服務行為。
1、嚴格執行診療規范和用藥指南,堅持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藥。
2、認真落實有關控制醫藥費用的制度和措施。
3、嚴格執行醫療服務和藥品價格政策,不多收、亂收和私自收取費用。
(六)顧全大局,團結協作,和諧共事。
1、積極參加上級安排的指令性醫療任務和社會公益性的扶貧、義診、助殘、支農、援外等醫療活動。
2、正確處理同行、同事間的關系,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七)嚴謹求實,努力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1、積極參加在職培訓,刻苦鉆研業務技術,努力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2、增強責任意識,防范醫療差錯、醫療事故的發生。
以上考評內容共20項,平均每項5分,共計100分。各醫療機構可以根據本單位工作性質和特點,有所側重,合理調整分值。
醫療機構應將醫德考評內容作為醫務人員集體服務承諾,向患者公布,接受監督。
四、考評的組織實施
衛生局成立醫務人員醫德考評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協調和推進各醫療機構醫務人員醫德考評工作,根據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制定實施方案。
各醫療機構負責本單位醫務人員的醫德考評。醫療機構要建立醫德考評機構,由醫療機構的主要領導負責,辦公室、財務、醫務、護理和相關業務科室負責人組成,根據衛生行政部門規定,對醫務人員進行醫德考評。醫療機構要將醫德考評工作與醫院管理工作相結合,加強領導,明確分工,認真組織實施,層層落實責任。
衛生局對所轄醫療機構執行本辦法情況進行檢查、督導,對醫務人員醫德醫風情況進行抽查和考核。抽查和考核工作與醫院等級評審、醫療機構校驗、年度工作考評相結合。
五、考評的主要方法
醫德考評要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原則,堅持定性考評與量化考核相結合,與醫務人員的年度考核、定期考核等工作相結合,納入醫院管理體系,每年進行一次。
各醫療機構要為每位醫務人員建立醫德檔案,考評結果要記入醫務人員醫德檔案。
考評工作分為三個步驟:
(一)自我評價。醫務人員各自根據醫德考評的內容和標準,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表現,實事求是地進行自我評價。
(二)科室評價。在醫務人員自我評價的基礎上,以科室為單位,由科室考評小組根據每個人日常的醫德行為進行評價。
(三)單位評價。由醫療機構的醫德考評機構組織實施,根據自我評價和科室評價的結果,將日常檢查、問卷調查、患者反映、投訴舉報、表揚獎勵等記錄反映出來的具體情況作為重要參考依據,對每個醫務人員進行評價,作出醫德考評結論并填寫綜合評語。
醫德考評登記表格按省衛生廳提供醫德考評登記表格參考式樣(見附件)。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應將醫德考評內容納入信息管理系統,建立醫德考評電子檔案。
六、醫德考評結果及應用
醫德考評結果分為四個等級:優秀、良好、一般、較差。
對維護公眾利益或對醫院發展、榮譽有突出貢獻的人員,可以在考評的相應內容中加分。每人加分合計不得超過五分。
醫德考評要嚴格堅持標準,確定優秀等次的人數在本單位考評總人數的百分之十至十五之內。優秀等次在考評獲得九十五分以上者中按得分順序排名產生。得分在八十五分以上,以及得分在九十五分以上未進入優秀等次的,考評等次為良;得分在六十分至八十四分的,考評等次為一般;得分在五十九分以下的,考評等次為較差。
醫務人員在考評周期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醫德考評結果認定為較差,不再參與計分排名:
(一)在醫療服務活動中索要患者及其親友財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當利益的;
(二)在臨床診療活動中,收受藥品、醫用設備、醫用耗材等生產、經營企業或經銷人員以各種名義給予的財物或提成的;
(三)違反醫療服務和藥品價格政策,多記費、多收費或者私自收取費用,情節嚴重的;
(四)隱匿、偽造或擅自銷毀醫學文書及有關資料的;
(五)不認真履行職責,導致發生醫療事故或嚴重醫療差錯的;
(六)出具虛假醫學證明文件或參與虛假醫療廣告宣傳和藥品醫療器械促銷的;
(七)醫療服務態度惡劣,造成惡劣影響或者嚴重后果的;
(八)參與套取、侵占各類醫療保險資金的;
(九)其他嚴重違反職業道德和醫學倫理道德的情形。
考評結果要在本單位內進行公示,并與醫務人員的晉職晉級、崗位聘用、評先評優、績效工資、定期考核等直接掛鉤。醫療機構對本單位的醫務人員進行年度考核時,須將職業道德考評作為重要內容,醫德考評結果為優秀或良好的,年度考核方有資格評選優秀;醫德考評結果為較差的,年度考核為不稱職或不合格。
醫務人員定期考核中的職業道德評定,以醫德考評結果為依據。考核周期內,有一次以上醫德考評結果為較差的,認定為考核不合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處理。
執業醫師的醫德考評結果,醫療機構應當按照《醫師定期考核管理辦法》的規定報送執業醫師定期考核機構。
七、有關要求和說明
醫德考評制度對于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提高醫療服務水平、糾正行業不正之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衛生局將加強對所轄醫療機構落實醫德考評制度工作情況的監督、檢查、指導,總結經驗,不斷完善,確保考評工作取得實效。
各醫療機構要認真組織實施,層層落實責任,確保醫德考評工作順利進行。要制定具體實施細則,報衛生局審核備案。對行政管理人員、工勤人員的考評辦法,由醫療機構參照本辦法自行制定。
對鄉村醫生醫德考評,由衛生局依據衛生部《鄉村醫生考核辦法》,結合本辦法內容一并進行。對城鎮個體醫生的醫德進行考評,參照對鄉村醫生醫德考評辦法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