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春節的趣味作文:新年春聯
“總把新桃換舊符”。沒有什么比嶄新的春聯給新年帶來的節日氣氛更為濃厚的了。
每年年三十下午為新年忙碌的最后一件事就是貼春聯。當家家戶戶都貼上了鮮紅的春聯,整個村莊便有了煥然一新的感覺。置身那樣的環境中,讓人有點恍惚,也不由地心生喜悅。
貼春聯之前,先得把門上的舊春聯給去除掉。春聯都是用漿糊貼在門上的,經過了一年的光陰,有的地方已和門黏合得特別緊密,所以這是一項很繁瑣的工作。首先得用刷子蘸上水,把春聯浸濕了。接著能揭的地方就用手揭開,還粘在門上的就得用小鏟子去鏟。把所有門上的舊春聯去除干凈,要足足一天。
小時候家里的春聯都是村上一位老先生來寫的。到了春節前幾天,他就特別忙,鄰居們都約請他去寫春聯。在他來寫之前,父親得根據家里門、門框的大小把對聯給裁好。裁的工具也很特別,是一根細細的線。把紙量好,對折,把線放在紙的折縫處,左手壓著紙下的線,右手拽著露出的線頭,沿著折縫輕輕一拉,紙就裁好了。又方便,又快捷。
老先生來了后,父親就忙著倒茶,遞煙。老先生緩緩將墨汁倒進硯臺里,依次排開大大小小好幾支毛筆。我忍不住想去摸一摸,總被父親呵斥。接著,他會拿一支筆蘸上墨,提起筆看看,有時還會再加進一些水。我默默地看著這一切,覺得特神奇。印象中他開始寫的第一幅春聯是貼在堂屋香椅上的,內容也總是這八個字“金玉滿堂 堆金積谷”。雖不太明白這八個字的意思,但知道這是非常吉祥的話。他寫的時候,我就負責在旁邊幫著移動春聯,用手提著,防止墨汁流淌。寫完后,我就把春聯拿開,平放在旁邊的桌上晾干。他寫的好多春聯都是固定不變的,比如廚房里一定是“一人巧作千人食 五味調和百味香”,大門春聯經常是“人勤春早 國泰民安”,后門上一般是“前程遠大 后步寬宏”。大門橫批一定是“太公在此百無禁忌”,“紫氣東來”“萬象更新”也是常寫的橫批。這些寫完后,父親還會請他寫些“開門大吉”“童言無忌”之類的,這些一般都貼在墻上。窗戶上一般寫“宜春”兩字,小時候不太明白這兩字的意思,現在想來大概就是祝愿新春到來萬事皆宜吧。我在旁邊邊看邊念,從中默默感受到了春聯的對仗與聲律,琢磨到了怎樣區分上下聯,了解到了許多有趣的故事……
墨汁完全干了以后就開始貼春聯了。母親把剛蒸好的漿糊端過來,我和哥哥負責用刷子把漿糊刷在對聯背后,父親負責把對聯貼好。有的地方比較高,父親站在梯子上,我們還要扶梯子,遞春聯。把家里春聯貼好,手上總會被染得通紅一片。這時耳畔就能聽到陣陣鞭炮聲了,加上廚房里飄出的陣陣香味,興奮就按捺不住了。
上師范后,我也開始給家里寫春聯。鄰居們看到后,也讓我給他們寫。每每去寫的時候,他們總是不住感謝,不住夸獎,實在是羞愧難當。后來就索性把鄰居家的春聯拿回來寫,寫好后一起送給他們。想起這樣的春聯人家要貼上一年,會有許多人去看去評,所以每次寫的時候都特別認真。常常需要彎著腰寫上一整天,寫完后腰酸得不行。再后來,春節回去得越來越晚,母親也認為寫春聯太辛苦,就讓父親早早地就把春聯給買好了。大概有十年了吧,沒有寫過春聯了。什么時候再寫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