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的新年風俗:白雪壓塵
瑞士人過年時,從屋外取些白雪,化成水,灑在地上壓塵,然后進行清掃。瑞士人認為白雪是吉祥的。
與眾不同的是,在瑞士阿彭策爾地區中部的居民,卻是在每年一月十三日慶祝新年。慶祝儀式的參加者只限于男子,儀式也別具一格。它是以公元前46年的《儒略歷法》為依據的。從前,阿彭策爾和格勞賓登等地區的居民拒不接受教皇格雷古瓦八世于1585年下諭的歷法改革;直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時期,他們仍然信奉《儒略歷法》的日月劃分制,一直延續至今。
在慶祝儀式開始的幾個星期以前,婦女們忙著制作男人們所穿的服裝。人們用木頭精心雕刻成的圓盤形頭飾,有的象征房屋,有的象征橋梁和村落等。凡是參加慶祝活動的都裝扮成女性,象征富有和善良。他們戴的假面具,面頰豐滿,都是用蠟制作的。他們口含一朵小花,臉上的表情“千篇一律”。五光十色的頭飾上,還飾有祖先的座右銘。
參加慶祝儀式的,除了漂亮的外型外,一些代表惡魔的極其丑陋的“木偶”也摻雜其中。木偶們的裝束完全是用植物制作的,其中有松枝、松果、樹皮以及蝸牛殼等等;所有這些拼湊起來的丑陋形象,其目的無非是讓人們一下子就能望而生厭。這是美與丑、善與惡的鮮明對照!
無論是漂亮的“婦女”還是丑陋的“惡魔”,胸前和背后都掛著大鈴鐺,那富有特色的鈴聲隨著他們的舞步叮當作響。村莊平時很靜,但到了一月十三日這一天,村民們興高采烈,喧聲震天。青年人總是走在前頭,他們穿戴稀奇古怪,手舞足蹈,喊聲不斷。人們認為,這樣做大概可以把那些出沒于漫漫冬夜的惡魔掃地出門。
這一天的白天,人們成群地走東家串西家,踏著山谷中的積雪,大步走向偏遠的農莊。當他們看到農莊主人時,便盡情地唱呀跳呀,主人就端出熱咖啡給他們驅除寒冷,同時力圖猜出來客在假面具掩蓋下的真實身份。
夜幕降臨,慶祝者們回到村莊,村民們在陽臺向他們發出歡呼。整個晚上,慶祝者們圍著旅店和咖啡館,用和白天同樣的儀式來驅除每所房屋內的邪惡。人們唱著傳統小調,開始暢飲,直至黎明。
節日過后,假面具統統付之一炬,但每年一月十三日,人們又制作假面具,并裝飾一新,年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