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冬殘奧會的“細節感”溫度滿滿心得啟發(通用3篇)
2023冬殘奧會的“細節感”溫度滿滿心得啟發 篇1
冬殘奧會是各國(地區)殘疾人運動員展示競技水平和精神風貌的舞臺,也是親人之間鼎力支持、情感交融的紐帶。北京冬殘奧會上多個鮮活故事都生動詮釋了中國這句諺語——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英國殘奧高山滑雪選手尼爾·辛普森今年19歲,患有眼球震顫病癥,是視障運動員,這是他第一次參加冬殘奧會。尼爾的領滑員是他21歲的哥哥安德魯。比賽中,兩人通過植入頭盔的藍牙耳機交流信息,安德魯的主要工作是把雪道的準確信息提供給尼爾,確保他能夠以上百公里時速完賽。高山視障滑雪需要選手對領滑員絕對信任。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目前辛普森兄弟已經在超級大回轉(視障)項目上為英國隊摘得北京冬殘奧會首金,兩人還在全能(視障)項目斬獲銅牌。
北京冬殘奧會另一對兄弟組合出現在越野滑雪賽場。加拿大麥基弗兄弟目前已經有兩金入賬,分別來自殘奧越野滑雪男子長距離傳統技術(視障)和短距離自由技術(視障)。至此,布賴恩·麥基弗的冬殘奧會金牌總數已經達到15金,距離冬殘奧會歷史男子第一人、德國高山滑雪選手格爾德·舍恩菲爾德的“16金之最”只差一步。與英國辛普森兄弟組合不同,哥哥羅賓這次是作為布賴恩的教練參賽,而不是領滑員。在布賴恩的殘奧會生涯中,羅賓曾擔任過他的領滑員,但由于還身兼加拿大國家隊教練一職,羅賓目前只能以教練身份幫助弟弟。
布賴恩可謂冬殘奧會越野滑雪“常青樹”。鹽湖城和都靈兩屆冬殘奧會,他各有兩金入賬;此后溫哥華、索契、平昌連續三屆冬殘奧會,他更是驚人地各奪三金。麥基弗兄弟在冬殘奧會賽場的卓越表現為他們贏得了廣泛贊譽,在20__年加拿大年度體育獎評選中,布賴恩被授予冬季體育年度最佳男運動員獎;20__年,加拿大授予麥基弗兄弟“功勛獎章”。在今年2月的“超級碗”轉播中,播放了講述麥基弗兄弟成長故事的公益廣告,布賴恩一直以能為更多人帶來正能量而感到驕傲。
在高山滑雪視障項目上,一對母女組合也頗受關注。比利時老將琳達·勒邦盡管已經是57歲“高齡”,但出于熱愛,她仍來到了冬殘奧會賽場。由于她的領滑員因個人原因缺席本屆冬殘奧會,勒邦不得不臨時征用女兒吉洛特客串領滑員角色。盡管在全能、滑降和超級大回轉三個項目上都沒能獲得獎牌,分別排名第五、第六和第七,勒邦仍為能與女兒并肩作戰而感到欣慰!爱斔(吉洛特)3歲時,我是她的領滑員,F在22歲的她,是我的領滑員。難以置信,現在我們轉換了角色,這次經歷終生難忘,能跟她一起比賽這就夠了,一切都值得!崩瞻钜蚰芨畠翰⒓缤曩惗d奮不已。對于女兒吉洛特來說,無緣獎牌還是留有遺憾:“賽前我和媽媽搭檔訓練只有一周時間,如果她(勒邦)的領滑員這次能來參賽,她的成績肯定會更好。不過能來到這里還是感覺很棒,如果她的領滑員能來就更棒了!
2023冬殘奧會的“細節感”溫度滿滿心得啟發 篇2
殘奧會開幕,中國代表團分批陸續抵達東京。251名中國殘奧健兒將在殘奧會的舞臺上展示自己,他們不為打敗對手而來,而是為超越自我而來。
超越自我需要夢想來點燃。殘奧會是殘疾人運動員實現夢想的舞臺,有人的夢想是奪冠,有人的夢想是破紀錄,而有人的夢想只是站在賽場上。54歲的輪椅乒乓球運動員張巖已是第五次參加殘奧會,曾奪得過兩枚金牌。盡管巔峰狀態已過,但他沒有放棄,這五年他更加努力,為的就是能再次站在殘奧會的舞臺上。失去雙臂的游泳運動員王金剛,在倫敦殘奧會和里約殘奧會上獲得兩枚銅牌,這一次,他渴望新的突破。
超越自我需要有拼搏精神。在奧運會的舞臺上,只有頑強拼搏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許多殘疾人運動員說,他們拼搏的目的不僅是為了登上領獎臺,更是為了戰勝自己、超越自我。大部分殘奧運動員都經歷過人生的低谷,是體育為他們插上了翅膀,讓他們找到了方向,只有不斷地拼搏,才能將這雙翅膀鍛造得更加強壯。
超越自我需要有堅持的韌性。參加東京殘奧會的中國選手中,年齡的56歲,有些運動員已經為此堅持了20多年。張巖從20__年開始進行輪椅乒乓球的正規訓練,21年來他從未松懈,轉動輪椅的左手上布滿老繭,而這些老繭也是換了一層又一層。張巖說,年輕的時候就是一門心思沖擊金牌,現在是享受比賽,享受乒乓球給他帶來的自信和快樂。
超越自我需要熱愛來加持。生命因熱愛而精彩,許多殘疾人因為愛上了一項運動而改變命運。短跑運動員李露從小熱愛跑步,盡管缺了一側小臂,但與同齡人相比,她依然跑得很快。小學六年級時,當地殘聯找到她,讓她成為一名運動員。從此,奔跑為李露插上了翅膀,她不斷突破自我,獲得亞洲冠軍、世界冠軍,終于在20__年奪得殘奧會金牌。這一次,她向衛冕發起沖擊。李露說,她熱愛跑步,是奔跑讓她這個農村小姑娘走向了世界舞臺。
2023冬殘奧會的“細節感”溫度滿滿心得啟發 篇3
“這里的無障礙設施是很完美的,我沒有遇到任何問題”“冬殘奧村的無障礙設施實在是太方便了”“這里的硬件設施以及無障礙設施,都是我所參加過的冬殘奧會中最出色的”……北京冬殘奧會的舉辦有力推動中國無障礙環境建設,也為世界無障礙環境建設作出中國貢獻。
確保“兩個奧運、同樣精彩”,為殘奧運動員提供優質、無障礙、可達性好的環境成為重中之重。時時處處“以運動員為核心”,北京冬殘奧會全力確保設施和通行無障礙:運動員的所到之處,均消除細微高差、增設防滑安全措施,設置主入口自動門、無障礙坐席、無障礙電梯、無障礙衛生間、無障礙坡道、低位服務臺、無障礙標識等,雪上場館還設置無障礙打蠟房、無障礙纜車系統……與無障礙設施相得益彰的是,場館團隊及服務保障人員對無障礙理念、無障礙禮儀、溝通技巧、服務技巧、冬殘奧會服務要點等了然于心,通過細致入微的無障礙服務打造有溫度的無障礙人文環境。澳大利亞代表團團長凱特·麥克洛克林表示,“志愿者們給了我們極大幫助,我們對所獲得的幫助非常感激!
北京冬殘奧會打造的無障礙設施是一面鏡子,折射出北京乃至中國無障礙建設的顯著進步。堅持賽時需求和賽后利用并重,北京冬殘奧會可持續的“無障礙”遺產已經形成。例如,國家游泳中心的看臺無障礙座席及無障礙衛生間均相應增加尺寸,將在賽后作為永久設施保留,最佳觀賽座席也留給殘疾人。這意味著體育場館將為更多殘疾人提供服務,讓更多殘疾人能接觸體育,促進殘疾人體育事業發展。這還將為各地無障礙環境建設提供借鑒,為更多殘疾人走出家門、融入社會生活掃除障礙。
有形的奧運遺產外,無形的奧運財富將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北京冬殘奧會的舉辦,除了成功實現硬件的無障礙,另一個重要遺產就是文化和觀念的無障礙。國際殘奧委會無障礙專家伊萊亞娜·羅德里格斯感慨“讓殘疾人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社會,在這方面北京無疑給下一屆冬殘奧會的東道主設立了標桿”。殘疾人是社會大家庭的平等成員,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殘疾人作為一個特殊困難的群體,需要社會格外關心、格外關注。讓殘疾人能更加自主安全地出行、交流信息、獲得社區服務等,更直觀地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溫度。無障礙環境建設不僅直接影響到殘疾人的生活質量,更是一個國家和社會文明的標志。北京冬殘奧會的成功舉辦,將進一步喚起社會各界對殘疾人的關心關愛。
冬殘奧會的賽事是短期的,但推動城市無障礙環境建設和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是長期的。相信不斷加快的無障礙環境建設,將為“殘健融合”搭起一座堅實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