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五四精神團課心得(通用3篇)
弘揚五四精神團課心得 篇1
無論是艱難苦痛,還是經風歷雨,我們都要堅守著那最初的信念和使命。我們當代大學生努力著,我們學習著,我們要激昂青春,奮發向上,要做有信念、有夢想、有奮斗、有奉獻的人,努力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譜寫自己人生的華美樂章。
所謂的真學問就是理論學習要扎實,這樣在把理論轉化成實踐的過程中才能夠更容易。未來中國的建設和發展需要我們當代青年,而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有我們扎實的基礎理論,即所謂的真學問。而擁有這些扎實的理論就需要我們立足當下,用十足的干勁學好當前的每一堂課,把握當前的每一個知識點,這樣才能在將來更好地為祖國的發展做貢獻。
弘揚五四精神團課心得 篇2
100年前,因為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和屈辱的《二十一條》的簽訂,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學生們紛紛走上街頭,他們游行、示威、集會、請愿,為了挽救國家和民族的危亡,他們振臂疾呼:"外爭國權,內懲國賊"。隨后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國,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各界群眾同仇敵愾,共同奏出一曲浩氣長存的時代壯歌!五四精神——它以愛國為核心,以進步為理念,以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為指導。時至今日,五四青年們的呼喚和吶喊聲仿佛還在我們的耳畔回響,五四精神仍然振聾發聵。
五四運動體現了偉大的愛國精神,體現了非凡的進步精神,是為了國家的繁榮富強,以破壞舊世界、創造新世界的勇氣,奮不顧身地去學習、創造新思想、新文化、新社會、新國家的雄心;五四運動又體現了鮮明的民主與科學精神,是崇尚科學,引導國人破除迷信和蒙昧,用理性和科學的方法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自身的信念。
今天,我們的祖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振興中華的責任,已落在我們青年一代的肩上,"五四"的火炬,已傳到了我們的手中。"五四"的精神,需要我們發揚光大。我們應該擁有一個怎樣的青春?怎樣的人生?是在渾渾噩噩中度過,還是在拼搏中進步?
"五四運動"告訴我們,青年學生要有正義感,更要有責任感,拒絕校園暴力、遵守校紀校規這些都是正義感和責任感的表現。五四精神不是高談闊論,而是真正浸潤在我們日常學習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一種屬于我們新世紀五四青年的風骨。
"五四精神"昭示我們,青年學生要有愛國心,更要有進取心。我們的青春應該是飛揚的,我們的人生應該是激情的。誠然,中學階段的我們背負著承重的學習和升學壓力,但課桌上堆積如小山的書本是我們的青春,運動場上奮力拼搏流下的汗水也是我們的青春;難解的數學題,拗口的英文單詞是我們的青春,收獲知識的喜悅也是我們的青春。青年,不一定非要成功,只要有追求;不一定非要成熟,只要肯學習;不一定非要沉穩,只要善總結。青春是生命中最美麗的年華,是我們應該珍惜的年華。
弘揚五四精神不應只停留在口號上,更要體現在實際行動上:在生活中,要注意行為規范,著裝得體,展示少年學生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在學習上,刻苦鉆研,勇于拼搏,彰顯少年學生"舍我其誰"的豪情壯志。讓我們從自己做起,發揚五四精神,做一個新世紀五四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