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小康路爭當小先鋒主題有感心得(通用3篇)
尋訪小康路爭當小先鋒主題有感心得 篇1
當下,在脫貧攻堅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脫貧攻堅一線卻出現這樣一種不良現象,少數干部心安理得當起了“甩手掌柜”。駐村入戶懶散松懈、拖拖拉拉,只想出彩不想出力,遇見好事就辦,遇見困難就拖,遇見矛盾就躲,如同水葫蘆一樣,始終浮在上面、沉不下去。比如有的“怕”字當頭,怕群眾、躲群眾、避開群眾,不愿意與群眾接觸;有的“拖”字為要,拖一拖、緩一緩、放一放,時常把“再等等”“還要研究”掛在嘴上……諸如此類的“水葫蘆”式扶貧,只會浪費時間、貽誤戰機,對推動脫貧攻堅各項決策部署落地生根毫無幫助,實在不可取。
扶貧干部的工作狀態,不僅事關貧困群眾的切身利益,更關乎脫貧攻堅的實際成效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全局。“水葫蘆”式扶貧只務虛功不求實效,整天“清茶報紙二郎腿,閑聊旁觀混光陰”,必須引起警惕。“脫貧攻堅是硬仗中的硬仗,必須付出百倍努力。”本該在田間地頭忙活的扶貧干部,如果精神萎靡、士氣不振、松散拖拉,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奉為圭臬,如何負責打通精準扶貧的“最后一公里”?如果不實在、不上心、不盡力,要么忙忙碌碌裝樣子,要么疲疲沓沓混日子,要么渾渾噩噩守攤子,又如何幫助貧困群眾早日脫貧?
客觀分析,“水葫蘆”式扶貧出現的根源,在于黨員干部事業觀扭曲、價值觀錯位、責任心缺失。這當中,有的是宗旨意識淡漠,總想當“官老爺”讓人服侍,而不情愿為貧困群眾服務;有的是能力水平不足,挑不了重擔子、啃不下硬骨頭、接不住“燙手山芋”;有的是責任意識退化,遇到問題繞著走、躲著走,消極應付、上推下卸,一點點責任都不敢承擔……如果“水葫蘆”式扶貧滋生蔓延、大行其道,就會助長歪風邪氣,助長一些扶貧干部搞花拳繡腿、投機取巧的熱情,不僅侵害貧困群眾的切身利益,還嚴重影響黨和政府的形象與公信力,更影響到脫貧攻堅的實際成效。
打攻堅戰,實打才有勝算;啃硬骨頭,實干方能破局。回顧過去的5年,面對脫貧攻堅的硬任務,廣大扶貧干部以舍我其誰的擔當情懷,拿出燕子壘窩的恒勁、螞蟻啃骨的韌勁、老牛爬坡的拼勁,用“泥腿子”丈量著責任的長度,用“鐵肩膀”擔負著使命的高度,讓6000多萬貧困人口甩掉了“窮帽子”,貧困發生率從百分之十點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書寫了感人至深的脫貧故事。實踐證明,只要扶貧干部堅持從實際出發,求真務實、群策群力,擼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帶領群眾找到脫貧致富的“金鑰匙”,就一定能帶領群眾摘“窮帽”、拔“窮根”、闊步邁向全面小康的康莊大道。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這是我們黨作出的莊嚴承諾。當前,脫貧攻堅已進入決戰決勝的關鍵階段,來不得半點懈怠、容不得半點松勁,更搞不得半點拖后腿的“小動作”,必須咬緊牙關、一鼓作氣,不獲全勝、決不收兵!這就要求廣大扶貧干部摒棄“浮躁心”“作秀心”,增強責任意識,激發擔當精神,錘煉過硬作風,真正走出院子、沉下身子,帶著深厚的感情往群眾堆里扎,努力為群眾辦事情、解難題、謀福祉,在脫貧攻堅戰場上施展才華、大顯身手、建功立業。同時,相關部門也要拉長耳朵、瞪大眼睛,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倒逼幫扶干部真扶貧、扶真貧,確保脫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扎實、脫貧結果真實,讓脫貧成效真正獲得群眾認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
尋訪小康路爭當小先鋒主題有感心得 篇2
“我有一個夢想”這句話因為美國著名的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而響徹世界。后來,他因為夢想而犧牲了,但他的這句話卻深深的留在人們的腦海,經久不滅。人,因為有了夢想而不朽,也因夢想而生命從此不再荒蕪。夢是雨后的彩虹;夢是絢麗的暢想;夢是前行的燈塔……有了夢想才能譜寫燦爛的光輝歷程。
拿破侖曾說:中國是東方沉睡的一只獅子。曾幾何時就連蒼蠅都敢在他的臉上叫上幾聲。在屢經蹂躪之后,終于奠定了他追求光明,向往和平、人定勝天、勇攀高峰的不屈精神!在歷經抗日戰爭的勝利、抗美援朝的成功、繼而有著60年前趕英超美,40年前實現四個現代化的的宏偉目標。如今,又唱響了和諧致富的小康之夢!
翻開泛黃的書頁,瀏覽著那一幕幕辛酸的歷史,字里行間無不展現出一個英勇的民族、智慧的民族、勤勞的民族、不屈的民族。而今的繁榮昌盛飽含了多少戰士的血淚和億萬民眾百余年生生不息的艱苦拼搏,才贏取了這來之不易的幸福安康與偉大復興。
自黨的xx大以來,改革的春風吹進了千家萬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帶動下,我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自從貴畢高等級公路的建成、火電廠的投產、小屯煤礦的修建……帶動了周邊經濟的迅猛發展,人民經濟收入翻了幾倍,人們追求的不僅僅是解決了溫飽,更多的是要向小康邁進。
曾經的泥濘小路,不見了,隨之而來的是寬闊的柏油馬路,還有那戶戶通村村通的公路。讓之前徒步翻山越嶺、幾經周旋才可以進城的人們輕松地搭乘上了公交車。以前難得一見的自行車如今卻成了兒童們的玩具,幾乎每戶人家都擁有了自己的交通工具,摩托車、三輪車、小轎車在通村路上絡繹不絕。曾經外面下大雨屋內下小雨的茅草屋已經銷聲匿跡,人們住進了國家的民生工程——黔西北民居。
再說說這飲用的水吧,以前吃的水靠人背馬馱,甚至連幾歲的小孩也不放過,被大人叫上去抬水,上演了一幕幕辛酸的取水場景。當附近的水源枯竭了,人們要走幾里山路,花上幾個小時才能挑回一擔水。現在好了,自來水安裝到家門口,人們不再為吃水而發愁,不再為洗衣做飯缺水而苦惱,更不會再用一盆水來輪流洗臉、洗腳了。
如今,醫療體制的改革、民主的健全、科教的進步、文化的繁榮、社會的和諧,讓老百姓搭上“城鄉一體化”的快巴列車。每當看見父老鄉親們在廣場舞的音樂聲里,擺動著優美的舞姿時,大家無不感嘆:黨的政策好!黨的領導好!十二五的規劃更好!
我有夢,人人都有夢,祖國也有夢。中國,有強國之夢、富國之夢。隨著我國經濟事業的發展,中國的富國之夢正在激烈上演。
你看,神舟號飛船又再創了新的領域,閱兵儀式上所展出的各種新式武器均刷新中國閱兵史的記錄。這些都證明了什么?這些不都是人民安居樂業、國力雄厚、國家富強的鐵證嗎?
但要達到20__年全民奔入小康,進一步實現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偉大夢想,我們還得加快步伐。眾所周知,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我們的民族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優良的傳統。我們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創建美麗中國、共建美好家園是我們共同的夢想,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時不待我,只爭朝夕。
美麗中國,人人共建;美好家園,人人共享。山要綠起來,民要富起來,家也要美起來。每個華夏兒女的心里都有一個美麗的中國夢,都有一份對天藍、地綠、水凈的向往和憧憬。讓我們把夢想的種子和希望的花朵傳播到世界的每一個建角落。讓我們攜起手來為創一個“和諧中國、美麗大方、全民小康”而努力奮斗吧!
尋訪小康路爭當小先鋒主題有感心得 篇3
到了20__年,我都快30歲了,一定有一個孩子。我會像媽媽一樣帶孩子嗎?不,“自動帶孩子機”會幫我的忙。操作很簡單,只要把時間定好,將安全設置的圓鈕一扭,“自動帶孩子機”就會幫你帶孩子。給孩子喂奶,給孩子洗衣服,給孩子做飯……這樣,我就可以安心的去上班了。
我去上班,不用坐公交車,因為有“對講自動車”,我只要把開關一開,把我要去的地方告訴它,它就會帶你去你要去的地方。
我在路上,如果有急事,我不會拿起那個過時的手機,我只要對著“自動對話機”,把對方的號碼一說,只要聽到“叮”的一聲,我就可以跟對方說話了。
我過去一般在吃飯上忙碌著,但現在,吃飯對我來說,已經不是問題了。我可以把我想要吃的美食那么一說,一秒不到,那美食就會出現在我的眼前,因為我有了“快速燒飯機”。
如果,我要去小時候的同學家拜訪,我不用買禮物,因為這時買禮物已經過時了,現在講究的是送“美”元。
以前做家務太累了,現在我只需抹抹桌子就行了。以前我家有一臺電腦,但這臺電腦的鍵盤操作太麻煩了,現在我家的電腦打字,根本不用鍵盤,只要把字寫在一塊板上,電腦上就會出現這個字。
過去的夏天,我天天出門,還沒走幾步,身上就淌汗了。冬天,我還沒有出門,就覺得天氣非常寒冷。現在我身上有一件空調內衣,我就可以不必擔心了。
夏天的晚上,由于天氣很悶熱,大家都出來乘涼,現在,我就不出來乘涼,因為我家里有一臺“制冷器”。它和空調不一樣,它是根據天氣的變化來設置的。
看,我的小康生活不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