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抗擊疫情使命有我的心得作文800字(精選3篇)
高中抗擊疫情使命有我的心得作文800字 篇1
孩子,這個春節注定讓人終生難忘。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讓中國人無法用傳統的方式過年,本應車水馬龍的街道空空蕩蕩,本應人山人海的景區門可羅雀,本應走親訪友的拜年也變成深居簡出不相往來。
你們坐在家中,不能再外出玩耍。小區的情況,和這座城市的情況,你都只能大人的口中得知。你們雖年齡很小懂得不多,但對這件事情的關心不亞于我們。我們能感受到你急切、不安的心情,感受到你對家,對親人朋友的牽掛和擔憂。我們非常欣慰你現在的情感、責任和道德正日趨完善。這種完善其實也是一個人家國情懷和社會擔當的情感基礎。
疫情是一面鏡子,照出世間百態,也照出一個人內心最深沉的思索和最隱秘的真相。這種極端的疫情并不多見,并不是生活的常態,正因為不多見,非常態,更應成為反思生命、反思理性的典型情境。
病毒傳染危及人類的生命健康。在危機面前,整個社會動員起來捍衛保護生命健康,限度減少生命的損失,疫情激發了一種強烈的生命意識,人們對生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我們突然發現,人類生命又是如此脆弱,在細菌面前都感覺不堪一擊。生命的脆弱在于她的不可逆轉性,一旦損害無法修復,一旦喪失不能起死回生,正因為如此現代文明的一大進步就是生命意識的覺醒,把人的生命看得至高無上。但人的生命與其他生命相比并沒有什么優勢可言,我們在維護人的生命高貴的同時,要始終保持一種謙卑和敬畏,敬畏那些看得見的動物、植物的生命,也要敬畏那些看不見的細菌生命。這次疫情據說是起源于蝙蝠身上寄生的一種病毒,本來寄生在蝙蝠身上的病毒并不妨礙人的生活,人的貪婪與口腹之欲為自己惹來了殺身之禍。
人類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人的幸福,幸福的基礎是自由和尊嚴。而我們發現,幸福的自由和尊嚴絕不是放縱和傲慢,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尊嚴不是目空一切。這次疫情讓我們失去了任意行動的自由,也讓我們喪失了自以為是的尊嚴。
當然,我們也不能失去信心,疫情使人進步,我們最終會找到應對疫情的辦法。因為這個疫情,我寫下了這些文字,希望對你我的思考和成長都有所幫助。現在疫情已經成為全球公共衛生的熱點,任何一個地方也不能僥幸,你們也要保護好自己。并且我們相信,我們一定能守的云開,見月明。
高中抗擊疫情使命有我的心得作文800字 篇2
寒假中旬,便迎來了春節。和家人聚一下餐、收一些紅包,和好朋友結伴出行,是再好不過的放松方式了。吃一頓年夜飯,往年那濃濃的年味,令我們久久不能忘懷。
而這次新年,不能聚餐、不能出行……是什么把年味“拒之門外”,使我們只能呆在家里不出門?是新型冠狀病毒。他的肆虐,致使我們過了一次沒有年味的春節,打響了一次沒有硝煙的戰爭。
我每天都會翻閱報紙,關于新型冠狀病毒的報道,占據了絕大多數版面。截至1月22日24時,全國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549例,死亡17例;截至1月30日12時,全國確診7742例,死亡170例。短時內,全國確診人數在大幅增加,這觸目驚心的數字,令人惶恐不安、毛骨悚然,誰都不希望,新型冠狀病毒這個惡魔蜇伏或觸發在自己和家人的身上。
就在這場鏖戰中,有兩位高齡的國士繼續在一線奮戰,84歲的鐘南山和73歲的李蘭娟。鐘南山爺爺向公眾發出緊急呼吁:“沒什么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而自己卻一路“逆行”沖往防疫最前線;疫情仍在蔓延,李蘭娟奶奶向上級提出申請:“我可以帶隊去武漢支援!”國士,一國之中,才能秀的人物或者最勇敢、有力量的人。用國士形容奮戰在一線的斗士,真是恰如其分。此刻,我們慶幸,并且自豪,因為:國士仍在!
除了奮戰在一線的醫護工作者,還有許多默默付出的人民群眾。1月27日晚7時15分左右,一名戴著口罩的年輕姑娘沒有留下姓名和更多信息,送給醫院工作者45副護目鏡,盒子上還貼著便簽紙,上面寫著“平安,加油”簡短的祝福語;1月28日,張霆將35,000只口罩分別送給了環衛部門、公安大隊、消防大隊以及派出所,1月29日,張霆又送出了18,000只口罩,前后兩次,他一共送出53,000只口罩……正是因為這么多人默默無聞、慷慨無私的奉獻,給予了醫護人員大大的信心和鼓勵。他們在對抗疫情的過程中,將會更加堅強、更加努力。
這獨特的“年味”,訴說著人世間的酸甜苦辣咸,飽含了醫護人員的堅持努力、人民群眾的支持鼓勵以及政府領導的指揮出力。這濃濃的“年味”,很真實、很溫暖。
高中抗擊疫情使命有我的心得作文800字 篇3
教師的偉大,人們往往歸結為:奉獻和犧牲。我們都渴望自己變得“偉大”起來,都希望被肯定,被贊賞。但我們的內心卻非常抵觸一味地奉獻和犧牲,因為我們不是神仙,我們生活在真實的土地上而不是虛無縹緲的精神領域,我們有尋找幸福的權利。
教育歸根結底是人和人之間發生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可能直接給學生的生命帶來不同。教師的生命價值、人生意義在于,我們不僅僅把教師當做謀生的職業,還用自己的生命去影響著別人的生命。在從教生活中,我們需要尋找一個了不起的好老師符號,賦予自己一個自由心靈的軀體,勇敢、大膽地帶著智慧去面對困難和挑戰。簡言之,教師的幸福感首先來自于信仰。 《曼德拉傳》塑造了一個人類共同的英雄——曼德拉。朱永新老師說:“曼德拉就是一本教科書,就是一位好老師。”受過27年的牢獄之災,歷盡磨難成為南非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曼德拉說:“當我走出囚室邁向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與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實我仍然在獄中。”這樣強大的心靈的形成離不開苦難和痛苦中的掙扎,更離開不了對生命執著的愛。
愛,不論在何時總比恨來得更加自然。教師這個職業的底色依舊是她。有了愛,教師才能有能力欣賞這條道路上的沿途風景,才能攀登更多的山峰,才能擁有強有力的武器去改變世界。有了愛的信仰,才可能不徘徊,不猶豫,不后悔,才可能真正擁有夢想。
愛是一種信仰,把教師帶到幸福的身旁。 我們繼續探尋,以教師的現實生活為基。我們看到一部分教師:生活太平淡,沒有刺激;生活太機械,沒有情調;生活太繁雜,沒有成就感……昨天這個孩子逃學了,今天這個孩子打架了;昨天省廳領導來檢查,今天市區領導來檢查。我們在擔驚受怕、啰嗦累贅、手忙腳亂中漸漸地對教師工作失去了信心。我們繼續探尋,我們也看到另外一部分教師:生活美好,精彩紛呈,富有生命,樂此不疲,魅力無限,樂商十足。原來,他們把生活中遭遇的困難和瓶頸當做獲取巨大快樂的墊石,他們努力地挖掘教師職業的內在美,把教師當做事業來做,全身心投入。他們一直相信:穿越艱辛,自然收獲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