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心得體會(通用3篇)
集體心得體會 篇1
本人從學校出來工作至今已將近10年時間了,換過無數的工作。發現自己還是更喜歡餐飲服務行業,喜歡和顧客打交道,特別喜歡和老外打交道,因此,相對自己所做過的其他行業來說,我更加的投入,做事也更加有激情。立足現在,展望未來。結合多年來的工作經驗,現在我有幾點自己對餐飲服務的看法,如下:
俗話說:顧客就是上帝,顧客就是我們的衣食父母。那么,如何才能讓顧客在每次消費過后對我們仍依依不舍的眷顧呢?從而想下次再來呢?答案很簡單:優質的環境+優質的產品+優質的服務。
1.優質的環境。在顧客一進入餐廳,就能感覺到輕松,舒適,如家般的感覺。
2.優質的產品。以嫻熟,精細到位的做工為顧客量身定做出更好,更美味的產品。盡管眾口難調,但我們也要盡力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競爭力)。
3.優質的服務。無論你做什么的,在面對顧客時,首先上場的應該是優質的服務,你服務好了,顧客才會有進一步再此消費的欲望。即使你的產品或環境等某些客觀因數讓顧客不甚滿意,但你優質的服務也會讓他感動,好的話,或許他還會給你一些好的意見或者建議,從而讓你找出不足,繼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在我從事餐飲服務這三年當中,遇到過不少這樣的例子。產品不好,但顧客下次還來,是沖著我們優質的服務而來的,他相信我們會改進,會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所以,要使顧客滿意不難,這就要求我們平時在面對顧客時,應該“微笑多一點,服務多一點,態度好一點。”
集體心得體會 篇2
生活就像一首美妙的樂曲,獨奏、合奏各展風彩,飛揚出美妙的旋律。一位心理學家說:“如果你能夠使別人樂意與你合作,不論做任何事情,你都可以無往而不勝。”要彈奏好生活的樂章就要善于與人合作。
我們的學習必須與人合作,才能更加富有成果。古人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學習中,通過全作,互相交流,互相啟發互相幫助,彌補個人知識的不足,從而獲得更多的知識,提高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合作融入集體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在團結合作中感受群體力量,體會成功的喜悅,有助于我們形成開朗、活潑、勇敢等積極的外向的良好性格。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內容更廣泛,形式更加多樣,范圍也越來越大。特別是在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知識信息量大大增加,社會分工更趨細化,一項任務的完成必然是通力合作的結果。可以說21世紀的成功者將是全面發展的人,富有開拓精神的人,善于與他人合作的人。
合作和競爭是一對孿生兄弟。沒有競爭的合作缺乏積極向上的動力。只有既競爭又合作,我們的事業才能如日中天,經濟才能繁榮,社會才能進步。
共同進步即雙贏是競爭最理想的結果。良好的合作,創造競爭中的雙贏。在競爭過程中雙方相互激勵、相互幫助、取長補短,大家都有所收獲,有所提高,有所發現,有所前進。
我致力于競爭,但更酷愛合作。足球運動就是必須依靠競爭與合作親密無間的配合才能取勝的藝術。
我喜歡足球,不僅因為它的精彩激烈,還因為它給予我們合作的啟示。一場比賽,十一人上場,位置各不相同,但每個人必須全力以赴,既然要為同伴創造機會,又要把伙伴為自己創造的機會把握住。同伴犯了錯誤,其他人要趕緊彌補而不是加以指責,只有這樣,一場比賽才能取勝。沒有大明星的球隊才有機會戰勝明星云集的大牌球隊。而任何一名球員如果只圖自己精彩發揮,不講協調合作,整支球隊輸了,打敗仗的明星球員能快樂嗎?合作是一種力量,也是一筆財富。
我們合作,因為它,我們感到安全。
我們合作,因為它,我們受到啟迪。
我們合作,因為它,我們充滿生機。
正因為這一切,我們共同追求一個團結合作、攜手并肩、和諧雙贏、共同進步的世界。
集體心得體會 篇3
集體榮譽感是一種熱愛集體、關心集體、自覺地為集體盡義務、做貢獻爭榮譽的道德情感。它是共產主義道德榮譽感的基礎,是一種積極的品質,是激勵人們奮發進取的精神力量。在集體生活中,個人將逐步體會到集體榮譽與自己的關系,體會到個人在集體中的地位。當集體受到贊揚、獎勵的時候,就會產生欣慰、光榮、自豪的感情;當集體受到批評或懲罰的時候,就會產生不安、羞愧、自責的感情,這就是集體榮譽感,是有上進心的表現。
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民族、一個集體,甚至于一個人,沒有精神力量是不行的。一個前進的國家,總有一種奮發向上的精神。一個發展的民族,總有一種積極進取的意志。一個強大的集體,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集體榮譽感,它是團隊持續健康發展的有力保證。每一個團體都應該對自己的成員進行集體榮譽感的教育,使每一個成員都應該喚起對自己所在團隊的集體榮譽感。
集體榮譽感是一個團隊的靈魂。它是振奮精神,激勵斗志,團結一心,艱苦創業的強大動力。一個缺乏集體榮譽感的團隊注定是散沙一盤,結果必然是各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油瓶倒了都不扶一手。
集體榮譽感能增強團隊的凝聚力。有了集體榮譽感,團隊才有凝聚力,才有進取心,才有向上的朝氣。
集體榮譽感是粘合劑。它可以將一盤散沙聚合成堅硬無比的砂輪,力量足以磨平堅硬的鋼鐵。喪失了集體榮譽感,一個團隊哪怕它曾經是一塊堅硬無比的砂輪,天長日久,也會被風化成一盤散沙。
集體榮譽感能增強團隊的戰斗力。擁有集體榮譽感,團隊才有活力,才有奉獻精神,才能招之能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無堅不摧。集體榮譽感是團隊奮發向上、蓬勃發展的推動力。
一個沒有集體榮譽感的團隊是沒有希望的團隊,一個沒有集體榮譽感的職工是不可能成為一名真正意義上的優秀職工。
有集體榮譽感的人,會顧全大局,以集體利益為重,絕不會為個人的私利而損害集體的整體利益,他們甚至為集體的利益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他們知道,只有組織強大了,自己才能有更大的發展,他們明白唇亡齒寒,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工作有足夠的榮譽感,對自己的集體引以為榮,他必定會煥發出極大的工作熱情。事實上,往往是那些有集體榮譽感的人才敬業愛崗、踏實肯干,才有可能被真正地委以重任。具有集體榮譽感的人,在任何一個集體中都會受到歡迎和尊重。
有了集體榮譽感,才會有敬業。具有集體榮譽感的人都具有強烈的責任心,集體榮譽感可以衍生人對集體的歸屬感和責任感,使他更加珍惜和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兢兢業業,盡職盡責,敬業愛崗。也只有這樣,才能自覺地不做任何與履行職責相悖的事,不做那些有損于集體形象、集體名譽的事。
有了集體榮譽感,才會有進取。有了集體榮譽感,才會有自我修煉的渴望,團隊才能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團隊成員才能不斷增強其自我約束、自我完善、自我發展、自我提高的意識。
有了集體榮譽感,才會有合作。集體榮譽感能增強團隊的協作力,有了集體榮譽感,工作才會不分份內份外,工作起來才能互相協作,緊密配合,相互支持,相互補臺。因為目標一致,才能維護集體的榮譽,為集體增光。否則,就會面對工作,人人作壁上觀,斤斤計較,不配合,不協作。
有了集體榮譽感,才會去修煉。修即學習,煉即實踐。有了集體榮譽感,人才會更有上進心,才能像海綿吸水一樣不斷學習,才能“吾日三省吾身”,常知不足而進取。
集體榮譽感可以創造榮譽,榮譽也可以讓個人獲得更大的回報。事實上,只要我們盡職盡責、努力工作,工作也會賦予我們心理的滿足,回饋我們豐收的果實。有首歌唱到:“公社是棵長青藤,社員就是藤上的瓜。瓜兒連著藤,藤兒牽著瓜,藤兒越肥瓜越甜,藤兒越壯瓜越大”,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正像馬克思和恩格斯說的那樣,“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這也印證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另一句名言:“一個人的發展,取決于和他直接或間接進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發展”。
“責任、榮譽、國家”是美國西點軍校著名的校訓。兩百年來,西點軍校之所以能培養出那么多杰出人才,秘密就在于此,它使西點軍校培養出了無數具有強烈的責任感、榮譽感和獻身精神的精英。這些精英人物進入商界后,依然秉承這一理念,把“責任、榮譽、國家”作為其企業文化的核心,培養出一批具有榮譽感和責任感,道德品格高尚的員工,從而建立起自己杰出的團隊,打造出富有巨大生命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責任、榮譽、國家”已經成為眾多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正是這種精神力量的召喚,才造就了最優秀的團隊,也培養出了最出色的員工。
因此說,具有集體榮譽感的人,通常是道德品格高尚的人、是能成就未來的人。因為他們會更多的為別人著想,而不是活在自己的一己私利里。凡事能多替他人著想,多替集體著想,才會使人心胸更寬廣、成就更偉大、自己也更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