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干部關于脫貧攻堅心得體會2023年(精選3篇)
基層干部關于脫貧攻堅心得體會2023年 篇1
真減負減真負,樹立擔當作為的實干導向
20__年作為“基層減負年”,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出了不少好招實招,營造出為基層真減負、減真負的濃厚氛圍。
作為浙江省紀委確定的“基層減負年”落實情況動態監測點,諸暨市以整治工作臺賬多、考核督查多等問題為主要抓手,動真格、出真招。一年來,諸暨市49本村級臺賬精簡至5本,147個政務新媒體停運。諸暨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俞科說:“今年,我們將繼續落實通知要求,細化相關減負措施,樹立激勵黨員干部擔當作為的實干導向。”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之弊非一日之寒,從根子上減輕基層負擔也非一日之功。通知對“切實防止文山會海反彈回潮”“進一步改進督查檢查考核方式方法”等重點問題進行了再部署再深化。
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和縣大庫聯鄉大庫聯村駐村第一書記孫利軍看來,入戶調查、填表等曾經是扶貧干部最費時的工作之一。“新出臺的通知持續關注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讓我們基層干部有了更多精力和時間去琢磨扶貧的事情。大家對做好今年的工作更有信心了!”孫利軍說。
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上升,再疊加疫情影響,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難度更大,更加需要以優良作風狠抓工作落實。
北京市西城區委大柵欄街道工委書記李婕對通知要求的“加強對基層干部特別是困難艱苦地區和疫情防控、脫貧攻堅一線干部的關心關愛”很認同。疫情期間,社區干部任務重、壓力大。大柵欄街道聘請專業心理咨詢機構,為社區干部開展心理疏導,獲得大家點贊。“我們將繼續尋找更多途徑為基層干部減負、減壓,讓他們輕裝上陣。”李婕說。
基層干部關于脫貧攻堅心得體會2023年 篇2
20__年,實現66萬人脫貧;40個貧困縣,建200余萬畝雜糧示范基地;社會兜底脫貧,大病補償封頂線提高到1萬元;貧困地區建5條國家高速公路,新建朔州機場……4月19日,《山西省“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出臺,到20__年,232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節點,到20__年要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目標,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成為當前最急迫的第一民生工程。在所剩不到4年的時間里,我們必須以百倍的信心和勇氣,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堅決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
近30年來,經過有組織、有計劃、大規模的扶貧開發,我國的扶貧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累計減少7億多貧困人口,貧困發生率不斷下降,國家扶貧標準持續提高至接近國際貧困標準線。扶貧模式也由過去單純救濟的輸血式扶貧,完成了向注重開發的造血式扶貧的轉變。可以說,當下的脫貧攻堅已經進入了最后的沖刺階段。
但鑒于我國人口基數龐大,我們面臨的現實情況,依然是貧困人口數量眾多、貧困狀況嚴峻,對待脫貧開發工作仍不可掉以輕心。在我省,119個縣市區中,尚有58個縣是貧困縣,接近總數的一半,農村貧困人口達到232萬人。這塊硬骨頭要怎么啃?攻堅拔寨要怎么完成?《山西省“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給出了令人信心篤定的答案。
對照扶貧工作的“五個一批”的基本路徑,我省出臺的脫貧攻堅規劃,總體思路與路徑都一目了然:精準培訓促進就業,支持帶動30萬左右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增收脫貧,是“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幫助45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通過易地搬遷安置一批”;實施生態補償,使生態特別重要和生態脆弱區內的42萬貧困人口實現穩步脫貧,是“通過生態保護脫貧一批”……不僅如此,在更加細化的政策措施上,從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到大項目下的諸多子項目的實施推進,我省的規劃都十分完備,亮點多多。
打贏脫貧攻堅戰,關鍵在于精準。在規劃給出的措施到位精準、項目安排精準的基礎上,尤其需要注意資金使用的精準。在扶貧資金的管理使用體制上,既要防止“遍撒胡椒面”“用手榴彈炸跳蚤”的效率低下和不合理,更須嚴把扶貧資金的跑冒滴漏關,嚴懲擠占挪用、人為截留,以將好鋼用在刀刃上。
打贏脫貧攻堅戰,先手棋在于扶志。資金再多、項目再好,如果不改變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貧困意識、貧困思維,不樹立起人窮志不窮的理念,只是一味地習慣“等、靠、要”,扶貧的目的就很難達到,即使一度脫貧,也可能再度返貧。扶貧,要送溫暖,更要送志氣、送信心。
打贏脫貧攻堅戰,離不開社會力量參與。政府之外,社會團體、民間組織、私營企業乃至個人志愿者都應該參與進來。只有集聚社會各界的力量,多方爭取資源,形成幫扶的強大合力,脫貧攻堅工作才能得到更加穩步扎實的推進。近年來,包括中央單位的在晉幫扶,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等在我省的扶貧工作上建樹頗多,希望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進來,戮力同心,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山西振興崛起而不懈奮斗。
基層干部關于脫貧攻堅心得體會2023年 篇3
落實黨委主體責任。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和目標任務,堅持以黨的建設全面引領脫貧攻堅重點任務落實,為加強對精準脫貧攻堅工作的組織領導、科學規劃和精準設計。
強化督查督導。要打贏脫貧攻堅戰,離不開黨建工作的有力保障。離不開各級黨組織的堅強領導。始終把強黨建、促扶貧作為一項重要的中心工作,建立督查機制,對各黨支部的黨建和脫貧攻堅工作同步安排、同步督導
強化陣地建設。基層黨組織是黨的戰斗堡壘,堡壘是強還是弱,關乎戰場勝敗。必須占領這個“陣地”,不能丟失。把陣地建得更硬、更強,突出黨組織政治功能,讓黨旗高高飄揚,讓支部在農村產業革命中唱主角。
強化黨組織的責任擔當意識,黨員帶頭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引導和幫助群眾致富。把黨組織建在生產鏈上、合作社里、生產小組上,發揮好黨組織闖險灘、攻隘口的關鍵作用,確保人民共同富裕。
建強基層黨組織,配齊配強黨組織書記,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激勵黨員干部和群眾撲下身子一起干,把黨組織建設成為脫貧攻堅的戰斗堡壘,為打贏脫貧攻堅一起努力。將“主題黨日”與“三會一課”、黨員集中學習培訓、黨員議事及黨群議事等活動有機結合,將黨組織活動內容和形式直接延伸到脫貧攻堅過程中。不斷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第一書記上黨課,從精準扶貧政策講到實用技術培訓、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談到文明新風培育,幫助貧困戶實現精神脫貧,增強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
強化機制建設,助力脫貧攻堅制度保障。通過不斷健全完善脫貧攻堅辦法和細則,對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條款認真執行;對不夠嚴謹、有明顯缺陷的方面進行及時補充、做到不留“死角”、“斷層”和“盲區”。把脫貧任務細化、量化,可操作化,將精準扶貧納入基層黨建工作責任清單,促使各級黨組織和干部牢固樹立抓脫貧攻堅工作的政治意識和責任意識,強化責任擔當,壓實責任,為按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