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央視法制節目心得體會(精選3篇)
觀看央視法制節目心得體會 篇1
人生長途中我們就好比是一個尖尖的三角形在并不平坦的路上吃力的向前走著,而老師和家長的教導能把我們的角磨的圓一點,慢慢的我們變得越來越圓,而容易拌到的地方就越來越少,自然我們就越來越安全啊。可見這些教導是多么的重要。
家庭安全是我們很容易忽視的,我們一定要做到防火、防電和防盜:要正確使用燃氣和煤氣等易燃品;正確使用家用電器,隨手關燈;自己一個人在家時,不要接陌生人電話或者給陌生人看門等。
在公共場合更應該注意安全了:我們應盡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場合,因為那樣既不按全又可能被傳染疾病;春節期間,我們一定要在指定地點、指定時間,放合格的爆竹,最好不要再加存放爆竹,更不要放在陽光下;不要在未經開放的地點滑冰、滑雪、游泳或者是釣魚,這樣占小便宜只會吃大虧;不要去18歲以下兒童不能去的地方,也不要與社會上的不良青年搭訕,出去找同學也一定要先與家長聯絡,不可擅自作主……
短短的一節生動的法制安全教育課就這樣結束了,每個人都聽得入神,我相信我們大家都會過一個快樂、充實、安全而有意義的春節!
觀看央視法制節目心得體會 篇2
近些年,為了宣傳法治,各電視臺陸續推出了破案類節目。這本是好事,但正如之前的各類高收視率節目,破案類節目也未能免俗,發展著發展著就變了味。
昨天晚上看了央視12套播出的《天網》欄目,這期的節目叫“扔紙條的女孩”。大意是講述五個花季少女,因遇人不淑、交友不慎,被三個青年男性網友以“介紹高報酬工作”為由騙來并加以控制,準備送到某某島上從事賣淫活動。在路途中,幾個少女多次乘男青年不備,將有眉筆寫的“救命,找110……”字跡的紙條扔給了出租車司機等,以求獲得救援。公安機關在接到出租車司機報案后,及時聯系駐島警方,在幾名男女青年乘坐的船靠岸后,上船搜索解救出幾名女孩,并將意圖組織賣淫的三名男性青年抓獲。
節目播出時,在講述“出租車司機拉送該八名男女青年及下車后發現留有一求救紙條”的過程中,使用了大量諸如“神秘”、“離奇”、“一系列怪事”等字眼,而在講警方接到報案后準備實施解救時,多次提到了解救面臨最大困難就是不知道男女青年外部特征,只知道有七八個人,男性流里流氣,女性穿著暴露,這給解救帶來了極大困難。再配合上跌宕起伏的音樂,快速剪輯的畫面,整個故事緊張刺激,在播到最后警察成功解救出幾名女孩后,相信很多觀眾都會有長舒了一口氣的快感。
因為職業習慣,我不太容易向我父母一樣被劇情所操縱。客觀看整個事件,無非是司機收到求救信后報警,哪里有那么多所謂神秘與離奇?而警方所稱的實施解救面臨的重大困難,細想下來更是微不足道。在封閉的船艙環境中,七八個青年人在一起應當是十分醒目的,況且女生還穿著暴露,找到他們又有什么難度?十幾個全副武裝的民警抓幾個小毛孩又有什么驚險可言?
如今社會,我們公安機關在描述案情時,總是故作曲折、添枝加葉,把本來很簡單的一件事描繪的驚心動魄。這樣做,一來可以表明自己辦事之能,而來可以向上、向百姓邀功。殊不知,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們辦的事究竟幾斤幾兩,能騙得了誰啊?!
觀看央視法制節目心得體會 篇3
我,打有了電腦開始對電視的注意力可以說完全就轉移了,唯獨對中央十二臺的法制頻道有著特別的青昧。猶其是傍晚時節路一鳴播出的《道德觀察》,我幾乎是無一放過,如果實在由于特殊原因沒有及時收看那么第天中午我也會將重播盡收眼底。
每每收看這一節目,如果懂事的兒子在家他首先會為我準備一疊紙巾,他知道情感細膩而又豐富的媽咪一看這臺就會哭鼻子。我性情中人,時常會被生活中的一些好人或美好事物所感動,也嫉惡如仇經常會為路一明所講述的主人公的悲慘遭遇而傷懷,同時也為那些不近人情亦或是跟本就沒有人性的制造者們不恥。
道德一詞,在漢字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一書。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運行與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美德、品行、王道。當代社會我們的道德即是一種社會現象,它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人們的行為原則和規范的總和。它不是靠國家強制,而是靠一定社會輿論,靠傳統力量,靠風俗習慣,靠人們的思想信念,靠教育形成的。道德在評價人們的行為、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樹立社會風尚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道德品質,即品德,是一種個體現象,它是社會道德在個體身上的表現。一個人依據一定的道德準則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某些穩固的特征,便是他的道德品質。一個人的品德如何,是對一生具有重大意義的事情。。
然而,今社會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那些慘無人道,令人發指的事在我們身邊卻時有發生,并以最殘酷最激烈的方式上演著。誠然,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可是面對這世間的百態,人情的冷暖我們應該做到不要抿滅那做人的起碼良知。如果沒有了最起碼的良知,那豈不是形同蟻畜。
《道德觀察》是中央電視臺第一個系統、全面、深入報道中國道德生態的電視欄目。
《道德觀察》并不是一個教訓人的節目,不是一個每天定點開庭的道德裁判所。我們觀察的是世間百態,感受的是人情冷暖;我們帶給觀眾的是一個又一個活生生的社會道德案例。
《道德觀察》以記者的視角調查在現實生活中發生的、值得我們關注的涉及道德倫理和行為規范的事件和人物,主持人在演播室對記者調查的事件和人物做深刻剖析和評述。
《道德觀察》每天上演著關于:愛、恨、情、仇、恩、責、義的人間悲喜劇。這是一個個發生我們在身邊的故事,這就是我們的真實生活——紛繁復雜,千姿百態。關注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關注我們心靈的環境,共同筑造我們良好的道德風尚。觀察了別人,也就發現了自己。
我們不是真理在手的圣賢。甚至我們自己身上存在的不道德不文明的毛病一點也不比別人更少。
我們只是有一個信念:當我們都學會自律,學會承擔責任,當我們都真心向善時,我們會和每一個人一樣受惠。
我們的原則和信念使我們不會虛妄到認為自己可以教化大眾。
我們不能狹隘,我們更不能惡毒、尖酸。
當我們文明地對待和處理不文明時,當我們以道德的方式糾正不道德時,我們就和觀眾一起踏上了成為合格公民的道路。
在此,我鄭重推薦這一欄目與博友們分享,希望您們也有所感悟,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