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啦》復課特別節目觀后感心得體會(通用12篇)
《開學啦》復課特別節目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1
涼風微拂,秋意盎然的九月又到了,今天是九月一號,正好是全國公益性節目《開學第一課》播出的日子。如同往年一般,晚上八點的時候我跟家人準時坐在了電視機下收看節目,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
雖然我只是個小學生,但是在父母的帶領之下,我很早就知道《開學第一課》這檔節目了,也成為了它的忠實粉絲,今年我再一次跟它相聚了。《開學第一課》對于我一個學生來說,影響是無比巨大的,讓我從一個調皮搗蛋的小男孩成為現在一個有責任心的“小男人”。
每年《開學第一課》總是會講述一些名人事跡,讓我們學習他們身上的精神。就好比今年的前往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們,如果沒有他們舍己為人般的奮斗,恐怕我現在無法安心的坐在這里寫滿分作文額,而是時刻在擔心著自己會不會感染病毒。
而這些人的精神也感染到了我們這些學生,讓我們從現在堅定意志,勵志將國家崛起作為自己的夢想,并且為之付出努力。只有我們每個年輕人明白少年強則中國強,國家才有強大的可能性,只有我們年輕人知道自強不息,國家才能強盛變強,我們才能不受戰亂的侵擾。我們年輕人要學習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反哺到國家身上。
也不用擔心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沒有報效祖國的機會。當我們遵守交通法則,不闖紅綠燈的時候,其實已經是在為祖國做貢獻了;看到有不法分子在搞破壞的時候,我們馬上打電話報警,其實也是在為祖國做貢獻了,生活中這樣的小事情其實還有很多的。
我們不一定要做出什么轟轟烈烈的事情才能算得上是為祖國作出貢獻,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只需要安份守己,做好自己的事情,作為學生每天努力學習,其實對于國家來說,你的貢獻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了。
一個國家之所以能強大,靠的不是某個人的豐功偉績。而是我們無數普通人的貢獻。正是因為有了無數中國人的奉獻,我們國家才能成長到今天的地步。
《開學啦》復課特別節目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2
隨著愉快地暑假生活結束,象征著金黃的九月已經到來,9月1日是我們正式踏入校園的重要日子,而在這一天,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也是正式播出了,今年《開學第一課》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
《開學第一課》是國家送給我們所有中小學生的一份禮物,每年到9月1號,《開學第一課》總會準時陪伴我們踏入校園,開展下一階段的學習新生活。而對于20__年來說,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更是難能可貴,因為疫情原因,我們的國家面臨很多我們小學生無法想象的困難。但在祖國的英明領導下,一步步的不斷戰勝抗疫過程中所遇到的重重難關,最終取得最后的勝利。
在這個過程中,更是出現不少我們熟知或陌生的抗疫英雄,他們在國家面對危難之時,以身軀鑄就一道堅實的防護墻,將所有的危險都阻難在我們的視線外面,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健康和平的安全環境。這不僅讓我們能順利回到校園學習,也為我們學習道路,鋪墊了一道安全無危險的求學之路。
我們小學生如今年紀還小,當國家面對困難時,還無法像各位英雄一樣挺身而出;但只要我們不斷的努力學習,健康成長;那我們終將會成為祖國的下一道堅墻,為保護國家與人民而挺身而出。而在一切,就讓我們在《開學第一課》這一節目里打下一顆堅定的向學之心,為未來給祖國做貢獻而學習。
《開學啦》復課特別節目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3
臨近開學的時候,尤其是在九月1號的那一天,我都會非常激動,因為終于過完一個暑假之后見到它了。每一年的開學第一課都是我的非常期待的時光,尤其是在今年經過整個漫長的暑假之后,我更加渴望學習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
因此每到開學第一課的晚上的時候,我都會拉上我的爸爸媽媽還有妹妹一起看,就坐在客廳電視前等著它開播,每一次快到點的時候我的就開始激動了,可能是因為期待太久了,所以越到后面就越來緊張,生怕錯過一秒鐘。于是媽媽總說我太著急了,都還沒到時間就這么心急,要耐心一點等候著。同樣今年也不例外,我還是跟平時一樣,在9月1日的晚上都會準時守在電視面前,然后爸媽也會跟我一起看,有時候我還會拉上比我小一歲的妹妹一起,我會一邊看一邊跟她講里面的人物,同時也會跟爸媽一起討論我學到什么新的知識點等等。這個節日一直陪伴我從小學到現在,一直都沒有改變過。
開學第一課總會總會讓我學到很多東西,不管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總是讓我收獲很大,我還記得上一年老師還夸我寫的開學第一課觀后感觀看心得滿分作文是全班最棒的,因此每一次的開學第一課我都會很用心看,然后把自己從里面學到的知識點都記錄下來。因為爸媽總是教我做事就跟做人一樣,每一件事都要用心去完成,不管是在什么時候,大事或者是小事都要用認真的態度對待,因此每一期的開學第一課老師布置的作業是寫看完之后的觀后感觀看心得心得,我都會用心看用心寫,回學校跟同學一起分享,彼此的觀后感觀看心得心得。
老師說這樣的話,我們會記得更加清楚,更加深刻,再往后的生活中不會輕易忘記在開學第一課里學過的內容。另外對于我們小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會有很大幫助,同時提升自身思想覺悟,學習他們的精神,以他們為榜樣,學習他們的抗疫精神,認真聽老師和爸爸媽媽的話,努力爭取在未來做一個對社會、對祖國有貢獻的人。
《開學啦》復課特別節目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4
隨著暑假慢慢的流逝,我們也正式開始踏上返回校園的道路,在今天,也就是九月一號,央視每年九月開學季必播的《開學第一課》終于上映了,20__年《開學第一課》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全國所有的中小學生,都在這一天的晚上,一起等待《開學第一課》的正式播出。
作為祖國未來的花朵,我們身負著祖國未來發展的希望,因此在每年的開學初,國家就會通過舉辦《開學第一課》節目的形式,像我們傳遞祖國發展所遇到的種.種光輝事跡。這不僅加強我們對祖國的愛國之情,也在觀看這一個個光輝故事傳說的同時,堅定了我們自身的向學之心。通過學習感悟英雄們的先進事跡,我們不僅能更加專注的投入與學習之中,也能在這種影響下,更加的熱愛祖國,為祖國發展而不斷學習奮斗。
20__年是一個不平常的一年,因為新冠肺炎的爆發,武漢經歷了封城之難,人民的健康受到嚴重威脅,但在抗疫英雄們得帶領下,雖然經歷重重困難,最終還是取得了最后的勝利。祖國雖然不斷的面臨各種困難,但在各個領導的英明指導下,與層出不窮的愛國英雄們,我們一定可以不斷的戰勝這一個個的困難,取得我們所想要的勝利。
祖國發展的道路總是面臨著各種不同的難關,但在一代代先輩的不斷努力抗擊下,一步步的將祖國建設至今。因此對于中小學生們來說,我們雖然如今年紀尚小,但只要不斷地努力學習,最終也是可以像《開學第一課》里面的各位先輩一樣,為我們的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
《開學啦》復課特別節目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5
今年過年很特殊,本應開心的,但是每個人心里都很緊張!因為一場冠狀病毒肺炎!它是什么呢?
它是由武漢為傳染源引起的新型冠狀病毒,向全國擴散。僅僅幾天的時間,全國各地已經布滿。據統計:截止到二月六日,全國確診人數為31257人,疑似病例26359例,637人,就我們武城出現了7例,這是多么可怕的數字啊,每天都在增加。
患者最初癥狀為發熱,乏力,干咳。并逐漸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休克甚至死亡。目前認為該病主要為飛沫和空氣傳播。病因是吃了蝙蝠,果子貍。分析結果指向了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目前處于早中期階段,后續將可能出現病毒變異及超級病人,這次危機很嚴重。
這件事情告訴我們,不要貪嘴吃野味,每個人做好個人防護,不去人口密集場所,在公共場合必須要戴醫用口罩,勤洗手,多喝水,少出門。如果發熱干咳,及時就醫檢查。很多醫護人員已經放棄和家人團聚的機會,奔赴武漢,我們必須相信他們!
加油!白衣天使,加油!武漢,加油!中國,等著你們的好消息!
《開學啦》復課特別節目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6
“戰疫”中他們就認這個理,倔強不退步。在打好疫情“阻擊戰”的過程中,他們自覺到街頭小巷勸散集聚人員,他們主動勸散紅白喜事、宗教信仰等群體性活動,他們不講通融,就認這個理兒,一定要確保把這件事給落實了才行。他們自己守在村口路頭,不讓人員隨意進出,他們干事一絲不茍、“不講情面”。他們主動到“自我隔離”人員村蹲守,保證他們“乖乖待在家里”度過觀察期。盡管遭受不少的謾罵和誤解,他們依舊義無反顧,頂著壓力上,他們篤定“責任重于泰山”,這場“戰疫”容不得絲毫疏忽和大意。
“戰疫”中他們做得非常細,細摳不含糊。這些老黨員,他們做得非常細,他們細摳各類宣傳標語,看專業術語用詞是否規范;他們會親自到各老人活動場所、商店、村部查看廣播工具,確保正常使用;他們會親自督看口罩回收垃圾桶是否定點擺放、廢棄口罩是否做破壞處理;他們會不定期到街頭巷尾去查看是否有不戴口罩、感冒人員流竄,積極配合醫務人員和政府人員的工作。他們把工作做得很細,不容得一絲敷衍。
“戰疫”中他們干的接地氣,實在不漂浮。我們的一些群眾,特別是農村地區,有些群眾的文化素養比較欠缺,存在不識字和聽不懂普通話和對于一些政策措施不理解等問題。這時候,老黨員們又站了出來,他們把一些疫情防控的基本知識用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編制地方群眾易于接受的“順口溜”,結合地方特色制成“防疫山歌”“防疫小曲”等。他們還自覺蹲守在公告面前或者入戶宣傳,用本地話和實例解讀相關的科普知識和政策措施,他們打通了政策舉措宣傳和落地之間的“橋梁”。
在這次必勝的“戰疫”中,我們要及時用好、亮出老黨員群體這把“寶刀”,讓老黨員的特殊作用充分彰顯,讓這場“戰疫”調動更多力量,讓舉措落實的“最后一公里”打通,我們堅信在眾志成城的奮戰中,病疫將徹底被掃滅,我們必將取得完全徹底的偉大勝利。
《開學啦》復課特別節目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7
開學的那天我很害怕,誰叫我人生地不熟,去到學校交學費,然后去401班交紅色的單,我就坐在第三組,第三桌,坐在那里我有點害怕,我就東張西望,左顧右盼。過了一會兒有一個人來到我這里,我問他:你叫什么名字,他說:我叫甘悅榮,下課后,他教我玩游戲,后來我們就是好朋友了。
《開學啦》復課特別節目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8
“童年的夢,七彩的夢;童年的歌,歡樂的歌;童年的生活,將永遠珍藏在我們心靈深處。”今天,我告別了童趣盎然小學時代,正式踏進了蒙山中學的校門,準備迎接來自中學的新挑戰。
我一邊欣賞著古樸清幽的校園,一邊尋找著預備一班的教室。踏進陌生的教室,我看到了許多陌生的同學,和同樣陌生而又親切的班主任席老師。所有的同學都到齊了,席老師用幽默的話語進行了自我介紹,并講了對我們預備一班的期望:一馬當先,一帆風順,一鳴驚人……接下來的時間里,我們也進行了自我介紹,互相了解了一下,教室里不時傳出一陣陣笑聲。半個小時后,我們來到了階梯教室,聽主題為“邁好中學的第一步”的入學專題教育。在這次的講座中,校領導先告訴了我們學校是怎樣建起的,校園的掠影和獲得的許多榮譽,接著又給我們介紹了蒙山中學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讓我迫不及待地想快點兒開學,好盡快地融入其中。蒙山中學也一直弘揚著優良的校風和教學思路。通過這次講座,讓我對蒙山中學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讓我下定決心,在新的學期里,一定要堅持不懈、認真刻苦地學習,把學習上遇到的一個個困難和自己的缺點全部“消滅”。“知識在于積累,天才在于勤奮。”我知道只有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努力奮斗,不斷進取,成功的大門才會為我打開。
新的學期即將到來,我會以最飽滿的精神去迎接新的挑戰——用勤奮與努力去攀登智慧的高峰,用知識的鑰匙開啟成功的大門!向那些為學校贏得榮譽的初三的大哥哥大姐姐們一樣,真正做到“今天我以蒙山為榮,明天蒙山以我為榮!”
《開學啦》復課特別節目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9
是新的學期,注定也是不平凡的學期,因為這次,我們不再是坐在教室聽老師講課的學生,我們成了為學生傳輸知識的新老師。
開學伊始,相信我們都是滿懷希望與憧憬的,我們對未來充滿希望,對接下來的教學生涯也有無限向往。我也對新生活有很多很多的期待。
當我真正地邁入課堂走上講臺,面對七十三張稚嫩童真又洋溢著歡樂笑臉的再青春不過的臉龐,我由衷覺得欣慰又激動,同時,壓力也在無形中一點一點地蔓延。
看到這些孩子的笑臉,總覺得自己覺得充滿了活力,就像每次總會有小男孩在我到教室之后跑過去問我,“老師用不用把昨天收上去的練習冊抱回來,我替你去抱!”每次發作業本也都是很積極,總是好幾個孩子圍過來“老師我幫你發”,“老師我幫你發!”最感動的一次是那次上完語文課在班里收作業,一個小男孩悄悄溜到我的后面輕輕給我捶背,我詫異的扭頭看他,孩子有些靦腆地說,“老師我給你捶捶背,我最喜歡給老師捶背了!”,“老師你坐那里吧!那樣我能夠著。”內心一股暖流流過,多貼心的孩子們,雖然他們只有八九歲,但他們總是喜歡分享,喜歡不計回報的幫助別人,他們擁有最簡單的童真和最干凈的心思。
孩子的喜怒哀樂都很單純,平時上課時會有學生舉手打報告說“老師他用桌子擠我!”“老師___又罵我”……教小孩子,上課就會遇到這樣的苦惱,總是忍不住去大聲斥責他們,不管誰對誰錯我都會去批評,可后來想想這就是孩子的真性情,也許我們更喜歡聽話懂事乖巧的好孩子,可過度的壓制就會把我們的孩子變成一個個學校教育下的標準模子。
雖然也有很多不聽話的學生,上課喜歡小聲說話交頭接耳,但通過我和他們相處的這段時間,對一些調皮的孩子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其實他們也是好孩子,我跟他們談過兩次,孩子都很懂事,下次上課的時候坐的特別直,只是有時天性使然還是會上課小聲嘀咕,讓我憤怒也有些于心不忍……
孩子給我們的啟示和感動是說不完的,我們總可以從他們身上學習真誠,感恩,奉獻。
《開學啦》復課特別節目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10
初遇武漢,櫻花之美,令人沉醉。再遇武漢,新冠之情,令人悲嘆。我出生于20__年,03年非典過后的平安年。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鐘南山院士的名字,是他,帶領我們戰勝03年的非典。他是當之無愧的非典戰神。武漢疫情爆發,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他受命毅然奔赴一線。火車上他在餐車旁瞇著眼睛休息的照片令人動容。已經84歲高齡的他,沒能趕上當天的航班,改乘火車,而在人滿無座的情況下,被安置在餐車一角。抵達武漢后,他連夜于專家組成員開會。第二天一早,直奔醫院,迅速制定大致方針,開展抗疫工作。與此同時,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奮力救亡。我自愿加入醫療隊援助工作,我有信心能夠勝任這次的援助任務……
昨天中午,溫醫大附一院護士長鄭秀云的一封請愿書,令人淚目。她在獲悉武漢需要醫護人員支援的情況后,第一時間寫下了請愿書報名,成為溫州市即將派遣武漢19名醫護人員之一。為避免交叉感染,也為了節約穿脫防護衣帽的時間,兩個孩子的母親、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神經內科90后護士單霞,毅然剪掉了自己的長發。她說:頭發沒有了還可以再長,現在的首要問題是保護好自己的同時,盡力量去救更多人。
用我及腰長發,換你健康平安。抗擊疫情,請求將我們放在第一線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擊戰中,新田眾多醫務工作者主動在微信群中接龍請纓,按下請戰手印,自愿取消休假,要求上防控防治第一線。我們是20__年奉命赴北京小湯山抗擊‘非典’的南方醫院醫療隊隊員,當年為全國抗擊‘非典’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同時做到了醫務人員‘零感染’。17年后的今天,當全國人民正面對新冠狀病毒(SARI)的肆虐,作為一支有豐富經驗、戰勝過‘非典’的英雄集體,我們更是責無旁貸!
1月23日,一張滿是紅手印的請戰書在微博上引發關注,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來自南方醫院原第一軍醫大學赴小湯山醫療隊的全體隊員的宣言,感動了無數網民。災難面前,我看到的是中華民族強勁有力的民族凝聚力。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六天建成一所醫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相繼建成。素有基建狂魔的中國速度再一次讓世人驚嘆。工人們連續加班加點,只為早日建成醫院,為收治更多的病人。有記者問道:來之前你們有講好工錢嗎?
一位工人大哥回答道沒有,不要工錢也行。
一方有難,八方馳援。科技同疫情賽跑,我們仍將堅信17年前的奇跡會再現。社會各界積極募捐,盡力為抗疫獻出自己的一份力。物資救助車輛源源不斷駛向武漢,日本民間募集一百萬口罩于一月二十五日到達武漢,便利店里寫滿了中國加油武漢加油的字樣。災難面前,不分國籍。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家不要出門亂跑,實時關注疫情,勤洗手,戴口罩,做好防護工作,同時宣傳疫情防控的相關知識。保護好自己就是為控制疫情做貢獻。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我們一定能挺過來!愿所有奔赴一線的人們平安歸來!待疫情結束之時,我們一起去看櫻花盛開。20__一定是個好年。
《開學啦》復課特別節目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11
我期盼已久的春節到來了,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妹妹一起開心地回老家過年。可是這個春節過得讓我刻骨銘心,難以忘懷。
正月初一下午,我們聽到一個消息,就是有一種怪病叫做人傳人的病,村里的干部,還有醫生都在村口把守,檢查來往的行人。我還聽說這個病傳得特別厲害,馬上就要封村兒了。聽了這個壞消息,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妹妹就連夜回到了老城,又來到了我們的家。
這次回來之后,我再也沒有出去過,就連去樓下扔垃圾,爸爸媽媽也沒有讓我和妹妹下去過。爸爸和媽媽也很少出去,只有買菜的時候才出去。出去的時候,他們都要戴上口罩。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口罩扔到垃圾桶,洗手。媽媽說在家里也要勤洗手,多鍛煉,少出門兒,還要把窗戶及時打開通風。
從新聞上,我知道了新型冠狀病毒的來勢洶洶,短短幾日其病疫的魔爪就伸向了整個中國,其嚴重性比起17年前的“非典”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盡管這可惡的疫情讓人望而生畏,但今日的中國早已不再是以前的中國了,現在的中國人不愿再看到無辜的人受傷害,全國上下,團結一心,共克時艱。
在這場疫情中,每一個有良知的人都用自己內心微弱的光芒,匯聚成了希望的曙光,攜手并肩,砥礪前行。84歲高齡的鐘南山老先生沒有在家頤養天年,而是冒著生命危險來到疫情的第一線,救死扶傷。全國各地的醫生、公安、保安、環衛工人等一直堅持著一線工作。我們學生也不能正常開課,那么我們就老實地待在家里,跟著老師通過網絡上課吧。
《開學啦》復課特別節目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12
期盼已久的寒假終于到來了,我美美地休息了幾天,正式開始我的寒假生活。每天早上起來寫寫作業,下午去書法班練習書法,簡單而又充實。
我和爸爸媽媽早早的定好了游玩計劃,我很期待。誰知我們的計劃卻因一場疫情的到來而終止—全國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爆發。我們村大年初一就把所有的路口封住了。村里的大喇叭不停地喊著:不走親、不訪友、不聚會、不游玩,每家每戶都要在家里,不能出門。
究竟什么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呢?怎么這么厲害,是什么引起的呢?帶著疑問我看了新聞,問了爸爸媽媽,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原來是有人貪一時口舌之欲,吃了野生動物,據說是吃了蝙蝠引起的。新聞上說蝙蝠身上有許多病毒,對人類來說都是致命的。爸爸說蝙蝠每天都會“發燒”,而且都要燒到四十多度才能抵抗自身的病毒,而人類卻不可能做到這樣。我真搞不懂有的人為什么要吃長的幾乎和老鼠一模一樣的蝙蝠呢?我看到了一篇文章是這樣寫的,老祖宗早就把可以吃的、好吃的動物給我們圈養了起來,為什么還要吃那些不好吃而且危險的動物呢!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了,我們不怕。因為有許多不知姓名的叔叔阿姨在前方與疫情抗戰,他們舍家棄子,不分日夜為我們保駕護航。為了大家的健康,我們要做到少出門、勤洗手、戴口罩,保護好自己就能少給國家添麻煩。
向所有奮戰在一線的叔叔阿姨們致敬,我不知道您是誰,但我知道您為了誰。武漢加油!中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