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四個扎扎實實心得體會(通用3篇)
青海四個扎扎實實心得體會 篇1
金秋十月,梯田上的花開得正旺,十月金秋,牙合村的人們正忙得“不亦樂乎”。忙著開農家樂,忙著做大做強鄉村旅游,忙著規劃來年的新愿景……
“往年,秋收一過,村民就都閑下來了,可是今年不一樣,在駐村干部的帶領下,我們村變成了鄉村旅游點,看著游客漸漸多起來,我們的干勁就更大了,根本不能停下來。”互助土族自治縣美麗北方梯田旅游服務公司董事長魏靖邦說。
位于互助縣西山鄉最北端的牙合村,因地處干旱淺山地區,村里公共交通不方便,生產生活條件落后,村民經濟來源主要“靠天吃飯”和外出務工,全村人均純收入不足3000元,貼上了省定貧困村的標簽。
20xx年10月,省上派“第一書記”李曉俊和扶貧工作隊,帶著精準扶貧的政策和對鄉親們的滿滿牽掛,駐到村里,因地制宜提出了牙合村脫貧致富的思路:聯合周邊的楊徐村共同打造“最美北方梯田”休閑度假村,利用北溝灣梯田錯落有致的地勢和富有韻律優美的自然造型,種植千畝花海;結合原生態鄉村體驗和綠色農家餐飲項目,發展鄉村旅游;融合種植養殖、農副產品深加工,綜合全村實際情況,分別在八個社科學合理布局產業。
從今年春天開始,牙合村美麗北方梯田的公眾號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和知曉,牙合村的美麗景色也吸引著無數人紛至沓來。
“客人很多,他們來到這里種種菜,種的是菜,更是一種心情。周末帶老人孩子來,放松放松,接接地氣還是不錯的,又開心又滿意。他們開心了,我也收益了。”牙合村村民鄭榮賢,今年四月份當上了開心農場的管理員,他每天忙碌的工作都是從關注微信消息開始。在開心農場,他指導農場主種菜收菜,幫助他們鋤草澆水,拍下照片上傳到群里,并且提醒每一位農場主不要錯過收菜的時間。
隨著牙合村旅游產業的興起,村里不少人家借機開起了農家茶園。才秀措的開心茶園經過三個月試營業客人逐漸增多,周末天氣好的時候,她的茶園經常是一桌難求。他們用傳統的烹飪方式加工著天然食材,物美價廉的農家菜肴,帶給客人的是家的味道。
“以前我們村里別說有農家樂,就連個像樣的飯館都沒有,自從駐村工作隊來了以后,村里的游客多了,農家樂多了,收入高了,我們脫貧致富的信心更足了。”才秀措一邊打理著手邊的活,一邊高興地和記者聊起來。
西寧市民劉珍告訴記者,從微信朋友圈得知有一處既能賞梯田花海,又能體驗最淳樸的農耕生活,還能吃到最地道的農家飯菜的地方,決定國慶長假來這里放松休閑。
錕鍋饃饃、地鍋烤洋芋、鐵鍋炒雞蛋、手工尕面片……看著菜單上“親民”又美味的農家飯菜,劉珍臉上略顯興奮:“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現在久居城市,反倒渴望再吃一次這種帶著鄉土味的農家飯。”
游客越來越多了,名氣越來越響了,村民的日子也跟著越來越“火”了。
村民魏林泰老人一家世代居住在牙合村,平日里耕地種田,閑暇之時還會做點酸奶拿出去賣,今年春天起牙合村開始發展旅游,老人自制酸奶的銷量也日漸增多。
“我們開發了一個互助最美梯田的旅游項目,今年是頭一年,有點匆忙,還沒把花種好。明年我們繼續種花,實施花田建設,道路、觀景臺都要實施起來,美麗梯田、開心農場、開心茶園都是村民們在公司帶領下開發出來的旅游項目。”魏靖邦對村里的發展充滿了信心。
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因地制宜的各項扶持政策,使牙合村旅游業得到健康發展。上山看梯田,山下農家樂,逐漸上漲的人氣讓當地百姓群眾走上了脫貧致富道路。
目前,公司已經完成流轉梯田土地13.33公頃,種植的花卉和經濟作物現已出苗。明年,將繼續流轉北溝灣梯田其他土地,進一步擴大規模。力爭通過宣傳營銷,使“最美北方梯田”成為震撼20xx大美青海休閑旅游市場最給力的引爆點。
“是大美青海旅游發展的巨大變化,給了牙合村發展鄉村旅游脫貧致富的信心。是旅游扶貧讓我們父輩們建造的梯田,煥發新的光彩。是新發展理念為高原貧困山村點亮了小康的夢想。”李曉俊說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讓牙合村的父老鄉親們腰包鼓起來、腰桿兒直起來,讓牙合村的大齡青年們都娶上媳婦,讓外村的姑娘們嫁到牙合村成為一種榮耀,實現共同脫貧致富。”
青海四個扎扎實實心得體會 篇2
從黨的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再到社會主義革命,道路充滿著坎坷,但是成就都能永垂史冊。從 1921年7月23日,中國的第一次代表大會,確立了以馬列主義為指導,以共產主義為奮斗目標,以民主集中制為組織原則的、統一的工人階級政黨,跟著時代的步伐在前進,不斷在實踐中完善自身,提高思想認識,修繕黨章中不符合實際的部分,增加某個時期特有的任務,逐步發展到了如今的黨章,黨不僅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而且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著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并且在指導思想中,逐步完善,成為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并且增加了科學發展觀。作為黨的行動指南。這個是符合社會發展的方向,是具有生命力的黨章。
通過黨課的學習,不僅是對黨的章程有了深刻的認識,并且對黨在各個時期的使命,對黨員的職責,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黨在歷史中處于一個主導的地位,不僅僅以前是,現在是,將來也是。黨的先進性,不僅僅要體現在黨的章程中,還要在每個黨員的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不是一句空話,更不是一句安慰人,麻木人的甜言蜜語。這是需要黨員用一生去踐行的宗旨。多少黨員用了一生來實現這個宗旨,他們才是真正的黨員。我們通過黨課,不僅僅是在思想上提高,而且要端正自己的入黨的動機,為什么入黨,怎么入黨,入黨,難道就是一個形式嗎?當然不是!入黨是一個多么莊重的事,人,一生只有這么一次,思想上也只有一次。做好一個黨員,做一個好黨員,就要把自己的心與身給黨,自己是黨的人!入黨,不圖名,不圖利,在這個先進的集體中,創造更多的價值。這個便是為什么入黨。怎么入黨?黨,是一個圣潔的組織,是一個人最崇高的理想,為了實現這個目標,為了使自己成長為一名合格的黨員,自己要在平時的生活中接受黨的考驗,接受人民的考驗!在其中得到鍛煉,得到提高,得到升華。當思想與黨的思想走的一致了,自己就可以接受黨的考驗,接受著一個神圣的稱號:一個既普通又神圣的中國共產黨員!
最為一個積極分子,通過黨課的學習,終于理解到,中國共產黨,是偉大的黨,更是一個英明的黨,加入黨組織,是我最崇高的追求!最崇高得追求將要付出一生來追求。積極分子黨課結束了,然而我向黨靠近的路沒有結束!我時刻準備著接受黨組織的考驗,時刻準備著為黨和人民貢獻我的一切!
青海四個扎扎實實心得體會 篇3
一個家庭,需要家人之間彼此的了解、溝通和扶持才能建立起來。只有這樣的家庭才能給予人溫暖與希望。所以,我買了這本書——《橋下一家人》。
這本感人的書是講的:主人公阿曼德是一個上了年紀的流浪漢。一座大橋下便是他的棲身之地。但一天傍晚,阿曼德回來之后,看見自己的地盤被三個小孩,和一只狗給占了。他非常生氣,想把他們趕走, 可當他得知這三個可憐的孩子無家可歸,媽媽為了不讓慈善機構把他們一家人拆散,不得不讓孩子們臨時躲避在這里,阿曼德的心軟了。他準備去尋找另一座橋,搭建自己的新窩。可蘇西婉留了他,想讓阿曼德留下來。后來,阿曼德和孩子們接觸后,改變了自己的思想,每天替他們的媽媽照顧他們。三個孩子也把他當做自己親愛的爺爺,一起快樂的生活著。讀到這里,我深深地震撼了,四個素不相識的人建立了一個溫暖的“家”,他們雖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
仔細想想,什么是家?有人說,家是避風港,家是遮陽傘,家是成長的搖籃。“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家是母親為遠方游子縫補的衣服;“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家是納蘭性德帳篷外的低吟。我也有一個溫馨的家。冬日里,一家人圍坐在飯桌旁喝茶、聊天,濃濃的茶香飄滿屋;夕陽下,一家人散步在公園的小徑上,留下一串幸福的腳印;出門前,家人總會站在門口千叮嚀萬囑咐:“路上小心,不要亂跑,早點回來。”這是一家人初始的“本能”,是誰也改變不了的。
有一次,我放學留下來干值日,但沒有給媽媽說,直到快六點才到家。那時,媽媽已經回來了,媽媽對我說:“孩子啊,你以后干值日也得給媽媽說一聲啊!你知不知道媽媽有多擔心呀!媽媽剛給你老師打完電話,之后才放下心來,你以后可不能這樣了,你想嚇死媽媽呀!”這些語言雖簡樸,卻包含著媽媽擔心我的心情啊,我這才明白,我在媽媽心目中是多么的重要。
橋下寒冷的風,吹不散一家人溫暖的愛。即使貧窮、苦難,相信詩意,幸福也能與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