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間志愿者感想(精選3篇)
疫情防控期間志愿者感想 篇1
自從疫情發(fā)生審以來,我一直想當一名抗疫志愿者,但當時家中小孩還小,一直未能如愿,如今,終于能在小區(qū)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讓我感到無比的自豪。其實我參加志愿者就是希望給社會多帶來一點愛心與關懷,疫情的爆發(fā)、未知的可怕,讓人和人之間的關系變得緊張,每天在小區(qū)給住戶量體溫,做登記,傳播正確的防疫知識,不造謠,不恐慌,內部自查,嚴防外輸,讓小區(qū)的住戶感到溫馨,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和關懷。
我很榮幸能成為以傳遞愛心、自愿服務、樂于奉獻、不求回報為宗旨的團隊中的一員,利用閑暇時間,協(xié)助抗疫人員進行檢測,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志愿者活動是微小的,因為它涉及的范圍太有限;它又是偉大的,因為它在有限的范圍內傳遞愛心、傳遞正能量,讓群眾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和關懷,提升了群體的精神道德,培養(yǎng)了群體樂于助人、團結互助的高尚品德。
抗疫戰(zhàn)役已打響,這是一項長期堅持的工作,在我們有限的生命中,去經(jīng)歷讓人難忘而有意義的人生體驗,在奉獻中,體味快樂,快速成長。讓我們青年來擔負一些微弱的社會責任,奉獻出一點微弱的力量!
疫情防控期間志愿者感想 篇2
在領導的栽培下,把我從學校過渡到社會期間指明了方向。在工作、學習、生活方面提供了幫助。從工作不熟悉、業(yè)務不懂的剛出校門大學生培養(yǎng)到熟悉工作、業(yè)務水平逐漸提高的工作人員離不開部門領導和同事的關心與支持。現(xiàn)將個人情況匯報如下:
一、領導重視,培養(yǎng)層次明確。在我們大學生志愿者和研究生支教團來到__縣以后,相關領導高度重視,迅速安排好食宿,給志愿者營造了良好的生活、工作環(huán)境。在團委的精心照顧下,志愿者很快就喜歡上了__縣,一致決定要把自己奉獻給__縣。在我服務的部門,領導和同事經(jīng)常噓寒問暖,讓我更加堅定決心,努力干好工作。在我不懂的地方經(jīng)常給予指導幫助,切實提高我的工作能力、交際水平。
二、分管領導工作能力強,指導培養(yǎng)工作思路很重要。在我剛到部門以后,分管領導著手讓我整理檔案、介紹同事、打掃衛(wèi)生、給予資料書籍、經(jīng)常一起去其他單位反饋、講解工作思路、指導辦事方法等,讓我的業(yè)務工作水平有了顯著地提高,讓我在處理個人交際、辦事效率、照相水平等方面逐步增強。所有的一切都是部門領導和單位同事給予的,特別是在經(jīng)常打電話中提升自己的說話水準讓我深感榮幸,比其他志愿者學到了更多的東西、收獲了別人買不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三、加強政治思想建設,提升入黨動機。在部門領導和同事的熏陶和培養(yǎng)下,對黨有了深刻認識與理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用實際行動來愛國感恩、團結友善、自尊自強。在部門黨員的大力指導與幫助下,加強了思想政治建設,為共產(chǎn)主義奮斗終身。
四、大力發(fā)揚“團結、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為__縣的公益性事業(yè)提供了幫助。在團委的策劃下,志愿者經(jīng)常深入福利院幫助孩子輔導功課、解決日常生活、學習的困難。發(fā)動志愿者積極捐款,為孩子們帶去了歡樂。同時,積極尋找大學校園和社會的愛心人士為孩子們解決物質上的困難。
當然在日常的工作、學習中還有許多的不足之處,離一名優(yōu)秀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者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一是其他工作思路還不清晰,部門年度考核的目標還沒有切實掌握。針對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沒有切實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技巧,沒有形成一種政治敏銳性的觀點,需要扎實著手于理論武裝頭腦,提高運用實踐的水平。二是公文寫作水平還需加強,要進一步鍛煉自己的寫作水平,多學、多看、多練習,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寫作才能真正適應部門的工作。三是努力改進自身不足,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做到學以致用。在領導的幫助下,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取長補短,提高辦事效率,把握好目標,為__縣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疫情防控期間志愿者感想 篇3
不記得是什么時候開始接觸到“百善孝為先”這句話的了,只知道這是一個真理,值得讓天下所有子女銘記于心并付諸行動。
今天我們六個人一起去長沙市第一福利院看望那些老人,沿途還在緊張到底要怎么跟那些從沒見過的老人交流,可是到了那里,發(fā)現(xiàn)根本就不需要緊張,他們只是一些像我的爺爺奶奶一樣慈祥的可愛的老人。他們對于我們的到來顯得很高興,臉上的笑容讓人看了也會覺得這世界很美好。他們的年紀應該都是在七八十歲了,在他們眼中我們也許就像他們的子孫似的,因此他們也很樂意跟我們交談,對我們提出來的問題,他們也一一耐心的回答了。看到他們的笑容,我想即使他們沒有家人環(huán)繞身邊,但有像自己子孫一樣的孩子陪他們聊天,至少現(xiàn)在他們也是幸福的。但如果沒有我們的到來呢,他們就獨自坐在走廊上發(fā)呆嗎?想想很辛酸……
通過聊天我了解到有些老人子孫滿堂,但沒有人會愿意來看他們,聽到他們這樣說,心里不是沒有震驚的,但我想我根本無法體會到他們內心真真切切的悲傷,會覺得自己對于家人就是累贅而感到悲痛嗎?還是覺得自己被拋棄了?這些問題不敢問也不能問他們,太殘忍了。
我不想把這個問題延伸到整個社會或整個國家那么大,只是會想想以后我會對自己的父母怎么樣,或是以后我的子女會對我怎么樣……以前總覺得是一家人就應該和和睦睦地住在一起,但是事實并非如此吧,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牽絆。子女因為工作太忙沒有時間照顧父母就把父母送到了福利院,然后會很久很久不來看父母,我很懷疑有什么工作可以讓他們心安理得的忘記自己的父母,當然這也許是我還沒被生活所累而產(chǎn)生的簡單認知。生活真的需要拋棄掉被自己定義為包袱的老父母才能順順利利進行嗎?或者會有很多人認為工作遠比父母重要嗎?
對于現(xiàn)在的我,我能夠想到的未來是跟日漸衰老的父母一起度過,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能放棄都不能拋棄。即使老人到福利院住是一種趨勢,但我始終相信有家人陪在身邊他們才能感受到安全,也只有對家人他們才敢大膽地提出生活上的需求。
說到號召,永遠都沒有缺少過,我只想說每個人都應該將父母的恩情銘記于心,不要在他們?yōu)榱宋覀兡塬@得更好的生活而勞累而衰老后把他們當成一種阻礙我們奔向更好生活的包袱,他們老了之后需要一個充滿愛的肩膀來讓他們依靠,而我們就應是他們能夠信賴和依賴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