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腹有詩書氣自華》觀看心得(通用3篇)
關于《腹有詩書氣自華》觀看心得 篇2
勤學才能進步,成長沒有止境。人類今天之所以有這樣的成就,就是因為更多的人在學習前人的知識的同時,也在不斷的發現著這個世界更多的奧秘,發現更多這個世界的規律,創造出更多彩的文明。讀書學習是習近平總書記多年來一以貫之的習慣,他非常重視重視學習,也非常重視學習型政黨,和學習型社會建設。讀書,應該一直在路上。
學習是文明傳承之途,是人生成長之梯,是政黨鞏固之基,是國家興盛之要。“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北宋大文豪蘇軾蘇東坡曾說過。我們要學習共產黨人精神,堅定馬克思主義思想,堅定共產主義的信仰、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面對新時代的新形勢新任務,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努力學習,終身學習。把學習作為一種責任,作為一種生活態度,作為精神追求,才能夠有深厚的學養。我們是文明古國,擁有光彩燦爛的古代經典,那是古圣先賢給我們留下來的無上至寶,讀書最終目的該是“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講的:“沒有正確方向,不僅學不到有益的知識,還很容易被一些天花亂墜、脫離實際甚至荒唐可笑、極其錯誤的東西所迷惑、所俘虜。”大量閱讀優秀書籍,堅持讀經典、原著作品,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讓國人引以為豪,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具代表性的是儒家文化,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后世產生樂極其深遠的影響。很多經典之作必是取精華部分為世人所傳閱。人類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過經典的閱讀代代相傳的。多讀經典,可以提升我們的文化素質,做一個文明人,說文明話,做文明事的好公民。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朋友是你了解外部世界的橋梁,也是你不斷完善自己的標尺。一個人學習,而不接觸外部環境是行不通的。只有廣交朋友,集思廣益、取長補短,才能彌補自身的缺憾,并獲得更多知識。朋友一定要志同道合、互相幫助。像孔子所說的那樣,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和正直的人交朋友,和誠信的人交朋友,和見多識廣的人交朋友。在這個互聯網發達的時代想學習,只要舉手之勞,就可以做到,不斷學習、不斷成長,讓讀書成為陪伴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改進學習方式方法,提高學習效能,掌握正確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告訴我們要廣博地學習,要對學問詳細地詢問,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別,要切實地力行。不學則已,既然要學,不學到通達曉暢絕不能終止;不去求教則已,既然求教,不到徹底明白絕不能終止。學用結合,知行合一。終生讀書和學習,將讀書作為一生的堅持和信仰。
讀書,一直在路上。
關于《腹有詩書氣自華》觀看心得 篇3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我愛好挺多,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讀書已成為我的一種生活方式。”讀書貫穿了習近平同志的一生,即使在梁家河那段艱苦的歲月里,他也沒有放棄過讀書和思考。青年時代是讀書學習的高峰期,在屬于青年的黃金時代里,青年人要奮發有為,不斷學習,發揮中流砥柱的建設作用。
青年一代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就要從學習開始,勤于思考,成就如華氣質,引領中華民族復興建設大業。如何讓學習更高效率,朝著學習的最終目的進發,實現共產主義的偉大構想,就要弄懂為何學、學什么、怎么學,從解答“學習三問”出發,學思結合,提升自身素質和能力,促進社會和諧進步,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添磚加瓦。
一問為何學?學習能提升個人見識和能力,培養馥雅幽深氣質;學習能營造好學之風,構建文明和諧的社會新風尚;學習能發揚黨與時俱進的精神,以強大動力促進黨的發展進步。腹有詩書氣自華,于個人而言,學習能構建起個人的知識結構,培養氣質和底蘊,做到遇事不慌、處亂不驚。對社會來說,一股鉆研好學的學習之風,不僅能增長公民見識,擴大知識面,更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構建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時代;于黨而言,“學習型政黨”
是黨不斷追求進步、與時俱進的內在動力和要求,是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必由之路。
二問學什么?學傳統文化,萃取中華精髓,借古省今;學先進思想,吸收先進理念,融會貫通;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蘊含無數真知灼見。面對當前全面深化改革和脫貧攻堅遇到的問題,古代名言常常有令人醍醐灌頂的作用。中華傳統文化,是一座巨大的寶藏,需要我們不斷的守護和學習,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應對風云變幻的時勢。更要博采眾長,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社會主義精神精髓,學以致用,融入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斗的中國夢中。
三問怎么學?學習要統籌兼顧,均衡發展,更要有好方法。“學如弓(gong)弩,才如箭鏃”,學習并非一蹴而就,而要以見識做引領,學識做底蘊,才氣做鋒芒,將三者結合的學習優勢發揮到極致。“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將理論知識化為實際技能,將先進思想揮灑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環境保護的實踐當中,唯有實踐方出真知。切忌盲目學習,陷入“教條主義”“形式主義”等不良習氣,要將學習與思考結合起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既要學習也要思考,最優化學習,將學習的效率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