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為先心得體會(精選3篇)
百善孝為先心得體會 篇1
喝粥也可以講大道理,大學問,心態好,什么都不在乎,吃住都不在乎,只要能學習,懂得自己的本分,百善孝為先 心得體會。我們的心愿多,為自己多享受,就多痛苦。人的痛苦在于身體。我們身體有很多欲望,有欲望就有痛苦和煩惱。
來到"育良中心"學習好的生活習慣,認識自己的煩惱不腦貧,尋找人生的真正價值和意義。在"育良中心"不管貧窮,富貴,都不要緊,大家都要學習古圣先賢,弄明白人生的目標價值。讓以后不走彎路,懂得以后自己應該做什么。回歸到自己的本位,走出自己,真正找到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孝道講-法: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我們想要自己的人生有價值,有意義,孝門不開,一切事情都能開,也做不好。只要是為人子女, 八德為首,孝,悌,忠,順,和,慈,良,貞,靜。天理是人應該遵守的本分,男人,女人都是以孝字當頭,水有源,樹有根,源源則流長。人根在父母,在老祖宗那里。愛子女心比愛老人心重。人到中年萬事憂,人生一片迷茫,看不到自己人生的方向。人生怎么有那么多痛苦?人生怎么有那么多煩惱?
因為人生的障礙和苦惱,開始發泄在太太,孫子身體上,面對壓力很大,不知道怎么做很苦惱?做思想工作對照古圣先賢,倫理道德,應該如何按照自己的本分去學習了解,我們怎么當人?怎么使用他?發揮他的本分。幫助別人學習古圣先賢,我是誰?我應該怎么做?我是別人的兒子,我們怎么來到這個世界?父母教我,老師教我,結婚成為丈夫,成為父母,成為外公,爺爺,老祖宗都要走這樣的過程。
不了解生命之樹,就不知道如何做人。我們身為子女要懂得知恩,知道父母對我們的恩情。父母為我們付出的苦累。知道父母恩就有了根,學習人生就有了方向,不知恩,就不懂得報恩。忘本的人,就像樹沒有了根,因為自己對父母,了解太少,不能生起感恩之心,孝敬之心,也不孝順父母,不感恩父母恩。貧苦孩子早當家,太苦了要立志,將來要報答父母恩。很多人學習出來,以后結婚了,創業了,照顧孩子了,事業有成了,就開始忘本了,不報父母恩。事業有成不跟老人住,就是忘本,忘父母恩,缺少對孩子的關愛,就是不孝順父母。
孝能感動天地,孝能改變命運。什么是福?什么是祿?福是身體無病癥,無心惱憤怒,什么事情都不著急就是福。祿就是財富的收入。愛老人比愛孩子好,返祖歸根,愛父母,盡孝順之道。現在很多人對自己的孩子很好,想要什么就買什么,對孩子過分的溺愛,給孩子身心健康帶來了很多毛玻對老人就是給吃,不讓他們餓,讓他們有一條命活著,就可以了。沒有良心的把愛全部給了自己的孩子和老婆。沒有愛自己的父母,只是給他們東西吃,那樣和養動物有什么一樣?可能養動物還好點,因為動物還得到人們的關心照顧。
百善孝為先心得體會 篇2
偶然的一次電視節目使我至今難忘。陜西省電視臺播出了省十大孝子頒獎活動。其中有個女孩名叫程花。她的家在藍田湯峪,家境貧寒。在她四歲時,她的爸爸因車禍不幸而死,狠心的母親拋下她,離家出走。十歲時,奶奶因心臟病整天臥床不起,不久也撒手而去。只剩下她和又聾又啞還有點智障的大伯以及雙目失明的爺爺相依為命。
更為不幸的是,就在她去西安領獎時,家中被盜,就連好心人給她的三千多元錢也不翼而飛了。這真是雪上加霜。
聽著她的講述,我眼含熱淚。禁不住想去看看她。大年初一那天,我和姐姐、爸爸還有媽媽終于踏上了去藍田的路。
一路上,寒風刺骨,白雪皚皚,我們個個凍得瑟瑟發抖。我也無心欣賞節日的盛裝,腦海中每每浮現 出她那張成熟的面容。心想:難道程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嗎?帶著疑問,接著尋找程花的家。幾經周折,我們終于叩響了她的家門。
出現在我面前的是一個臉蛋被凍得通紅、手上還沾滿白色面粉的女孩,眼睛看著我們,流露出幾許疑惑,又略顯幾分羞澀,不停地搓著雙手。
我和姐姐顧不上說話趕緊拿出各自準備的錢,塞到她的手里,忍不住眼淚又一次奪眶而出。程花不停地用陜西話說:“謝謝”并請我們進家,我環顧四周,她的家十分簡陋,炕上有一位滿臉皺紋的老爺爺,炕邊的小椅子上坐著她的大伯,他們正在聽一臺破舊的收音機。此時,程花熟練地揉著面團,很快一鍋熱氣騰騰的饅頭就出鍋了。她還來不及吃,就跑到柜子里拿出一袋桂花茶,再往水里放上幾片,桂花茶泡上之后,她又用濃濃的陜西話對她的爺爺說:“爺,等泡好咧,我再給您把茶貼在眼睛上。”
剛說完,她又跑到桌子前,拿了一個大饅頭,又往饅頭里夾了許多菜。我還想:她真貪心,還是孝子呢。可是我錯了,程花跑到爺爺的炕邊遞給了雙目失明的爺爺。
等程花忙完了,趕來招呼我們時,夜幕已降,我們告別了程花。出門前,她反復說著謝謝,趁著暮色,看著屋內亮起的微弱的燈光我的眼睛再次濕潤了!我無言以對,或許此時無聲勝有聲!在去旅館的路上,我想:像程花這樣的人還很多,我一定會去幫助更多有困難的家庭。
“百善孝為先”我一定要向程花那樣做一個名副其實的孝子。
百善孝為先心得體會 篇3
政教處要我講一節公開課。針對《弟子規》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我精心準備了課件,給初一初二的全體同學上了這節課,董校長,姬主任,z主任,林老師,z老師,趙老師等一些老師聽了這節課。
這節課上后,我想了很多——自從教音樂課以后,我心理有一定負擔,感覺自己專業不對口,感覺自己的能力發揮不出來,慢慢的,我從做課件開始,從網絡查找我上課用的音樂素材,向別人學習做課件的思路,再加上現在的學習都愛好音樂,所以我不再怕我的音樂講臺;上學期,教導處對每位教師進行教師專業成長教師講座,讓我更加得到了錘煉——因為這是給老師們上課,一次次,我越講越愛講,現在更不怕講了。所以本次《百善孝為先》的講座又一次得到了校長和老師的們的認可,自己感覺也進步了很多。
優點:
1、課件做的還可以,圖文并茂,有聲有色。能吸引人。
2、教學語言較為正規,動情,組織語言有個性。
3、教學環節科學,學生活動適當。
不足:
1、教態不是很自然,其實,教態自然不是教態隨便,我想,真正的好的教態應是嚴謹但卻隨和,而我,從前上課過于隨意,而現在又是過于嚴謹,所以,在教態的如何自然上我總是把握不好,我認為于海濤老師的教態很輕松,如果一節課讓人感覺到了輕松,快樂,我想會更好,但我這節課是講孝道,真的不好把握教態,看百家講壇一家名家講課也想了很多,于丹的課獨一無二,出口就是相當美的文章,那一份淡定與灑脫,真讓我佩服。所以我想一個教師的教態真的值得一生努力。我想要擁有一個有個性的教態。
2、課的內容設計不是十分完美,雖然下課后,董校長說,這節課比你上的音樂電教整合公開課《走進日喀則》設計的還有完美,我聽了十分高興,但我想我的課件還有一些問題,我還能設計的更好,講故事的環節用的時間過長,我可以選取幾個講的不錯的講就可以了,然后我在讓學生講一下自己是如何做的這一環節上多用些時間,我想就更好了。
總的說來,我感覺自己對講課越來越想講了。我想,這可能是最大的進步吧。